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成美男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堕落的恶魔

    时下取名,不拘男女,除了小名,三四岁的时候,还会取个大名,女孩子们及笄礼后,也会如男子冠礼一样取个字,比如,薛崇秀的字就叫蕴清,将来若是青史留名,闺名崇秀不方便外示于人,但字蕴清却可以记载于册。

    往常不知道,两口子约着一块给孩子取名的时候,才发现一件惨绝人寰、惨不忍睹的事情——

    俩人都是取名苦手!

    薛崇秀比较腹黑,一开始还装,故作大方的表示要把取名权给父亲。张昌宗耿直啊,还十分感动,感动完了耿直的让母亲取,才发现薛崇秀丫也跟他差不多……他闺女真是太可怜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还没出生就一堆等着挑选的名字,他们家的闺女,都出生好几天了,还被大娘、大娘的叫排行,名字……她耶娘还没想出来呢。

    薛崇秀躺在榻上,皱着眉很是为难,愁了半天,提议道:“要不这两个名字里面各取一字,就叫宝宁如何”

    张昌宗也是想得头疼了,感觉跟突厥打一仗都没这么累,无力的摆手:“行,就叫宝宁吧,寓意也挺好的。”

    感觉脑细胞已经跟不上它的死亡速度,张昌宗不得不放弃。薛崇秀未雨绸缪:“取名的过程就是我俩儿的秘密,将来还是莫让孩子知晓为好。”

    张昌宗悚然一惊,深以为然的点头:“郡主说的是,不愧是薛老师啊,眼光就是长远,想得就是周到……唉哟!“

    明明是很诚心的夸奖啊,最后胳膊上还是挨了一下。想反驳,看看媳妇儿羞恼的眉眼,求生欲瞬间旺盛起来,别说反驳了,只知道狗腿的称赞媳妇儿的英明神武。

    因着朝廷的文书还没到,张昌宗也没什么事情,得以留在幽州,好好地陪陪老婆孩子,及至满月,朝廷都还没有文书示下,倒是等来了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礼物,与礼物一同来的,还有两人各自写的书信。

    薛崇秀在坐月子,不想她耗神,书信是张昌宗看的,看完,眉头不禁拧了起来,面沉如水,阴郁非常。张昌宗是个爱笑开朗的人,这样的表情,在他脸上十分少见。

    “怎么了”

    薛崇秀问了一句。张昌宗拧着眉头,摇摇头,没说话。薛崇秀道:”你不告诉我,让我瞎猜,不是更加耗神吗说不定我反而会疑神疑鬼,莫不如直接告诉我!“

    张昌宗无奈的看她一眼, 道:“我师父的信没什么,岳母信里说了京城和宫里的形势。我家师父晋位昭仪,然后,有个不太好的消息。”

    “什么、”

    “这两年,陛下纳了好几个美少年入宫,最得宠的是一个叫温羽的少年,陛下以侍奉有功为由,封了他做怀国公不说,还委任他兼了好几个职位,如今在长安横行霸道,卖官鬻爵,弄得长安城里诸位臣工,不拘职位高低,多数怨声载道。我疏奏所奏请之事,便是被他捣乱,一直不曾决议下来,朝里还在僵持。“

    张昌宗表情不算好看。薛崇秀讶然道:“竟有这等事外祖母她……她……难道真是老糊涂了!突厥被打得退回大漠深处,我朝的疆域朝北拓展了这么多,你的功绩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当是有数的,何以陛下竟允许面首薄待功臣至此“

    凡为上者,若要上传下达,必要能做到赏罚分明。以张昌宗开疆拓土的功绩,奏请的又是事关边疆安全的大事,女皇陛下竟任由她的男宠插手——

    除了老糊涂了,薛崇秀实在想不出来别的原因。

    张昌宗不语,




第389章 小人
    “公主,陛下说了,公主的心意,陛下知道了,只是,精神不济,今日不想见人,请公主回去吧。”

    莫成安恭敬的劝着。太平公主目光深沉地看着他:“莫总管,母皇真这么说”

    莫成安腰弯的更低了一分,恭敬中带着无奈的道:“回禀公主,陛下这几日精神不济,温郎一直居于宫中伺候,老奴如何敢乱传圣意!”

    温羽在宫里!

    太平公主心头一凛,懂了莫成安的暗示之意,点点头:“如此,有劳莫总管转告母皇,就说我先告退了,明日再来。”

    “喏,公主慢走,老奴恭送公主。”

    太平公主点点头,转身毫不留恋的离开,莫成安直到太平公主走远才缓缓直起身子,幽幽一叹,朝身后的陛下寝宫看了一眼,摇摇头,收敛一下表情,脸上重又一幅恭敬谦卑的样子,转身进去。

    “太平走了”

    才刚进去,就见年轻俊美,风神秀玉的少年面上含笑站在门边,温声问道。莫成安恭敬地上前:“回温郎,公主已然告退。”

    少年满意的颔首,面上笑得温润:“有劳莫总管,放心,只要莫总管做得好,把陛下的意思传达出去,我总不会忘了莫总管才是。”

    说着,从袖笼里摸出一块金子丢给莫成安,莫成安身手敏捷的接过,笑眯眯地道:“老奴谢温郎赏。”

    少年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自得,扬眉:“陛下那里离不开我,我先进去了。”

    “喏,辛苦温郎。”

    恭敬地目送少年回转内宫,莫成安方才直起身子,颠了颠手里的金块,冷冷一笑,直接丢给角落里探头探脑的徒弟:“小林子,喏,赏你了!”

    小林子立即眉开眼笑、手忙脚乱的接住:“谢爷爷赏!爷爷,那是温郎赏您的,小的……如何敢接啊!”

    嘴上这么说,把金子放进袖笼的手脚却不慢,莫成安白他一眼,笑了笑,眼神似有深意:“年轻人做人眼皮子莫浅,长久能守得住,才是你的,懂吗”

    小林子有些懵懂,诚实的摇头。然莫成安却没有解说的心思,只抬头看看四面的宫墙——

    这大明宫在陛下搬回来前才重新粉刷修饰过,谁知陛下在洛阳一住那许多年,最终竟还搬回大明宫来,大约是人老了,开始念旧了吧。朝里面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莫成安淡然笑了笑。太平公主出了寝宫,也没急着出宫,而是转道直接去上官婉儿宫里——

    “奴婢拜见公主。”

    道上遇到一个宫人,宫人立即恭敬地向她行礼,太平公主点点头,没多搭理,走了两步,突然回头:“你……本宫记得你似乎是东宫的人吧”

    宫人立即答道:“回公主,奴婢确是东宫的人,有幸服侍过公主,不意公主竟还记得奴婢……这是奴婢的荣幸。”

    太平公主淡然点头,问道:“你一个东宫的宫人,过来昭仪宫作甚”

    宫人面色一变,连忙道:“劳公主动问,奴婢奉太子妃之命,给上官昭仪送东西。”

    “哦,原来如此,你退下吧。”

    “喏,公主慢走。”

    太平公主也没多想,转身直接带着人进了昭仪宫,与上官婉儿互相见了礼后,神情立即沉下来,直接道:“今晨华太医来报,阿韦姐怕是要不好了。”

    上官婉儿闻言,面色瞬息万变,叹了口气,道:“陛下前几日身子有些不适,这几日并不曾召见朝臣,便是我也无法面见圣颜,只留了温郎在御前侍奉。”

    “连你都不曾见到母皇”

    太平公主简直难以置信。上官婉儿沉声道:“温郎说了,陛下龙体欠安,无法理政,自然不需奴侍奉。”

    “好个小人!若非他从中作梗,何以君臣、母子皆不得



第390章 探视
    “公主。”

    太平公主进到韦氏居处,尚未进屋,一股药味儿便弥漫在鼻端,待进了屋,再看半坐半靠在榻上的韦氏,心头不禁一酸——

    一头花白的头发,原先丰硕的身子,如今已干瘦了许多,脸色蜡黄,满面皱纹,哪里还有往日那般爽朗利落的风采,病痛磨人,莫过于此。

    见太平公主进来,韦氏朝身后的阿翠看了一眼,还待起身——

    “莫起来,躺着,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礼。”

    太平公主按下心头纷乱的思绪,连忙阻止欲起身行礼的韦氏,按着她肩膀,直接坐到她榻边,也不嫌她身上药味儿重。

    韦氏身上没有力气,被太平公主按倒,歉然的笑笑:“我这不争气的身子,不说过府去看殿下您,还劳烦公主来看我。”

    太平公主嗔她一眼,轻声道:“让你过去看我时,我可曾说过这些”

    韦氏笑了,没再多说。太平公主知道她关心什么,替她掖了掖被子,轻声道:“阿姐你要好好喝药,好好养病,六郎被北疆立下大功,待他归来,定是要封爵的,到时候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若是没有你这位老封君在上头镇着,岂不是不美他的好日子,你总要看看才是,对否”

    韦氏笑得欢喜,若是身体康健,这肯定是个爽朗得透着她个人风采的大笑,如今,因为病痛,笑声小了,喘气声粗了,全无半分往日的风采。

    太平公主面上带着笑,心下酸痛,却也不好显露。韦氏笑呵呵的道:“有劳公主,我生了六个,老大憨,老二拙,三娘远嫁,鲜少能回来,老四莽,老五也就是生了张聪明脸,最机灵也就是老六,最可怜也是老六。还没出生,他父亲就没了,头先我心伤他父亲之死,有了他也不知,也幸好这孩子与我有缘,那般折腾也不曾落掉,反而安安稳稳地在我肚子里,半分苦楚没让我吃过。生下来虽有些不省心,却也慰藉我不少丧夫之痛。民间常有言道,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可不就是我的命根子吗”

    说着,面上还想笑,却因为气喘而只能作罢。太平公主含笑应道:“六郎也是个可人疼的孩子,以前还笑话过他,说他这么大了,还日日阿娘阿娘的挂在嘴上,也不怕被人笑话。阿姐可知他怎么说的”

    太平公主顿了顿,也不等韦氏问话,笑着道:“谁知六郎并无半分害臊,反而洋洋得意,说那是因为他的阿娘好,他的阿娘那么好,自该日日说,让人人都知道。”

    不用亲眼看,只听公主这么说,韦氏便能想出老儿子的样子来。笑着咳嗽了两声,喘着道:“那孩子自小便是这个性子,也不知在得意什么,他阿嫂给他一颗糖,他都能高兴半天,仿佛得了什么珍宝,惹得家里大大小小都疼他。老二看着有些担心,说本来就是老小,又这么多人宠着、惯着,怕不是要养出个纨绔子来,便日日板着脸对他。可是啊,非是我自家夸自家,莫看他顽皮,其实是个好孩子。殿下,今日厚颜请你来此,便是想请你帮忙打听打听,我老六何事能回来北地苦寒,我的小六去边关快五年了,我已经许久没再看过他,也不知长成了什么样子,还有他的宝宁!别人家稀罕孙子,我这里嘛,儿孙多,浑小子淘,倒是小女娘乖些,小六的女儿,若是能看一看,抱一抱该多好!我若不能亲眼看一看,便是去了……也不安心呐。”

    韦氏说的哀切,太平公主心头一恸,连声道:“快了,阿姐可要撑住,六郎就快回来了,北疆都平了,也该



第391章 妙计
    “什么让孤闯宫面圣,奏请陛下召张将军回来”

    太子李显大惊失色,语气又惊又疑,不敢置信瞪着手上的信纸,对着阿梨连连追问。阿梨面无表情的恭声道:“禀殿下,主子之言,全在信中,奴并不知情,殿下便是问奴,奴也答不上来。”

    李显一滞,摆摆手,道:“你且回去,待孤想想。”

    “喏。”

    阿梨应了一声,面色不显,干净利落的转身走人,翻过墙头,回头冷冷看东宫的宫墙一眼,唇角泛起一丝冷笑,顿了顿,方才小心地离开。

    东宫里,李显一个人脸色难看的来回踱步,神情犹疑不定,踱了一阵,吩咐道:“把太子妃请来。”

    “喏。”

    不一会儿,太子妃进来,与她一起来的,还有安乐公主李裹儿。李显微微皱起眉头:“我与你母亲有事要说,你跟过来做甚”

    李裹儿娇俏一笑,道:“女儿也想为父母分忧嘛,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父亲,求您让女儿听上一听,学一学也好,总好过像大哥和姐姐,什么都不懂。”

    李显一顿,一瞬间,面上似乎有狼狈掠过,却又飞速的消逝,看她一眼,也未开口教训她,他素来不是严父,小女儿根本不怕他,摆摆手,仿佛没听见一般,只让她别捣乱,拉着太子妃坐到一旁,直接道:“今日收到宫外的消息,张昌宗的母亲,你那位同族的族姐阿韦病重。”

    莲花六郎的母亲病重!

    李裹儿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也不急着说话,只竖起耳朵,专心的听着。太子妃一怔,连忙道:“那我明日即刻派人出宫慰问。殿下,北疆的战事平了吧他母亲阿臧病重,他应该要回来了吧”

    李显表情沉重的道:“这两月以来,母皇的龙体时好时坏的,阿温那个小人一再阻拦,不仅孤,就是朝中大臣也鲜少有能面圣之时,也不知母皇是否收到张昌宗请求回京的奏表。”

    太子妃表情一凝,连忙追问 :“那上官昭仪呢上官昭仪也见不到陛下吗”

    李显点点头,从袖笼里拿出方才收到的信,递给太子妃:“上官建议我闯宫求见陛下,为张昌宗请功。”

    太子妃一愣,满面意外之色:“这……这个主意……”

    两夫妻对望一眼,眼里都有些胆怯之意,若是旁地人还好说,闯女皇的宫……只是想一想便觉得胆颤。

    李裹儿看看低头不说话的父亲,又看看面色复杂的母亲,忍了忍,最终没忍住道:“上官昭仪真真妙计也!”

    “什么”

    太子李显、太子妃韦香儿一起看向他们的小女儿。李裹儿一双眼睛熠熠生辉,眉宇间闪烁着亢奋之色:“耶耶,阿娘,上官昭仪这办法实是一心为我们东宫打算的好主意。”

    太过激动,竟把在房陵时的称呼叫出来了!

    李显没说话,表情复杂。太子妃追问了一句以:“我儿此话怎讲”

    李裹儿兴奋的道:“母亲,张昌宗其人如何”

    韦香儿不答,,反而看向李显。李显满面复杂的道:“你皇祖父在位时之相张行成之子孙,上官昭仪的弟子,文武兼备,是个大大的人才,虽年纪尚轻,却已立下平定北疆这等不世之功勋,可谓天纵奇才,世间少有。”

    李裹儿奇道:“父亲既知六郎难得,为何上官昭仪给您指出收为己用之法,父亲却为何拒之不用”

    李显踌躇道:“可是,你皇祖母那里……裹儿,我们在宫里的日子过得不易,行事当慎重才是,否则,难免终有一日再重蹈大郎之覆辙!”

    &nb



第392章 担忧
    第二日,太平公主入宫,求见女皇,依旧不得其门而入——

    “莫成安,你今日真要拦本宫”

    太平公主满脸怒容,眼神阴鸷。莫成安“噗通”一声跪倒在她面前:“殿下,老奴便是有十个狗胆也不敢阻拦殿下,只是,陛下那里……温郎在,陛下无暇见殿下,请殿下明日再来如何”

    “哼!”

    太平公主冷哼一声,也不理他,只一双眼目光沉沉地看了宫门一眼,盯着莫成安,眼神森森:“莫总管今日之赐,太平永世不忘!”
1...9293949596...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