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戒念

    火炮接二连三的轰炸使得契丹骑兵集结非常不顺利,在没有做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契丹骑兵开始他们第二次冲锋,这一次三面同时进行。可惜宋军的表现比刚才更加出色,从容的整理队列后,在火炮打击过后,契丹骑兵一进入火枪的最大射程之内,宋军便在战鼓的指挥下开始射击。

    有了刚才的经验,现在的宋军射击目标更有针对性——由于是三面进攻,尽管契丹骑兵事先的集结被火炮所击溃,冲击阵形也是散乱不堪,但这样对宋军的火枪手来说反而更麻烦了,像刚才那样射出去的子弹未必会像刚才那样百分百的击中敌人。不过宋军士兵在火枪最大射程之内,首先瞄准射击的便是敌人的战马,然后在敌人逐步逼近后,再瞄准骑手进行射击。

    这样一来对契丹骑兵的伤害反而更大,因为在骑兵冲锋的过程中,如果子弹打中了战马,那骑手必然会跌落在地上,在战马如此高速行进的过程中落马,就算运气好不被后面的骑兵踩踏,单是这跌落下来所造成的伤势也会让骑手痛苦不堪直接失去战斗力,跌断手脚被俘也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契丹骑兵也并非是傻子,尽管不知道宋军士兵手中拿得是什么武器,但也清楚是火器的一种,他们在冲锋的时候也在马背上利用自己的骑术作出种种动作,使得宋军无法准确的瞄准射杀骑手,但是宋军采用的是先马后人的策略,这大大压制了骑兵个人骑术给宋军士兵所造成的难以瞄准的困难,只要战马完蛋,骑手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这一次冲锋,最靠近宋军的距离也还有五十丈,比上次还惨,不过三面攻击分兵所造成的结果便是每一面契丹骑兵损失都是要比第一次小的多,不过加起来阵亡的契丹士兵损失也是相当可观的,估计也有三四千之多,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其集结的时候直接被火炮轰炸而死。

    这一场骑兵和步兵之间的遭遇战日后被写入了大宋军中的战例课程之中,也许在这次战斗过程中,大宋热兵器部队的战术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除了被动等契丹骑兵攻击给对手造成巨大难以承受的损失之外,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就连对手在第二次发起冲锋后失败溃逃的时候,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也没有把自己的两千骑兵派出去继续追击,而是再等友军到达后配合友军追击契丹残兵,最终固然是完全消灭了这股契丹骑兵,但是其被动攻击的劣势也是显现无疑。

    不过这场战斗的意义是深远的,想象以一万步兵来对抗两万骑兵,自古以来能够成功抗住的也许用一只手便可以数过来,但是能够做到自身无一人伤亡,这就足以震撼人心了——任何一个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意义,而且最重要的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也就是说只要给热兵器步兵以足够的时间,他们将会是任何敌人最可怕的恶梦。如果一个人不懂军事的话,那也可以从这场战斗的结果看到,本来大宋守城技术无双,再加上火枪的话,那天下估计没有什么人能够突破大宋的城池了!

    热兵器作战的首次登场,使大宋的军事水平揭开了新的一幕,也正是这一战最终确立了大宋统治高层大力发展热兵器的决心,这也使得大宋的火器发生了质的改变——以火枪、火炮为核心的武器系统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由此转变而来的战术研究也将会进行——这一切看似简单,但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宋人如果真的下决心对某种武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那样日后衍生出来的作战方法将会层出不穷,到时候热兵器部队被动防守的局面将会被打破——甚至只要随着火枪和火炮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后世的应用水平也是很难说!

    当王静辉走到楚州的时候,这才受到已经过去了八天的这场战斗简报,在看过这简单的战斗介绍后,他沉思了良久——他不知道这火枪火炮能不能够使得宋人真正抵抗住游牧民族的入侵,会不会在日后某个时刻大宋屈服后,这些火器反而被游牧民族所掌握成为压迫汉人的帮凶!王静辉对此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后世元朝的有关历史上有过元蒙军队用火器使用在西征的战斗中,至于到时候会不会重演这一幕,他心底是没有什么绝对把握的。

    “只有彻底征服一切对手才能够高枕无忧!”王静辉心中暗暗想到,他到不至于想着杀光所有的游牧民族,但是只要大宋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压力,让他们保持对大宋的恐惧感,想来大宋平安上两三百年也未必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两三百年后,以大宋今时今日的发展速度,恐怕达到后世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水平都有可能,社会制度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呢!不过有一条是真的,只要大宋能够保证自己一路领先,自身足够强大,外敌也绝对不敢招惹大宋!”王静辉有些出神的想到。

    不过王静辉却没有闲着,他立刻把心中对热兵器的一些想法整理了一番,从而写出了数本奏章,这段时间他们选择乘船前往汴都开封,除了和老婆站在船头欣赏沿途的风光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船舱中的书案边伏案疾书,而赵浅予和他的徒弟还有一直跟随他身旁的赵公公帮助他整理已经写出的文字,这一切一直持续到了他们快要看到汴都城墙为止。

    在王静辉从楚州到汴都的这半个月当中,大宋北伐军队在辽国南部横冲直撞,中路军杨崇岳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让析津府屈服在他的炮口之下。析津府守将萧兀纳在析津府城头和他的将领们被火炮击中连尸体都找不到,围困了几日后城中群龙无首,在宋军的强势威逼之下献城投降。

    析津府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便落到了大宋的手中,这个消息彻底振动了辽国统治高层,这对大宋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析津府的完好程度对大宋日后能够守住




第四百一十二章 抉择
    第四百一十二章抉择

    王静辉刚刚回到汴都开封,皇帝赵顼可能是出于想让他休息一下的缘故,并没有直接召他入宫面圣,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闲着——在他刚回来后稍作安顿,徐氏的李管事便来到驸马府中拜访。

    在王静辉还在路上的时候,便发信给徐氏,希望他们能够在王静辉到达汴都之前联络各大有背景的商家,看一看能否组成一个财团筹集资金对大宋的北伐战争提供钱粮物资。尽管河北富豪家族在此之前便已经组团为北伐战争输血了,但是他们也在看王静辉的脸色——毕竟是对大宋的百年宿敌开战,而且在大宋立国之后就从来没有赢过的对手,尽管他们在朝中和河北系官员有着非常深的联系,但是他们还是非常不放心的,他们在等驸马的最后举动,所以提供的战争援助也并不是非常充足。

    现在大宋对辽国展开北伐战争势如破竹,但这个时候想要再次追加战争援助,朝廷枢密院和中书也不愿意答应了,而他们自己也很怀疑这次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经过近十年的武力扩张,尤其是在大宋吞并西夏之后,大宋从这一系列战争中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战争收益,但是同时也让大宋的牲畜市场价格大大下跌。

    十年前汴都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牛车,就连京城的达官贵人在每年出城踏青的时候,也都是牛车,但是在现在,牛车也只是在拉很笨重的货物的时候才会用上。在大宋马匹已经算不得是珍贵的资源,大宋吞并西夏后通过战争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战马,还连养马的地区也一并归入了大宋的领土范围。尤其是大宋商人参与到战争中后,朝廷根据商人的贡献大小给予了很大的鼓励政策,使得这些牧场能够在战争后快速的恢复起来重新产生效益,这是巨量的金钱投资所买不回来的,要是光等着朝廷把仗打完再来开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呢。

    大宋商人随着大宋军队的脚步在后面大发战争财,获得了难以估量的好处,往日大宋价格高昂的马匹牲畜价格却因为这几年来大宋的胜利而渐渐走下坡路,尤其是在西夏全部被大宋所吞并后,牲畜的价格下降的非常明显。尽管所有的大宋商人没有想到牲畜的价格会下跌的如此厉害,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已经在西夏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了。

    在大宋商人的眼中,辽国和西夏没有什么不同,再加上这几年大宋商人通过走私还有海外贸易等途径,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力,辽国能够给他们的好处和西夏差不多,都是在畜牧业上,但是一个西夏已经让牲畜的价格大跌,这就使得辽国对大宋商人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没有高昂的利润回报,他们是不会乖乖的把金钱砸在大宋军方手中的。

    在大宋发动对辽北伐作战之后,也曾想来组织大宋商人提供战争贷款,朝廷尽管不缺钱,但却不想因为发动战争而动用自己的财政收入,大宋已经在这两三年内实施了大规模减税政策,这都是需要雄厚的财政实力来做保证的,现在减税政策还没有见到驸马所提出的效应,只是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大宋统治高层也不愿意就此半途而废。

    相比自己动用财政收入来发动战争,到还不如采用西夏战争中向大宋商人融资的模式,朝廷所付出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利益而已,但却能够换来大量的战争经费,而且比如像农田、牧场甚至是盐场、矿藏等,有了商人的参与其中,大宋朝廷不过是出卖数年的所有权而已,等年份一到收回的时候,那可就是收回一个完整经过前期建设的牧场和矿山,朝廷也省去了前期的投入。

    现在大宋军队已经完整的控制了长城以南的辽国区域,燕云也被大宋纳入囊中,可以说大宋朝廷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这个时候就算商人参与进来对大宋朝廷来说也是可有可无。

    不过在考虑到燕云地区一直以来便是辽国的经济支点,契丹人从唐朝的时候便开始接受中原农耕文明,然后趁唐末五代之乱趁势而起建立国家到现在,契丹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汉化最为彻底的游牧民族,他们已经基本上变成农耕文明了。燕云十六州在契丹人手上至少有百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随着契丹人的汉化越来越深入,他们对燕云十六州的开发也越趋近于成熟,除了在农业耕作技术上相对于宋朝还显得落后之外,其他诸如水利灌溉等都建设的非常完善——这里是不需要大宋商人插上一脚的!

    李管事将这其中的原委和王静辉诉说了一阵,这段时间他联系到的商家倒是不少,对于出不出钱来介入这次北伐战争都很有疑虑,况且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朝廷也未必会让商人继续参与进来。类似河北商人在进行战争贷款的时候,也是只拿出了很少的一部分,这也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在契丹人的经营下已经是很成熟了,大宋朝廷这次接过手就可坐收渔利,所以对河北商人的贷款也是非常的小气,这还是看在他们与朝廷之中显贵来往密切的份上,朝廷才作出的让步。

    王静辉没有想到这小小的战争贷款居然中间还有这么多门道,不过话要是说回来,自己要是向朝廷进行战争融资的话,所得的利益绝对不会这么少,皇室和朝中大臣肯定会买自己的面子。不过王静辉心下也是比较愧疚了——他在开战前便给大宋朝廷提供了近一千万贯的战争经费,还有几十万石粮食,大宋军队筹谋已久,打得契丹人措手不及,战争进行的这么快的同时也意味着大宋的战争成本支出也会相应的降低。

    估计自己提供给朝廷的那些战争捐款不说能够担负起整个战争的费用,但是担负起三分之一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大宋朝廷避免了财政上的短期压力,但是大宋商人却失去了向朝廷进行战争贷款的最佳理由,而且朝廷在没有太大财政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在贷款条件上对商人要求的比较苛刻一些。

    “其实这也是一笔生意,不过买卖双方的来头都比较大是了,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双方谈不拢也是很正常的!”王静辉呵呵的笑着说道。

    李管事有些苦笑的说道:“改之倒是心放的挺宽,不过这一次你不在汴都开封,仅凭我的号召力招来商人是很容易,但要是和朝廷做生意,那我可就不行了,这种事还是改之最为在行!”

    “现在大宋军队势如破竹,虽然达到了北伐的目标,但是由于辽国统治高层到现在也没有把北方的军队调到南方来和宋军交锋,而仅仅凭借着地势和原燕云辽军抵抗,这也使得大宋朝廷中必然会有不同的说法,所以现在判断战争是否已经结束还为时尚早,这都要看圣上和朝廷诸位大臣心中是如何盘算的才能够有最终的定论!”王静辉笑着说道。

    “难道这仗还要打下去!”李管事疑惑的说道。

    王静辉摇摇头笑着说道:“珍泉兄,上面的心思岂是你我所能够测度的!不过这种继续北伐的想法估计每个宋人都会有吧,至少大宋军中和那些急于想通过立策来升官的官员是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

    “那改之心中对此事是如何看待的呢!”

    “我也说不上来!”王静辉也有些微微发苦,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道。

    “哦”听到王静辉似是而非的回答后,李管事也闹不明白了,便说道:“圣上和诸位大臣一直都很看重改之,这一次圣上三番五次催促改之北上,估计就是为了对燕云有个定论的!”

    “有时候我也很难把握事情的进程,现在我把珍泉兄找来召集商人也是为了做两手准备,免得到时候筹集巨量资金的时候手忙脚乱……”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清单
    第四百一十三章清单

    “这位仁兄是很有风骨,不过有风骨也必须留得住自己的有用之身才可以啊!”王静辉在心中暗暗叹道,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他对司马光的作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很不以为然的,尽管他们之间有过很多次合作,尤其是在税法上的通力合作是他们之间都建立了相当的交情,可是司马光的固执和保守同样让王静辉极为恼火。

    不过要是说回来,能够让王静辉打心眼儿里面佩服的,无非便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了——他们对自己的理想都很执著,为了理想他们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前途和声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毕竟层次低的人就算牺牲也没有他们这么大,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又开始爱惜羽毛不肯置自己于险境。不过相对而言司马光对自己的前途并不看重,而王安石因为是当世治《老子》的名家,对于权术斗争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会注重保护自己,但却可以牺牲自己的名声为新法开路。

    针对这两个人不同的特点,王静辉也非常有针对性的和他们两人展开过种种合作——税法上利用司马光的强悍态度来给大宋统治高层施压;新法上借用王安石的名头来给新法拾缺补遗重新推倒重来。正是有了这样的布局,王静辉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实力来影响甚至是推动大宋向前发展。

    不过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王静辉对这两个人佩服归佩服,让他去学这两个人的作为他是不会去的,毕竟他可没有这两个人雄厚的资本,而且两者之间的地位和立场又有着千差万别,他们三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打算,而王静辉更多的时候是从这两个人之间相互调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没有绝对把握来说服皇帝或者没有真正察觉皇帝的真实意图之前,王静辉是不想把自己的意图完整的暴露在皇帝和其他大臣面前的,尽管他在这里隐讳的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但并不代表他不会“见风使舵”来顺和皇帝和大臣的意思——只要这个牺牲不会让大宋根基受到严重打击,他并不介意大宋在必要的时候走一些弯路,就如同他可以容忍王安石并不完善的新法条文直接投入试行一样——政治需要进退,王静辉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已经对“政治”这门特殊的职业有着一些本能上的认识了,这也会促使他更加成熟起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哪怕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反复!

    王静辉对司马光的态度并不在意,他在意的皇帝赵顼对是否继续进兵燕云的态度,尤其是在司马光明确表态之后,皇帝赵顼的脸上依然没有露出比如皱眉或是点头的表情,这让王静辉心中略微感到有些烦躁的同时,也为皇帝赵顼真正成为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成熟表现而略微感到有些宽心。

    应该说皇帝赵顼成长为一个成熟帝王的过程和王静辉逐渐在政治上的成熟基本上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也许太上皇赵曙如果一直健康的活着成为大宋的皇帝,那王静辉也不见得会有今天的影响力来推动大宋的发展,正是因为皇帝赵顼的继位才使得这个年轻的皇帝能够容忍一个同龄人,并且是亦师亦友的驸马在他执政的时候做出种种比较出格的事情,要是换做英宗赵曙就未必能够容得下王静辉这么“放肆”了。

    近十年来大宋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早就了一大批年轻得志的将领,除了“护驾之功”之外便是军功最大,不断的有人升官这着实很是刺激了大宋的官僚阶级中某些有野心的人,这个时候说要停战岂不是断了人家的快速升官途径

    对于这种想法的官员,王静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在收复燕云的问题上,大宋统治高层心中都明白王静辉建策当居首功,其余人等不过是顺势而做罢了。至于挡了别人的升官之路,王静辉可不这么想——辽国已经虚弱到如此地步了,根本无法再对大宋构成威胁,之所以还要留着它不过是当大宋的挡箭牌罢了。今后大宋只要在比较宽裕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找个理由向辽国发兵进行第二次北伐战争,这样一来反而会使更多的人因此升官,何乐而不为!

    “是战是和完全取决于朕的意志!”皇帝赵顼对司马光的话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估计今天他选择在这里面见群臣也是早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像司马光这样的大臣是绝对反对继续对辽国进兵的,尤其是在王静辉的“将辽国变成大宋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屏障”这一说法的支持下,恐怕更是坚定了他想要阻止大宋继续进兵。而且这一论调在大宋统治高层中间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至少现在的王安石和文彦博以无声的态度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也多少反应了他们对这一论调的支持。

    “好!好!好!”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皇帝赵顼已经三十岁出头了,在坐上皇位这几年也是为大宋富强而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他以前崇拜的汉武帝,但是大宋的现实条件也不得不使他先放下自己心中的狂想而脚踏实地的做些实事。王静辉的这一句话倒是有些让他多少找到一个做帝王应有的自信,一记马屁拍得无影无踪不着痕迹,倒是深合他的心意,心中不禁畅快了许多。

    “其实朕今天召见几位爱卿就是为了谈谈宋辽之间是该如何收场而已,朕亦觉得驸马当初认为继续保留辽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昨夜朕又仔细看了看辽国的地图,辽国面积这么大是朕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以前看地图的时候也没有觉得什么,但是现在大宋所收复的燕云地区不过才占了辽国连十分之一的面积都没有!想想辽国这么大,若是我们一鼓作气把契丹人给打垮了,搞不好明天便会有什么阻卜部或是其他什么部落取而代之白白拣了大宋的便宜,过不了几年恐怕就算不会形成又一个辽国,但是当个西夏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1...166167168169170...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