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有什么用处”
“如果准头够好,抛射的时候可以六百米以外无视重甲杀人。”
以启国现在的科技,是不可能造出开花弹,也就是榴弹出来的,那种拥有大范围杀伤力的炮弹不止对炮弹工艺要求极高,就连对炮管还有发射药也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以启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用实心弹作为武器了。
不过实心弹也不是没有实心弹的好处,这种实心铅弹虽然不能做到大规模杀伤,但是论起冲击力,它就比那种开花弹强太多了,一旦正面命中目标,别说那些重甲,就算是那种坚韧的厚盾,也可以一击而碎!
听了赵显的话之后,项樱才彻底放下心来,如果大启战场上有了这种大杀器存在,一统天下或许还很困难,但是守住启国这一亩三分地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别的不说,只要在大启西陲,那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口,摆上那么十来门这种火炮,给楚国一万年,楚国也休想打进启国半寸!
“哼,就算这火炮再怎么厉害,你去看个一天两天的也就差不多了,现在临安朝堂远没有安定下来,没有你总览朝政,不止是咱们肃王府,就连朝堂里那些心向着咱们的大臣们,也都惴惴不安。”
赵显打了个哈欠,轻声道:“不就四天吗,对了,这四天朝堂上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项樱默默从床边翻出一个木盒子,木盒子里摆着厚厚一叠纸,纸上用极为好看的蝇头小楷,抄录着一些关键的朝堂政务。
其中最显眼的一条,就是小皇帝即将年满十岁,按照启国的规矩,男子在满十岁,二十,三十岁的时候,都极为关键,身为皇族都要大肆操办,而赵寿身为大启天子,更是要开坛祭天,举国同庆才行。
这份文书就是那位接任谢康职位的礼部新任尚书提出来的,要求在天子十岁生辰之际,在临安城北开坛祭天,检阅禁军,再大赦天下,以昭圣德。
赵显皱了皱眉头,把这份文书放在一边,又捡起另外几份看了看,然后挤出一个笑脸来:“这些是……”
“是高家妹妹抄下来的。”
&nb
第三十八章 储相
谢康从礼部尚书的职位上卸职以后,新任的礼部尚书是那位被朝野上下戏称为老夫子的戴浦,这人原先是国子监的大祭酒,也勉强算是归属在礼部衙门下面的职司,谢康从礼部脱身之后,朝野上下没有什么人有资历就任这礼部尚书,因此就把这位已经年过七十的戴老夫子给搬了出来,按在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上。
说白了,年过古稀的戴浦,也只是兼着这个位置而已,礼部衙门真正做事的,还是左右两位侍郎。
可是这戴老夫子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在这个时候上了这个奏章,偏偏这个戴浦在仕林朝野之中名声都极好,政事堂也不好处理他,所以才丢到赵显的案头上,让赵显烦恼。
对于这种事情,赵显的意见很是明朗,眼下临安城不需要什么不同意见,只要与肃王府的大方向不同,就应该果断的剔除出临安官场,并且要尽量让临安官场年轻起来,不能再让戴浦这类的老头子,占据临安高位了。
像戴浦这些老家伙,个个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活了这么大岁数,该享的福也早就享完了,以这帮读书人的尿性,很有可能在临死之前要给自己挣一些名声!
不畏强权,忠君爱国,自然就是最好的名声。
他们可不会在乎赵显每日埋头在军器监里到底在做些什么,这些人虽然暂时向肃王府低头,但是骨子里还是会把赵显当成“乱臣贼子”,甚至就算赵显登上皇位,还是会有不怕死人跳起来,指着他的鼻子骂上一句“反贼”,然后英勇赴死。
所谓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便是如此!
读书人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他们有时候能力挽狂澜,更能光耀千古,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百无一用,像戴浦这种人,便是无用的典型!
由于在军器监基本没有怎么好好休息,这一天赵显一直睡到接近中午才从床上爬了起来,简单跟项樱说了几句话之后,赵显起身更衣,换上绣着蓝蟒的亲王常服,朝着皇城方向走去。
大约到了中午时分,赵显走到了位于皇城西南的政事堂,这时候正是吃午饭的时候,政事堂里的几个宰辅都到别处用饭去了,整个政事堂里只剩下严分谊一人,从自带的食盒里取出饭食,坐在政事堂外间的桌子上小口小口的吃着。
赵显扫了一眼政事堂,然后把目光放在了严分谊身上,于是他悄无声息的走到严分谊身后,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
“严大人,吃午饭啊”
赵显颇为温和的声音听在严分谊耳里,如同炸雷一般,他嘴里的一口饭还没咽下去,被呛的咳嗽了几声,脸色憋的通红,险些流下眼泪,狼狈不堪,但是此时严分谊也顾不得形象二字,连忙从位置上起身,跪在赵显身前,含糊不清的说道:“下…臣严分谊……见过肃王殿下!”
赵显笑眯眯的把他拉了起来,轻声道:“咱们同殿为臣,严大人应当自称下官,而不是下臣。”
这时候,严分谊才勉强恢复了正常,对着赵显赔笑连连:“王爷说的是,下官一时口误,一时口误……”
赵显懒得去理会他这些小心思,环顾了一眼四周,微笑道:“这政事堂怎么就剩你一个人,高相跟谢相哪里去了”
“回殿下,高相跟谢相都有御厨供膳,此时应该是去用饭去了,两位师相都有午后小憩的习惯,估计要到未时才会来政事堂上班……”
说到这里,严分谊抬头瞥了一眼赵显,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要不下官去唤一下两位师相”
赵显皱了皱眉头,随即轻轻摆手:“不用了,你也是政事堂的储相,这些事跟你说,由你转告那两个老家伙,也是一样的。”
严分谊低下头,赧然道:“殿下说笑了,下官只是在这政事堂里替两位师相做一做杂活,哪里算什么储相……”
“不要妄自菲薄,放眼整个朝堂,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进这政事堂做杂活呢。”
赵显负手起身,严分谊微微躬着身子紧跟其后,两个人来到政事堂摆满文书的内堂,
第三十九章 孤儿寡母
一直到赵显跟严分谊说完事情,高明玉跟谢康两个人都还没有回来,大抵如严分谊所说,这两个老家伙吃完午饭之后找了个侧间歇息去了,赵显也懒得理会他们,跟严分谊交代完事情之后,直接负手离开了政事堂,朝着后宫方向走去。
这一次,不是赵显要去见萧太后,而是两天前萧太后主动派人送信到肃王府,要求跟赵显见面,那时候赵显正埋头在军器监里忙活,直到昨天项樱把萧太后的信递给赵显,赵显才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萧太后或者成康帝召见,赵显都不得不立刻赶进宫里候命,而现在见或者不见萧太后,主动权都掌握在赵显自己手里,别说晾了萧太后两天,就是避而不见,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那位萧太后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皇嫂,倒也不好全然不给她面子,再加上自己也有一些话要跟她说,刚好这次来政事堂有事,就顺路见一见她。
随手招过一个宦官问了问,得知萧太后现在在凤栖宫之后,赵显直接朝着凤栖宫走去。
说来这凤栖宫原本是皇后的居所,成康帝病逝,萧萸成为皇太后之后,本应该搬出凤栖宫,搬到太后居住的坤德宫才是,只是因为后宫那位“太皇太后”仍旧健在,小皇帝也还年幼,萧太后就干脆没有搬家,仍旧住在凤栖宫里头。
凤栖宫距离政事堂很是有一段路程,赵显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把坐骑拉进皇城里来,要知道他早在成康朝的时候,就有“皇城御马”的资格。
赵显第一次来这凤栖宫,跟着一个小太监走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才堪堪走到凤栖宫门前,这时,一个微微发胖的中年太监,满脸堆着笑容,一路小跑跑到赵显面前,恭恭敬敬的磕头行礼道:“奴婢拜见肃王殿下。”
这个太监,就是早年一直跑肃王府宣旨的那位“陈公公”,赵显兵变之后,这位陈公公就理所当然的倒向了赵显,当时为了向赵显证明自己的忠诚,这位陈公公直接从紫心殿里把皇帝的玉玺捧了出来,进献给了赵显。
身为一个宦官,做饭这种地步,那他跟小皇帝之间就完全没有了转寰的余地,他也因此得到了赵显的信任,理所当然的接替了李怀在宫里的位置,成为了新的内侍监大太监。
而赵显也是通过他,来控制整个临安禁宫。
赵显呵呵一笑:“陈公公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吧。”
“谢殿下。”
陈公公很是熟练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这种礼数他从来不陌生,以前对成康帝怎么行礼,他现在就对赵显怎么行礼,无非是换了一个主子而已,换主子这种事情,对于他这种自小在宫里长大的太监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太后娘娘在里面”
陈公公恭敬说道:“回殿下,太后娘娘的确在里面,只是……”
赵显微微皱眉:“只是什么”
这些陈太监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轻声说道:“两天前,太后娘娘说要见您,您事物繁忙没有进宫里来见她,从那时起,太后娘娘就不吃不喝,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天水米未进了。”
赵显眉头一皱,心里生出一股怒气。
这个蠢娘们,不老老实实的待在宫里也就算了,还妄想用她的性命来要挟自己!
赵显当即就想回头离开皇宫,不去理会这些个愚蠢的妇人,毕竟这种事情有一就会有二,如果给萧太后得逞一次,将来她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这种妇人手段来挟持自己。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这位成康帝的皇后当真饿死在皇宫里头,且不说传不传得到齐楚两国去,哪怕只在临安朝堂里流传,对于赵显以及肃王府来说,都是一个极为致命的污点。
&n
第四十章 摊牌
萧太后脸色更加难看。
她并不相信赵显,更不相信赵显说的话,但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赵显,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赵显就这么静静的坐在她的对面,脸色淡然。
过了良久之后,萧太后总算想出了该怎么反驳,她脸色发白,开口说道:“按着你的说法,你如今的所作所为,都是先帝授意的不成”
赵显懒得回答这个问题,坐在座位上脸色漠然:“太后娘娘,你做出这般绝食的样子,无非是有要求跟本王提,现在本王就坐在你的对面,你想要什么尽可以说。”
萧太后冷笑:“哀家想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赵显冷漠摇头:“看具体是什么事情。”
太后娘娘恨恨咬牙,死死地盯着赵显。
“去年哀家的胞弟萧子俊,跟随你一起出征西陲,他可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如今你赵七大权在握了,我胞弟何在”
萧家萧萸这一支,只有她跟萧子俊姐弟二人,两个人关系极好,而且萧子俊这个人也颇有才干,不然也不会被成康帝当做未来的禁军掌门人培养。
萧太后之所以问起萧子俊,一方面自然是姐弟情深,但是更深的原因是,她现在跟小皇帝被赵显关在深宫里,对外界一无所知,几乎是断了跟所有大臣的联络,现在的萧太后,迫切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给她出出主意,安稳住她无比慌乱的内心。
如果萧子俊仍旧活跃,也能给她心里留下一点希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锁在深宫里全是绝望。
听了萧太后的话,赵显了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个事情。
去年征西陲的时候,赵显是带着萧子俊等人出征,但是一到西陲地界,他便下手剥夺了萧子俊的兵权,并且把禁军右营近千名军官统统捉了起来,交给林青看管,事后赵显带着四万玄甲军回师临安,一系列大事情过后,萧子俊等人就被他抛在了脑后。
现如今……就连赵显也不知道萧子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想到这里,赵显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面带歉意的看向萧太后。
“那个……萧都统等人是交给林青处理的,现在这些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本王也不太清楚,稍后本王会派人去问一问林大都统,不过本王可以承诺皇嫂,如果萧都统…安然无恙,本王不会让他去死的。”
萧太后脸色更加难看。
“赵七,哀家要见子俊。”
萧太后银牙紧咬:“不然,哀家就饿死在这皇宫里头,哀家若是被你活活饿死在这大凰宫里,且不说后世史书该如何说你,你看朝堂上那些成康旧臣该如何看你!”
这最后一句话才是萧太后最大的依仗。
眼下的临安朝堂,虽然被赵显一个人大权独揽,但是他根基毕竟还浅,朝堂上七八成,乃至更多的官员还是当年的成康朝旧臣,真正出自肃王府的“嫡系”,也就是那大猫小猫三两只。
细说起来,就算是政事堂掌权的高明玉跟谢康,那也是成康朝便入政事堂的宰辅,不是隆武朝的宰辅!
如果赵显真让成康帝的遗孀饿死在了皇城里,不仅是面子上不太好看,临安朝堂里的人或许不敢直说,但是必然会有不少人对赵显离心。
赵显皱眉思索了片刻,然后抬眼看向萧太后,微微一笑:“皇嫂,你这种要挟手段,可一不可再,这一次本王可以忍着恶心答应你,但是如果还有下一次,你就算想吃饭,本王也会让内侍监断了你的吃食。”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声音也很是轻柔,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萧太后浑身发冷。
她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和心中的害怕,恨恨开口。
“你放心,哀家再不会求你了!”
见到萧太后这般反应,赵显微微摇头,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准备离开凤栖宫。
“皇嫂,本王劝你一句,最好安安心心的过日子,你在成康朝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内侍监又不曾短了你半点用度,你何苦这般为难自己,把自己搞成这种不人不鬼的模样”
萧太后声音嘶哑:“亏你还有脸说成康朝,成康朝之时,后宫几时禁止过哀家出入你身为人臣,圈禁天子跟皇太后,将来
第四十一章 将为人父
有了赵显重新坐镇,一切都回到了正轨,整个临安朝堂像是有了主心骨,国家机器隆隆转动。
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了隆武元年的三月份。
小皇帝赵寿的十岁生辰,也在悄无声息的过去了,临安百官走程序一般人人上了贺表,这场原本大办特办的盛大礼仪,就这么被糊弄了过去。
这段时间里,唯一一个让临安官员为之悚然的消息,就是那个提议让小皇帝检阅禁军的礼部尚书戴浦,在上书的第三天就被御使参奏收受国子监举子贿赂,泄露科考试题。
科考大典何等重要哪怕戴浦身为礼部尚书,也是犯了天大的忌讳,因此经政事堂两位宰辅商议,当即把这位戴尚书革职,随后三法司跟宗卫府介入其中,把这个年逾古稀的戴老夫子拿进了诏狱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