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美男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堕落的恶魔
张植沉声道:“请殿下吩咐。”
太平公主道:“本宫府中,除署衙之侍卫来自卫尉,府中尚需一千甲士护卫之,这些人,本宫一个都没选,只命大郎招募了等着立人你来选。你听着,本宫要的是精锐中的精锐,你可明白”
“喏,属下明白,请殿下以观后效便是。”
竟直接改了称呼。太平公主不以为意,点点头,便让薛崇胤带他下去看募集的士卒,好早日把兵练出来。
至于府里的家丁、仆役,太平公主心里早有了主意,朝怀玉看一眼,道:“请阿果姑娘来。”
阿果便是张昌宗给她的女卫,府里的仆役,大可交到她手中训练一二,想来以阿果的本事,应能胜任。把一切安排好,方才打开张昌宗与薛崇秀的来信,看将起来,看完命人唤来家令,吩咐道:“这几日你派人到扬州去,持我的名帖去,看着些扬州长史姚崇,莫要让他为小人所害。”
“喏。”
家令领命而去。太平公主略作沉吟后,吩咐左右:“来人,更衣,我要进宫一趟。”
换了衣裳进宫去,去韦后处,李显也在,恰逢安乐正在大发脾气——
“父皇,母后,女儿处人手不足,下面的人急着讨好谄媚我,掠良为奴,是儿不察之过,然纵儿有不察之处,知道后也令人发还归家了,可三位相公还联名于朝上申斥女儿!儿为天家女,当堂遭朝臣申斥,脸面何存女儿没脸不要紧,可是,金銮之上还坐着父皇呢,他们可曾顾及过父皇的颜面父皇,父皇,儿苦啊!”
安乐正在哭诉,这声音大的,殿外都听见了。堂堂公主,于皇宫大内这般大声,若是换成父皇、母皇在时,少不得要治一个咆哮宫廷之罪。
太平公主沉脸肃容,心内所想不露分毫,只请宫人进去通报。殿内的哭声小了些,不一会儿,宫人出来请太平公主进去。
太平公主举步向内走,就听见安乐的驸马武崇训道:“陛下,安乐乃是帝女,纵有不察之处,做错了,也不敢当堂如此申斥,但凡顾及些陛下与皇后的颜面,尽可于宫中奏于陛下,奏请陛下管教便是,何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陛下,如今朝中,只闻五王之声,陛下立于何地”
李显没说话,倒是韦后连连安慰安乐公主两口子,语带不满道:“陛下,五王虽有拥立之功,但却自恃功劳,便是见到妾身也不减狂悖,见到韦温、宗楚客等,更是自恃功高,连理都不理,这般骄狂自大,再放任下去,这宫里还有我们一家立足之地吗”
一家子抱头痛哭,太平公主脚步一顿,停了片刻,方才适宜宫人唱喏:“太平长公主到!”
“臣妹太平见过皇兄,皇嫂。”
太平公主低首行礼,李显擦擦眼角,摆手:“阿妹请起,来人,赐座。自上官贵妃殁后,阿妹便不曾进宫,今日怎地进宫来了”
提起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眼中掠过一丝哀色,道:“有劳皇兄动问,臣妹前些时日身体欠安,在家里养了几日病,是故才许久不曾进宫向皇兄与皇嫂请安。”
安乐公主与武崇训一起向太平公主行礼:“见过姑母。”
太平公主摆摆手,让她二人坐下,自己也在宫人端来的坐席坐下,与李显一家子叙话。李显惊讶道:“阿妹竟病了下面的人是干什么吃
第446章 规划与展望
“骏马啊,四条腿,大海啊,全是水!”
“噗……”
这水是没法喝了!
薛崇秀淡定的放下杯子,淡定地吃师徒相残的瓜,敢这么戏弄上官婉儿,张昌宗被打不冤。舍不得自然是有的,不过,对上上官婉儿,薛崇秀也要踌躇一下,心疼什么的,私底下再说,明面上最好还是旁观,不然,上官婉儿只会变本加厉的折腾张昌宗,手下留情……不存在的。
上官婉儿如何不气,本来看到大海还挺激动的,她自幼长于宫廷,女皇近侍,跟着女皇天下富贵享过,山川景色看过,但海边却从未来过,波澜壮阔,自非内陆湖泊可比,正心怀激荡呢,个蠢徒弟在旁边念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把她诗兴都扰了。
郑氏很淡定,笑眯眯地看着她女儿追打徒孙,还感慨:“果然接婉儿出来是对的。”
张昌宗被追着打的功夫,抽空赞同道:“太太说得对!我师父自从出了宫,身手一日赛过一日的矫健,这活力、这身体素质,长命百岁不成问题!唉哟!师父,手下留情!”
上官婉儿脸上笑吟吟地:“承好徒儿你吉言,你若能少气我些,不说长命百岁,活到七八十便心满意足了。”
张昌宗干笑着打哈哈,却不敢接话,上官婉儿瞟他一眼,轻哼一声,回转坐席上坐下,喝茶歇口气,顺便支使徒弟磨墨,她要作诗。
张昌宗一听,哪里还有继续胡闹的心思,立即坐下来,向砚台里滴上点儿水,开始磨墨,薛崇秀很有默契的铺纸,两口子配合完美。
上官婉儿捏着毛笔,望着窗外的汪洋大海,阖目沉思,不一会儿,张昌宗的墨磨好了,她心里也有了句子,提笔写就,写完了,略做端详,神情却不怎么满意。
张昌宗凑过去看了一眼,赞道:“挺好的诗啊,师父有何不满意的”
上官婉儿摇摇头,没说话。张昌宗一边吹干墨迹一边把诗稿拿给郑氏和薛崇秀看,笑道:“太太和秀儿评一评,这诗我觉得挺好的。”
薛崇秀看了,也赞同的点头:“确实挺好,便如师父往日的诗作一般,词句优美,精巧工整,是首好诗。”
上官婉儿摇摇头,并不以为喜,倒是郑氏笑吟吟地放下诗稿,道:“诗是好诗,恰是婉儿素日之风格,婉儿遗憾者,可是未脱窠臼之故”
上官婉儿满面遗憾的点头道:“还是母亲懂女儿。我愿想写大海之波澜壮阔,然到最后,所得也还是素日之精巧,难书海洋之雄阔,想来这非是我所长,深以为憾。”
说完,摇摇头,望向张昌宗,张昌宗心头立即浮上不好的预感,果然,就听婉儿师父问道:“六郎呢六郎可得句”
那还用问吗
张昌宗光棍的摇头:“回师父,没有。”
“这等壮阔之景,竟没激起你的文思吗”
“没有。”
张昌宗很坚持,惹来上官婉儿疑惑的眼神:“竟是如此”
张昌宗坚定地点头,道:“就是如此,想写什么,到最后都打消了,面对这等壮阔的景色,只觉自己的渺小,哪里还有心思去写什么诗句,不是亲身莅临,如何能想象得到汪洋大海的辽阔与人类于其间的渺小,纸上得来终觉浅,干脆作罢,不写了。”
上官婉儿面露思索之色,片刻之后,点点头,却毫不犹豫的把晾干的诗稿撕个粉碎,直接从窗户扔出去,笑得畅快:“六郎言之有理,为师也当如此才是。”
“……”
张昌宗绝对没想到婉儿师父会这般行事,僵笑着,心里默默念mmp,感觉师父这是被忽悠瘸了,亚米豆腐,他不是故意的。
除了靠岸补给,其余时间皆沿着海岸线在海上航行,现在的科技,还没解决长时间航行而导致的维生素缺乏的问题,所以,即便是远洋航行,也是循着海岸线走,如此才能保证水手们的健康问题。
“明天就到泉州了,我们直接上岛去看看,顺便做些补给,如果岛上不够的东西,再去泉州城里补。”
张昌宗提示着,上官婉儿与薛崇秀皆是眼睛一亮,晓得他的意思,点点头,面上颇有些期待之色。
上官婉儿面带憧憬之色的:“六郎,那是个什么地方”
张昌宗笑着实诚的道:“应该就是个荒无人烟的岛屿吧。”
“……”
上官婉儿瞪着他,脸上十分的一言难尽,薛崇秀微微一笑,道:“阿榕三年前便带着人上岛了吧怎么还荒无人烟”
&n
第448章 京城大八卦
“有变怎么有变”
张昌宗疑惑的问了一句,问完了,心头一动,又问:“关于五王”
刘婴拱手:“明公料事如神,属下佩服。”
张昌宗打了个哈哈,不置可否,刘婴道:“目前看,属下以为不止五王,怕是一石多鸟之计。”
“哦这么复杂快把消息拿来看看。”
张昌宗催促着。还以为李显打算一直忍者神龟做下去,结果,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也是,好不容易重新坐回皇帝宝座,明明应该大权在握,却有五王在朝,张昌宗替他想想都觉得憋屈。
想当年,李显同志第一回登基做皇帝,因为他娘在旁掣肘,手下没人,只能任用老婆娘家人,直接把普通参军的岳父韦玄贞提拔为刺史,又想提为侍中,裴炎反对了一下,更是中二的直接喊出——
我以天下为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
这妥妥是要做昏君的节奏啊。裴炎作为忠直之臣,自然是不会支持了,回头就汇报给当时还是天后的武氏。结果不用问了,中二期来的有点晚的李显被抽回去了,并且,他娘还特别凶残那个等级,不抽就不抽,一抽……不止皇帝没得做了,还一巴掌扇出长安,贬斥房陵。一贬就是十四年,再重的中二病也被生活的苦难磨平了,第二登基,明显业务熟练多了,跟五王也知道忍耐了,这是进步,也是忍功好。
教张昌宗说,真要弄五王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五王看似有勇有谋,其实都有些为臣的迂腐,李显也不需要怎么做,直接置兵卒于宫门,待五人来上朝的时候,直接乱箭射杀就是。
人死了,你李显的威势也竖起来了,大权在握,操作自然就容易了,这个刷声望值的办法,可以参考他家老祖宗太宗二凤同志,人砍了亲哥、亲兄弟呢,不一样刷了个千古一帝的名声。只要不天下大乱,只要能过好日子,只要不是作的太过分,老百姓才不关心你御座上做的是谁。不过,李显要是有这种魄力,也轮不到他贬斥房陵十四年了。
张昌宗把刘婴送过来的消息拿过来扫了一遍,扫完自己都麻爪了——
在他在海上漂的这段时间,京里的生活简直是一天一个热闹,不知长安人民有没有目不暇接之感,反正张昌宗是看得挺目瞪口呆的,呆完了还要感慨下大唐的女人们真是不消停。
话说,当今太子李重俊并非皇后韦氏亲生,生母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婢女,因排行长而被立为太子。自幼随李显夫妇于房陵长大,无名师教导,不通礼法,身边的侍臣又多是年轻浮浪之辈,平日在东宫只知蹴鞠游戏取乐,在朝野都没什么好名声,也不得人心,数次有大臣上书劝谏,但李重俊都不重视,颇不以为然。
然后,张昌宗的前义母现岳母大人太平长公主跳了出来,向皇帝上书,先是回忆了一下老李家创业、守业数代经营的艰辛,又感慨了一下李唐复辟的不易,告诉她哥李显同志,皇帝哥哥你看啊,北疆的突厥被打退了,挟此威势,四夷莫敢不服,这是她女婿做得好,所以,边疆安定了,短时间内没边患的担心了,不需要打仗了。
既然不打仗了,那就过几年太平日子,老百姓就盼着在贤明的君主带领下,可以好好奋斗下生活,让大家都过几天好日子,也要给大家一点盼头。可是,皇帝哥哥你看看你立的太子,既无德行,又不贤明,不学无术,身为未来一国之储君,竟长行不法之事,他是半点
第449章 长公主的大手笔
五王在谏太子、反对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这两件事上,是出了大力,甚至是打了头阵。如今事情闹成这种样子,首当其冲的就是五王。
李显是懦弱凉薄,但年轻时候也有勇烈之名,虽说在房陵十四年被磨去了棱角和中二,但做了这么久皇帝,以上次张昌宗面圣时的样子观之,显然心里也是有盘算的。而如今,不止是太子和安乐公主的问题,还牵扯到了韦后。
李显这人再不好,但对跟他同甘共苦的韦氏,那是极好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把一个安乐公主给纵成那个样子。
“陛下要出手了。”
张昌宗十分笃定,看向刘婴,见他面上的神色也不见意外或是震惊,依旧淡定便知他新来也是如此判断的。现在的问题是,陛下会怎么出手还有就是,他的前义母、现岳母的太平长公主殿下在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毕竟,所有的事情,皆是由她一封上书开始的。
刘婴大概不好说,但张昌宗自己能想到。再想到前段时间他派过去的阿植,阿植最擅长练兵!张昌宗感觉更头疼了,可谁让那是他岳母大人呢得了,受着吧。
张昌宗犹豫了片刻,便有决断:“此事我会命人关注,有新消息就立即传过来,旁地……左右我还有最少两年的孝要守,什么也做不了,先发展吧,埋头把我们的基业做好。”
“喏。”
刘婴应下,张昌宗又想起人的事情来,顿觉蛋疼,赶紧追问一下:“我说,儒孙先生呐,这地方吧,你也看到了,虽然现在还有些简陋,但是,缺人是现实啊,你那边……真的没有人介绍介绍举家搬来也是可以的,趁着地方还宽敞,划地方比较容易,气候嘛,夏天可以回内陆去,其余三季在这边还是比较舒服的,你的意见呢”
刘婴惯常淡定的脸上都有了几分笑意,道:“明公莫急,左右您还要守最少两年的孝,且等明公丁忧起复之后,属下才好找人来。至于岛上,依属下看,有令叔坐镇已是多多有余,无需再有旁人,否则,令出多门,于发展不利。”
张昌宗笑着颔首:“我与儒孙所见略同。”
两人又说了一些岛上的事情,刘婴才退出去,张昌宗坐着想了一阵,回转后院,问问媳妇儿那边有没有什么想法,宫里的事情,也可以问问婉儿师父,她知道的肯定比自己多。
刚进去,人还没到中门呢,就迎上来请他的宫音,说是郡主有请,显然是找他有事,张昌宗点点头,加快脚步进去,见薛崇秀坐在罗汉榻上,榻上的小几上放着一封书信,摊开着,眉头蹙着,不知在想什么,在出神呢。
见张昌宗进来,两口子直接坐一张罗汉榻上,薛崇秀把手边的书信推过去:“你且看看。”
张昌宗低头看起来,看完,差点一口气没提起来:“这……岳母大人这是要上天吗”
薛崇秀白他一眼:“胡说什么!”
张昌宗做了个鬼脸,没什么形象的靠在罗汉榻的软枕上,叹气:“岳母这把玩的大!”
薛崇秀心有戚戚的点头。
舆部的消息只能得到对外的,内里是怎么发展的,详情如何,牵涉到皇宫、长公主府这些,还真有些不好查。太平公主给她女儿的信倒是说得分明,虽然大半篇幅都在骂她那皇帝哥哥,但事情的发展过程,张昌宗却大致推断出来了。
话说,李显被老婆、女儿、女婿哭诉一通,又在太平公主的鼓动下,确实起了解决五王的心,但是,对太平公主提议的在南门埋伏兵卒,一举把五王射杀的提议却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直道师出无名,无罪而诛,以后史书不好看,五王怎么说也是功臣。
在太平公主看来,罪这种事情,很容易就能弄出来,与其担心后世所谓的名声,还不如先重眼前,眼前都快过不下去了,还有什么后世可言。可是,李显他不干,坚决不同意,韦后、安乐、太平公主连番上阵,都没说服他,一忽儿想答应,一忽儿又拒绝,这游移不定的样子,弄得太平公主不禁十分恼火,她老人家也不是好性子的人,干脆不管了,直接回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