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戒念

    “爱卿认为吐蕃诸部有这个资格!”皇帝赵顼疑惑的问道。

    “臣也不能肯定,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先行计算总是不会有错的!唐代吐蕃就是大唐的有力对手,文成公主和亲不过是变相的岁币罢了,没有什么光彩的!重要的是西北之地据大宋中心实在是有些远了点,就算我大宋是强龙,但吐蕃身为地头蛇也不是这么好对付的!”王静辉冷冷的说道。

    “呵呵,爱卿太过了!文成公主和亲毕竟给大唐带来的几十年的和平!”皇帝赵顼笑着说道,不过在心底却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

    “圣上以为以后臣有身家之难的时候,会让女儿嫁给朝中大臣之子以避难么!”

    皇帝赵顼听后一愣,说道:“爱卿太过偏激!”

    “圣上,臣的确是偏激了点,不过臣是不会牺牲一个女人的幸福而成全自己的安宁的,就算暂时保以性命,那臣也会终生不安的!击败党项不过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击败了这个西北强敌之后,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必然会有新的势力崛起以替代党项人留下的空缺,这是肯定的,当然获利最大的还是我大宋,王韶拿下熙河的重要意义便是获得了维持西北今后几十年稳定的重要据点!”王静辉说道。

    “爱卿又有何安排!”

    “臣以为国家治理的地域不见得会议越大越好,但实际控制所掌握的区域,不断的提高边缘区域和中央朝廷的联系越紧密越好!圣上拿回了熙河就要治理好它,不仅仅要让熙河为大宋输送马匹,更重要的是治理熙河,把熙河地区的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样外人再想从中插足获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治理好熙河,掌握熙河命脉!”皇帝赵顼默默的说道:“掌握熙河的命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爱卿有何良策”

    “圣上可知几年前党项梁氏要求恢复胡服、说夏文!”

    “怎会忘记!当时爱卿还说断不能让梁氏如意,不然党项人是‘越野蛮越厉害’!”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要想掌握一个地方的命脉,主要不过是思想和经济两条路。所谓思想便是让当地的人说汉语、读我们汉人的书,大力在被占区域传播佛教和道教,这也是朝中士大夫所希望让圣上的德政和文治传播到大宋所有的土地上;当然相比之下经济手段更容易掌握一个地方的命脉,让他们吃的盐、喝的茶、穿的衣等等都离不开大宋,那就算当地人想要叛乱也要掂量掂量,一旦发生问题立刻卡住其经济的咽喉,不断的消耗也能够把对手送进地狱!”

    “爱卿不是已经在做了吗”皇帝赵顼笑呵呵的问道。

    “臣所做的还不够,最多不过是集合商人的力量来控制熙河地区的经济命脉,但这远远不能够达到要求!”王静辉苦笑着摇摇头说道。

    &n




第二百六十三章 遇袭
    第二百六十三章遇袭

    “圣上,征服一片土地的标志不是击败原有的敌人,而是彻底同化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或是我们把他们同化成汉人,或是他们把我们同化成胡人!臣观历史上众多被外族入侵的朝代,即便是在最坏的五胡乱华时期,胡人也没有成功的将我汉人同化成胡人,何也!”

    皇帝赵顼听到王静辉的提问后沉思了半天摇摇头说道:“朕亦不知,还请爱卿教朕!”

    “除却双方生活的地域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文明之外,那就是我中华文明要远比游牧民族的文明博大深入人心!其实对付类似党项人和契丹人这样的游牧民族,战争是必要的手段,但这只是缓解一时之计,几年几十年之后这些游牧民族一旦恢复元气之后,又将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梦魇,要解决外患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将他们汉化成汉人的原点上,只有把他们变成和我们一样信仰的人,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呵呵,先前王介甫和朕谈论爱卿的时候,常说爱卿是‘外王内圣’。既然爱卿这么有意于此,那朕便满足爱卿的要求,回去写个札子上来,交给朕看看!”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王静辉躬身说道:“谢圣上!”

    “不过熙儿已经快三岁了,身体不是很好,朕想把熙儿交给爱卿,朕需要熙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另外便是朕希望熙儿能够跟在爱卿的身边多受些爱卿的教诲,他日也好有所成就!”皇帝赵顼在说到儿子赵熙的时候表情非常严肃,在他心目中这个孩子能够留存下来还是靠了王静辉有先见之明将两个亲自培养过的产婆留在皇后身边,现在孩子身体不是很好,倒是和自己幼年的时候一个样,老是生病,虽然自己还很年轻,但身为皇帝不能不对自己未来的继承人早作打算,要不然就是像仁宗皇帝这样的长寿皇帝到最后无子嗣来继承皇位,哪又能如何!

    王静辉是皇帝赵顼最信任的医生,两次挽救皇帝赵曙的性命,虽然到最后赵曙还是瘫痪在床,但在赵顼的眼中自己妹夫的医术可比太医院中的御医水平高多了。把赵熙交给王静辉来照顾在皇帝赵顼的心中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况且赵熙已经快三岁了,马上就能够识字读书,能够在这么一个博学多才的妹夫身边长大,那时熙儿的福分,再者王静辉是自己心中最中意的帝师,驸马现在还没有男孩,能够从小培养赵熙定是全力以赴,这是最好不过的安排!

    “圣上多虑了,熙儿现在还小,小孩子生病是没有什么的,若是圣上不放心熙儿的身体健康,臣可以对此多加留意!”

    “爱卿不明白朕的心意,朕是想让爱卿来做熙儿的老师!昔日仁宗幼时还住在皇叔家中,今日让熙儿跟着爱卿,朕心中也放心的多!”皇帝赵顼说道。

    王静辉来到这个时代后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便是对仁宗时代的历史了,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传说就是发生在仁宗自己身上的,还有那电视剧中的“八贤王”与包拯的故事。刚才皇帝赵顼话中所说的皇叔,王静辉知道那个皇叔便是传说中的宋真宗皇帝的弟弟“八贤王”赵元俨!

    不过王静辉可不会像以前那个时代一样对“八贤王”有着非常高的好感——真宗去世的时候,宋仁宗不过才13岁,朝中除了身为太子的仁宗皇帝之外,呼声最高的便是这个“八贤王”,为此这个赵元俨还隐居十几年来表示自己无意于皇位,来躲避权倾朝野的刘太后疑心。对于这么一个人,在君臣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皇帝的位子是绝对不能够有威胁的!

    “圣上,熙儿现在还很小,按照朝例为皇子选师傅应该在七八岁左右,现在考虑这些实在是有些太早了,更何况皇后也不放心孩子离开,还是再等等吧!臣的住所离皇宫不远,有什么需要臣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大费周章!”做太子的师傅,这是王静辉想要的,若是能够从小培养一个皇帝,那效果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这个“八贤王”也不是这么容易当的,最好要保持一定距离,王静辉还是忍住没有上前去凑这个热闹。

    见王静辉如此推托,皇帝赵顼也觉得现在考虑这些事情还是有些早,不过只要驸马没有跑到江南去隐居,那什么都好办。

    大宋熙宁二年的三月初五,在离汴都开封城郊外不远的地方,大宋根据驸马王静辉的上书设立了“番学”书院,同一天皇帝赵顼还下旨奖赏了王韶及其依附于大宋的熙河归化部落。对于奖赏部落除了以往例行的赏赐之外,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每个部落都可以推荐两到三名部落子弟来汴都开封入“番学”书院学习四年,并且四年学业结束后回到部落中,这些学院将会成为大宋的地方官员,专门来打理本部落的行政事务!

    同日司马光上书,请扩大“番学”书院的规模,可以招纳西北的归化部落,以资奖励。同中书平章事王安石补充,可对大宋西南部落、大理、占城等所有大宋藩属国也开放番学书院。

    大宋的这一举措传到西北王韶处之后,王韶对此大加宣扬,湟州、廓州、西宁州的众部落无不为此欣喜,纷纷向王韶表示愿事大宋,使得王韶收复、稳定熙河的策略得到了最终的突破,除却玛尔戬之战以外,宋军损失甚微,但拓地两千里,是为大宋第一!

    随后在皇帝赵顼的示意和支持下,大宋向所有收复地区陆续派遣了约三百名“和尚”,这中间有很多都是临时剃光头的前禁军中的精锐,在经过驸马王静辉及大相国寺的“培养”下,带着大量的药材深入了熙河地区的各个部落当中,宣传佛法、传播儒家经典、为当地百姓医治病患,短期内便获得了各个部落的欢迎。

    大宋熙宁二年五月,王韶在完成收复熙河的任务后,枢密院上书皇帝,要求将王韶召回汴都开封!不过在王安石和驸马的坚决劝说下,皇帝赵顼下旨任王韶为秦凤路经略使,文彦博再次上书,遭到驳回……

    同年六月,驸马王静辉在利州路、荆湖南路、湖北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依次在各个州府设立“济民药局”,与当地少数民族达成用药材换取低廉成药的协议,并且随之济民制药作坊也在当地开设,大量招收当地妇孺生产成药许以厚资,济民制药此举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七月十九深夜,一辆由两匹白马拉动的马车缓缓的在汴都开封城东行驶,前后各有八名体格彪悍的士卒护送,这在城东贫民区百姓的眼中已经不在是稀奇事,看到马车的百姓都知道这是当朝最得皇家宠信的小王驸马的车驾。只要得空,小王驸马总是要来城东平民医馆来坐堂为百姓看病,通常到深夜才赶回城西的驸马府,甚至干脆就住在医馆之中。

    马蹄踏在青石路面的声音回响在寂静的街道上,虽然汴都开封不禁宵夜,这里的百姓甚至到凌晨才会休息,但在这贫民区,穷苦人家忙活了一天已经没有什么心情玩乐,都早早的休息,只有到了御街附近才会慢慢的热闹起来。

    马车中坐的真是驸马王静辉,这几个月来除了文彦博上书要召回王韶有些麻烦之外,没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他过得倒是清闲的很,平时进宫面圣的次数少多了,除了陪自己的妻子之外,闲来无事多半会到华英书院或是平民医馆转转,这种简单的生活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了,尽管看了一天的病人,但心情还是非常不错。

    “按照历史明年春天将会在河北诸路发生那次著名的大旱灾,同时蝗灾也会跟着降临,不过这次大灾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多达三十万石的粮食分别囤积在河北诸路,就连陕西四路也有十几万石粮食的储备,并且从辽国的大定府、析津府、大同府、奉圣州到大宋的河北诸路直至汴都开封,还有完备的通信络,只要辽国那边一有蝗虫的消息,用不了十天自己就会得到消息,大宋的抗灾、赈灾系统就会开



第二百六十四章 勘查
    第二百六十四章勘查

    “咣铛!”一件上好的官窑瓷器从皇帝赵顼手中脱落摔成了碎片,旁边的太监立刻赶过来跪下收拾干净,但皇帝赵顼非常气愤的将这个小太监踹到一边,急忙问道:“驸马现在如何!开封府有没有抓到贼人!”

    看到皇帝赵顼有些狰狞的脸庞,前来通报的小太监磕巴的说道:“……是驸马的护卫前来通报的……好像现在驸马已经回到了驸马府,其他的……不知!”

    听到王静辉回到驸马府,皇帝赵顼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些,不过立刻对面前的小太监说道:“赶快将那名通报的护卫叫进来,朕要亲自问话!”

    小太监慌不择路的跑出去,把驸马的护卫叫进来,在没收护卫持刀后,皇帝赵顼见到护卫的左臂上缠着白色的绸带,倒是像从衣服上直接撤下来的,白色绸带上滲着鲜血显得格外的刺目,这也让皇帝赵顼的心再次提了起来——驸马有没有受伤!

    “末将参见陛下……”

    皇帝赵顼摆了摆手打断他下面的话厉声问道:“朕要问你驸马现在状况如何有没有受伤!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皇帝赵顼立志要做一个超越汉武唐宗的伟大帝王,不仅仅是自己克制节俭,还提拔了许多有革新精神的大臣来变革大宋。在他的眼中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其伟大理想的只有王安石和王静辉两个人,用驸马自己的话说“高变底变”缺一不可,王安石变法太容易遭人嫉恨,进展缓慢,反倒是驸马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小手段倒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这个妹夫可是自己的钱袋子,他对于驸马的期望可是在王安石之上的,现在若是出了问题,那让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吊在中间,那可怎么办!不知不觉他说话的口气非常重,那名护卫首领丝毫不会怀疑若是驸马真的出了问题,那自己的脑袋会搬家!

    那名护卫跪在地上说道:“今日算上末将共有十六人护送驸马到城东的平民医馆,半夜才往回赶,以往即便是在治安最差的城东,百姓看到驸马的车驾也会自动让出一条路,时间久了就让贼人摸到了路数提前布置发动刺杀!这次刺杀十六名前御内直班护卫有八人当场战死,另有两人因为伤势太重,驸马虽然倾力救治还是失血过多而死,其他人包括末将皆受轻重不等的刀箭伤!不过参与刺杀的二十七名刺客全部都被当场斩杀,驸马毫发未伤,现在已经回到驸马府,这次若不是驸马神勇,恐无人生还!现在已经通知了开封府,官差们已经封锁了出事的街道正在勘察现场,谁人在背后指使了这次刺杀行动,就要看开封府的官差如何办案了!”

    在听到王静辉安然无恙之后,皇帝赵顼心中的不安总算消逝,不过现在他更感兴趣的是这名护卫头领口中“驸马神勇”的话,御内直班护卫的本事他是非常清楚的,整支御内直班护卫队不过三千人,但这些人都是在大宋庞大的一百五十万禁军中层层选拔出来,个个身家背景清明不说,武艺也是最顶尖的。王静辉是他的亲妹夫,在自己的关照和太皇太后的特殊“照顾”下,驸马的护卫论个人素质绝对不会比自己身边的带刀侍卫差,这次去了十六个人回来的才有六个,还个个带伤,虽说遇到倍于己方的刺客,死伤这么惨重也是让皇帝赵顼勃然变色。

    “陛下,开封府韩大人请求觐见!”正当皇帝赵顼想问问刺杀过程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匆忙赶进来向他禀报。

    “快带韩大人进来!”皇帝赵顼暂时压下了心中的好奇,向小太监说道。

    开封府现在的头儿是韩维,这是一种政治妥协——王安石要推行他的新法,但遭到了很大的抵制,而王静辉的出现让这种抵制更加富有弹性,知开封府的位置是通往中书、枢密的不二选择,连苏轼身为开封府的推官进而成为坐到了知制诰这样关键的位置,可见“开封府经历”对一个有志于跻身大宋高层的官员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对这个官职双方都极力争取。韩维为人方正、清廉素为保守派官员所喜,皇帝也很信任他,更因为韩维的弟弟韩绛是王安石手下得力的干将,所以想来想去皇帝赵顼将这个位置给了还是翰林学士的韩维,也算是对河北韩亿家族的一种示好,新旧两派对这样的任命也是无话可说。

    不过在今天晚上韩维的日子可是极为难过——大宋的官员居然遭到了刺杀,尽管没有成功,但韩维知道这件事可不是这么容易善了的,大宋自立国原来在汴都开封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性质恶劣的案件,更何况被刺杀的人是最受皇帝宠信的亲妹夫——这是皇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接到王静辉护卫的报案后,韩维毫不犹豫的调动开封府的官差火速赶往现场,将出事的街道给封锁起来,派遣得力的人员来勘察现场,希望能够找出破案的蛛丝马迹。

    当开封府的办案人员赶到的时候,驸马王静辉早已经离开,但是还留下了一个护卫看守现场——王静辉并没有让自己的护卫来动这些刺客的身体,他严嘱手下要保护好现场,让官差来查明这些刺客的身份,自己的这帮人打架还可以,要论起办案可要比办案的专家差远了。就这样王静辉连自己的马车都没有动,只是把马匹迁走套上笼套驮着受伤的护卫自己走着回到驸马府。

    不过开封府的官差看到了保存完好案发现场后,心中都是一紧——除了十来个个身着贫民服装的大汉身上有着明显的刀伤之外,剩下的人脑门上都有个筷子粗细的血孔,两只眼睛虽然失去了生命的色彩,但难以掩饰生前所遭到的惊吓。见惯了死人的开封府差役所见过的死法中不缺乏什么碎尸之类的景象,但对于这种头上有个血洞的死法还是头一次看到,他们想不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且死者脑袋上前后开孔显示有木棍之类的东西穿过死者的头颅,在没有枪械的时代,这种诡异的景象就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了。

    一个官差手里拿着一根用绸布包裹黑糊糊的细棒子跑到韩维身边说道:“大人,属下在这里找到了钢刀、弩箭等兵器,但……但大多数人是死在这种兵器之下,恕属下无能,这可能是根筷子,但不知是用何物制成,到有点像铁制,不过这绝对不是铁的,还请大人过目!”

    韩维虽然是个文官,但颇有胆色,毫不在意的将差役手中的那个“筷子”接过来,入手冰凉分量也不轻,不过他相信这名差役的眼睛——这绝对不是铁制的东西。案发现场出现刀具这并不会让人奇怪,但是出现弓弩却让韩维的脸色一变——弓箭是百兵之首,朝廷可以容忍民间有刀具,但绝对不会容忍私藏弓箭,这东西就跟后世的阻击步枪一样,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以远距离杀伤目标的冷兵器,这东西是绝对不可能进入开封城的!刺客手中使用的是弩箭,虽然射程没有弓箭远,但在这种伏击环境下却是最为合适的武器,这种武器更是大宋监管的重之重,只有精锐部队才会有,这东西出现在现场让韩维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不过更令韩维奇怪的是手中的细棍,他的眼光转向了驸马留下的护卫,那个护卫身上也带着伤,不过已经无碍罢了。

    那名护卫见韩维手里拿着“筷子”看着他,便说道:“这是驸马之物,那些身穿贫民服装的人都是刺客,若不是驸马恐怕我们全部都要栽在这里了,末将也不知这是何物制成!”
1...107108109110111...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