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唐岭南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叔在此

    “这点你尽管放心,大唐没有杀俘的习惯,除非他日后自己找死。”冯戴文点点头,傲然答应道。

    “如此麴文陀多谢驸马!”麴文陀学着中原礼仪,抱拳弯腰九十度,郑重行礼道。

    “传本将军令,全体放下武器,向大唐天兵投降。”麴文陀回转身体,大声对身后士兵说道,说着率先丢下兵器。

    “将军!”麴文陀身后两名副将不由流泪悲呼一声,一来为战败悲哀,二来也为命运的未知迷茫。

    “你们两去通知其他人,都降了吧!去吧!”麴文陀神情恍惚,摆摆手,颓然说道。

    “将军!”两名副将擦掉眼泪,施礼之后离开了。

    等两人走后,麴文陀仰天长叹:“两国实力悬殊,非战之罪,然愧对先王,有负所托,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麴文陀拔出腰间护身腰刀,用力在脖子上抹过去,鲜血喷撒而出,仰天倒下。

    “将军!”麴文陀的亲卫,有十数人同样拿起武器,自刎而死,其他士卒没那个勇气的,或者说并不忠于他的人都伏地投降了。

    “都是忠义之士,单独埋葬吧!”冯戴文点点头,对亲卫吩咐道。

    这些事吩咐一声,自然有人办妥,其余人也相互配合着收拢俘虏。

    当冯戴文带人来到皇宫的时候,前方战败的消息已经传来,麴智盛带着数名大臣,妃子,恭恭敬敬的跪伏于地。

    “罪人麴智盛今降余唐,还请上国将军不要为难百姓。”麴智盛双手捧




第429章治理西域
    大唐岭南王第395章治理西域高昌虽然城池,关卡不少,但几乎都是小城,多的人口五六千,少的一千多,就连高昌城,居民也才三万。

    苏定方等人大军压城,又有麴智盛的文书命令,一路非常顺利的接收了所有城池,把所有富人清理完之后,又给百姓按照人口分发了土地。

    但是离治理,还差得老远,出使车师的程处亮回来了,李恪李泰也被召集到高昌城,这就为冯戴文解决了一大难题。

    李君羡带领的五百精锐,是专门为李渊挑选的侍卫,全是勋贵子弟,只不过都是偏房,旁支,最差的都是良家子,可以说人人识字。

    冯戴文把这些人全部找来,在加上战士当中识字的,西域商团当中识字的,能够接受不在行商的人。

    共计八百出头的人,紧急培训了三天,随后分派到各县城,为官,为吏,这才把全盘弄活。

    苏定方已经有一年未曾回家,这次冯戴文就让他带着二千骑兵,押送麴智盛一行,同时带着商团回长安。

    龙突骑支得知高昌已经被攻打下来,非常的高兴,现在他就处于高昌到西且勒之间,可以说相当安全。

    担心冯戴文等人粮食不够,连忙又调集了一批粮食送来,并表示龙牙那八千人继续听令,而且粮食自己负责。

    不过这次来的人,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龙玉珠。

    龙玉珠来了之后,非常大胆的开始缠着李恪,亦步亦趋,寸步不离的跟着,不时的嘘寒问暖,端茶递水,所有心思,都写在脸上。

    冯戴文见这龙玉珠长相不错,不像他老子一副中东脸,反而与汉人相差无几,而且也没有甚坏毛病,重要的是龙突骑支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女儿,可以说李恪要是娶了她,焉耆国不用武力,不用计谋,也会姓李。

    所以冯戴文简直就是乐见其成,还偷偷的鼓励龙玉珠加油,并不时为她提供方便,可以说把李恪偷偷的卖掉了。

    同时冯戴文也为焉耆国派出了官员,进行空农业指导,龟兹听说之后,同样安排了八千士卒过来,请求冯戴文对他们同样进行农业指点,冯戴文欣然同意。

    今年肯定是来不及种粮食了,现在三国联手,在境内探寻矿物,冯戴文把士卒全都用来屯田,新建简易大棚,而新上任的官员者是在带着百姓建火炕,烧砖建房。

    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龟兹,龟兹是一个绿洲国,有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城,以最大的轮台绿洲为首都,地域连通焉耆。

    龟兹是大唐通往西域的门户之一,也正是因为他们属于绿洲国,所以一向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以前要看突厥人脸色,现在必须看大唐脸色。

    以前虽然对大唐亲善,但也不算太近,现在大唐把高昌占领,焉耆国又倒向大唐,由不得他们不赶快示好,况且还有好处。

    冯戴文同意他们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龟兹有他急需要的物资,煤矿,而且是超大型露天煤矿。

    拜城煤矿,拜城煤矿不但是超大型露天矿,而且是高焦煤矿,无论是炼焦,还是用来做蜂窝煤,都是上佳,也正是因为如此冯戴文才接受了龟兹的示好,唯一的要求就是拜城附近的矿山归于大唐。

    &n



第430章人口!人口!
    大唐岭南王第396章人口!人口!钱庄得到了所有百姓支持,那低廉的借贷价格,让不少人都感动,称赞这才是皇家气度,从不与民争利。

    唯一心有不甘的恐怕就是那些放高利贷的勋贵,世家,但是在大势面前,在不甘心,也只能忍气吞声。

    西域战乱不休,在冯戴文的示意下,由龟兹,焉耆出面,大量收购俘虏,无论是青壮,还是妇孺,而冯戴文又任命熟悉西域的程处亮为西且勒县令,以大唐的名义,通告西域,开设互市,利用武器,衣物,霜糖,罐头交换牛羊。

    要说什么最赚钱,当然是战争,卖武器装备,前番大战,收缴了无数的战利品,全是铁器,大唐早已经看不上了,与其回炉重铸,还不如修缮一番,高价卖到西域。

    盔甲当然不能卖,不过竹甲却没有问题,那玩意防御不错,但是容易坏,还招惹虫蛀,西域竹子少,维修更换甲片也是一个问题,就算那些小国买了去,后期还能赚零件钱。

    至于棉衣,拿出一部分劣质棉花做成的衣服出来,对于西域严寒的冬季,同样是非常好的保暖物件,朔方以及长安的纺织作坊,一年到头就没有间断过,前几年都是拿出绝大部分供应士卒,百姓,真正出口的并不多。

    现在国内不说饱和,至少绝大部分人都有穿的,正好可以大量运送过来,入秋之后,就能够贩卖,想来许多人还是愿意给手下士卒买上一两件的。

    由于李恪李泰来的时候,带来了许多罐头,奶粉,正好给自己人改善一下伙食。

    后续建立的作坊就能够让在西域的人自己食用,西域最好的一点也就是单独一国,人口不多,高昌已经属于大国,也不过十万左右人口,其他小国更不用说,所以对于粮食相对需求要小一些。

    运用大棚种植蔬菜,完全能够供应这三国的需求,节约一点还能卖出一部分。

    占领了高昌,加上龟兹,焉耆,还有一个好处,利用这些地方种植棉花,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所用地也是原本不怎么出产粮食的山地,坡地。

    运用套种的方式,先种一季白菜,然后在种植棉花,在棉花地周边还能种上南瓜,金瓜,冬瓜,有了勤劳的大唐百姓指点,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土地。

    “夫君,妾身想在高昌建立一个香水作坊,您以为如何。”广安端起茶水,递给冯戴文,温柔的问道。

    “当然可以,反正府中这么多人,你带她们一起做吧,让府上护卫帮忙,在召集一些妇孺就够了。”冯戴文接过茶水,放在桌子上,拉着广安坐到身边,歉意的看着她说道。

    “嘻嘻!妾身就知道夫君最好了。”广安嘻嘻一笑,高兴的说道,丫丫和傲梅一听他俩对话,也非常高兴。

    “是为夫对不起你们,带你们来又没有多的时间陪,让你们整天闷在这不大的地方,实在抱歉!”冯戴文看着高兴的三人,也为她们能够找到喜欢的事情,而感到高兴。

    “有夫君陪着,那里都好,至少比待在长安要好多了。”广安靠在冯戴文胸口,犹如小猫一样,脑袋使劲顶了顶,露出满足的笑容。

    “不过现在这里花朵太少,可以先把作坊建立起来,让后大量种植月季,只用半年,就有不少材料。

     



第431章近况
    大唐岭南王第397章近况李世民按照冯戴文提交的配方,让科研院进行实验,把小麦精粉,炒熟之后,加入霜糖,羊奶粉,猪油,扮着块状,需要的时候,用开水冲泡一番,就能够食用,虽说味道不怎么样,有一点古怪,但是让人体力不减。无论是当作军粮,还是食物,都是上佳。

    干面条,直接用油炸熟,简易的方便面就出来了,同样开水冲泡,加上盐,就是一道熟食,而且最关键的是易于保存,运输。

    做好的食物,至少要比直接运送小麦,更好一些。

    经过商议之后,李世民下旨,就在象林郡建立方便面作坊,同时加大运送到天竺,换取天竺的粮食,金银。

    南海建立了补给点,往来十分方便。

    现在的岭南,已经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地方,尤其是交州,广州两地,交州是最大的人口集中地,也是粮食,水果罐头最大生产基地,最大,对多的盐场,也是在这里,还有船厂,虽说蒸汽船出现了,但是木船也一直没有停止制作。

    现在由岭南通往南洋,林邑,江南,长安,辽西,倭岛道的船只,有千料大船五百有余,可以说每天都有船只来往。

    广州就是由此建立的港口,也是两大霜糖生产基地之一,另外一处就在江南。

    而由岭南制作的专用扑鱼大船,已经有一千多艘,现在可以说能够坐船不晕的人,都是船队招募对象,水师水手,运输水手,扑鱼水手,都需要大量招人。

    现在每年由辽西渤海湾,岭南,南海捕捞的鱼,已经堪比一个州道的粮食产出,更加丰富了百姓的生活,让现在有了余钱的百姓,还能吃点海味。

    岭南人工养殖珍珠,海带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过产量不大,也是作为岭南特色,并未对外公布,这也是因为产量。

    产量不高,公布出去百姓还不如种地,数量多了,价格就卖不起来,这是常理,而现在作为岭南特色,稍微贵一点,大家都能接受,而且也是让本地百姓多一份收入。

    江南终于彰显出了潜力,三季稻全面铺开,家家户户皆有余粮,水果,蔬菜,有了官府提供的种子,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家禽饲养,尤其是鸡鸭鹅,每一户都有不少。

    专业养殖户也由此而生,一个小地主,原本只有几十亩地,几家佃户,现在按照官府要求,把佃户放了,买了十多个俘虏,雇佣了几个大唐百姓,在种了一年三季稻,水果,蔬菜之后,发现粮食太多了,一年产出,交完税之后,还有大量剩余,完全够一大家子吃两三年的,而且明年还会增加,不由得出现幸福的烦恼。

    原本还想把多余的粮食卖成钱,但是由于家家丰收,市场上粮食价格下降得多,卖的话感觉心痛。

    也许你会说价格低一点,为何就不卖了,官府一直在收购呢,这也是因为百姓都穷怕了,好不容易有了余粮,那里还舍得卖,交完税,多余的都存起来了。

    当然也就不会在买,官府虽然在收购,但是价格都是比着市场价格来的,而且检查严格。

    至于商人,虽说也在收购,不过现在丰收当然就要压价格,而且现在商人更喜欢收购的是其他值钱的物品,对于粮食这种,价格不高,运送麻烦的东西,已经很少有人收购了,因为现在大唐

1...90919293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