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这些禁军,才是燕都的主要力量,跟禁军比较起来,那些皇子能够插手的衙门,全部都是臭鱼烂虾而已,只要禁军进城,所有人都要乖乖趴在地上!

    而这支禁军一直被元庆帝死死掌握在手里,这也是他敢出离京城,跑到江宁去见赵显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一次燕都宫变当夜,燕都禁军至少有上万人跟随大皇子起事,这件事情完全超出了姜堰的掌握,让他到现在还觉得心有余悸!

    想到这里,已经回到寝宫的元庆帝的脸色愈发难看,他拍了拍手,一个脸色苍白的中年宦官低着头走了进来,跪伏在元庆帝脚下,声音谦卑:“老奴拜见陛下。”

    这位看起来不过中年的太监,名字叫做彭玉,乃是元庆帝手下的心腹太监,他虽然看起来年轻,其实比元庆帝还要大上十岁左右,今年已经已经是六十七岁的高龄。

    彭玉主要的职责就是帮着元庆帝打理后宫琐事,顺便监管明镜寺这种情报衙门,由于北齐对宦官权柄限制的很厉害,彭玉虽然没有毕甲李怀这两个人权柄那么重,但是在北齐朝廷里,已经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太监了。

    而且这位大太监,深得元庆帝信赖,哪怕是前不久元庆帝察觉自己中毒,皇城里的宫女太监死了一茬又一茬,这位彭玉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朕离开的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仔细说来听听。”

    彭玉低下头,声音平缓:“回陛下,您离京这几天,燕都发生的




第二十九章 如何下手
    此时,萦绕在元庆帝心里的,不止是他的大儿子是如何获得禁军这么简单,而是他的八子姜无忌,是用什么手段击退整个连山营的!

    按照目击人以及彭玉的说法,当时天雷之声大作,短短几个瞬间,大皇子麾下的连山营就已经面目全非,然后姜无忌在皇宫门口大声吼叫,称有天神护佑皇城,整个连山营这才士气全无,狼狈逃窜出城。

    姜无忌的说法,唬一唬那些老百姓还有连山营的禁军还行,但是这个说法根本骗不过元庆帝,南启雷震子的厉害,元庆帝不是没有见识过,当时姜无忌击退连山营的手段,分明就是南人的雷震子!

    想到这里,元庆帝继续看向彭玉,沉声道:“那日老八,可是用的雷震子击退的连山营”

    彭玉微微点头:“不离十,不过雷震子老奴也曾见过,远不如八皇子那日那般威势,那日的声势,比之天雷也不遑多让!”

    元庆帝微微眯上眼睛:“看来朕这个儿子,背着朕藏了不少秘密,朕跟项云都做梦也想拿到的雷震子,他居然早早的有了。”

    “只怕未必是方子。”

    彭玉沉声道:“如果有雷震子的方子,八殿下没道理不进献给陛下您,毕竟这可是泼天大的功劳,只这一件功劳,就可以把他在江宁犯下的错处悉数抵消了!”

    “你的意思是”

    彭玉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元庆帝,继续说道:“恐怕八皇子是跟南人做了生意,用钱或物换了一批成品过来,恕老奴直言,这雷震子是何等厉害,八殿下如果能用在正途还好,如果他哪天不小心,把这凶物丢进了皇城里”

    “闭嘴!”

    元庆帝瞪了一眼彭玉,冷声道:“这种家国大事,岂能靠臆测行事无论无忌想用这雷震子做什么,最起码他目前没有做什么恶事,而且还守住了皇城”

    彭玉是一个极为聪慧之人,闻言他立刻闭上嘴巴,恭恭敬敬的侧立在姜堰身侧,一言不发。

    “罢了,这次的事情就到这里,老大就按叛逃罪名处理,老三老六派太医去给他们治伤,老四追封亲王,以国礼葬之。”

    彭玉恭敬低头,追问了一句:“那八殿下呢”

    姜堰皱眉思索了片刻,随即轻轻叹了口气:“朕没有想到的是,老大他居然有这么深的城府,早知道这样,朕把这个皇位给他,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一切都晚了。”

    “传令尚书台拟制,敕封皇八子姜无忌为大齐皇太子,朕身体染恙,即日起由皇太子监国理政,代行王事!”

    彭玉脸色不变,恭声道:“老奴知晓了。”

    “封锁燕都消息,我姜家诸子内斗的消息决不能传出去以免贻笑大方,再派人去北边找寻大皇子的踪迹,找到他之后替朕告诉他,朕可以许他回燕都做一个富家翁。”

    彭玉恭敬领命。

    “再有,给明镜寺传旨,即日起太康帝姬姜璇不再担任明镜寺主,这寺主的位置,就由你先兼起来”

    彭玉苦涩一笑。

    他此时插手明镜寺,将来新君嗣位,岂能有他彭玉的好果子吃

    元庆帝现在来这么一手,摆明了就是想让彭玉给他陪葬!

    “老奴遵旨。”

    彭玉的声音悠悠,语气中听不出半点怨恨。

    燕都的消息数日之后终于尘埃落定,这场夺嫡之争由八皇子姜无忌取得最后胜利,只不过这场胜利来的蹊跷,恐怕就连姜无忌本人也说不清楚



第三十章 赵显的依仗
    其实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赵显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一些什么,初时他只是被动的保命求活,但是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人生目标也在一步一步的变化。

    从自保再到自强,再到强启。

    他原本其实是一个极没有野心的人,但是人总是会变得,随着步步登高,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赵显甚至一度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

    如果非要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的话,这个时间应该是在他带兵打进临安皇宫,望着萧太后跟陈静之在皇城楼上瑟瑟发抖的时候。

    对于其他任何人来说,统一天下都是一个难如登天的目标,聪慧如赵睿,也只是能在三国波澜之中勉强自保,强势如北齐的元庆帝,在位十余年都不得其法!

    至于西楚那个同样野心勃勃的天元皇帝项云都,更是有心无力。

    但是对于赵显来说,这个目标就不是那么艰难,他是一个“穿越者”,有后世庞大的知识储备在,你让他改造这个世界或许很难,但是只要给他一些时间,统一天下并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赵显也这么做了。

    早在成康十五年,他就跟赵睿要到了一个工部侍郎的位置,把工部的军器监揽在自己手里,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赵显的那十几个学生从未停止在“科技”方面的探究,两年以来,以徐涛李清为首的军器监,已经给赵显送来了不少惊喜。

    这其中包括神臂弩的三代版本,这种神臂弩是李清跟一些木工师傅以及禁军之中的射手一起研究出来的,相比前两代神臂弩,这种神臂弩威力并没有获得太多提升,但是机括要复杂许多,也更省力,同时提高了这种神臂弩的精度。

    也就是说,这种神臂弩已经勉强可以大众化,军中一些臂力不错的弓手,已经可以拉满这种神臂弩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神臂弩机括更为复杂,光机括的小型配件就有上百,造价昂贵不说,而且极难量产,目前只能配给精兵使用。

    而赵显的那个大弟子徐涛,在成康十六年初已经成功造出长达五十丈的宝船,然后在徐涛自己的强烈要求下,赵显就给了他一卫青衣卫,已经组成了一个船队,出海去美洲挖银矿去了。

    至于那个最为跳脱的章质,研究方向跟赵显的其他学生不同,他整日沉迷于热气球这些能够飞上天空的东西,后来赵显抽空给他画了一个简易的飞机结构图,这货就没日没夜的开始想要造飞机,直接在凤凰山上的一个山崖旁边造了个木屋,没事就开始试验自己的飞机,听说好几次险些摔死。

    不过赵显并不是很关心这货的研究,飞机想要形成战斗力,光靠浮力飞起来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发动机才能形成战斗力,没有发动机之前,无论章质怎么折腾,也只能折腾出一些玩物出来,至少几十年之内派不上什么用场。

    至于几十年之后,赵显也用不到什么飞机了

    就目前来看,军器监里能让赵显真正上心的,除了一直在改良的神臂弩以及长枪弩盾这些冷兵器之外,还有一个项目,一直让赵显极为挂怀!

    这个东西一旦做出来,且不说能不能一统天下,至少一甲子之内,启国只要不碰到那种王八蛋皇帝,都不会有亡国的风险!

    而在隆武元年的二月底,军器监终于送来了关于这个项目的消息,当时赵显正在书房里努力消灭那些文书,接到军器监的消息之后,他二话不说,直接把手里的文书丢在一边,迈步朝着肃王府大门走去。

    正在书房里给他磨墨的高雅儿有些无奈的看着离去的赵显,对着赵显的背影脆生生的说道:“王爷,这些文书”

    赵显头也不回:“打包送进政事堂里去,告诉政事堂,本王这几日都没功夫,让他们自行处理朝政,莫要来烦我了!”

    &



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鸣
    许多现代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古代全部都是冷兵器时代,其实完全不然,火药这种东西是在唐代被发明,早在宋代就被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就已经是炮火连天了!

    而且朱元璋这个人,极为注重火器,也极为擅长使用火器,他手下有不少专精火器的大将,更是专门组建了神机营这种专攻火器的大营,可以说在那个没有高爆火药的年代,老朱已经把火器应用到了极致!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明朝末期,三边总督袁崇焕也是靠着红夷大炮守城,坚壁清野的战略,挡住了努尔哈赤几十年!

    而到了清朝康熙乾隆那会儿,火枪都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物事了,火药这种东西,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历史近千年,绝不是什么近现代产物。

    但是为什么火器发展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达到外国人手里那样毁天灭地的程度呢

    一是因为火药配比一直没有达到最佳,导致黑火药威力本来就二是因为没有成系统的化学体系,化学炸药就不可能提前问世。

    再加上满清时期,火器水平倒退,才有了后来的屈辱百年。

    因此,有了火器并不代表能够横扫古代,甚至有了红夷大炮也并不能够说明什么,就比如说赵显眼前的这尊红夷大炮,暂且不说它威能如何,哪怕它真有毁天灭地的能耐,就这副笨重的模样,也难堪大任。

    历史上的统治者之所以不是太过看中火器,绝不是简单的因为什么“奇技淫巧”四个字,而是因为这东西性价比太低,在没有开花弹的年代,哪怕是红夷大炮,杀伤人数也远远比不过弓弩。

    赵显绕着这尊红夷大炮转了一圈,然后轻轻敲了敲它的炮管,一阵厚重的声音传了出来,显得沉闷无比。

    这炮管很厚。

    赵显又打量了一圈之后,轻声问道:“炮弹可曾做出来”

    李清点了点头,伸手递过来一颗金属球:“做出来了几十颗,用的铅弹,老师您要不要试一试”

    赵显伸手把这颗铅弹塞进炮管里,然后让李清填装火药,挪动炮管,把炮管对向军器监的庞大校场。

    由于是在城外的原因,整个军器监十分庞大,给这红夷大炮打上一炮也毫无问题。

    赵显接过李清递过来的火把,轻轻点燃引信,然后退后几步,伸手捂住了耳朵。

    “轰!”

    一声巨响在临安城南响彻,一颗实心铅弹从炮管之中呼啸飞出,但是却偏离了预订目标不知道多远,重重的砸在地上,在军器监的校场里砸出了一个半米左右的深坑。

    赵显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查看这个深坑,而是伸手去摸了摸炮管,只写第一炮,炮管已经有些烫手了。

    李清等人也是第一时间围了上来,那些老铁匠都纷纷伸手去抚摸炮管,细细感受了一番炮管的温度之后,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铁匠第一个开口:“只第一炮这炮管就这般灼人,只怕最多五六炮就无以为继了。”

    李清也皱了起眉头,他这炮管的材料已经用的极多,如果只能发五六炮就要停下了等炮管冷却,那么这尊大炮也只是看起来骇人,并没有什么实战意义。

    赵显负手走到弹坑附近,看了看这个实心铅弹砸出来的深坑,心中有些满意。

    尽管这尊红夷大炮太过笨重,但是这威力已经相当不俗,在没有条件造出开花弹的时代,实心弹顶天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力道了。

    看到这里,赵显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大致的方向,他抬头看向了李清班书还有周大有等学生,又转头看了看那些围在红夷大炮旁边的铁匠木匠,微微一笑。

    “好了,尽管这尊大炮还有很多不足,但是第一尊大炮能制成这个样子,本王已经很是满意了,本王宣布,参与此次红夷大炮制作的所有工部官员以及匠人,均赏银百两,升职一级!”

    &nb



第三十一章 大个子
    不同于其他临安衙门的拖沓,宗卫府作为一个特务机构,一直是一个很讲究效率的职司衙门,这也是赵显这几年用宗卫府做事一直顺手的原因,如果真给赵显一个类似于皇城兵马司这种台面上的衙门,他还真未必能够用的来。

    得益于宗卫府的效率,就在红夷大炮被造出来的第二天,几名年轻的内府青衣卫还有一些稚嫩的禁军新兵就被带到了军器监。

    这批年轻人,是赵显用来熟悉大炮操作使用的第一批人,以后军器监如果有新的火器出世,这些人也会成为第一批试用者,总而言之,赵显的意思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这个时代的“火器专家”。

    在这批年轻人之中,还有一个极为显眼的大个子,这个大个子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身高接近两米,在一群不怎么高的启人之中显得极为显眼。

    当这群年轻人赶到军器监的时候,肃王殿下正跟李清周大有等人埋头在一堆图纸里激烈讨论着,赵显虽然对具体的工艺流程知之甚少,但是他很了解后世的热武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就能给李清等人提出一些具体的方向,这就让军器监的工作很容易展开。

    等这些年轻人赶到军器监的工坊里,见到身着亲王袍服的肃王殿下脸上沾满黑灰之后,这些平均年龄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人都努力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声音。

    赵显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轻轻掸了掸自己四爪龙袍上的黑灰,找了个铜盆净了净脸,然后重新回到工坊里,负手站在这些年轻人的面前。

    “知道叫你们来做什么吗”

    少年人都比较怯人,更何况是面对临安城权柄最重的肃王殿下,这些少年人一个个屏住呼吸,没有一个敢开口说话。

    唯独那个鹤立鸡群的大个子咧嘴一笑,大咧咧的回答道:“回肃王殿下,不知道!”

    这一个回答,引得这些少年人纷纷侧目,但是还是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赵显瞪了这个大个子一眼,然后脸色严肃下来,开口说道:“你们都是本王让人从宗卫府还有禁军之中挑出来的好苗子,之所以把你们派到这里来,是要让你们接触一件新奇物事,这件物事乃是我大启的机密,将来如若用到战场上,就可以使我大启立于不败之地!”
1...157158159160161...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