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黑锅之王
最早招生的那两家150元管饭的条件一般,教室也只有一间,顶天能坐二三十个小孩,除了几个老客户,没几个报名的。
后来来的那两家90元的,条件就更差了,第一家是个民房,甚至连桌椅都没有,另一家明显就是家早餐店,早晨卖早餐,白天当教室,很是佩服老板的脑洞。
只有“太阳花”能入得了张十三的眼,老板是个利落的中年大姐,条件跟自家差不多,房子甚至比自己租的还多两间,唯一的缺点就是地方比较偏,在县城最北边。
而洛山县的所有学校都在中间偏n县职在东,双语在西,实验幼儿园在南边,师范附小就是最靠北的小学了。
&
第十四章 搞定父母微服私访
“你哪来这么多钱”
老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抓起了桌上的钞票,本能的就想往包里塞。
又一想这是在家里,不用担心别人看见,动作停顿了一下,没再往包里放,直接就点了起来。
“这钱哪来的你没做什么坏事吧”
老爸重复了一句老妈的话,或许还脑补了各种坑蒙拐骗的剧情,不无担心的问。
对工薪阶层来说就是这样,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发工资,突然看到一笔横财,永远都是先怀疑钱的来历再想其他。
“都是正道来的,我自己挣的,妈你先坐下,爸你也坐下,我慢慢给你们说。”
看到父母终于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张十三倒是不着急了,坐在饭桌前,抓起一个鸡爪,倒是卖起了关子。
“我不是跟你们要了五百块钱吗……”
反正也没打算瞒着,一边啃着鸡爪,一边简略的把事情跟父母讲了一遍。
“你跟我要那五百真做买卖去了没乱花”
老妈犹自不信,脑力路很是清奇,不纠结晚饭,又纠结那五百块钱了。
怪不得有研究说,女性总是只听半句话,陈述句只听前半句,疑问句只听后半句,两个问题一起问就只会回答最后一个。
科学研究诚不欺我。
“也就是说,你用五百块钱本钱,十天的时间赚了四千”老爹的接受能力倒是强一些,不但听进去了,还总结性的提了个问题。
“不是五百块钱本钱,是八百,我自己还有三百,也不是用了十天,这四千都是今天一天收的。”耐心的解释了一下老爸的误解。
“一天你是说这四千是一天赚的”
完了,老爸也开始只听半句了,我爹不会是男扮女装吧,那我是哪里来的脑回路清奇果然是会遗传的,张十三脑子里竟冒出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
“对,这四千都是今天收到的,但也不能说是一天赚的,这是学费,人家预交的一个月的,里面还有老师工资什么的。”
“你让我先缓缓。”
老爸用力往沙发上一靠,边说边摸出一根烟,老妈已经完全丧失思维能力,就坐在餐桌旁跟老爸大眼瞪小眼。
————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才把所有的事情说清楚,事无巨细,连中午买雪糕花了多少钱都说了。
并成功阻止了老妈将钱没收留着给你娶媳妇的想法。
小时候的账还没算呢,每次收了压岁钱总会莫名其妙的消失,总说留着娶媳妇,现在都18了,连根媳妇的毛都没见着。
“他那么小,这么多钱给他,丢了怎么办”只要关于钱,老妈总是振振有词,完全忽略了这钱是张十三辛辛苦苦挣得。
“给你就丢不了你能一天挣四千没听小山说这里面还有老师的工资吗”
老爸仍旧固执的认为四千都是一天挣的,倒是立场很鲜明,支持把钱留给儿子。
“妈啊,真的,这钱还有用,做买卖哪能不
第十五章 扩大规模应付查岗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怀揣近4000元巨款的张校长起了个大早,久贫乍富,跟暴发户一样一口气租下了两套心仪已久的房子。
一东一西,仍旧是办辅导班。
一套在县职小学附近,每月240元,短租了两个月。
另一套在双语小学对面,是一溜门头房的二层,带一个专用的楼梯,每月400元,压一付二,租期一年。
房子是早就看好的,县城的房租又很透明,没什么好磨蹭的,连谈价带签合同半个上午就搞定了。
招牌和单页的设计方案也是早就做好的,之前是没钱印刷,现在有钱了,砸了100块钱定了加急,说好明天就能交货,这100块钱花的真值,第一次印的可等了近一周的时间。
之后又联系了淘淘网的卖家,追加了三种不同档次的校服订单,数量多重量大,索性不发快递了,让路过的大客车捎过来,竟然比快递还快,也是第二天到。
……
一上午忙的鸡飞狗跳,终于把新开两个班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大半。
剩下的鸡毛蒜皮看样子再有一个下午也能处理完。
非常开心,计划了那么久,终于不再是纸上谈兵,通过自己的努力真的一步步实现了。
按计划,三个辅导班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消费层级,趁今年竞争不是很激烈,抓紧打出名声,赚一笔快钱。
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效率,开第一家的时候用了近十天,而现在一下子开两家满打满算也就用了两天时间。
当然效率高就意味着花钱多,一上午唰唰唰往外扔出2000多,手头只剩不到一千块的活钱,还要留着发放工资,预防退款,准备桌椅等等一堆事情。
跟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完蛋。
说白了张十三玩的就是寅吃卯粮的套路,花出去的钱都是家长预交的学费,万一招生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出个什么状况来个集体退款,最后肯定个鸡飞蛋打的局面。
要不昨晚怎么死活不让老妈今天过来呢,就是怕让她看到自己这么败家的花钱,以老妈的性子肯定少不了唠叨。
父母都是很传统的老一辈的想法,尤其是母亲,完全没有用金钱换时间的概念,铭刻于心的只有按部就班和勤俭节约。
当然如果没有后世的经验,张十三肯定是不敢这么干的。
也会像其他的暑假班老板一样,今年稳扎稳打,慢慢试探,等确定这行大有可为了,明年再大笔砸钱,做大规模。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不讲道理,重生就是开挂,就是知道这么多,就是永远能踩在时代的节点上。
不用试探就知道这个行业会大火,而且还是火的那么突然,如同烟花一样,2007点燃,2008爆发,2009灿烂,2010以后就灭了,只剩个纸壳子还有点余热。
辅导班真的是一个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投入少,风险小,回报高,即使失败了也就损失个房租。
如果今年不抓紧搂钱,等到跟风的上来了,以后只会越来越难干。
印象中2008年到2010年是洛山县辅导班扎堆最严重的时候,靠近三所小学的街道,半条街都是辅导班,很多班里的学生还没老师多,大众班硬是做成了一对一。
就这半死不活的样子照样有人熬了三四年。
——————
直到中午放学时间,张十三才放下手头的活计,回到“卓越启智”坐镇军中,运筹帷幄。
当然这是比较装逼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盯着员工不要偷懒。
毕竟还是小作坊式的企业,完全没有制度可言,若是幻想着仅凭员工的自觉就能正常运转,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仍旧是昨天的流程,推销,发单,咨询,交钱。
报名的人达到了近三十个,又是三千多块钱进账,上午糟蹋干净的钱包又鼓起来了。
相信随着暑假的临近,加上另外两个班的开业,报名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钱包肯定会越来越鼓的。
&
第十六章 老爹帮忙运输桌椅
吃完饭刚回店里,就看到父亲骑着摩托车过来了。
“这地方不大啊,还没咱家大,一个月就要200块钱”
”还行了,主要是地段好,对面就是小学,200块钱不算贵,今年咱们这一开店,明年少说也得500了。“
说着没营养的对话,陪着父亲里里外外的转了一圈。
虽然亲爹嘴里是嫌弃这嫌弃那,但是脸上早已经笑开花了,藏都藏不住。
自家的买卖,哪怕是摊子再小,也是自家的,哪有不喜欢的道理,挑挑毛病也就是为了维护下当父亲的尊严,儿子太有本事,当爹的脸没地儿放啊。
“这还没开课呀,我还寻思请假过来帮帮忙呢,你看下午咱俩能干点啥一下午总不能闲着吧。”
“我又开了俩店,桌椅还没办齐全,下午咱给李罗锅买条烟,把小学那些桌椅板凳全拉过来,我正愁一个人怎么弄呢,你来了正好,咱爷俩差多半今天就能弄完。”
李罗锅就是村会计,祖传的罗锅腰,从他爷爷开始,连李罗锅这绰号都是祖传的。
“又开俩你照看的过来吗还给李锅子买啥烟,这帮烂人,不惯他们的臭毛病。”
老爸很是愤愤不平,这年月的农村人可没几个不仇视村干部的。
天天的收这钱那费,没点手段可干不了这活,所以能吃这碗饭的不是村痞就是坏蛋,啥烂屁股的事儿都干,自热没人喜欢。
正准备带着老爸去看看新租两套房子,半路上知道了这俩店光本钱就花了两千多,一下子变得比张十三都要上心,也顾不上再去看房子了,拐个弯就奔村里去了。
老爸的意思很简单“房子闲一分钟就是都算亏,早收拾了完早赚钱。“
虽然老爸嘴上说的是不惯村干部的臭毛病,临了终究是没那么莽撞,还是花80块钱买了一条好烟。
刚进村委会,只有李罗锅在。
“哟,二爷爷来了,有事说话,你这还拿东西干嘛”
说得好听,但是动作却一点也不慢,麻溜的接过香烟扔进抽屉,连推让一下都没有。
自家辈分大,别说张爸,就是张十三,李罗锅也得喊声小叔,但也就是嘴上客气客气,农村人比城里人更势利眼,没本事就是亲爷爷也看不起。
跟红顶白都是常态,除了村里的大户,普通人办事都要出点血的,一点也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再过个三五年,上面查的严了,才会好上许多。
“这不小山给人家辅导功课吗,招生不好招,寻思多摆几张桌子显得气势点,他自己不好意思来,非让我来跟你说。“
措辞都是路上商量好的,没说生意好不够用,只说是拿了摆场,好打肿脸充胖子。
“你们拉多少咱这就二百套,上次小山拉走二三十了,再拉就不好入账啊。”
李罗锅的官位没多大,官威可不小,深得推诿扯皮的精髓,看样子一条烟是解决不了的。
“文峰啊,你看这样行不,反正桌子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出个五十一百的租金,你好入账,我们也不耽误事儿。”
文峰是村会计的大名,求人的时候再要喊“罗锅可”就成不了事儿了。
“那行,都是乡里乡亲的,二爷爷你掏一百快钱吧,我请支书他们吃顿饭,这事儿就成了,想拉多少拉多少。”
决口不提入账的事情了,直接换成了请客吃饭。
跟这种蛀虫也没必要计较太多,再过两年,乱七八糟的事情犯了,自有法律惩戒他。(手动加笑脸)
“那行,麻烦文峰了,一会我们全拉走吧,你直接记个总数,省的以后还的时候有什么龌龊,你也难做。”
拿了村小的钥匙,桌椅的问题花了二百块钱算是解决了,一套双人桌椅的租金合着是1块钱一个暑假,每人每天不到2分钱,几乎算是0成本了。
虽然过程恶心点,但性价比是真高,以后得想个法子全弄出来,与其留给这帮渣子敛财,倒不如便宜点买下来,一劳永逸。
离开村委会,先是去大伯家借了三蹦子,爷俩一人一辆车,马不停蹄的开
第十七章 警报解除and恋爱的感觉
又是三十多个学生报名,比中午还多。
重复性的步骤,除了偶尔冒出几个奇葩家长增加点笑料以外,整个过程已经驾轻就熟,完全没有新鲜感了。
但仍旧是很兴奋,只因为又收了3000多块钱学费。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然自重生以来,张十三独爱钱,宁可居无竹,不能没有钱。无竹令人俗,没钱令人烦。人俗尚可修,没钱真可怜。
没钱的时候,钱真的能给人极大的快感和安全感,张十三一点也不耻于谈钱,因为有钱真的比没钱快乐很多。
两天就招了一百多个学生,收了一万多的学费,即便去除掉各种花销,手里还有一万多,平均一天五六千,可以说张十三两辈子赚钱都没这么快过。
前世的这个暑假,自己在胖房东的小饭桌当辅导老师,没怎么宣传就招了200多个学生,相当于白捡了两万块钱。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那200个小学生真的比500只猴子还能闹腾,被他们蹂躏了一个暑假的张十三每天的状态都是易燃易爆炸!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张十三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毕业之后却宁可去干压力山大的互联网,也死活不去当老师的原因,早早的就有心理阴影了。
其实说是心理创伤都不为过,要不怎么重生第二天,张十三围着县城转了七八圈,直到被下课铃吓了一跳才想起来做暑假班呢,就是之前的经历太惨被大脑选择性的遗忘了。
好在这辈子自己当老板,只负责点钱就行,不用亲自上课,还是让员工去头疼怎么带孩子吧,现在只愁学生不够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