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李时珍!

    罗信猛然想到了李时珍,想到了嘉靖帝召见李时珍。

    李时珍应该能够推测出来嘉靖帝的寿命吧?

    罗信精神一振,匆匆向着宫门外走去。来到宫门外,鲁大庆和万大全一直在宫门外等着,见到罗信走出来,便急忙迎上来。

    老爷!

    而这个时候,罗信的马车也赶了过来。罗信登上马车,鲁大庆骑着马,靠近着车窗,压低着声音道:

    老爷,裕王殿下已经上表,请求发落,随后大门紧闭。还有,陛下已经派钦差前往北方边关,急招马芳回京。

    罗信心中一沉,裕王那边关系应该不大,裕王只是做出一个姿态,如今嘉靖帝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

    嘉靖帝将马芳调回来是什么意思?

    罗信和马芳是朋友,这没有错。但是却不是至交,马芳更不是戚继光和俞大猷那般,可以成为罗信的追随者。马芳和罗信更是相互欣赏,这让未来的京城充满了变数。

    回府!

    裕王府。

    大门紧闭,门口也没有了侍卫,不过大门内却有着侍卫严密把手。整个裕王府内所有的宫女和太监,都不敢大声说话,连走路都小心翼翼,放轻了脚步,府内飘荡着紧张的气氛。

    裕王府的寝室,同样是大门紧闭。裕王在地上来回踱步。李妃将孩子哄睡,交给了嬷嬷,此时也在寝宫,站在了一旁,望着裕王,也是一脸的不安。

    只是两天的功夫,裕王便瘦了很多,脸色也有着一层不正常的白,来回在地上走动,眼中却没有焦距,一副失神儿的模样。李妃不由在心中叹气,她嫁给裕王已经很久了,非常了解裕王,可是越了解,心中却没有安全感。

    裕王突然顿住了脚步,有些无力地坐在了椅子上,双目总算是有了焦距,只是有了焦距的双眸中,显露出来的是无尽的焦躁和恐惧,低声呢喃道:

    也不知道高师有没有出来?罗师被传进宫,有没有出来?张师出的这个主意,让孤大门紧闭,这不是断了和外面的联系吗?弄得孤如今像是个聋子一般,什么都不知道,真是令人心焦。

    李妃在心中叹息了一声,柔声道:父皇如今喜怒无常,又正在气头上。张师让我们不做不说,紧闭大门,虽然被动,但是却也不会给人攻讦的把柄。

    裕王闭上了眼睛,脸上现出悲戚之色,声音低沉道:即便是百姓的儿子,恐怕也没有孤给父皇当儿子,如此的艰难。近三十年了,孤每天都是过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王府根本就是一座天牢,将孤关押在这里。

    说到这里,他不由双目垂泪道:即便是如此,也不能够消减父皇对孤的猜忌,这次的事情如果过不去,孤也许就会被父皇给废了。

    李妃见到裕王说得凄惨,也不由悲从心来,落下了眼泪,上前握住裕王的手,哽咽道:

    殿下,您不要胡乱猜想,如今父皇只有你一个儿子了,而且您又为父皇生了皇孙,父皇不可能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而让别人的儿子登上皇位。那不是断自己的根吗?父皇英明神武,断无可能做出此等愧对列祖列宗的事情。

    htt:

    天才本站地址:。




第1450章 天牢
    裕王闻听,也觉得李妃说得有理。焦躁的心微微安定了一丝,反手紧紧握住李妃的小手,眼中露出渴盼之色道:

    可是父皇为什么还要将高师他们关起来,又把罗师宣进宫中?而且还让黄公公给孤送来奏章?

    李妃作为一个女人,更不明白嘉靖帝的心理了。不过,她却是知道,此时必须要给裕王信心,否则还没有等嘉靖帝消气,这裕王恐怕就自己焦虑而死了。脑子里迅速地转动,然后轻声道:

    殿下,这些臣妾都不懂。但是,您不是罪信任罗师吗?罗师曾经和你说过,一动不如一静。当我们搞不清父皇的心思之时,就什么也不要做,罗师在外面,殿下必定无事。以罗师的本事,如果需要和殿下通气,一定会派人来。

    裕王猛然想起,罗信就曾经和刘守有夜半潜入过他的府中,府中的侍卫没有一个人知道。如果真的事态严重,罗信一定会派人前来,躲过父皇的监察。想到这里,心里又安稳了一丝,苦笑道:

    是啊,孤想的再多也没有用啊,如今大门紧闭,孤就像一个瞎子和聋子。算了,孤也不想了。外面有罗师,有高师和张师,孤就大门紧闭,过几天寻常百姓的生活吧。

    李妃含笑道:对对,我们两个就过几天寻常百姓的生活。

    罗府。

    罗信一脚迈进府门中,连官服都没有来得及去脱,便急匆匆地进入到李时珍的小院,推门走了进去,便见到李时珍难得的没有在哪儿编撰他的本草纲目,而是在那里悠闲的喝茶,见到罗信进来,也不奇怪,一边拿起一个杯子给罗信倒茶,一边道:

    坐!

    罗信坐了下来,嗅到了茶香,还真是渴了,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李时珍瞪眼道:

    你这叫品茶吗?真是可惜了老夫泡的茶。

    呵呵罗信笑道:渴了。对了,李先生,今日你怎么没有编撰本草纲目?

    说到这里,罗信的眼睛一亮:难道已经编撰完了?

    没有!李时珍摇了摇头道:哪里会那么快?不过我知道你回来,一定会先跑到我这里,便沏好茶在这里等你。

    罗信的神色变得郑重,望向了李时珍。李时珍的神色也变得严肃道:

    陛下宣我进宫,是问寿元。

    如何?

    李时珍皱了皱眉头,如何叹息了一声道:三个月到半年。

    这么短?罗信心中吃惊。

    李时珍点点头道:如果皇上能够不再吃那些仙丹,按照我给他的方子调理身体,还能够坚持半年。如果还继续吃那些仙丹,估计最多也就三个月。

    罗信眼睛眯了眯,然后和李时珍闲聊了一刻钟,再一次答应李时珍,只要本草纲目编撰出来,便立刻给李时珍出版,这才在李时珍高兴的笑容中离开。

    缓步离开了李时珍的小院,罗信一边走一边思索,最终吐出了一口气,低声呢喃道:

    最多半年,那就拖吧。希望能够拖半年的时间。

    心中有了决定,罗信便没有急着去天牢,而是洗了一个澡,又在家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才来到了天牢。

    天牢。

    守备森严,罗信在提刑司的大太监陪同下,进入到天牢。

    天牢内昏暗,提刑司的人提着灯笼走在前面,罗信跟在了后面。整个天牢都是用大石头砌成,而且是向着下方延伸,整个天牢都建造在地下。不时地听到从墙体上渗透进来的水,凝结成水滴,滴答滴答的滴落。天牢内尽是潮湿的味道,这这里关久了,恐怕不用杀,也会染病而亡。

    罗信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如今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拖,但是恐怕也拖半年的时间,也不知道这些官员在这种环境下,能不能活半年。要知道,这些文官的身体可都是很一般。

    但愿这些官员肯认错吧,如此也能够尽快地离开这个地方。

    跟着前面提灯笼的太监走了很久,便看到了一个个官员。每个官员都被单独关押在一个牢房内,这些人都坐在了地上,身上还戴着镣铐。

    听到脚步声,那些官员不由都抬头望向外面,通过灯笼的光芒,看到了罗信,牢房内的官员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根本都没有抬头看,有的人抬头看了一眼罗信,便有垂下了眼帘,有的人一直看着罗信,有的人站了起来,有的人来到了牢房门口,向着罗信开口道:

    罗大人,你怎么来了?

    罗信温和地说道:陛下将此案交给在下,在下便只好来了。

    陛下要如何处理我等?有的官员忍不住问道。

    罗信便叹息了一声道:你们觉得呢?

    最多就是廷仗呗!有人不在乎地说道。

    是啊!罗信淡淡地说道:如果是廷仗一百,然后以罪犯论处呢?

    天牢内一下子就寂静了起来,这些官员都知道罗信的话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当中恐怕没有人能够在一百廷仗下活下来。

    而且最关键的是最终以罪犯论处,也就是说,即便是是挺过来了没有死,也会被发配,自己的家眷也会被当作罪犯牵连。

    不!

    不可能!

    陛下不会这样的!

    这些人当即就乱了起来,他们可不想得到这样的结果。他们想的是逼迫嘉靖帝退缩,答应给他们涨俸禄。实在是得不到这个结果,也能够成就一番名声。被廷仗,被罢官,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会让他们在清流中的名声更加响亮。他们可以回到家乡,以此名声为基础养望。到时候,自会再度回到官场。

    但是,如果是一百廷仗,那就不是赚取名声了,而是会被活活打死。

    打死也就打死了,而且还会牵连整个家眷,这绝对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一下子,很多人的心理就崩溃了。

    罗大人,这不是真的,是不是?

    罗信心中叹息了一声道:我也想他不是真的,但可惜它就是真的。

    推荐好友一本书:

    书名:全民斗鲲

    作者:周周笑

    简介:当鲲第一次降临地球的时候,远古公元前时代的庄子恰好看到了,在其书中描述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然而,鲲在那个时代却是来去匆匆,未曾再留下痕迹。等鲲第二次降临地球时,人类的科技时代,却因为鲲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斗鲲,从来都是以命相搏的!

    斗鲲,不是鲲死,就是我亡!

    htt: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



第1451章 申斥
    罗大人

    罗信再度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继续向着里面走去,一直走到了海瑞所在了牢房,在海瑞的心中,对罗信还是有着钦佩的。虽然他看不惯罗信的锦衣玉食,但是也不得不服气,罗信的南征北战,为大明所做的一切。站起身形,向着罗信施礼道:

    见过罗大人。

    罗信定定地望着海瑞,最终却是叹息出声,然后对旁边的太监说道:

    先提审海瑞吧。

    然后,便转身离开。东厂的太监便打开了牢门,押解着海瑞跟在了后面。

    来到了审讯室,罗信坐在了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在罗信的吩咐下,也给海瑞准备了一张椅子,让海瑞坐下。

    罗信望着坐在对面的海瑞,见到他虽然戴着镣铐,虽然骨瘦如柴,但是却依旧坐得笔直,双目淡然地望着罗信,气定神闲。

    跟随而来的大太监也坐在了一张椅子后面,准备好了笔墨纸砚,等待着罗信问案。

    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吐气开声道:海瑞。

    下官在。

    海瑞,为何要在奏本上如此触逆皇上?

    一旁的大太监奋笔疾书,记载着罗信和海瑞的每一句对话。

    海瑞淡淡地说道:下官只是凭着一颗良心,尽为官的本分。自皇上登基以来,大明国事如水深,百姓生活如火热,只要有良心的官员,看得都十分清楚。虽然近两年,大明有所起色但是陛下修道却也变本加厉,如此下去,大明好不容易有的这点儿气色,也必定夭折,我想这些状况,罗大人必定看得清清楚楚,今日又何必来问下官?

    一旁的大太监听到海瑞竟然诅咒大明必定夭折,一张脸气得铁青,若不是此时是罗信主审,他都恨不得上去抽海瑞。罗信倒是神色平淡,实际上他没有觉得海瑞说得不对,这大明确实被嘉靖帝折腾得够强。

    一个堂堂皇帝,整日不上朝,只知道修道,每年都耗费无数财力,如今更是还要什么修祭坛,祈求上苍延续寿元十二年,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正所谓上行下效,这样的皇帝带领着整个大明的风气能好吗?

    心中叹息了一声,表面上依旧神色淡淡地说道:海瑞,你一个小小的郎中,知道多少国家大事?你的位置决定你,根本对国家大事不甚了解,就仿佛你站在山脚下,又如何具备站在峰巅之上的眼界?所以,你又怎知你不是在妄语?

    海瑞梗着脖子道:我如果是妄语,那杀了我就是。我只是看到了不平,替天下人说几句公道话。

    杀了你?就能够洗去你对圣上的侮辱吗?你看到了不平?这天下又何尝有绝对的公平?比方说你海瑞,难道就你海瑞想要读书?天下想要读书的人,何其多也,但是他们都没有你这个条件。难道这就公平了吗?

    你老母在堂,妻子待产。咱们不说百善孝为善,就说你如此做,让你老母和妻子受到牵连,这对她们公平吗?

    海瑞神色一黯:我知道我不孝,愧对母亲和妻子,但是这大明百姓过得不如我的比比皆是,破家知府的贪官遍地皆是,大明百姓有几家过得如意?

    若人人都想着自己的小家,而不顾天下万民,这天下要我们这些读书人何用?

    罗信淡淡地说道:你高估自己了,你一个小小的郎中,能够救得了天下万民?

    我不敢做此想!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陛下幡然醒悟,则天下幸甚。如今满朝文武,贪婪奢靡成风,盼陛下能够整肃吏治。

    罗信沉吟了片刻道:为官有务实务虚之分。如果你真的为大明百姓着想,那就去务实。

    海瑞,今日本官审你,那就拿本官为例。本官南灭倭寇,张道源,白莲教,北击鞑子和高丽。这是务实,带给了大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不需要再受刀兵之苦。本官经营市舶司和互市,解决了大明财政,让国本更加坚固。这是务实。

    说实话,在本官的眼里,最尊敬的就是这些务实的官员,而对你这种地位不高,眼界不够,却偏偏用自己想象的眼界去无法无天,肆无忌惮地弹劾抨击的人,本官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有能力,就踏踏实实地为民做事,为国家做事,这才是一个为官的本分,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给这个国家来带麻烦,甚至国乱。

    你可知道,就是因为你这一道奏章,被抓了五十三个官员,内阁六部的官员都被关在值房,整个京城上千大小官员都处于惶惶之中,整个京城的官员无人办公,无心办公,国家处于停滞状态。
1...697698699700701...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