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大宋做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吴仲达

    “老子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想要造朝廷的反呢”心情有些烦闷的李助坐在梁山后山的凉亭内,低声自问道。

    “呵呵……”

    “谁!”听到有人发笑,李助当即喝问道。

    “李道兄莫惊,是在下。”朱武赶忙现身,温言对李助道。

    “……原来是朱军师,贫道这厢有礼了。”李助见是朱武,当即收剑向朱武稽首一礼道。

    朱武见状还了一礼,自顾走到李助对面坐下,开口问道:“李道兄,何事如此烦躁”

    “……唉不说也罢。朱军师,不知你梁山对结盟一事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李助叹了口气,不答反问朱武道。

    “此事我家寨主正在考虑之中,还望李道兄莫急。”

    “……朱军师,你予我说实话,这两家结盟本是好事,因何故你家寨主迟疑不决,莫不是担心我家盟主会嫉恨木兰山一事”

    听到李助这话,朱武当即摇头道:“李道兄此言差矣。那木




第二百零一章 不动摇
    张宝与黄经臣也算是旧识,但张宝更清楚二人之间的交情还没深厚到让黄经臣甘愿冒被人说与贼寇私通的风险。黄经臣前来既然不是自愿,那必是受人指使。而黄经臣的“上家”,自然就是当今的皇后郑氏。

    要说张家跟皇后郑氏的交情,起初倒是不错,但随着张宝年岁渐长,并且渐渐“不听教诲”,郑氏对待张家也就越来越疏远,虽说双方并没有撕破脸,但关系也已经快变成“相忘于江湖”的程度。

    张宝并不遗憾失去了皇后郑氏的关注,同样也没忘记当年皇后为弱小的张家遮风挡雨的那份情谊。只不过道不同,不相与谋,才导致双方分道扬镳。郑氏的最大心愿,恐怕就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二皇子赵柽成为太子,然后顺利登基接他老子徽宗的班。当年若不是张宝“多管闲事”,年幼的赵柽说不定已经落水而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活蹦乱跳的活在世上。

    不过对于赵柽成为太子一事,张宝其实并不看好。虽说因为张宝这只小蝴蝶的缘故让本该早亡的赵柽活到现在,但大宋内外的情况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多少。完颜阿骨打的大金依旧势如破竹,把大辽的人马打的损兵折将,丢盔弃甲。而大宋内部依旧纸醉金迷,不知明日愁滋味。

    张宝也曾私底下偷偷设想过通过辅佐赵柽来达到改变命运必然的目的,但仔细一研究。张宝郁闷的发现自己还是天真了,大宋立国百余年,官僚阶层早已根深蒂固,张宝想要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那就必然会触动现有统治阶层的利益。

    做人最要紧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张宝就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做不到一边“富国强民”一边还要应付来自官僚阶层的重重阻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集中全力处理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其他的事情。

    另起炉灶虽然看似艰险,但却比“改革”大宋现有官场要轻松许多。想要抗衡大宋的利益集团,单靠张宝一人是远远不够,但以赵柽为首的利益集团却又不符合张宝的需求。张宝可没有什么忠君思想,为他人做嫁衣的事张宝自是不愿意。更何况在张宝看来,自己与赵柽的交情也还没好到能为他出生入死的程度。

    张宝不喜欢受制于人,更反感任人摆布。他想要掌握主动权,那就唯有拥有绝对的实力。若是没有梁山,张宝不认为态度已经对张家冷淡下来的郑皇后会专门派黄经臣来梁山找自己叙旧。黄经臣充其量也不过就是郑皇后的传话筒,而郑皇后所看中的,也不是张宝本人,而是张宝手里所掌握的梁山人马。

    郑皇后是贤后,颇得宫内外的赞誉,但郑皇后的贤却不仅仅表现在生活节俭,待人宽厚这两点上,为人精明也是必须的。要不然在阴谋诡计充斥其中的皇宫内院,郑皇后母子也活不到今日。

    皇宫大内无好人!在皇宫内院之中,想要上位就要害人,你不害人那就等着被害。郑皇后一路“拼杀”,才终于有了今日的尊贵,她自然清楚兵权的利弊。这次命黄经臣前来梁山,一方面是想要与张家重修旧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试探张宝对入朝为官的态度。

    只不过郑氏还是低估了张宝对大宋官职的不屑。在郑氏眼中是“香饽饽”的大宋官职,落到张宝的眼里就是一钱不值。若是想要投身行伍谋个一官半职,张宝又何须郑氏来替他去求,他自己跟当今官家开口又不是不可以。

    正是因为不稀罕,所以张宝“辜负”了皇后郑氏的美意。当然他也没必要跟皇后撕破脸皮,对待黄经臣的到来好生招待了一番,然后便礼送下山,顺带请黄经臣替他给皇后带了一句口信,张家从未忘记皇后当年的照顾,但凡皇后有所差遣,张家必定义不容辞。

    皇后郑氏如何去理解那是她自己的事,而张宝也不会因为黄经臣的到来就改变原定的计划。张宝不看好大宋的未来,自然不会选择大宋这棵树上吊,他要趁着大宋如今还算稳定的这段时期,尽快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唯有绝对的实力,才是将来自己能否过得逍遥自在的根本。名望、财富……那只是过眼云烟,不足为凭。

    张宝很清楚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在哪边,所以黄经臣的到来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而梁山上的众人在发现张宝并未受到影响之后也是齐齐松了口气。不管是许贯忠还是萧家穗,梁山上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不看好大宋未来的主,倘若张宝真的接受了皇后的“好意”,进了大宋官场,那他们的立场也就变得有点尴尬了。

    好在张宝没有接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心愿依旧还有实现的可能。与宋江的梁山不同,张宝的梁山上没有“投降派”,更没有时刻想要重归正统的“降将派”。无论是卢俊义、孙安、杜壆还是林冲、鲁智深,这些人此时的想法就是跟着张宝去海外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基业,说直白点就是这帮人都在打着做开国功臣的主意。

    开国功臣啊,就算成功后捞不到个王爷,公候总是有指望的。可要是回归朝廷正统,就算是做个兵马都监那也还是低了呀。更何况朝廷对待武人的态度,也让卢俊义等人望而生畏,就是因为不愿受委屈,卢俊义、孙安等人才会选择张宝。张宝要是接受了“朝廷诏安”,那卢俊义等人岂不是绕了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原路上。

    黄经臣一走,梁山上下变得更加热闹,对待张宝的态度也越发的热情,热情的让张宝都觉得这帮人是吃错药了……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梁山的兵马也如平常一样训练,等待着出兵高丽的那一天到来。自从破了祝家庄,让前来冒犯的四路官军灰头土脸以后,梁山就变得无人敢惹。被梁山教训了的四州官军最是老实,而他们消停了,与梁山并不相邻的其他地方官府自不会没事找事,来梁山找不自在。

    张宝见梁山无事,自然也就动了继续下山“访贤”的念头。对待人才,张宝是从来就不会嫌多的。留下许贯忠、朱武处理梁山的日常事务,张宝带上焦挺、祝彪便下了山。如今的祝彪已经不是刚上梁山那会的“人质”,都是年轻人,而且祝彪、祝虎又是天生胆大的货,在知道梁山准备出兵海外的雄心壮志以后,两兄弟也动心了。

    当初祝家庄会协助官府找梁山的麻烦,还不就是因为祝朝奉希望自己的三个儿子能够出人头地,如今祝家庄算是完了,但祝虎、祝彪却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在经过考虑以后,两兄弟决意将自家的前程绑在梁山这辆马车上。对于祝彪、祝虎的“投诚”,张宝倒是也不在意,他本就没打算把祝家父子置于死地,之所以要让祝彪、祝虎上山,目的也不过是为保守秘密,避免麻烦。如今祝彪、祝虎也想要通过追随梁山为自身谋一份前程,张宝自然不会打击他们兄弟俩的这份上进心。祝虎被安排去了萧家穗的第三步营担任副将,祝彪则被张宝留在了亲卫营。

    &nb



第二百零二章 有恃无恐
    祝彪的到来,让祝朝奉很是开心,尤其是见到自己原本傲气十足的小儿子变得懂事了以后,祝朝奉更是老怀大慰。祝朝奉这辈子别的追求没有,就是希望自己的三个儿子能有出息,虽然祝朝奉不清楚儿子祝虎、祝彪为什么下定决心要在梁山入伙,但以他对两个儿子的了解,即便性情莽撞的祝虎一时头脑发热,可小儿子祝彪却不是莽撞之人。祝彪心高气傲,眼光极高,能被他看上,就说明梁山有足够吸引祝彪不惜自毁名声也要落草的地方。

    可惜祝彪嘴很严,就是不肯说,祝朝奉也就不好再逼问。只等长子祝龙买回酒菜好给祝彪接风。

    祝家在汴梁也并非无依无靠,早年间祝朝奉就开始为自己的三个儿子铺路,为此特意让自己的两个庶弟祝万年跟祝永清携带大笔金银来汴梁打点。只是可惜这对庶出的祝家兄弟却是个没用的,钱花了不少,但事却没办成,以至于祝朝奉不得不另谋出路,这才答应了协助官府吸引梁山的提议,结果也就惹来了大祸。

    祝朝奉并不恨梁山,哪怕被梁山抄了家,他也不恨。愿赌服输,当初既然选择了参与,那梁山没有要他们父子的命,就已经算是网开一面。再说了,梁山又不是祝家的“爹娘”,没理由宠着让着祝家。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份觉悟,对于祝虎、祝彪投靠“仇人”一事,祝朝奉看得很开,但祝家并非只有一个祝朝奉,出去买酒买菜的祝龙心里就有一些不忿。他很不理解,自己的兄弟怎么就忘了与梁山的破家之仇,反倒要跟仇人为伍。

    “大郎,这是怎么了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就在祝龙买好酒菜往家走的路上,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询问。祝龙来汴梁也有段时日,更何况叫他的不是旁人,而是早几年便来汴梁的祝万年。

    “二叔,没事,这不是老三回来了,我买些酒菜回去。”祝龙回身对走过来的祝万年道。

    “三郎回来了你先前不是说三郎被梁山给绑走作为人质了吗怎么回来了逃出来的那二郎呢”祝万年纳闷的问道。

    “哼,什么逃回来,他如今跟梁山那伙贼寇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祝龙一听顿时哼了一声,不满的说道。“我就不明白了,梁山究竟给老二、老三他们灌了什么汤,竟然让他们对梁山死心塌地,忘了破家之恨。”

    “什么三郎跟二郎在梁山入伙了”祝万年吃惊的问道。

    “可不是咋地,这回三郎回来,听说还是路过汴梁,这才有机会回来看看。”

    “……梁山就那么放心三郎”

    “哼,三郎如今可是梁山张宝的亲卫将,受信任着呢。”

    “……那梁山张宝会不会也回了汴梁”

    “这个老三不肯说,我也不清楚。二叔,我不跟你聊了,还得把酒菜送回去呢。”

    “嗯,你去忙吧。”

    眼见祝龙走远,祝万年眼珠一转,改了个方向便直奔茶楼去寻自己的兄弟祝永清。这两年他们兄弟俩在汴梁虽说没有办成什么事,但至少也混了个脸熟。平常没事的时候,兄弟俩都爱去悦来茶楼坐坐。

    对于张家家主张宝在梁山落草的小道消息,祝万年跟祝永清那是早有耳闻,等到祝家本家家主祝朝奉来了汴梁,兄弟俩也终于相信了那个小道消息的真实性。不论是祝万年还是祝永清,在祝家的地位其实都不高,二人是庶出,祝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口袋里的钱财多寡。梁山抄了祝家,祝朝奉是愿赌服输,可祝万年跟祝永清却恨上了梁山。可二人势单力薄,想要找梁山报仇那是以卵击石,只能暂时把这口气咽下,等待时机到来。

    而当祝永清听了兄弟祝万年的讲述以后,顿时兴奋了起来,认为这是祝家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那张宝若是躲在梁山,就连官府都拿他没辙。可这张宝既然离开了老巢,跑来了汴梁,那就是他的死期到了。

    正所谓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祝万年跟祝永清自以为只要去官府告发,张宝就要倒大霉,可他们哪里知道,即便他们去了官府告发,官府也不会因为他们二人的供词就去把张宝怎么样。

    别看汴梁城里有关张宝在梁山落草的小道消息,但小道消息终归就是小道消息,朝廷只要一日不公开宣布张宝是贼寇,那官府就不会对张宝采取措施。像先前梁山周边四州官府合力对梁山出兵,朝廷事先并不知情,等到四州官军以失败告终以后,四州官府更是不敢让朝廷知情了。所以别看张宝在梁山闹得欢实,实际上在汴梁知道张宝落草梁山这件事的权贵并不多,即便听说了,也只当是个笑话。

    至于皇后郑氏为何会知道此事,那还是因为梁山周边四州之一的兖州知府,上任走的是郑家的路子。这回兵败以后,知府为了避免日后被梁山牵连,所以找郑家想要调任他处,这才叫皇后郑氏知道昔日在她眼中不过是有些不安分的张宝如今已经在梁山落草,而且实力不容小觑。

    除郑皇后外,诸如蔡京、高俅等朝中众臣,亦知道张宝在梁山落草一事,但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无论是看张宝顺眼的还是不顺眼,没人在官家赵佶面前提过此事,所以在赵佶的眼里,张宝依旧是他的钱袋子,每年为他提供着数百万贯钱用于享乐的善财童子。

    在这种情况下,祝万年、祝永清跑去官府告发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兄弟俩被京兆府命人给轰了出去。可不甘心就此错过立功机会的两兄弟也是楞,见京兆府不受理,他们竟然异想天开的跑去宫门前敲登闻鼓,以至于朝廷想不理会都不行了。难怪这两兄弟前几年来汴梁也没给祝家找到什么门路,实在是太楞,没人爱搭理这俩愣头青。

    ……

    当官差上门的时候,张宝正在食为仙吃饭,得知自己被人告发了以后,张宝并未慌乱,等问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张宝的心里便有了主意。

    “夏大哥,还请稍候片刻,容小弟把家里的事情布置一下。”张宝温言对前来请他去京兆府问话的夏虎夏都头道。

    “当然可以,只是别耽搁太久。”夏都头闻言答道。

    “这是自然。”张宝说完回了后院,先是安抚焦挺稍安勿躁,随后又吩咐酒楼管事等自己走后立刻派人通知燕青,让燕青做好营救自己的准备,凡事总要多留一手才好有备无患。

    “老焦你也不要在这干等着,一会带人去找祝彪。”

    “东主放心,我饶不了他。”焦挺咬牙切齿的说道。

    “别冲动,以我对祝彪的看法,向官府告密的不一定是他。你去了以后不要急躁,先稳住他,和他一起出城去张家庄子,他若是问原因就说是我让你和他在那里等候的。切记,不可冲动。”

    “……我明白了,保证不会叫他看出破绽来。”



第二百零三章 用事实说话
    汴梁,作为大宋的京师,全国首善之地,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最为繁荣,在军事方面也应是出类拔萃。但在今天,竟然有人质疑汴梁的防卫力量,视驻扎在汴梁周边的数十万禁军如无物,这让身为大宋最高领导人的宋徽宗赵佶很不高兴。

    事件的起因还要从张宝进宫说起,凭着一张巧嘴,张宝愣是把赵佶给暂时忽悠了过去,也没人这时候戳穿张宝的谎话,不知道真相的赵佶可不就是张宝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这也怪赵佶太自信,自认为这天下没人敢忽悠他这位大宋天子。

    误会解除了,多日不曾与张宝见面的赵佶便留下张宝用膳,不想在酒宴上,赵佶随口问了张宝一个问题,结果就引发了争执。赵佶不解张宝为何要举家迁往梁山,汴梁可说是大宋最繁华的所在,实在不明白张宝为何要搬家。而张宝给出的答案却让赵佶脸色难看,张宝竟然说待在汴梁没有安全感。

    当时赵佶的脸就黑了,反问张宝是如何看待汴梁周边驻扎的几十万禁军的,难道几十万人还不能保你张家的那点家财不料张宝的回答却出乎人的意料,他没有跟赵佶争辩,只是提议做个测试。

    赵佶也是在气头上,任谁被小瞧都会不高兴,当即便答应了张宝的提议,准备用事实打张宝的脸。

    ……

    汴梁北门

    人们如平常一样进进出出,守城的兵丁无精打采的站在城门口,此时正在晌午,也是城门口人员流动最多的时候,为了不阻塞交通,兵丁一般不会在这时故意刁难进城或出城的人,若是出现了争执,他们还会出手调解,这时候无事,兵丁也乐得清闲,琢磨着一会换班后去吃什么。

    汴梁是大宋京师,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门口的人口流通更是频繁,城门一旦打开,那进城的跟出城的就是川流不息,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哪有工夫在城门口浪费时间。但此时,进出城的人们先是安静了一下,随即便蜂拥着跑进了城,就连把守城门的兵丁,也是丢掉手里的兵刃跟着慌乱的人们一道混进了城。

    方才还热闹的汴梁北门不到片刻的工夫就跑的一个人影也不见,而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仅仅只是百名经过乔装改扮的官兵的到来。这百名官兵此时当然不是官军的装扮,而是全部化妆变成贼寇的模样,摆出一个骑兵冲锋的阵型奔着北门就冲了过来,结果就是出现了方才那一幕。
1...7980818283...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