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说书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唐四方
高杰义宽慰道“你就算不信我,也该信你师父吧?”
李寿海手微微颤了颤,松开了高杰义。
高杰义缓步上台。
高杰义面对众人,鞠了一躬,然后坐了下来,看着众人说道“适才郭先生说了一段包公案,着实非常了得,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也学习了不少,感激,感谢。”
“刚刚郭先生说要以一个老的说书艺人的身份来说一段书给我们这些晚辈们听,那么现在,我也想以一个说书晚辈的身份说一段书让前辈们点评点评。”
“今儿我说的这一段书是《施公案》里头的,就发生在前清,就在咱们北京城里面的麻袋胡同,这段儿啊,叫做《九头十三命案》。”
这话一出,场人顿时一愣。
施公案里面什么时候出这么一段了?
众人皆窃窃私语,还有好些人看向了秦致远,他们都在想这是不是秦致远的道活儿,可是不应该啊,秦致远自个儿都没说过这段。
潘会长小声问道“老秦,怎么回事?”
秦致远自己还纳闷呢,他眨了眨眼睛,厚着脸皮道“师门秘传,听着就是了。”
潘会长有些无语地撇了撇嘴。
李寿海则是双手紧紧抓在一起,神色紧张。
门外,汪老鱼一行人还在门口潜伏着。
马三儿有些等不急了,问道“鱼爷,咱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汪老鱼沉着道“别着急,再等等,等小高爷一声令下。”
“知道了。”马三儿点点头,然后他又问“哎,鱼爷,他……他这怎么一声令下啊?我们怎么知道该什么时候冲进去啊?”
“哎?”汪老鱼自己都愣住了,高杰义只告诉他进门之后具体怎么做,但是高杰义却忘了跟他约定这冲进去的号令是什么。
汪老鱼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四周,顿时心里有点慌了。
台上,高杰义展示了他扎实的说书功力,他有条不紊地说着这段新奇的故事“这事儿发生在麻袋胡同,麻袋胡同诸位都知道吧,离咱们天桥这儿也不远。在前清康熙时期,麻袋胡同前面有个小小的城隍庙。”
“每逢过节的时候,这里总是香火鼎盛。便是在这三月初之时,众人都来这城隍庙里上香。永定门外啊,有个杀猪的屠夫叫王苗子,这王苗子啊……‘二哥呀,二哥,这真是没法子了,我求您一定要借我些钱啊’。”
“牛二却跟他说‘你想要钱,很简单,今晚夜半三更,你到麻袋胡同看看谁家办白事,然后晚上蹲在人家墙外去搬一件货,搬到之后,自有二两银子可拿。’”
“就在这谯楼上鼓打三更,王苗子趁夜出门……他到了这麻袋胡同外面,这深更半夜的王苗子心里就打了鼓,这大半夜的运什么货物啊?”
“便是在此时。”高杰义大喝一声,众人都吓一跳,“噗”,高杰义用手捂嘴,发出口技之音,然后道“一包东西正砸在王苗子脚下,嚯……王苗子吓一跳,他都不知道是谁扔出来的,刚想出声骂几句街,却又想到这深更半夜不敢出声……”
“王苗子搬上货物,蹭蹭蹭就往外走,来到了约定地方,他放下货物,本来打算这就离开,可是又耐不住心里痒痒,他眼瞧四周没人,便动了歪心思,想瞧瞧这里面的货物到底是什么。”
“王苗子悄悄打开这麻布袋子,借着月光,往里面这一看,一瞧,只见。”高杰义惊呼一声“啊!”
大家又吓一跳。
高杰义大喝一声“竟然是人头!”
场上这些评书大蔓儿们被高杰义吼的一愣一愣,公案书他们不是没说过,但是哪家的公案像是高杰义说的这样惊悚刺激的?这怎么跟他们的评书路子不太一样呢?
高杰义却是没管那么些,他接着往下说“这王苗子却是起了贼心,这可是水獭的帽子啊,这得能卖不少钱呢,他正是缺钱的时候,哪里舍得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心里想着这肯定是人命官司啊,他就算把这帽子给偷走了,谁又敢报官……”
“这王苗子揣着帽子一路就回了家,洗洗手,把怀中的帽子放好了,然后好好安抚安抚忐忑的内心,这也就睡下了。次日清晨,井窝子的小山东出门送水……”
“这山东小力巴脸红着害羞地告别二奶奶,挑着担子就赶紧回去了,这一路小力巴迷迷糊糊就回到了店里,这店里山东大掌柜脾气不好,张嘴就骂……哎呀,这是沾了什么上去?”
“山东大掌柜掀开先水桶担子。”高杰义大喝一声“哎呀,俺滴娘,这里面赫然两颗人头哇!”
……
“那王苗子睡的也不安稳,天刚蒙蒙亮他也就跟着起来,起来拿眼那么一瞧,只见‘嚯,帽子不见了!’王苗子吓得是亡魂皆冒……”
“王苗子出门一瞧,只见自己家门口放着两个人头,哎呀呀呀,王苗子吓得脸色惨白。这其中一个,正是昨天他运货出去的那一个,那么剩下这个又是谁呢?王苗子根本不认识。”
“可是他也不敢让人瞧见,不然这种人命官司他可说不清楚。他赶紧把人头捡进来,在床底挖了个土坑,赶紧把人头给埋了。”
“这一整个白天,王苗子都魂不守舍,心里就盼着赶紧天黑,终于等到了天黑,王苗子回了家,就想着赶紧把人头挖出来,趁着晚上天黑把人头给处理。”
“等他回到家里,拿出锄头一阵乱挖,把人头从泥土里面挖出来,他用嘴一数‘一、二、三……三颗人头!’啪……”
高杰义摔了醒木,他说完了。
场寂静。
连李寿海都听懵了,没错高杰义说的就是他师父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段单口相声《麻袋胡同九头十三命凶杀奇案》。
他昨天把这一段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给高杰义说了一遍,高杰义昨天说他这段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改。
李寿海没太放在心上,一个晚上能改出什么来?但是李寿海没想到,高杰义不仅改出来了,而且改的这么厉害!
不说他了,就连在场的评书先生们也都惊呆了。
高杰义这一段评书的单口相声味道也太重了吧?
整个故事血腥、诡异、节奏非常快、坑非常多,非常刺激的人的感官,让人目不暇接,头脑爆炸!
。
(iishu)是,,,,!
第二百十五章 挖坑不填
【】(iishu),
单口相声分成两种,一种是说小笑话小段子,供大家哈哈一笑,跟对口相声内容上没有太大差别,无非是两个人说变成了一个人说。
另外一种就是说书了,单口相声的说书跟评书门的说书一样,没什么区别,他们的技法也是从评书门这里学习的。
形式上和技巧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内容上却是有所区别。评书先生都是正经说书的,人家一说就是两个月,所以基本说的都是长篇评书,而且有头有尾,叙事分明,评情评理。
可是单口相声却是人家相声演员的兼职,人家今天说一段明天就不说了,明天就说对口去了。像李寿海这样专门说单口的,整个相声门独他一份。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单口相声的特点就是故事非常刺激,常常都是说什么凶杀命案、凶宅鬼怪,怎么刺激人的感官就怎么来,而且坑刨的无比大,吹得无比厉害,因为他们不必考虑填坑的事儿,他们明天就不说了。
就拿小说来举例子,评书就是慢热型的长篇小说,前期很慢热,慢慢平铺直叙,中间还夹杂许多风土人情,历史知识,你刚去听书的头几天故事压根就没展开,啥玩意儿也没有,甚至连书胆都没出场。
但是单口相声不一样,这就是非常刺激观感的小白文,甚至比小白文更狠,小白文还得讲究逻辑道理,还得把坑给填上。
但是单口相声他不填坑,它就直接一剑毁灭百万人,世界爆炸了,这个死尸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怎么刺激怎么来,怎么诡异怎么来。
然后你要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他会跟你说嘿嘿,请听下回分解,可是压根没下回了,他直接太监了,因为他自己也圆不上。
这个状况一直要持续到寿字辈门人当家做主,相声艺术大兴盛时期,其实现在的相声艺术还是处于刚起步呢。
等再过十来年,相声艺术大兴盛之时,长篇单口相声也就创作出来了,也跟长篇评书一样,可以说好几个月,这就有头有尾了,节奏明白,包袱段子特别多。
那时候读相声艺人想法又多又大胆,既学习了评书的叙事方式,又结合了之前单口相声的节奏明快气氛诡谲,再加上相声艺人最擅长的抖包袱形式。
那段时间的长篇单口大热,锋芒甚至一度压过评书门的传统评书,逼的评书先生也得赶紧创作新评书书目。
那时候真是群星璀璨。
但是就现在而言,单口相声还是挖坑不填的状态。
原本李寿海以为高杰义会把这段单口改的稍微平缓一点,各个情节改的合理一些,方便后续填坑。
但是他没想到高杰义更狠,比他的原先的更加风波诡谲,情节也更加大胆,这人头一个接着一个,是大坑,他这是不准备填了吧?
肯定填不了啊!
不说别的了,就连李寿海师门传下来的这段儿,其实都是残本。不是说失传了,而是这案子前面吹得太狠了,后续的坑根本填不上。
李寿海的师父也没给填上,后来身体不好就郁郁而终了。李寿海苦思冥想了许久,也没能填上。
所以这段说是叫长篇单口,其实也就是中篇的量,这故事说到一半的时候就说不下去了,后面圆不回来了。
而且他之前都是撂地卖艺,都是演一出是一出,也没固定的老书座儿。为了多打些钱,前面只能越吹越狠。
他已经够狠了,高杰义比他更狠。李寿海真想骂一句,靠,你才是说相声的吧?
评书门人也是面面相觑。
潘会长的神色有点精彩,扭头看向了秦致远,怪异问道“这就是你师门所传?”
“咳咳。”秦致远愣是被水烟给呛到了,他咽了咽口水,强撑道“厉害吧?”
“厉害。”潘会长给他竖起个大拇指。
郭文华的表情也很好看,他也没想到高杰义会来这么一出。
他儿子郭志明碎碎念道“这是个啥呀,这是个……这是个啥呀,这是个……这啥也不是这……”
陈斌和师徒也对视一眼,有些哭笑不得。
潘会长的高徒刘月鹏师哥扭头看了看高杰义,然后又摇了摇头。
连田岚云师叔都看不下去了。
高杰义站了起来,有些腼腆地笑了笑“见笑了,诸位,一段小小的评书,还希望诸位前辈多多指点。”
“你这是评书吗?”赵日华出声质疑。
高杰义理直气壮道“怎么不是评书了?这就是《施公案》里面的一段儿,等会儿施大人就出来破案了。这是我的师门秘传的道活儿,没听过吧?”
“咳咳……”秦致远又被气呛着了,老脸都有点臊红。
现在评书门能说的书就那二十九部,这是评书研究会定下的,你是不能乱说其他的。所以高杰义把这段儿给套进了施公案里面,但其实跟施公案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高杰义知道比拼硬实力,他肯定是比不过郭文华的,人家那是多少年的名家大蔓儿了,说的又是他最拿手的包公案,自己肯定比不了人家啊。
那自己只能出奇制胜了,从书目的内容上来获得优势。要说书目内容,这段儿太刺激悬疑和诡谲了,再加上高杰义非常扎实的功力,两者相加,这段可以说是绝了。
真正的说书斗艺,是需要把书座儿叫来的,书座儿说了才算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己评不出来的,让书座儿评的,大家也就都认了。
如果把书座儿叫来,保不齐高杰义还真的能赢了郭文华。毕竟他的更刺激啊,太适合做比赛了。
但关键是,郭文华明天还能接着说,他的这些东西他都能给圆上。但是高杰义他能给圆上吗?
你要是圆不上你这就是耍赖啊,可关键他这玩赖又是在规则里面的,毕竟他是比赛,比一场就得了。所以这才是大家神色又怪异又精彩的地方。
赵日华不服气道“你说的这都是些什么呀?乱七八糟,你吹得这么狠,你圆的回来吗?”
高杰义厚着脸皮,理直气壮道“废话,你也不瞧瞧我师父是谁?我能圆不回来吗?”
“咳咳……”秦致远迟早被自己给呛死。
赵日华瞪着眼睛问道“那你倒是圆圆看啊,那三颗人头是怎么来的?”
高杰义道“那能告诉你吗?这可是我师门秘本,你还想荣活儿啊?”
“嘿,你这还真玩赖啊?”赵日华气坏了。
高杰义反驳道“你懂个什么?”
俩人吵了起来。
门外,汪老鱼和马三儿顿时神色紧张了起来。
马三儿问道“鱼爷,他们吵起来了,咱们进不进去啊?”
“这个……”汪老鱼神色迟疑,他也不知道该不该进去,谁让他们没约定好暗号呢。汪老鱼又怕坏了高杰义的事儿,所以他这会儿可纠结了。
高杰义也是混不吝的主儿,该客气的时候客气,该争的时候一点都不客气“怎么就玩赖了,这段有毛病吗?你要想知道后面怎么回事,你给我磕一个,我就教你。”
赵日华怒骂“你大爷!”
高杰义反喷“那是你祖宗!”
“嘿……你……”赵日华气急了,一挥手不小心把杯子给碰地上了,杯子摔在地上,顿时给砸了。
门外。
汪老鱼听得精神一振“哎呀,摔杯子了。我明白了,这就跟戏里鸿门宴里那样,刀斧手埋伏两侧,以摔杯为号啊,对吧?”
汪老鱼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马三儿有些茫然地摇摇头“不知道啊,我从来不听戏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