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
此时大乾的政治中心燕京城是风云变幻,晴朗的天空之下隐藏着政治的暗流。
自郑文下旨任命刘健为全权总理大臣之后,燕京城有的人兴奋,有的人担心,有的人失望,但也让燕京城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是粉墨登场,让这场大戏是充满活力,亦是更加精彩!
此时的刘健,正坐在武德殿中,悠然的品茶,远没有外界所想像的那么忙碌与焦急。
其实这种大事,具体的细节并不需要他过多的插手,他只需要把握大局,居中指挥,吩咐命令,具体的事自然会有人代劳的。
此时的刘健心中还是比较兴奋的,担任宰相十几年的他,此刻算得上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了!
这件事一处理,他十几年的宰相生涯算得上是有所成就,查处大乾粮仓亏空,彻底整顿吏治,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大案要案,这一处理他还是总理大臣,相比他十几年平稳的宰相生涯,这确实是他的政绩。
今后啊!怕不会有人称他“刘平平”了,这外号暗地里就是说他出任宰相之后,平稳平庸,一事无成,他听到这个外号之后,嘴上是一笑而过,但心中却是颇为不服气的!
是他不想成事吗当然不是,虽然他在政治上也没有多大的野心,没有一心想成为名相的想法,但还是希望自己的政治生涯有所建树的,但架不住一心只想成为一个太平天子的皇帝。
他也曾数次向先帝进言,整顿官场,改革吏治,但他一提起这些,先帝就左顾言他。最奇葩的一次,他刚刚提出这个话题,先帝听都不听,直接就跑了,当时他是多么的无奈。
如此之后,他也渐渐死心了,遂绝口不再提这些事情,只一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十几年下来,虽略显平庸,但总体上还能驾驭大乾这艘大船,让他平稳的行驶,他做得还是不错的!
只是没想到,先帝会暴毙而死,但更没想到的是,登上皇位竟然不是大乾朝堂中的三大实权王爷,而是那个一生下来就不受重视、天生跛脚的九皇子萧王郑文。
虽然当初是妥协之下的产物,但刘健心里并不看好他,一个出身低、无才无名、身体残疾的皇子。他还担心什么时候会暴发类似于唐朝“玄武门事变”的事,他心中还是颇为纠结的,但事已至此,反正也是皇室内部的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免费阅读】
但是让他大吃一惊,也好好的给他上了一课,难道这就是皇室天生对权力敏感的地方
这位登基之初一无所有的陛下,从登上皇位开始,就牢牢的抓住大义的名分,对先帝的亲信势力,那是礼贤下士,嘘寒问暖,对这些人是掏心掏肺,又是升官加爵,又是钱财赏赐……
这手段是使得顺溜,但效果也很好,大明宫势力与禁军势力一下子就投靠这位陛下了,这位陛下也就有了自己的基本盘。
接着这位陛下更是对自己和秦飞封爵,又设立内阁,一下子朝中不稳的局势就迅速平稳下来了。
紧接着这位陛下借着蒙古人进攻山海关的机会,先是把京城的驻军及军方大佬吴勇送往山海关,又调动河北驻军进入京城,又改组禁卫军为羽林军,并扩编羽林军……这一系列在军方的动作,下子京城的驻军就差不多被他掌控了!
但更妙的是,这位陛下与蒙古人的议和,不仅得了名亦得了利,算是建立了初步的威望。
但紧接着又是出城迎接凯旋大军,又是大手笔赏赐将军士卒,又是大宴军方将领,这一系列的手段,一下子就牢牢的抓住大乾的军心。
这一系列的手段让旁观的刘健是目瞪口呆,但内心也是深深佩服,刘健在心底深深的告诉自己,这绝对是厉害人物,好像什么事都难不倒他,在本朝绝对能与那位太宗皇帝相媲美!
但是,刘健这位新登基的陛下似乎运气不是那么好。比不了先帝,十几年的太平天子,朝中都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切风平浪静!
但这位陛下一登基,大事是接二连三的发生,蒙古人进攻山海关暂且不提,先是工部弹劾案牵扯出的贪污受贿,涉及的人员之多、范围之广在大乾是绝无仅有的;接着是帝陵一案又牵扯出三大实权王爷的明争暗斗,大戏是接着一出又一出,让他们这些旁观者也是目瞪口呆;紧接着郭成之死,又牵扯出大乾粮仓倒卖亏空案。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就暴发出这么多大案,着实是让刘健措手不及的。
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刘健感觉是前所未有的累,事情多而大,让刘健忙得像只狗,感觉十几年的宰相都没这两个月累。
但他自己也感觉还是很充实的,终于能沉下心来做些事了!
于是,刘健又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长舒了一口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服。
58.阴谋与剑
而此时宋王府的一间密室之中。
暗淡的烛光照耀下,宋王郑昭的神色情黯淡,脸上有些不安。
而站在一旁的黑衣人,蒙着面,很是恭敬,却是一言不发。
过了好大一会儿,郑昭才开口说道:“你说,孤该怎么办”
那黑衣人听了,沉默了一下,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王爷,事情已经到了这时候了,小皇帝已经下令严查,迟早会供出王爷的,进亦是死,退亦是死,不如聚集我们的势力在京城博命一击!”
郑昭听了,沉默了,过了好久,方才开口道:“不妥,不是孤下不定决心,而是成功的机会太小了,怕是连一成机会都没有!”
“要是能聚集一两万士兵,孤倒是敢试试,只是我们在军中的势力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上不了台面的玩意,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那黑衣人听了,沉默了,又才开口道:“王爷,要不趁着现在,逃吧!让替身代替您,而您逃出大乾或阴藏在暗中,当然最好是离开大乾,小皇帝的锦衣卫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这些天我们损失了不少人。”
“不行,孤不甘心啊!二十多年了,孤干不过孤那废物皇兄也就罢了,难道连他那个跛脚的儿子也干过”郑昭听了,是有些气急败坏的说。
黑衣人听了,心中也是无语,这两人你本就干不过,难道你老人家心里就没点自知之明吗
你本就是个志大才疏的货,二十多年来,也就干些小打小闹的事,唯一干的一件大事也就是这粮仓倒卖亏空,但你一个天天想着皇位的人既然去干这个,你的脑子呢,这明显是一个巨坑嘛,就是登上了皇位你也怕坐不稳喽!
而且,二十多年来,你接触朝臣都是偷偷摸摸的,说得好听你这是神秘,有城府,说得难听就是胆小怕事,没有担当,人家隔着老远就能知道你不是个能成事的人,人家傻了才会投靠你的,投靠你的就当你是傻子,背着你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把你当挡箭牌呢!
当然这些话打死黑衣人都不敢说出来,作为暗卫自然有其生存之道,他也只敢心里偷偷的吐个槽。
于是,黑衣人就接着说道:“王爷,那到底要怎么办您吩咐就是,属下保证会办得妥妥的!”
郑昭听了,却是沉默了,好久才又开口说道:“你说,要不孤在府里宴请孤的好皇侄,下毒或刺死他!”
那黑衣人听了,顿时脑门发疼,这才几天不见王爷,怎么智商下降了,这种主意都敢出,不会是被吓得吧!
“王爷,您万万不可有此念。一是王爷的事小皇帝怕是现在已经知道了,王爷邀请他,他会不会来还两说!”【!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二是就算来了,也必然是会有所准备,这样一来有很大的可能会暴露,王爷您会万劫不复的。就算没有被发现,王爷您侥幸成功了,在现场的您也逃脱不了!王爷身份贵重,万万不可如此!”
那黑衣人一听宋王爷的馊主意,马上就开口反驳道,不是他怕死,而是成功不了,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是了,是了,是孤太想当然了,都是急的。”宋王听了,摸了摸脑门,才开口说道。
接着又说道:“那你说说你的博命一击,孤也听听!”
那黑衣人听了,沉思了一会儿,方才开口道:“王爷,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势力死士居多,而且大多位于京城及周边,三天之内我们大约可以在京城聚集三千死士,这些人都是王爷二十多年来培养的暗势力,绝对的死忠。”
“我们可以在三天之后的夜晚动手。一边让王爷在军中的人制造些声势,另一边再派人潜入京城的三大粮仓放火烧粮。到时候羽林军必定会分散出去一部分,我们就声东击西,率领死士进攻大明宫,看能不能杀死小皇帝。这就是属下的博命一击。”
“但是,王爷,属下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属下还是建议王爷直接逃走为好,没有必要做这些无谓的牺牲。”
“而且就算成功了,王爷也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果实,属下觉得没有必要。”这黑衣人又说道,先前他之所以建议宋王爷博命一击,只是因为看到自己主子宋王爷失魂落魄的样子,给他打打气而已,可不是要真的这么来!
郑昭听了,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方才开口道:“就按你说的办!”
“王爷,您……”
“不必再说了,孤已经决定了,这次的事早晚会查到孤的,孤想了又想,这次的事情只有两个结果,赐死或是圈禁至死。”那黑衣人才刚开口,就被郑昭打断。
“但这样的结果孤都是接受不了的,孤活了四十多年了,出京城的日子屈指可数,这样的日子孤早受够了!”郑昭声音有些激昂的说道。
“其美孤也知道不可能成功,但这一次,孤就想和孤的好皇侄好好较量一次。虽然是有些鸡蛋碰石头的感觉,但是孤这一生,就是有些太懦弱了,是时候放肆那么一回了!”
那黑衣人听了,方才开口道:“王爷,既然您执意如此,那就让属下去办吧,而您先走!”
“不,这一次孤亲自上,而你让人带着孤刚出生的小儿子离开京城,找个地方隐性埋名的活下去,算是给孤留个根,一辈子也不要让他知道孤的事,也不用想着为孤报仇,这是孤该有的下场!”郑昭一脸平静的对这黑衣人说道,脸上居然还露
59.武器阁
而此刻的郑文,正在仔细的看一把剑,这把剑,看上去非常的古朴大方,有时间的味道,整个黑色剑鞘上没有任何花纹,只有“龙泉”两个苍劲大字,这就是太祖皇帝郑武征战一生的佩创。
而这把佩剑却是没有任何关于它出处的记载,《太宗实录》中也只记载了这把剑跟随了太祖皇帝一生,却是没有陪葬。
郑文从剑架上拿下这把宝剑,抽出剑一看,顿时是阵阵寒光,渗得郑文的皮肤都有些发凉,不愧是沙场利器!
郑文握着龙泉剑,对着剑架的一角挥了一下,还没怎么感觉使力,“咔”的一声,上好的剑架就应声而落,只留下平齐的缺口,让郑文看了是目瞪口呆,心中却是一阵欣喜。
而这时,在一边欣赏这些武器的李英儿却走过来,笑着对郑文说:“陛下,小女子是说没想到陛下的先辈却是收藏了这么多武器,还都是珍品,我还是第一次见,真是让小女子大开眼界呀!”
显然李英儿作为一个将军的女儿还是非常喜欢武器的。
郑文听了,笑了笑,方才开口道:“那是当然,我大乾开国三百余年的底蕴又岂是别人家能比的”
“我大乾以武立国,不是朕自夸,纵观历朝历代,只有秦、两汉、唐这几个朝代在武功上盛过我大乾,其他的在武功也不值一提!”郑文有些感慨的又说道。
但这也的确如此,想大乾开国之初,太祖皇帝郑武以燕地低级军官身份反石氏,才一年时间就干掉了石氏的统治、打退了辽人的进攻,再一年时间就挥兵中原,相继攻灭中原各诸侯,一统天下!
要不是太祖皇帝暴毙而亡,早没其他人什么事了,什么大辽,什么西夏,什么大理,早被削平了。
可就算如此,大乾立国三百余年,能常年保持一百多万大军,和辽人怼,和金人怼,和蒙古人怼,想想就知道大乾武力的盛行!
要知道,大乾开国之初,遇到的可是辽国的开国太祖耶律阿保机带领的辽国,辽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了。辽国刚衰弱下去,又遇到金国开国太祖完颜阿骨打率领的金国,又是一阵猛怼。等金国刚刚衰弱下去,这边大乾正准备攻灭金国,又遇到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的蒙古军队,又是一阵猛怼,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只好各自上收兵议和!
从这些可以看出,大乾凭着自己的武力,这三百年中是硬扛了三个民族给中原带来的巨大压力,要知道历史上这三个民族就有两个入主中原,金国打到长江边,只剩下南宋小朝庭在杭州苟延残喘,而蒙古人更是了得,直接一统中华,建立中华历史上领土最大的帝国。
所以郑文才说大乾的武功盛行,这绝不是吹牛,只是运气有些差了,要是在其他时代,早就干得其他民族势力哭爹喊娘,跪着叫爸爸了!
也就这个历史时期,三百余年来就遇到了三个民族最鼎盛的时候,但是凭着自己的武功还是能屹立中原,跟这些势力打得有声有色的,就可想而知,大乾武功的盛行!
李英儿听了,点了点头,一脸的认同,就接着说道:“陛下说得不错!大乾立国三百余年来,就是运气差了那么一点点,才没有像汉唐那样留下赫赫威名!”
大乾的社会风气是紧随大唐而来的,又自成风气。虽然没有大唐前期那么开放,直接出了个女帝武则天,像什么太平公主、上婉儿这种政治女强人,女人干政涉政是常事。但也没有明清时候的程朱理学、封建礼教对女子那样束缚,什么三寸金莲,什么女子出门不许抛头露面,不许与男子说话,这些都没有。
也就是上层世家大族对女子还稍微有些束缚,但还是该读书的还是要读书,该骑马的还是要骑马,这大乾的世家大族小姐你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什么琴棋书画呀,什么厨艺茶艺呀这些,否则是会嫁不出去的,要放现在,混混娱乐圈,保准是大明星,搞一下直播,收粉是妥妥的!
而大乾民间则是开放许多,什么下地耕田,什么养蚕经商,许多女子都活跃在这些地方,甚至还有不少女户主(户籍上的名字,也就是一家之主),什么女子在丈夫死后必须守寡这种事在大乾是没有的,全凭自愿,但是没有孩子的寡妇人你必须得交税,而且官府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催嫁,这是为了增加人口。
所以,李英儿这么一说,郑文也不感到奇怪,不怎么严格的说,李英儿也算得上世家大小姐,她受的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有如此见识也理所应当,当然郑文也不会大煞风景的说什么“女人不准干政”的话语,郑文要是说出去,明面上人家不敢说,但暗地里绝对会被人齿笑!
郑文听了,点了点头,方才笑着说的:“英儿不错嘛,有见识,这是朕这些天听过最为有见识的话。”
“朕知道,你也是个爱武器的人,看看这些我大乾先祖收藏的武器,有喜欢的没有,只要不是先祖们的随身佩剑及武器,朕就赏你一件,怎么样”郑文把把龙泉剑重新插回了剑鞘,又指着大乾各代先祖收藏的武器说道。
“真的吗陛下,那小女子可就选了。”李英儿是一脸兴奋,用喋喋的语气开口说道,眼晴却不停的乱瞄,却只是往剑
60.察觉
郑文与李英儿在藏宝殿呆了一个多时辰,才一起回到了大明宫。
吃过饭,郑文就开始看书,当了皇帝之后,郑文才深感自己学识不够,因此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努力的开始读书,不断的汲取营养,各种史书及大乾的皇室秘闻,他都看了个遍,并结合自身有的现代知识,且认真的做了读书笔记。
就此如,看到唐史“玄武门事变”的时候,郑文就这样写到:唐代近三百年历史,成也李世民,败也李世民。李世民开了武力夺取皇位的头,唐朝的前中期,就是一段政局迭变的历史,先是太子李承乾兵变被废,接着又是武曌夺了她儿子李显的皇位,自己做了大周皇帝,晚年又被他儿子李显等人夺回去,接着又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的大戏,但也因此开创了唐朝的最盛世开元盛世。长时间的政局迭变,就会逼着最聪明最合适的统治者登上皇位,李隆基就是典型。但是,由此可看出,制度的重要性,要谨记,制度!制度!制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