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成美男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堕落的恶魔




第454章 言明
    “咳咳咳咳”

    一长串急促的咳嗽声,并非张昌宗得了重病,也不到本书因为死主角宣布完稿的时候,纯粹是被吓得呛到的。

    “怎么了”

    薛崇秀关切的看着他,一边帮他拍脊背一边问道,上官婉儿嫌弃的看徒弟一眼,平白无故的都会呛到咳嗽,还咳得这么厉害……蠢!并且,一点都不萌。

    张昌宗还在咳嗽,想说话也说不出来,只拍了拍案上的信,推给媳妇儿看,薛崇秀看他一眼,接过看了一遍,自己也怔愣当场,垂目不语。

    上官婉儿见状,问道:“怎么了信上写了什么”

    张昌宗捶着胸口,挣扎着说了一句:“秀儿,让师父也受一下惊吓。”

    薛崇秀默默地把信递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接过,飞快的看完,淡然一笑,颇有些不以为然:“这有什么不过是东宫协同李多祚造反被诛罢了,有此结果,不足为奇。”

    张昌宗终于平静下来了,咳得脸孔通红,薛崇秀给他倒了杯水,赶紧仰头灌下去,胸口总算舒服了许多,闻言问道:“师父,这话怎么说”

    上官婉儿常居宫中,自然知晓许多宫外不知的东西,道:“陛下当年贬斥房陵一十四年,膝下之子缺乏名师教导,粗鄙不文,不通礼法,便是看着最佳的懿德太子甫入京之初,也是闹了不少笑话,出了不少丑,这还是陛下与皇后的嫡长子。再以皇后的胸襟,非亲子的几位郎君又能得到多少教导又有安乐在旁一心想做皇太女,东宫还能如何”

    张昌宗默然,李重俊这厮也是惨,在宫里不得圣心,又无皇后支持,偏生还不知上进,只知玩乐,在朝野既无贤名,更无人望。这样的东宫,败了不稀奇,不败才稀奇。

    韦氏皇后虽说出自京兆韦,但就跟张昌宗他娘一样,跟族中联系已经很少了,所以,韦氏并非像郑氏那般正统世家出身,郑氏通礼法诗书,所以能于掖庭教出一代才女上官婉儿,韦氏可不如郑氏,李显那一窝孩子,就没一个教好了的。

    上官婉儿评完李重俊,又道:“至于东宫千牛李多祚此人,亦是重利轻义,粗鲁莽撞,胸无点墨之人,当初依附五王拥戴陛下造则天皇帝的反,现如今又依附东宫造陛下的反,呵,死得不冤,不说也罢。”

    张昌宗点点头,感慨道:“当年弟子去房陵接陛下回宫,东宫与温王还是小孩子,虽书读得不好,却也质朴淳厚,就是普通的小孩子,把普通人推到不普通的位置上,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导,不曾留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才是酿造今日之祸的根源。”

    上官婉儿闻言,立即斥道:“这是什么话!为人父母的,教养孩儿乃是当尽之责,只管生,不管教,才是今日之祸的根源。陛下也是高宗皇帝与女皇教养宠爱长大的孩子,自幼师父是不缺的,若他肯用心教导几位小郎,何至有今日之果”

    张昌宗顿感蛋疼,无奈道:“师父,若那位是这种睿智的人,也不至于干出都已经是太子了,还把病中的女皇逼退位这种事情来!”

    对这件事,张昌宗一直耿耿于怀。女皇都八十好几的人了,身体还不好,那些年一直病着,李显都是太子了,女皇也无改立的意思,完全可以做的更体面些,让女皇老来境况再好些,可是,为了所谓的复辟拥立之功,五王谋划了逼宫事件,李显参与其中。

    自然,在士林中,这件事情,评价会很高,但是,身处其中,张昌宗却怎么也无法为此鼓掌,这大概就是屁股觉得立场吧,他感激女皇,与女皇亲近,自然就无法接受五王和李显的做法。

    师徒俩儿感慨了一下,薛崇秀一直没说话,此刻方才开口,道:“师父,六郎,东宫被诛,如今陛下膝下可只剩下昌王与温王了,这两位皆非正宫所出,又有安乐欲为皇太女,京中局势只怕……”

    上官婉儿顿了一下,断然道:“温王年幼,昌王居长,安乐想做皇太女……昌王危矣。”

    张昌宗简直无语:“师父,陛下便不管吗”

    那也是他儿子不是吗不说做皇帝就要承担江山社稷,使国家后继有人这件事了,就直说做爹这件事,就这么看着

    &



第455章 士不可不弘毅
    师徒俩儿抱头痛哭了一场,上官婉儿面上现出倦怠之色,张昌宗方才说错了话,这下子还有些不敢开口,就怕惹师父伤心。宁愿师父跳起来活力十足的追着打人,也不愿见她伤心难过到浑身无力的样子,张昌宗其实想给自己两巴掌来着——

    叫你口无遮拦,叫你信口开河!pia!

    张昌宗年少时是京里有名的神童的才子,京城里只要喜欢打马球的,基本都认识他,也愿意与他一队,算是京里的风云人物。只是,他的受欢迎程度却是冰火两重天,特别的极端,要么特别喜欢跟他玩儿,要么就是对他有怨言,完全没有中间地带,这也跟女皇对他特殊的宠爱有关,有人羡慕,有人讨好,自然也就有人厌恶,有人嫉妒。

    当年他在女皇处确实挺吃得开的。女皇宠他,又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便是龙子凤孙也要靠边站的,当年,中二期的李隆基就为此还嫉恨过张昌宗,只是被张昌宗三言两语、连消带打的给糊弄过去了。

    李隆基这是段位低,还不够卑鄙,段位高且卑鄙的,如武家那一拨,干什么都想争个高下,一力就想在女皇跟前争脸,有机会的时候,毫不介意在女皇跟前给他上眼药,要不是他师父是上官婉儿,是女皇陛下的近侍女官,常有机会帮他说话,怕是早就被一干人等黑得体无完肤了。

    这些年来,师徒俩儿都不容易。想起往年风光之下的凶险和憋屈,张昌宗对婉儿师父从来只有感激和心疼,断不至于说嫌弃之类的,要说嫌弃,也只会嫌弃自己无能。

    这是个真实的世界,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打算,不可能因为他是神童或是智慧天生就俯首听命,女皇也不是受人摆布的人,就算把自己打造成伪神童,有些事还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再如何能耐,也只是个小孩子,体型受限不说,话语权更是几近于无,所有的大人们都觉得,小孩子就该做小孩子的事情,大人也有大人该做的事情,小孩子要插手大人的事情……翅膀长硬了吗话语权是要靠实力来争取的,而实力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在张昌宗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哥哥们,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郑太太,族中的叔叔们,甚至是女皇陛下都给予过他庇护和教导,正是因为有这些人,他与薛崇秀才能成为今日的自己。

    怔怔地出了一阵神,听到脚步声,张昌宗扭头,是薛崇秀回来了,她方才送他师父回房去了,扭头冲人一笑,伸出手拉着薛崇秀坐到他身边,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我师父她情绪恢复了吧”

    薛崇秀笑着睨他一眼,道:“担心就不要信口开河。”

    张昌宗羞愧不已:“我就是顺嘴吐槽,觉得师父受委屈了,绝没别的意思。”

    薛崇秀白他一眼,道:“知道你是这个意思,并无恶意,然而,言语说出来却不是你的本意,反而惹了师父伤心,你是不是该反思”

    张昌宗老实点头:“是,夫人说的对。”

    薛崇秀眼里带了点笑意,道:“其实我方才有劝师父。”

    “怎么劝的”

    赶紧学学,增进一下哄师父的技能,张昌宗学习态度既积极又端正。那样子,逗得薛崇秀直接笑弯了眼睛,眼神泛着爱意,只是,嘴角的笑怎么看都有些狡黠,张昌宗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就听她道:“我对师父说,她的徒弟是一个成亲这么多年,从来不会夸一句娘子今天真好看或是真漂亮之类的话,根本不会注意你换了一件新衣裳,也从来不会赞美的人,有时候直男到令人发指,除了心地好,能担得起事情,比较可靠外,基本毫无情趣可言。”



第456章 名士
    过了年,孙辈就出孝了,除了上官婉儿留在岛上主事,郑氏也跟着张昌宗小两口回长安,她老人家舍不得宝宁,想多教导宝宁几年。老人家的心思很明白,她是郑氏女,宝宁有她教养,且不提对宝宁个人素质的提高,将来,对宝宁的名声这些是有好处的。

    时下就是这个世情,不管男女,若是有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于幼年时对他们教养,将来在婚配市场上是极为占优的情况。对此,张昌宗有些沧桑,他女儿还是枚萝莉就要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了,这坑爹的古代啊!

    但是,他又不能说我闺女不学了,我闺女不要那么早嫁人等等的话,那不用别人,只家里的这群女性长辈,包括孩子娘就能把他拍死,这绝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应该说的话和做的事,他疼爱女儿,可以宠着些,给她最好的教育和丰沛的爱,但绝不是把女儿养成草包,自幼就给她灌输反社会潮流这种观念是不行的,是绝不能做的。

    从古到今,反社会、反历史潮流的,都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这个世间,真正活得如鱼得水的人,首先要做的是适应规则,而不是反对规则,就算你要反对,也要积攒够修改规则的实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空谈是无法成事的,不管是大事小事,实干方才有一切,空谈什么都没有。

    回到长安,宝宁就出孝了,薛崇秀是个细致的人,也有毅力,给闺女的衣裳依旧往素净上打扮,总不能家里还担着守孝的名义,闺女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招摇过市,那不像样儿。

    对怎么养一个女儿,张昌宗其实不太有概念,不过,看郑太太和薛崇秀也不是没有成算的人,他便撩开手,并不是对女儿不闻不问,只是以两人的做法为主,他跟着配合。但是,对于郑太太提议的,让出孝的宝宁做代表,去给外祖母请安,顺便送礼的提议,张昌宗其实有些拿不定主意。

    “太太,宝宁才六岁,现在就一个人出门,会不会……”

    张昌宗很是疑虑,薛崇秀反而不怎么担心,太平公主是她的母亲,公主府是她的娘家,即便宝宁有什么不妥的,太平公主只会帮着教导,并不会苛责。

    郑氏把小两口的心思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正因为宝宁还小,所以,长公主府才需要她去,若是别的地方,便是你们放心,我也是不放心的。教孩子只靠说是不成的,还需去做,让孩子自己做,她做一遍比你说十遍都管用,不放开手,孩子如何成长”

    薛崇秀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太太说的是,六郎,欲知世事,必得增广见闻。”

    张昌宗被两人说的,举手投降:“行吧,行吧,既然你们俩儿都这么说,那就去吧,多派人跟着。”

    “放心,那是我娘家,不妨事的。”

    家里三个大人这么说定,事儿便成了,大家一起决定,先给公主府去封信,等对方回信后,就让过完年将将六岁的张宝宁小朋友去拜访外祖家。

    “说来,宝宁该有个大名了吧”

    郑氏突然提议:“本该三岁开蒙就取大名的,我原等着你们做父母的取,只是看你们一直不提,这眼看着就六岁了,可不能再拖了。”

    “……”

    薛崇秀僵硬,张昌宗嘿嘿傻笑,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名字嘛早就想取了,只是,两口子都是取名苦手,一直拿不定主意取什么,拖着拖着就这么拖下来了,真是对不起闺女。赶紧补救一下:“家里宝宁这一辈都是文字辈,跟着取就好了,我们一直拿不定主意,不如太太帮着取一个”

    “对,请太太赐名。”

    薛崇秀觉得这主意不错,也跟着开口。说来,张氏东府真是两个极端,他们家这一支多子缺闺女,二叔家却是多女缺儿子,刚好反着来。

    张昌宗家兄弟五个,女儿却只有两个,二哥家的文彩和他的宝宁,其余全是小子,前些年聚在一起守孝的时候,闹腾得张昌宗怀疑人生,孙辈儿一出孝就毫不犹豫的把人赶到一旁,才求得几分清静。

    郑氏略作沉吟,提笔写了个澜,取名苦手父母默默念了两遍,很有默契的齐齐点赞,这名字挺大气的,大名就是要大气些,也没什么古怪的谐音,然后,小名宝宁,大名张文澜的小朋友就代表全家去长安拜访外祖母了,除了她自己的两个小侍女,薛崇秀特意把身边的徵音派过去随行,张昌宗那里则派了文英护送女儿过去。

    文英、文贞这次都跟着他回京了,文英走的是武官的路子,在张昌宗起复前,让他护送堂妹过去,让太平公主见见,帮他活动一下,弄个官儿做做。大小伙子虽然已经成亲,但这些年都跟着他六叔在外面,还没个孩子,他娘的意思,这几年先不派出去,现在京里不拘高低弄个官儿当当,先生个儿子再说。

    提前投了帖子,又是代表父母来拜访,宝宁到的这一日,公主府中门大开,小舅薛崇简站在门口把她迎进门,看她人矮腿短,还想抱起来走,不想被宝宁严词拒绝:“二舅舅,不宝宁是大孩子了,代表着父母亲长来的,怎能让二舅舅抱进去呢不成体统!”

    小脸儿一派肃然,逗得薛崇简一阵好笑,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答应:“行,行,我们宝宁是大孩子了,那就自己走,若是走不动了,记得开口。”

    “喏,多谢二舅舅。”

    薛崇简疼爱的摸摸宝宁的头,宝宁立即抗议:“二舅舅,不能乱摸,头发都乱了,待会儿见了外祖母,蓬头乱发的太过失礼。”

    薛崇简失笑,却还坏心的故意伸手去揉外甥女的脑袋,看得一旁的文英直抽眼角,这是当着他的面欺负他妹妹啊,这就是镇国长公主府的二公子,完全没有他六婶的风范,这种死不正经的样子,反而像他六叔,不对,六叔比他英明神武多了,这薛二郎感觉是个纨绔。

    薛崇简还不知道表明恭谨有礼的张文英正在心里吐槽他的不靠谱,笑嘻嘻地与文英见礼:“这就是张家的哪位郎君”

    文英连忙上前做自我介绍,给薛崇简见礼,对于薛崇简比他年纪还小的问题,张英文已经见怪不怪,淡定自如了。

    太平公主收到帖子,早早等在家中,一身新衣的坐在罗汉榻上,等着好久不见的外孙女上门,及见宝宁小小一个身姿娴雅又板正的走进来,行礼问安一丝不错,小小年纪已然有几分大家风范



第457章 百战之兵
    “谁

    张昌宗自己睡书房,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翻身坐起去摸榻边上的衣服,等听到敲门声,人已经大致穿戴好。

    自回到长安,小两口便分房睡,婉儿师父虽是假死,但该做的事却需做足,免得露了形藏惹人起疑,平添不必要的麻烦,张昌宗也就是嘴上跟媳妇儿卖卖可怜,实际上礼却守得十足。

    锤子在外通报:“禀郎君,镇国公主府来人求见。”

    “知道了,我这就来。”

    “喏。”

    不一会儿,张昌宗出去就见阿果一身黑衣的等着,见他出来,立即行礼:“见过郎君。”

    张昌宗摆摆手:“不用多礼,什么事直接说。”

    阿果立即从怀里掏出一份信来。张昌宗也不多问,当下便撕掉火漆看了起来——

    李显病重,太平公主荐了他出任金吾卫大将军一职,李显恩准,夺情起复,命他立刻进京,拱卫皇城。

    李显病了!

    张昌宗表情凝重起来。去年起,五王贬斥的贬斥,流放的流放,退出朝野;而宫里,前太子李重俊造反被废,安乐想做皇太女的心思没达成,李显改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温王年幼,被韦后母女拿捏得死死的,李显很是过了一年的舒心日子。

    按礼制,张昌宗守足二十七个月的孝便行了,但是,他实在无心仕于李显的朝廷,便干脆依足古礼,打算守满三年,反正也就是闭门读书,最多就是给人回信——

    他那十三篇杂文一发,天下间饱学之士读过之后,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多使人送信上门与他讨论,本着交流的心思,张昌宗也一门心思的给人回信,他的守孝生活看似冷清,实则热闹非凡。

    张昌宗本无入朝的心思,只是,现如今看来,风云变幻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不去,他实在放心不下太平公主。
1...109110111112113...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