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蜀汉中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寒塘鸦影
楚汉相争,英布为九江王,后改淮南国,高祖时期始置柴桑县,隶豫章郡,孙权虎踞江东之后,又置武昌郡,柴桑为隔鄱阳丹阳郡接邻,隔长江与庐江郡相望。
柴桑境内湖泊众多,以鄱阳湖为最,北面沿江一带地势平坦,有赤湖、官湖等,水路纵横交错,江水荡漾,湖水粼粼,确实为训练水军极佳之地。
昔年周瑜在柴桑扎下水寨,训练水军,据三江之险拱卫江东,就是仗着东吴水军之利,舟船、艨艟、楼船、战舰等等,水上之器一应俱全,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东吴水军更是名扬天下,令北军为之胆寒,不敢在水上与江东撄锋。
诸葛亮智取柴桑,占领豫州之后,荆州水军便分一半到柴桑训练,这里也成为汉军水师第一重地,在刘封的提议之下,襄阳和江陵主要训练新兵,研发战船和水战之法,而柴桑则是精兵操作演练,付诸实践之中。
站立在柴桑城头,北望长江滚滚,东看鄱阳浩渺,刘封眼前为之一阔,心绪如同潮水般起伏,想象当年周瑜站立城上,面对如此壮阔之景,负手迎风而立,风流倜傥,是何等意气奋发。
只是当年周瑜为保江东,击退魏军,如今自己站在同样的地方,却是虎视江东,准备一口将这块肥肉吞下。
昔年江东的屏障之地,如今却变成其亡命的突破口!“千岁,李将军有请!”
正当他迎着江风遥望江东,一名校尉上城来通报。
“哦!”
刘封收回目光,转过身来,和站在不远处的专柯和寇威一同下城。
回到府衙,李严正和城内官员在等候,这位蜀汉重臣,曾和诸葛亮同被托孤的老将,将他一直留在东吴前线镇守,也是一种信任和器重。
这几年来李严兢兢业业,修筑水寨、堤坝,开凿水渠,得到江南百姓的称颂,好评如潮,政绩上的突出和百姓的爱戴,让他镇守边疆一丝不忿烟消云散,自得其乐。
原本刘谌登基之时,李严也有资格入朝,但当时确实无人能替代他的位置,刘封便委托他留任豫章郡守,久而久之,倒也适应了此处生活,尤其是听说杨仪之事之后,李严似有所悟,反倒不愿去长安了,这也免去了他历史上忧愤而死的悲剧。
此时的李严须发尽白,却精神矍铄,见刘封进来,忍不住大战前的激动,面色微微涨红,言道:“子益,关将军派人来报信,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出兵了。”
如今在大汉军中,能称呼“子益”的已经寥寥无几了,大堂中几位除了阎宇之外其他人都与刘封见过面,但每次见到刘封,都给他们不同的感觉。
来到柴桑两日,刘封对诸事不闻不问,只是到处巡视,如同旅人一般悠闲,尤其是阎宇,看着这位威震天下的麒麟王,其气度与诸葛亮又有不同,一个飘然若仙,云淡风轻,一个从容自若,朴实无华。
这两位改变大汉命运,能够扭转乾坤的人物,今日总算全都见过面了,虽然他与刘封素未谋面,却知道自己能得到诸葛亮亲自提拔拜为山越军监军,正是得自刘封的提议。
豫章提拔的新锐之中,就属他自己和罗宪最为优秀,崭露头角之后李严便将他调回柴桑统兵,罗宪则被调到中原去了,而他们两人,正是当年刘封亲自点过名的。
虽不曾相识,但刘封对他们二人的赏识,却让阎宇心中感动,数年来与山越人同生活在荒芜之地,他也能甘心忍受,任劳任怨,正是得自于这份不知因何而起的信任。
这几日得知要攻取江东,才隐约知道中原大计竟是刘封在一年前的经营布局,不由对其更加钦佩,不但能够调动魏国兵力,还能让孙权倾巢而出,乘虚取下江东,这等掌控全局的实力,着实让人吃惊。
要知道曹爽和孙权可都是他国之人,能让这二人毫无戒心地拼杀,让汉军坐收渔翁之利,这可不是简单一两个计谋就能实现的,从魏延假意zào fǎn到魏军的反击,不知道中原究竟经历了多少明争暗斗,刀光剑影,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事情是被眼前的麒麟王所暗中操控的。
眼前的刘封虽然看上去平和无奇,但在阎宇眼中,却如巍峨高山般不可企及,更如烈日皓月一般不敢直视,只觉得热血沸腾,接下来的战斗之中,务必要竭尽全力证明自己,以报麒麟王知遇之恩。
刘封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无形中多了许多崇拜追随者,或许许多年之后,他也被后人议论,成为一代风云人物,先抬手止住了李严,环视众人道:“诸位,议论军情之前,吾有一事要先说明。”
众人一怔,面面相觑,不知道刘封要说何事,莫非这两日巡察,他发现了什么重大错误不成?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279章 布局江东
众人不知刘封要说明什么,都看向了他,李严也不解其意,言道:“子益请讲。”
刘封吸了口气,言道:“请传令各部及属下将士,今后不可称呼我为‘千岁’……”话未说完,便见李严抚须大笑道:“哈哈哈,子益还是如当年一般,不喜爵位之称,诸位切计,最好称呼殿下为‘将军’!”
“正是!”
有知道一些情况的微微点头,阎宇等几位新将领却目瞪口呆,只见刘封摇头笑道,“千岁岂不显得我过老了些,不好!”
众人神色各不相同,李严却是早知道刘封有这个怪癖,军中老兵大都知道,只是他初来江南,许多新兵还不知情。
“好了,说说正事吧,子益请来下令。”
李严将刘封让在上位,虽然他年纪大,但刘封爵位高,还是大将军,理该主持大事。
刘封也不推辞,走上帅位,大堂的桌案上白了一个沙盘,长两丈,宽五尺,正是整个江东的简要地形图,包含长江以南的所有区域,吴郡、会稽、丹阳三郡。
“孙权据江东六郡,号称八十一州,如今仅余四郡,庐江也将不保,江南只余三郡矣!”
刘封用手遥指整个沙盘,谈笑自若,“会稽地广人稀,与吴军相邻之处才有重兵把守,其余皆高山险阻,毒瘴沼泽,非土人不能留守,细算下来,江东虽大,却不过弹丸之地也!”
李严抚须笑道:“大将军所言甚是,孙氏号称统领江东,如今实则不过丹阳、吴郡两地罢了,失去大将之险,东吴便如猛虎去其爪,毒蛇除其牙,不复威猛犀利之姿了。”
众将闻言,神色一松,暗自点头,刘封和李严一唱一和,三言两语之间,便将整个江东看得不堪一击,原本心头的压力无形消失了。
先前众将听说要全取东吴,颇为震惊,在他们心目之中,孙权称帝,号称大吴,这可是三足鼎立的一国,如果灭掉,鼎立之势将不存,这对天下局势早已习惯的众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但听了刘封之言,转而一想,东吴的确已经式微,大不如前,没有了三江之固,以汉军兵mǎ qiáng盛,水陆并进,只有两郡之地,如何能挡得住数十万天兵?
见众人神色坚定,刘封言道:“王将军已领水军东下,于赤壁用兵,关将军亦经结兵于长沙、桂阳二地,此处距离会稽稍远,大军进发,东吴必有察觉,该到动用山越兵的时候了。”
主簿樊建闻言答道:“丞相从山越军中挑选五万兵马,两万为山越军自主调用,三万训练为精锐步卒,皆已完备,随时听用。”
刘封点头道:“阎将军先前参与训练山越,此次山越出动,就由阎将军和王将军为参军,分作四路,袭扰会稽。”
阎宇出列言道:“山越军数万出动,是为掩人耳目,吸引吴军注意,可否攻城驻扎?”
刘封笑道:“若是有机可乘,顺便取下城池倒也无妨,但切忌不可贪功,不必让士兵无谓送命。”
阎宇闻言大喜:“末将遵命!”
刘封又传令道:“即刻传令关平,只等会稽出现山越之乱,吴军必定出兵镇压,此时便可长驱直进,日夜兼程直取建安,以此为据,攻取会稽。”
“是!”
樊建将刘封的命令记住。
略作沉吟,刘封又道:“再传令交州南海郡,命南海太守也趁乱出兵会稽边境,吸引吴军注意,掩护荆州兵马。”
“是!”
“寇威,命你即日加紧训练兵马,随时听用。”
“遵命!”
众将各领军令,前去准备,只留下李严、樊建和军师颜琰三人,除去水军之外,柴桑还有十万精兵,这都是从益州秘密从水路运来的,将由刘封亲自统领。
李严言道:“此番数路兵马齐取江东,水陆并进,奇正相辅,文长、定国两路我倒是放心,唯独王濬此人,年纪轻轻便任命水军都督,不知能否担当大任。”
刘封知道李严还忧虑王濬的能力,笑道:“将军只管放心,王濬之能,在蒋氏兄弟之上,此番水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吾料先取石头城者,必此人也!”
“哦?”
李严有些诧异,抚须叹道,“子益看人,向来少有差错,如此重视王濬,其必有过人之处。”
颜琰在一旁说道:“此人文武双全,虽从北方来,却谙熟水军训练之法,精通兵法,多谋善战,实为难得的大将之才。”
“哈哈哈,能得子珩称赞之人,少之甚少,”李严见刘封和颜琰都对王濬颇为推崇,才展颜笑道,“看来我大汉又多一位军事奇才,此番扫平江东,汉室振兴不远矣!”
樊建却皱眉道:“昔年东吴水军败退,又失了柴桑水师大营,为防吾军东下,在江中设置铁锁、暗置铁锥,据细作来报,西陵峡一带,铁锁拦江多达百余条,峡口此处地势稍窄,宽阔处又埋下铁椎,比之暗礁更加可怕,若吴军在此防备,恐难通过。”
刘封却笑道:“水路障碍,自有王将军去破除,吴军既能布置铁锁,便能将其毁坏,若是能把这些铁锁铁椎带回,岂不又多了多铸造兵甲之物?
东吴这是送与我们的大礼呀,该当笑纳才是!”
樊建闻言一愣,李严在一旁摇头失笑,刘封总能从不利局面中找到意想不到的优势,那些铁锁本为障碍,在他看来,反倒成了战利品一般。
“将军,会稽一旦出现dong luàn,吴军必定出兵防备,柴桑兵马出鄱阳湖以东便可去陵阳,若能占据新都,将威慑丹阳和吴郡两地,此为要冲之地,当先取之。”
颜琰这是第二次随刘封出征,多年历练,也变得沉稳了许多,鄱阳湖周围的一切,他早已查探清楚。
“军师之言与吾不谋而合,”刘封点头笑道,“不过我们这一路虽为中军,却也是奇兵,要后发制人,如打蛇七寸,一击致命。”
颜琰一愣,皱眉道:“何为后发制人?”
刘封淡然一笑,目光遥望北方,缓缓道:“且等扬州战事分出胜负吧!”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280章 喜忧参半
魏军fǎn gong中原,巧取徐州,兵进淮南,士气大振,全军昂扬奋进,但随着连日阴雨,将这股燃烧正旺的斗志之焰渐渐浇灭。
阴雨绵绵,黑云沉沉,近一月云雾不开,遍地潮湿,连帐篷中的被褥都濡湿发霉,来到淮南的魏军开始出现病患,每日都有近百人送回寿春。
曹爽在城中面沉似水,比之雨天之云还要阴沉几分,眼看就要一鼓作气攻下淮南,占领江北,却遇到了这等天气,整日小雨不断,大雨如注,根本无法进兵,士气消磨殆尽,军心不稳,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他准备找阮籍商议的时候,却发现阮籍不辞而别,只留下了一封书信,上面只写四个字:天意难违。
曹爽看罢,心中猛然一阵空虚和没来由的惶恐,他不知阮籍留字到底何所指,难道是知道淮南进入梅雨季节,不能进兵,便先离开了?
让阮籍来大将军府效力,原本是胁迫而来的,取徐州之后,曹爽来到寿春之时,还郑重向阮籍道歉过,本以为此事已经揭过,没想到最终还是离开了。
阮籍高傲,与部下文士大多不和,此事曹爽自然知道,连心腹杨综都几次暗中告发阮籍,但曹爽爱惜其才,一直偏袒庇护,这次离去,或许也有被众人排挤,心灰意冷之因。
想着在邺城听说阮籍之名后的种种,曹爽暗自唏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阮籍有大才,却不知掩盖锋芒,不喜拘束,甚至数次逾越礼度,终究还是无法适应官场。
如今他如约完成中原大计,甚至还兵进淮南,曹爽心满意足,虽还不舍,但知道阮籍的性情决不能强迫,眼下前线开战,只能等得胜回朝之后,再想办法请他出山。
最让曹爽恼怒的,还是李胜在兖州胡乱调兵,搞得人心惶惶,朝中又有人开始议论纷纷,直言大将军如此调换兵马,安排心腹,是有谋反篡逆之心。
李胜接管洛阳,曹爽交给他兵符,是用来调动豫州部分预备役去驻防的,没想到他才到洛阳,不知守城,竟又去兖州调兵,简直是胡来。
两次派人快马传令,命李胜返回洛阳之后,曹爽还是不放心,又派杨综赶去济阴当面责问,若是李胜没有给出一个情非得已的理由,便将其当场革职,由杨综带兵去守洛阳。
吴军在巢湖仗着水军之利阻挡大军南下,长安和谈至今不见消息传来,阮籍走后,曹爽只好将郭奕从巢县调来,与辛敞共同参议军情。
诸多烦心之事让曹爽心事重重,唯有一件还算值得欣慰:鲜卑军内乱之后,轲比能亲自出塞外领兵与拓跋部交战,并州刺史王昶借机进兵,将鲜卑军驱逐出境,重新夺回了雁门关,自此魏国北面防线再次恢复完整。
轲比能进兵西河郡受挫,反倒失了并州之地,鲜卑军又内乱,可能还会引起塞外其他胡人部落的骚动,这对屡次抽调兵力的北线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而这个计策,也是出于阮籍之谋,正以此小胜聊做慰藉叹息之时,忽然亲兵来报,将军韩综求见,曹爽命人将其带进来。
韩综是东吴大将韩当之子,韩当死后,韩综继承其部曲,为武昌太守,只可惜韩综虎父犬子,在任上淫乱不轨。
此事被人告发之后,孙权却以韩当功劳甚大,暂时压下,并不过问,但韩综心怀恐惧,带领家属、部曲数千人投奔魏国。
当时魏、吴正与扬州对峙,见东吴重臣之后来投,曹休欣然大喜,为打击东吴士气,拜其用为昭武将军,与其父韩当官职相当,还封广阳侯。
韩综封候拜将,丝毫不以叛吴背父为耻,反认为孙权不会用人,故意打压功臣之后,数次领兵侵犯与吴军交战,杀害东吴百姓无数,东吴上下无不厌恶,孙权更是咬牙切齿,对其痛恨之极。
韩综所作所为,魏将其实大多也生厌,曹爽更是如此,他深知作为一名功臣之后所承受的压力之重,但如果做出韩综这等背叛之事,为先人抹黑,实在不如一死了之。
但两国交战,利益为上,韩综熟悉东吴军情,留他骚扰东吴边境,还有大用,此次征扬州,曹爽将韩综安排在先锋大营,就是因他对庐江等地地形熟悉。
“末将韩综拜见将军!”
“免礼!”
曹爽看着韩综圆脸上细长的胡须,就心中厌恶,但脸上却尽是笑意,“韩将军前来,莫非有军情相告?”
“正是!”
韩综的胡须抖动着,抱拳谄笑道,“大将军,方才末将探得一件重要情报,前来禀告。”
“哦?
说来听听。”
“大将军,”韩综一双眼睛滴溜溜转动着,又上前两步,压低声音道,“末将已知东吴粮草囤积之处……”“什么?”
曹爽大惊,站起身来走下帅位,来到韩综面前,示意两厢士兵退下,才沉声问道:“东吴粮草囤于何处?”
“就在舒城!”
韩综嘿嘿一笑,不等曹爽细问,便得意解释道,“在下外祖公乃是舒城人氏,今早小舅子前来告密,所以……”曹爽紧盯着韩综,再次问道:“消息可否属实?”
“千真万确!”
韩综一挺胸膛,拍着胸口,“舍弟乃是舒城差役,亲眼见到粮草运往城北的马鞍山。
他自知魏军势大,江北难保,早有归顺之意,特来献功,叫末将代为引荐,还望大将军能提携一二。”
“哈哈哈,好,好!”
曹爽一拍手,在屋里来回走动,转身对韩综言道,“舒城之地,你可熟悉?”
韩综笑道:“实不相瞒,当年家父出征在外,末将就是在舒城长大,庐江境内一山一草,都了如指掌。”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曹爽闻言大笑,近一月来的烦闷一扫而光,对韩综言道,“此事若城,韩将军和令弟各记大功一件。”
韩综大喜:“多谢大将军!”
看着屋外还在飘着细雨,曹爽眉头又皱了起来,顿了一阵之后,才对门外吩咐道:“来人,速将二位军师请来议事。”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281章 虚实诡诈
郭奕和辛敞来到府衙,听了曹爽和韩综之言,二人眉头紧皱,舒城就在巢湖西南方向,并不算远,但隔着一座大山,道路难行。
郭奕沉思片刻,言道:“巢湖已被东吴水军控制,江面封锁,定难通过,要去舒城,只能穿越潜山,此山并无大道,加之连日阴雨,路途难行,若是吴兵有诈,只怕凶多吉少。”
“军师,这绝无可能!”
韩综见郭奕怀疑他情报的真实性,马上就着急了,辩解道,“此消息是家母族人送来,也关乎他全家性命,岂能儿戏?”
“韩将军之言不假,但难保东吴设下陷阱!”
郭奕摇头道,“韩将军自归顺以来,屡立大功,却被东吴之人所恨,孙权尤甚,若其用计故意诓骗韩将军,诱使韩将军去舒城,却截断归路,只怕是有去无回呐!”
“这个……”韩综吃了一惊,愕然看着郭奕,他立功心切,却从未想过这一层,如果孙权真的布下陷阱让自己去钻,这是要将他彻底铲除,想到此处,不寒而栗。
曹爽见郭奕说的也有道理,顿时犹豫不决,叹道:“但如此良机,若是错过,岂不叫人惋惜?”
郭奕沉吟道:“若真要去偷袭舒城,却不能只出一路兵,需多出几路人马,各路佯攻,一路智取,虚实相接,叫吴军难辨真假,方可施行。”
“对,此计最善!”
辛敞方才也正有此意,他还在琢磨如何用兵,没想到郭奕先提出来,懊悔的同时却又信心满满,笑道:“阴雨近一月,军中兵卒多有病倒,将军可命人先放出谣言,就说因天气潮湿,军士多病,将军以人人皆病,有退兵之意,却待天晴之日忽然出兵,吴兵纵有防备,也会因此降低戒心。”
“嗯!”
曹爽微微点头,其实辛敞不说,他也有了些退兵之意,只是不舍得到手的功劳就此放下,给东吴喘息之机,过了这几月,重整兵力,便不好对付了。
辛敞见曹爽采纳其计,心中暗喜,自从阮籍走后,他感觉心头一股无形的压力陡然消失,长出一口气,也恢复自信,这一次全权出谋划策,一定要万无一失。
“无论吴兵是否识破此反击之计,可再命巢县夏侯将军部曲从东面进兵石亭,吸引东吴水军去救,将军再以水军于巢湖尾随与之战,东吴定以为将军因天晴而求战心切,欲速攻石亭,调全军阻击。”
说到这里,辛敞拿眼角瞟了一眼还在低头思索的郭奕,笑道:“将军,两军大战,趁此之时再分一路人马奇袭舒城,纵使东吴有所防备,也难保粮草,可一战而定也!”
曹爽闻言展颜大笑道:“此计与当年官渡之战武帝烧乌巢之粮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辛敞捻须笑道:“只是当年袁绍势大,如今却是东吴式微,倚强凌弱,再断其粮草,此乃天灭孙权也!”
曹爽又问郭奕:“伯益意下如何?”
郭奕言道:“此计倒也不差,但未免虎头蛇尾,三军调动,如江河奔流,一发不可收拾,既然出兵,何不虚中有实,一鼓作气?
若能击退吴兵,则一战而定,舒城便无足轻重,若出兵不利,舒城粮草被毁,东吴军心大乱,可再以后军攻之,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辛敞见郭奕对他的计策还有补充,略有不满,斜视着郭奕问道:“不知道郭军师这虚中有实,‘实’计安出?”
郭奕言道:“既然数路出兵,智取舒城,东吴想必也有防备,料我不敢取石亭,将军却以精兵猛攻石亭,吴军措手不及,或可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取石亭?”
曹爽吃了一惊,连辛敞都有些错愕,韩综更是愣住了。
石亭可是东吴中军所在,由孙权亲自坐镇,必定有重兵守护,左右还有羡溪和舒城的兵马,三处遥相呼应。
如果攻打石亭,被其他两路来救援,三路夹攻,除非兵力优势在数倍以上,否则很难抵挡得住。
而且巢湖还有江东水军守护,一个不小心,这股兵力就会陷入重围之中,有去无回,比从潜山偷袭舒城屯粮之地还要凶险万分。
“郭军师,如此用计,未免太过冒险了吧?”
辛敞一声冷笑,“攻打石亭,从水路定难通过,还是要从潜山行军,险要之处必有吴兵把守,只恐还未到石亭,便被其所败。”
“正是因此,才要重兵出动!”
郭奕点头言道,“正如泰雍所言,吴军自以为守住潜山险要,水军封锁巢湖,吾等便不能南下,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强攻潜山据点,直逼石亭,即便石亭攻不下,却占了潜山险要,后军便可直逼石亭了。”
“嗯,潜山之地,务必拿下,才好进兵!”
1...315316317318319...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