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风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光
而且,女人都是水做的,要温柔对待,温柔,懂吗潞王!
……
两名内侍放下秦雯雯。
秦雯雯不敢造次,头伏于地,声音也弱了下来,哭诉道:“太后娘娘,奴婢自十三岁入宫,如今已有十年有余。今日,奴婢受小王爷羞辱,不想苟活于世,请太后娘娘赐奴婢一死!”
朱翊镠气得咬牙切齿,只是不敢表现出来。怎么骂你一句“狗东西”就叫羞辱……还不让本王说话了
两位公主随后赶到,也觉得秦雯雯未免小题大做,想着娘亲本来就心烦意乱,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吗
李太后冷着脸,不疾不徐地道:“你先起来,并非本宫护着儿子。赐死你容易,不过一句话的事,但本宫想问你,死了之后呢”
秦雯雯一下子被得不吭声。
李太后走到秦雯雯跟前,俯身,伸手,做了一个搀扶的动作:“起来吧!”
“太后,奴婢……”秦雯雯涕泪纵横,不敢让李太后搀扶,自己赶紧爬起来了。
李太后苦口婆心地道:“潞王是什么性子,你既入宫十年,几乎看着他长大的,还不清楚吗本宫骂过他多少回打过他多少回何必为他一句话寻死觅活的呢”
“是啊!雯姐,小王爷还是个孩子呢!”刚才报信的那女官也连忙劝了一句。
“奴婢惊动太后娘娘,罪该万死!”秦雯雯道。
“下去吧。”李太后一抬手,幽幽言道,“今天的事,切莫放心上,至于寻死,更是不可。人活于世,有多少称心如意的事若遇不开心,便萌生死念,那有多少条命也不够啊!”
“奴婢知罪!”
“不是你的罪,本宫知道,是潞王这孩子顽劣。看,他不是一直跪在你们面前吗恨只恨本宫教子无方。”说着,李太后眼眶里竟闪动着泪花。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惹太后娘娘伤心!奴婢罪该万死……”秦雯雯又跪倒。
另一名女官跟着也跪下。
“都下去吧。”
“是。”秦雯雯诚惶诚恐,站起来躬身而退,再不敢叨扰。
“你们也下去。”李太后又冲两名内侍一抬手。
两名内侍也走了。
“娘,坐。”
寿阳公主和永宁公主上前,将李太后扶到绣榻上。
暖阁里瞬时安静下来。
……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李太后处事果然很有一套。张静修深感佩服。这个时候,换作是他,也会这么做。
&n
第062章 待遇截然不同
“太后娘娘!”张静修拔高音量,若非腰酸背痛腿抽筋,这个时候肯定要拜倒,“臣哪敢欺骗您啊若说臣的父亲是千里马,那您便是父亲的伯乐。娘娘虽是女子,可巾帼不让须眉,将天下男子都比了下去,臣对您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因为这番话发自肺腑,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眼前,张静修对李太后都是由衷地佩服,所以说得真挚又动情。
而且不知不觉中,将父亲拉出来,这样更有效果。
果然,李太后的眼神没有之前那么犀利,但仍带着质疑:“哦,是吗你真不敢欺骗本宫”
张静修心知肚明,今天才第一次见李太后,若说有欺骗,那也肯定是为潞王撒谎一事。
“当然。”
张静修这一声答得非常干脆,但随即又补充道:“若是哪天太后娘娘发现臣欺骗了您,那一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臣脑子进水了,犯糊涂;二是善意的欺骗,绝对为了娘娘好。除此,臣可对天发誓,断不敢欺骗娘娘。”
“好,本宫记住你的话!”李太后点了点头,看似很满意,“想吃什么本宫立即吩咐御膳房给你做。”
朱翊镠见娘亲高兴,不提惩罚一事,立马儿接道:“娘,要吃猪肘子,红烧肉,还有,还有……”
只是,刚数了两道菜名,便勾下头,不敢吱声了,因为他发现娘亲的目光与刚才看张静修的目光截然不同。
刚才是温和中带着笑意,瞬间变成了愤怒中带着寒意。
娘啊娘,我才是你的儿子好不好
朱翊镠觉得憋屈。
这一刻,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哪个宫女生下,被娘夺过来的。
张静修侃侃言道:“多谢娘娘好意,臣即便不吃饭,现在浑身也充满了洪荒之力。臣想,不用那么麻烦,来一碗瘦肉粥就可以了,因为臣经此一跪,想起了一件事,需要急着赶回去……”
“你说什么力”
“娘娘,洪荒之力,就是全宇宙的力量,哦,全世界、全天下的力量。”张静修发现这个“洪荒之力”还不好解释。
“哦,”李太后点点头,吩咐道,“尧娥,传话让御膳房的厨子迅速做一碗瘦肉粥,多放点肉。”
“娘,你好像也没吃呢。”寿阳公主提醒道。
“娘不饿,一会儿再吃。”
“娘,孩儿也没吃呢。”朱翊镠又没底气地嘀咕了一句。没有红烧肉猪肘子,瘦肉粥来一碗也行。
然而,李太后没有搭理他。
朱翊镠摇头叹息,忽然觉得自己的决定好像欠考虑。不能让张静修做自己姐夫或妹夫。若是张静修进了这个门,那以后自己在娘亲的心中还有一席之地吗
寿阳公主去了,留下永宁公主陪伴在李太后身旁。
“刚下你说想起了什么事”
“回娘娘,跪得久了,原来滋味儿真是不好受,嘻嘻……”张静修真诚地笑道,“但臣绝没有怪娘娘之心,而是想起臣的院子里也跪着一个人,他从天蒙蒙亮就开始跪起,想必这会儿肯定还跪着。臣刚才都站不起来,那他会更加难受,所以臣想吃点东西赶紧回去,还望娘娘成全。”
“嗯。”李太后微微颔首。
“多谢娘娘!”
“听说你收了一个举人为徒”
“是,那是他的荣幸。”
李太后:“……”
永宁公主:“……”
朱翊镠:“……”
一个个错愕的望着张静修,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刚才还说得好好的,怎么忽然来一句如此骄傲自大、折损他人的话
张静修不紧不慢地道:“回娘娘,臣那弟子虽说是一举人,可参加会试,三次落第,资质太过平庸,能拜在臣的门下,实乃他的造化。”
脑子进水的人,原来有时候真会犯糊涂的……
这是李太后、永宁公主、朱翊镠三个人一致的看法。只是朱翊镠的想法多一个:你小子吹牛逼也很在行哈。
因为张静修这番话,一时陷入了沉寂。
都不知说什么好。
张静修也感觉到,好像……天,就这样被自己聊死了。
哎,不怪你们,不怪你们,现在让你们相信,张乔松拜我张静修为师是他三生有幸,你们肯定不信。
但总有一天,会让你们相信。
等着!
寿阳公主传完话回来,又坐到李太后的身边。
很快,瘦肉粥送到。
有且只有一碗。
第063章 真香
听到“董嗣成”这名字,张静修好鸡冻,那比听到“张乔松”的名字不知兴奋多少倍。
因为,当时听到“张乔松”的名字时,他只觉得名字有点熟,但没有想起来到底是谁
甚至在哪儿见过这名字都没想起来。
后来,是听到张乔松他爹一通叱骂才勉强回忆起。
原来,张乔松这名字是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金榜上看到的,只是名次不很靠前,所以一时没什么太深的印象。
但董嗣成,太有印象了。
他是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人,也就是那一科殿试的第四名。
紧随董嗣成之后的,是一个更牛逼的人: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那一科,顾宪成考的是第五名。
张静修听到小亲亲说出“董嗣成”这个名字时,之所以没有表现出内心的狂喜。
是因为:一来,还不确定这个“董嗣成”,是否就是庚辰科殿试金榜上的那个“董嗣成”。毕竟,人家现在还是个穷秀才呢,连举人都不是。
二来,现在自己与这个“董嗣成”好像也没啥关系,不过是扔给他一锭银子,帮他渡过最最难关,然后这个偏执的人一定要感谢,仅此而已。
但是,听到“董嗣成”这名字时,张静修还是无比鸡冻。
万历八年会试——作为拯救父亲计划中的一环,张静修有心改变这个格局,那么自然而然,要从“进士”那些人着手。
庚辰科殿试金榜上,共有三百零二名进士,不可能全部关注,但前几名,肯定要留心。比如:张懋修、萧良有、王庭撰、董嗣成、顾宪成等。
……
“咱先吃饭,不管那穷书生。”张静修将内心的鸡冻暂时压住,觉得对付董嗣成这种偏执的人,不能操之过急,欲情故纵似乎更稳当有效一些。
“哦。”小亲亲点点头,想着也不差这一会儿半会儿,反正董嗣成说了,他能挺得住。
不过,张静修自己一说起“穷书生”这三个字时,觉得这个董嗣成十有**就是庚辰科殿试金榜上的那个董嗣成。
历史上那些学霸中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有偏执的一面,如李白、苏轼、王国维等。
因为“偏执”,换个词,就是“钻牛角尖儿”。而钻牛角尖儿,可以说是“读书人”不可或缺的性格。
只有钻,才会读得深。
只有钻,才有质疑、求证的精神。
董嗣成的性格,无疑偏执到了极致,具备“学霸”的基本条件。
虽然现在他还只是个秀才。
但明年,即万历七年,不就可以参加乡试吗乡试一旦考中,录为举人,那第二年,即万历八年,就可以参加会试了。
时间上,是吻合的。
即便院子里的董嗣成,不是庚辰科殿试金榜的那个董嗣成,张静修想着,既然要改变会试格局,那也可以让他有一番作为。
想到这一节,张静修开始琢磨、盘算……
他一边吃饭,一边偷偷地乐着。
方岳心里惦记着新衣服,见小少爷脸上挂着笑容,还以为他在宫里遇到什么开心事儿。
既然开心,那还不抓进机会,等待何时
所以,方岳冲小亲亲挤了挤眼。他自己不敢说,便怂恿小亲亲。
小亲亲心领神会,毕竟答应过方岳。
很快,小亲亲率先吃完。
“小少爷。”
“嗯”张静修心不在焉的,还在想着董嗣成的事。
“小乔已经拜了师,小少爷理应送给他一件新衣服。”小亲亲旁敲侧击。
“买去,这点小事你做主便是,不用问本少爷。”
“哦,小岳岳的衣服也破得不成样子。”
方岳听了,激动地微笑,冲小亲亲不断点头,一副你真好的贱样儿。
“买去。”
“是小岳岳的。”小亲亲见小少爷好像心思不在这上面,又特意提醒了一句。
“买去。”张静修依然还是回答那两个字。
“哦。”小亲亲冲方岳浅浅一笑。
成了。
方岳登时跳起来,兴奋地道:“小少爷,你终于答应,肯为我买新衣服啦,好开心呀!”
张静修这才一愣,缓过神来,盯着方岳问:“你跳什么捡钱了吗还是中大奖了”
“小少爷,高兴啊!”
“高兴啥”
“小少爷刚才答应为我买新衣服的。”
“谁答应的
第064章 赶都赶不走 真正的狗屎运
董嗣成没说谎。
他可真是三天没吃东西。
这三天里,方岳刚才送给他三碗米饭,对,是三碗,不是两碗,后来又送了一碗。
董嗣成还在客栈里偷偷喝过客人剩下的半碗菜汤。
除此,再也没吃过其它任何东西了。
因为,穷,他身无分文。
连吃三碗,不是因为饭量惊人,而是因为饿。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支撑到现在。
跪在院子里,张乔松、方岳和小亲亲都怕他随时会晕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