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只不过这件事太过隐秘,就连谢康林青赵显也不准备告诉,他找到了项樱,把信件拆了出来,摊在项樱眼前。

    项樱细细看了一遍之后,跟赵显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之中看到了震惊。

    “这封信当真是匪夷所思,确认过属实了么”

    赵显眯着眼睛轻声说道:“已经让礼部署理外事的郎中,的确是他的私印。”

    项樱闻言,又把这封信拿起来看了看,嘴里啧啧有声:“这封信的内容,如果传闻出去,只怕临安城和燕都城的人,全部都会大跌眼镜。”

    “你说见还是不见”

    项樱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淡然说道:“如果能保证安全,能跟这个级别的人见面,还是要见上一见的。”

    赵显把外衫脱了下来,挂在床边,然后躺在项樱身边,轻声说道:“那明天我让赵慨去跑一趟,如果确认他的确在等我,我就去见一见他。”

    说到这里,赵显把目光瞥向了那张信纸,信纸上寥寥几句话。

    “听闻肃王殿下少年英雄,风姿无两,朕久慕盛名,企盼一见,今朕偶得空闲,在长江边上设一舟船,恭候大驾。”

    别的不说,只这一个“朕”字,就足够骇人心神了。

    更何况这张信纸的落款,还是一方鲜红印章,印章上刻的是“姜氏家主”四个字。

    北齐的玉玺,上面写的是“天命大宝”四个字,而这个姜氏家主印,则算是元庆帝的私章,平时里姜堰做事,除非明发的圣旨,其他基本都是盖的私印,很少用那个北齐的传国玉玺。

    如今这位执掌天下最大国家的天子,居然主动约见赵显了,而且地点居然定在了长江上。

    不过这个位置选的也是考究,长江以北是北齐国境,而长江南边就是启国国境,两国的最高执政人见面,定在长江上,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赵显躺在床上,闭目思索了片刻之后,突然睁开眼睛,笑了笑:“整个燕都都在传闻这位元庆皇帝是不是重病垂死了,可谁又能想得到他居然偷偷跑出了燕都,还有心思约我见面。”

    “这场约会,可以称得上是古所未有了。”

    项樱轻声感慨道:“本来按照道理说,他身为皇帝,你如今也是大启的话事人,你们两个基本都没有什么机会能够离开都城,更不太可能碰面,但是如今这位姜家皇帝主动相约,倒是给了你们彼此一个机会。”

    “算了,不想这么多了。”

    赵显起身披上衣服,然后给项樱轻轻盖上被子,微笑道:“你还怀着身孕,早点歇息。”

    “你去哪”

    项樱有些不太高兴:“你又要去高大美人那里了”

    “想什么呢”

    赵显笑骂了一句:“我那些事务还没有处理干净,等我看完了,便回来陪你。”

    项樱微微点了点头。

    “那我等你。”

    “不用,你早些睡。”

    ————

    隆武元年元月初十,肃亲王府正式开始闭门谢客,除了一些必要的文书送进去以外,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那位肃王殿下。

    没过多久,临安城里就有了传闻,说是肃王殿下偶感风寒,生了重病,高烧不退。

    后来,又有人见到几个太医馆的太医出入肃王府,就更加坐实了这个说法,于是没过多久




第十八章 血缘
    关于元庆帝这个人,赵显曾经仔细翻阅过宗卫府的资料,这位北齐的皇帝陛下是作为嫡长子继位的,继位之前也是平平无奇,但是继位以后立刻显露出强横的手段,很快把北齐那帮骄臣悍将治的服服帖帖。

    当时赵显看完这些资料之后,甚至在怀疑,这位元庆帝为什么一直熬到四十三岁才登基称帝,以他登基之后的手段来看,他应该完全有可能挤下北齐先帝,提前登基才是。

    当今天下三位天子,南启的那个年纪尚幼,西楚的那个赵显也已经见识过了,只有这个北齐的天子,赵显未曾见过,今夜过后,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他可以说已经见了个遍。

    元月十二午夜时分,月光如水铺洒在长江江面上,今夜的长江很是静谧,江面上的江水也没有什么波澜,一艘通体青色的宝船,保持着跟水流同样的速度,静静的悬停在长江中心。

    忽然,又一艘大船打破了这个安静的画面,大船在行进的半柱香之后,两艘船终于在长江江面上会面,在两艘船中间搭上木板之后,两艘船的甲板上同时出现数十个带刀的甲士,都极为谨慎的盯着对面的大船。

    知道确认对面没有大批甲士埋伏之后,这些人才各自收起兵器,北齐那艘青船上一个大胡子甲士探出脑袋,对着赵显这边喊道:“对面的大启肃王殿下,吾皇邀你过船一叙。”

    这边的赵慨抖了抖眉毛,毫不示弱的回应道:“对面的北齐皇帝陛下,我家王爷也请你过船一叙。”

    赵显伸手拉了拉赵慨的衣带,微微摇头:“他是长辈,我去见他才是礼数。”

    说完这句话,赵显整了整衣服,迈步踏上甲板,少年赵希手握刀柄,紧紧地跟在赵显身后,连带着二三十个青衣卫,谨慎的朝着木板上走去。

    正当赵显踏上木板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在木板的另一边,有一个身穿紫色锦缎的老人,也正准备踏上木板,那老人抬头也看见了已经踏上木板的赵显,微微有些愕然,随即微微一笑,转头回了船舱了,静静的等候赵显的到来。

    赵显深呼吸了一口气。

    这位北齐的皇帝陛下,格局还真是不居然要亲自来自己这边的船上见自己。

    不过自己比他快了一步,论起格局,自己还要胜了一筹。

    想到这里,赵显笑了笑,朝着那边船上继续走去,那边的甲板上,一个明显是宦官的老头,正弯着腰等候赵显,见赵显踏上甲板之后,这位老宦官恭声说道:“肃王殿下,我家主子等候了您好几天了。”

    赵显点了点头:“头前带路。”

    这名宦官恭敬弯身,领着赵显朝着船舱里走去,赵希手按刀柄,寸步不离的紧跟其后。

    相对于赵希等宗卫的谨慎来说,这些齐人船上的甲士反而要轻松的多,都是双手负后,并没有太过剑拔弩张的模样。

    赵显跟在这宦官身后走了几间舱室之后,终于在一间静室里再次见到了那个锦衣老人,这间静室里除了这名老人之外,别无一人,赵显见状,对身后的消息吩咐了一句。

    “你在门口等我,不必跟进来。”

    赵希犹豫了片刻,然后僵硬的点了点头。

    赵显轻轻转身,走进了这间静室里头,轻轻带上了门。

    眼前的这个紫衣老人,头发都没有全白,但是脸上沟壑纵横,已经尽显苍老之态。

    赵显也不客气,坐在了这名当今天下权势最大的老人面前,微笑道:“整个燕都的人都以为陛下如何如何了,谁又能想得到,陛下您在长江上泛舟而立,潇洒无比。”

    元庆帝微微一笑,喝了一口桌子上的茶水,上下打量了一眼赵显。

    “你能来这里见朕,恐怕也出乎



第十九章 陈年旧事
    元庆帝这话,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本来赵显作为一个后世人,脑洞已经足够强大,可是他猜测过无数种自己那个生母的身份,却始终没有想到这一个!

    自己的母亲,居然是被老肃王强行掳到南启的北齐帝姬

    不过想想也是,只有这个可能,才可以解释为什么赵显的生母身为侧妃,居然无名无姓,甚至连老黄这种在肃王府十几年的老人也没有见过几面

    身为亲王,强抢敌国公主为妻,自然是忌讳之中的忌讳。

    而北齐身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度,自家公主却被一个南人掳了去,他们显然也不可能承认这么丢人的事情,于是赵显的生母,就在北齐的二十多年前的记录中突然暴毙,香消玉殒。

    在南启这边,赵显生母的身份则成了一个迷,老肃王赵长恭不说,自然也没人敢问。

    想到这里,赵显心中的疑惑消解了不少,他重新坐在了元庆帝的对面,直视这个紫衣老人。

    “陛下跟晚辈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

    元庆帝微微阖上眼睛,神态跟赵显眯眼的模样极为相像。

    “只是朕人世不久,也是静极思动,所以抽出时间来见一见你这个外甥,本来也只是试一试,没有想到你胆子不居然真的来了。”

    说到这里,元庆帝颇为开心的说道:“南人向来胆小谨慎,即便是赵长恭那种武夫,骨子里也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你生在南启却能有这般胆色,很是不易。”

    “不愧是我姜家的血脉。”

    赵显心里有些无语,但是脸上还是一脸郑重,正色道:“陛下龙精虎猛,哪里人世不久了”

    元庆帝姜堰洒然一笑。

    “朕如果龙精虎猛,燕都城又怎么会有这么一出闹剧。”

    的确,燕京城之所以会有现在的这个乱象,是因为元庆帝姜堰至今没有办法定下太子人选,所以他才会用这种手段,强行选出一个太子出来。

    如果姜堰身子康健,他是不会这么着急的。

    说到这里,元庆帝意味深长的瞥了赵显一眼,然后哈哈笑道:“你小子耍心眼,想知道朕什么时候死是不是”

    赵显脸色严肃,并不回答这个问题。

    见到赵显一副冷漠的态度,元庆帝微微皱眉,轻声道:“怎么,做了南人的亲王,连亲娘舅也不认了”

    赵显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我我母亲何在”

    元庆帝呵呵一笑:“在燕都,她现在崇信佛门,朕在皇宫边上给她建了座佛堂,她就在那里带发修行。”

    赵显的角色骤然阴沉下来。

    “这么说,五年前我肃王府惨案,的确是陛下所为了”

    “惨案”

    元庆帝皱眉:“什么惨案”

    赵显勃然大怒,低喝道:“我父王跟六位兄长暴死家中,难道这在陛下眼里,还算不上惨案”

    “是这件事啊。”

    元庆帝轻声咳嗽了一声,淡然道:“你那几位兄长,的确是死于朕手下的明镜寺手里,不过赵长恭是自己病死的,跟我大齐无关。”

    “赵长恭那厮虽然无赖,但是还算值得尊敬,朕在心里已经认下了他这个妹夫,不会下手杀他的。”

    赵显目光发寒:“那我肃王府的六位兄长”

    赵显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一直以“赵宗显”的身份活着,尽管他没有继承赵宗显的记忆,但是却继承了赵宗显这个身份,现在的他,可以说就是大启肃王殿下赵宗显。



第二十章 甥舅
    元庆帝轻叹了一口气。

    “明镜寺的消息说,你疯了三年然后失忆了,本来朕还以为这是你用来自保的手段,现在看来,居然是真的”

    赵显点头:“不错,成康十五年之前的记忆,我一概记不得了。”

    “那朕就把当年的事情跟你说说清楚。”

    姜堰抖了抖把自己宽大的紫色衣袖,轻声说道:“你兄长叫赵耀,你叫赵显,这耀显二字,来自于你母亲的封号,她闺名一个“瑶”字,早年你外公给她的封号,是瑶仙帝姬。”

    赵显心中一动。

    他在肃州府老家的时候,跟项樱商量过这个名字的问题,当时项樱还问过为什么他这个显字在后,耀字在前,现在听姜堰一说,才明白这其中的意味。

    这两个字原来是瑶仙二字的化音。

    看着赵显皱眉的模样,姜堰微微一笑:“你是不是觉得你们兄弟俩的名字,跟瑶仙二字差的太多”

    赵显默然不答。

    姜堰也不生气,只是突然用燕都话念了一遍“瑶仙”二字,而这两个字在赵显听来,恰好是“耀显”二字。

    这就是两地的发音不同了,赵显的母亲瑶仙帝姬,是正儿八经在燕都长大的燕都人,后来被掳到了临安城里,又学了一点南启话,于是自娱自乐,把赵显兄弟的名字,取成了燕都口音的“瑶仙”。

    见赵显默不作声,元庆帝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自小喜欢舞文弄墨,而你兄长赵耀则不同,他自小喜欢舞刀弄剑,据明镜寺的消息来看,一身功夫已经得窥门径,很是了不得。”

    “五年前,你父亲赵长恭病死床榻,朕放在肃州府的探子回报,说赵长恭那厮的正妻没了赵长恭管束,百般欺辱你们母子,朕这才下定决心,把你们母子接回燕都来。”

    “明镜寺动手的时候,朕决心要给那个姓王的婆娘一个教训,因此暗示明镜寺那十三个江湖好手下手狠一些,只是没想到他们下手太狠,把那姓王的婆娘连同她的五个儿子,统统毒死在了肃州府。”

    说到这里,姜堰微微叹了口气:“你兄长赵耀,并未中毒,但是他却发现了那十三个明镜寺人,提长枪追出了肃王府,那些明镜寺的人哪里知道他是什么人,被赵耀持枪伤了一人之后,凶性大发,联手把你兄长也给杀了。”

    说到这里,元庆帝看了一眼赵显,淡然道:“至于你,朕没记错的话你当时是在隔壁州府游春,回家之后发现父兄尽数毙命,你当即就吓得昏了过去,此后三年一直浑浑噩噩”

    “这件事之后,赵宗睿对肃州府的防卫就谨慎了许多,导致明镜寺也没有办法把你再接出来,至于后面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元庆帝的话说到这里,五年前肃王府惨案的大致真相已经浮现在了赵显面前,尽管这个真相跟赵显想象中的大不一样,但是却是合情合理,让赵显找不到任何反驳的余地。

    其实他本该想到的,老肃王赵长恭都已经丢了兵权被封藩在肃州了,即便北齐再如何忌惮他,又怎么会冒着两国开战的风险,去派人暗杀肃王府全家

    如果北齐想要这么做,十二年前赵长恭被赶出临安的时候,北齐就早该动手了,何至于一直拖到成康十二年才对肃王府动手!
1...154155156157158...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