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如此甚好,咱们三人很久没见过面了。”
马维没接话。
沉默持续了一会,楼硬忍受不住尴尬,赔笑道:“是啊,好久没见过了。”
马维突然转身走出帐篷,楼硬脸色微变,催促道:“徐公子,你惹梁王生气了,快去赔罪吧。”
“不急,我与梁王多年至交,他不会真的怪罪于我。楼中军这段日子……”
楼硬哭丧着脸,“兄弟,别害我行吗你能得罪梁王,我不能,你在我这里再多待一会,必会惹来猜疑。”
“我只问一件事,马上就走。”
“你快问。”
“淮州军统帅是盛轩盛将军”
“对。”
“他在哪呢”
“应该在后面,押送湘东王和济北王。”楼硬不顾礼节,上前推搡,“快走吧,咱们无话可说。”
帐篷外面,楼硬的小妾仍裹着被子瑟瑟发抖,倒不是因为寒冷,而是恐惧与羞愧。
马维已不见踪影,高圣泽等在外面,上前道:“请徐公子去休息吧。”
已是后半夜,于瞻还没睡,一见徐础进来,立刻翻身坐起,等了一会,见无外人跟进来,小声道:“如何”
“梁王固若金汤,我还没有找到可趁之机。”
于瞻轻叹一声,喃喃道:“也对,如果都像我这么软弱,他就不是梁王了。”
徐础坐到对面的床铺上,笑道:“梁王并不比你更坚定,你们只是所求不同。”
“徐公子之前说在意之物,现在又成所求了。梁王所求何物徐公子肯定能看穿。”
“他要‘高高在上’。”
“这还不简单奉承、说好话,让梁王感觉‘高高在上’就可以了。”
“没那么简单。”
“徐公子不愿做的事情,有人愿意。”于瞻稍一停顿,“寇先生正在想办法,要单独见梁王一面。”
“哦”
“梁王身边的几位幕僚,仰慕寇先生大名,前去拜访,我也受邀,一同喝了几杯酒,因此听到他们交谈。”
徐础笑道:“于公子学会激将法了。”
“只要能保住邺城,我什么法子都愿意使用。”
“可以让寇道孤试试,他若能成功,倒是省下我许多麻烦。”
“寇先生若是成功,徐公子寸功未立,还有脸面回邺城吗”
“确实有点丢人,但是我能回去,邺城还是会很高兴。”
于瞻慨然道:“徐公子大好男儿,也曾位列群雄之中,何以专仰妇人鼻息”
“于公子所谓的妇人是……”
“反正我是获罪之身,这里又不是邺城,我没什么不敢说的。徐公子所依靠者,无非欢颜郡主。以色事人,已落下乘,以男色而事女主,尤为人所不耻,徐公子就没有半点羞愧吗你若能劝退梁王,回到邺城之后,至少能得一个以才能自立的名声,胜过现在百倍。”
“你觉得我‘以色事人’”
于瞻点头,“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邺城上下,尽皆如此。”
徐础抬手摸摸自己的脸,“想不到我居然有这等本事。”
于瞻大怒,“徐础,我本以为先师若是在世,没准会欣赏你种人,原来是我看走了眼!”
徐础笑道:“你没看走眼,我也不是‘以色事人’之辈,欢颜郡主更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你不必再用激将法,我说过能够劝退梁王,自然不会无功而返,只是还需要再等等。”
于瞻长叹一声,“火烧眉毛……”无奈地躺下睡觉。
次日一早,梁王派人过来,邀请徐础一同去吃早餐。
于瞻忍不住又一次提醒:“别人见梁王一面尚且难上加难,徐公子得此大好机会,不可浪费,实在不行,引见寇先生也是好的。”
徐础笑而不答,能理解于瞻的急迫之情。
只要有可能,马维是个食不厌精的人,即便是在军中也不例外,高圣泽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妥善安排梁王的饮食起居,令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住在家里的感觉。
早餐并不丰富,蜜饯、糕点、杂谷粥、腌肉等等,每样都只有一点,但是非常精致,徐础一看就知道它们出自东都有名的店铺。
马维并不觉这顿早餐有何特别,他刚刚洗完脸,在高圣泽的服侍下穿衣,还没到行军的时候,所以他穿便衣。
“昨晚我有急事要处理,冷落徐公子,万望海涵。”马维恢复轻松语气。
“满营的人都在羡慕我得到的礼遇,哪来的冷落”徐础笑道。
“哈哈,请坐,随便吃点吧,行军途中,没什么好东西。”
徐础坐下,向对面拱手道:“楼中军。”
楼硬也获得邀请,呆呆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吱。
马维坐到主位上,向楼硬道:“楼中军觉得不够丰盛吗”
“丰盛。”楼硬立刻拿起碗来,先吃半碗粥,然后小心翼翼地伸筷子夹菜。
马维不再理他,向徐础道:“徐公子受人所托,为何迟迟不肯开口”
“我建议改攻渔阳,梁王不感兴趣。”
“我的确不感兴趣,但我说的不是这件事。徐公子受潘将军所托,为何不替他说话”
潘楷只是与徐础私下交谈几句,而且没有屏退众人,离得稍远而已,还是被当成“大事”告到梁王这里。
“潘将军只想知道我是不是真心退位,此行是否又要称王,别无嘱托,不知梁王因何有此一问”
马维大笑,“徐公子虽未忠人之所托,至少还愿意为他保密。潘将军没请徐公子劝我少杀人吗果真如此的话,就是他对我撒谎,想借此隐瞒别的事情……”
徐础只得道:“潘将军倒是提起过一句,而
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
无论怎样,新帝登基都是一件大事、喜事,满城张灯结彩,街巷打扫得干干净净,鞋底太脏的百姓甚至不敢走出自家家门。
受邀参加大典的官员、贵戚与名宿多达一千五六百人,规模当然比不了东都时的前三任皇帝,对邺城来说,却是百余年未有过的隆重大事。
徐础没有受到邀请,为了避免尴尬,他获准返回思过谷。
谷中的人早就急坏了,见到公子平安归来,无不喜出望外,老仆跪地感谢上天,泪流不止。
孟应伯这几天的日子尤其不好过,一有风吹草动,脸色立变,以至于很少见人,天天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一会想逃出山谷,一会想慷慨赴义,却总是缺一两分胆量。
见到徐础,孟应伯比谁都高兴。
徐础与众人见过之后,请孟应伯去书房里说话,告诉他邺城有意与降世军结盟。
孟应伯千思万想,就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半晌才道:“我一向敬佩公子,现在才明白,我仍然低估了公子的本事。别人有两个妻子,早已焦头烂额,公子却能左右逢源,还能鼓动双方结盟——公子究竟为什么不肯称王来着”
“不要再提这件事,结盟与此无关,纯是邺城与秦州的最佳选择:一方有帝号而缺少兵力,一方兵力充足而缺少名号,正好互补。”
孟应伯点头,“我不提。”心里却没有改变看法,对徐础的敬佩之意又增加几分。
“邺城需要一位使者,我推荐了小孟将军。”
“使者什么使者”
“前去秦州向降世军传达善意的使者。”
孟应伯脸色骤变,连连摆手,“公子想要我的命,明说就是,有我哥哥做榜样,我绝不推迟,用不着让我千里迢迢回秦州见金圣女送死。”
孟应伯说话不知分寸,徐础早已习惯,微笑道:“这不是送死,我在救你一命。”
孟应伯还是摇头,“我是偷着逃出来的,以金圣女的火爆脾气,一见面就会用长槊将我捅个窟窿,莫说我不敢反抗,便是有这个胆量,也没这个本事。”
“金圣女可憎恨官兵”
“当然憎恨,双方那是你死我活。”
“可金圣女却能重用曹神洗等人,这是为何”
“呃……”
“金圣女性子刚烈,但不是记仇之人,只要有利于降世军,她可以原谅任何人,何况小孟将军并未犯下不可饶恕的重罪。”
“这可难说,金圣女若是知道我私下来请公子,罪过不小。”
“只要你带回去好消息,自会得到原谅,还会立大功一件。”
“好……吧,我一个人回去金圣女若是不信我怎么办”
“邺城会派人随你一同前往秦州。”
孟应伯想了一想,咬牙道:“公子不肯随我去秦州,我反正已是无路可走,与其留在这里等死,不如当一次使者,金圣女一高兴,没准真就能赦免我的罪过。”
“肯定会。”徐础做出保证。
“什么时候出发”
“新帝今日登基,估计明后日会派人请你进城。”
“进城”
“莫怕,问你什么就答什么,不要隐瞒,也不用撒谎。”
“连我此行的真实目的也说”
“对方若问起,你就说。邺城需要一位现成的带路信使,你的来意不会改变他们的决定。”
“明白。公子要捎带书信吗几句话也行。”
“书信免了,请转告王颠将军:吴国已亡,与其苦苦为之招魂,不如走一条新路。”
孟应伯叹息道:“看来也只好如此。”
“另请转告金圣女……”徐础想了好一会,“将你在谷中所见所闻告诉她就好,如果她感兴趣的话。”
“什么都可以说”
“我这里没什么事情需要隐瞒。”
“连芳德郡主也可以说”孟应伯必须确认一下。
徐础笑道:“无需隐瞒。”
“行,回到秦州我见机行事吧,金圣女若是不开心,我还是不提的好。”
次日一早,邺城果然派人来接孟应伯,顺便将保护山谷的官兵撤走,只留下哨所的十几名兵卒。
思过谷重归安静,或许是因为季节已过,或许是因为连日的折腾,野草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兴盛与傲慢,被割掉的再没有长出来,幸存者也终于服软,老老实实地待在指定位置,不再向外扩张。
徐础去给范闭扫墓,坐在墓碑上,在心里问道:“我等得够久了吗该是我出山的时候了”
思来想去,徐础长叹一声,喃喃道:“还得再等,可是我已向她许诺……”
远处有人喊他:“徐公子!请速去一趟城里,冯夫人有请!”
徐础站起身,却已看不到说话者,回到院子里,昌言之迎来道:“冯夫人派人送信,请公子立刻进城,说是有急事。”
“送信的人呢”
“已经走了,说是还要去请别人。”
徐础来不及想太多,找来马匹,准备立刻出发。
老仆十分担心,“公子这趟进城,什么时候能回来”
“尽快,应该不会太晚。”徐础拍马出谷,哨所的一名士兵奉命跟随护送。
进城时,天色将晚,城门口已有人等候,带领徐础直奔湘东王府邸。
冯菊娘匆匆出来迎接,神情冷峻,带徐础来到一间空屋子里,“请公子在此稍歇,大郡主很快会来。”
“出什么事了”
“是梁王,消息说他在孟津扣押两王,我只知道这些,详情要等大郡主来了再说。”冯菊娘点下头,匆匆离去。
徐础独自坐在屋子里,半晌无语,纳闷
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
欢颜郡主再出现时已是三更过后,一个人来,轻轻敲门,门开之后,她微笑道:“我看到灯还亮着。”
“请进。”徐础侧身让开。
欢颜郡主进屋,没有径坐主位,转身道:“我是来向徐公子道歉的。”
“道歉”
“请原谅我之前的失态,我本是来问计讨教,徐公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正是我所需要的,不该横加指责,更不该发怒。”
“还好,我并没有特别害怕。”徐础笑了笑,心里却掠过一点失落,自从逃出东都以来,他与欢颜郡主极少见面,可无论是做敌人,还是受到她的庇护时,总有几分惺惺相惜,彼此能够理解对方的想法。
这种感觉突然中断了一下,再连上时,已不那么自然。
欢颜郡主也笑了笑,“明天一早,公主与芳德郡主会同时、同地出发,一个南下淮州,一个北上贺荣。邺城借兵十万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一些人会因此胆战心寒,来邺城乞求原谅。”
“是条……计策。”
“渔阳的兵力也已增加,虽然不多,只有七千人,不足以出城迎敌,但足以固守城池。只要渔阳屹立冀北,贺荣部派来再多骑兵,也不敢轻易造次。”
“谁也不愿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