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这是多大的乱子,你知道吗?

    如果一个处理不好,会引起民乱,你知道吗?

    难道像本官这种务实之人,反倒不如你这种务虚之人?

    海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我知道我不如大人,大人做的每件事,海瑞都深为佩服。海瑞知道自己做不到大人那样,所以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妄语也是力所能及?

    我不是妄语!

    还真是犟啊!

    罗信心中叹息了一声,原本他也没有寄希望于海瑞认错,只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如今心中更是确定海瑞不会认错。如此,对于海瑞便只有拖了。

    带下去吧。罗信摆摆手。

    海瑞站了起来,望着罗信认真地说道:罗大人,你也曾经抓捕很多贪官污吏,甚至杀了很多。而且我不相信你看不出来陛下迷恋修道的坏处,期盼罗大人能够相劝皇上

    罗信再度摆摆手道:我没有那个功夫,你可知道因为尔等的所作所为,给整个大明带来了多大的乱子?

    当整个大明无人办公,无心办公,整个国家运转停滞,工部无人办公,造不出兵器,大明将士无兵器可用,会死在敌人的刀下,造不出农具,会耽误天下百姓的农时,一旦耽误了农时,庄稼便会欠收,到时候饿肚子的还是平民百姓。户部无人办公,即便是出现了灾荒,也无人赈灾,到时候饿殍遍地。礼部无人办公,无人教导学子,无人和各个藩国使者周旋,前者动摇大明国本,后者会让大明周围关系恶劣。吏部无人办公,无人考核百官,让百官怨声载道。兵部无人办公,如何保护大明疆域?刑部无人办公,百姓有冤无处申。

    整个大明都被你们弄得一片混乱,这就是你们要的结果?

    你认为我还有那个时间去查什么贪官污吏?

    你认为我还有什么时间去向圣上提什么建议?

    即便是原本有着监察贪官污吏的计划,即便是有着向圣上提建议的念头。此时也不得不放下。因为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大明运转起来,别让天下生乱。

    htt:

    天才本站地址:。




第1452章 无人认错
    海瑞听得一呆,他没有想到自己抨击圣上,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虽然他心中知道,罗信有些夸大其词了,但是却也知道罗信并不是捕风捉影,这样事情多多少少一定会发生。而且如果任由这种慌乱发展下去,会一泻千里,一发而不可收拾。

    叹息了一声,海瑞道:罗大人,我也不想我能够帮上什么忙吗?

    罗信心中一喜,难道这个犟种软了?

    上奏认错吧!认错之后,我会建议陛下,将你外放为知府,如此你也可以做一些务实的事情。

    海瑞闭上了眼睛,房间内寂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紧张地望着海瑞。大约过了十息的时间,可见海瑞心中的斗争也十分激烈,最终却是睁开眼,摇了摇头道:

    我无话可说!

    罗信心中也有些生气,便道:海瑞,你可知道,那些官员和你一起上奏的本意?

    海瑞神色平静地点点头道:我当然知道。

    知道?罗信望着海瑞叹息一声道:那你还肯被那些人利用?

    海瑞木然道:他们在利用我,我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们?

    罗信真是无话可说了。无奈地摆摆手,海瑞便被带了下去。罗信坐在那里无言,半响,那个大太监道:

    罗大人?

    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带下一个。

    带谁?

    随便,一个个来吧。

    是!

    罗信一天一夜没有合眼,将五十三个人见了一遍,这五十三个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上奏认错。罗信倒也没有什么失望的,他知道一定如此,这些官员能够在锦衣卫的鞭子抽打下,还坚持不跑,决心和毅力和那些逃走的官员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罗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人忍受不了,上表认错。一旦有了一个人开头,一切都会变得相对容易。

    反正罗信已经打定了长久战的准备,能拖就拖,拖到嘉靖帝死了,也就不用审了。

    回吧!罗信站了起来。

    大太监也无奈的站了起来,一边往回走,一边说道:我们这去面圣?

    罗信摇了摇头道:一点收获都没有,面什么圣?如果你愿意,你就先向陛下禀报吧。陛下如果有什么旨意,你再通知我。审理了一夜,我回去理一理思路,明天接着审。

    也好!大太监犹豫了一下,点头应道:实际上,大人也不用担心。每个官员刚刚进入到大牢中的时候,一个个都张狂得不行。过几天再看,都变成了眼泪和鼻涕。

    罗信虽然反感那些官员动不动就集会堵门,而且这次官员堵门的居心就不良,表面上是抨击嘉靖帝,为了大明。实际上,还是为了俸禄。但是,这不代表着他愿意听那个大太监对官员的羞辱。阴沉着脸,不言语,和大太监分手,向着宫门外走去。

    回到了府中,张洵等人还留在罗府,见到罗信回来,一个个问道:

    怎么样?

    罗信疲惫地坐下,喝了一口张洵端过来的茶,然后简单地将事情说了一遍。张洵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如今也只有拖这一个办法了。

    罗信却是苦笑道:圣上原本就是喜怒无常,如今年老,更是变本加厉。谁知道这么拖下去,陛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那怎办?

    也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罗信站起来道:你们也该回去了,免得家人担心,我也乏了。休息一夜,明天还要再去天牢。不管那些官员怎么表现,我总得做出一个样子,免得被陛下一眼看出来我在拖。

    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我就不送你们了。

    不用,你赶紧休息吧。说不定什么时候,陛下又宣你入宫了。

    但愿你说的不准!罗信翻了一个白眼。

    呵呵众人一边笑着,一边向着外面走去。

    第二日。

    罗信又去了大牢,又是从海瑞开始,从头至尾劝说了一遍,依旧没有人肯认错,不过从这些官员的状态上,能够看出来,他们萎靡了很多,没有了之前的昂然和义愤。

    将最后一个官员带下去,罗信望着那个大太监道:

    我观那些官员萎靡不振,却是为何?

    呵呵那个大太监尖锐地笑了起来道:没吃饭,自然萎靡不振,他们还真以为坐牢和在家里一样?

    不给他们饭吃?罗信脸色一变道:如果饿死一人,这责任谁来承担?

    不会饿死的。大太监摆摆手道:罗大人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每个官员进入到大牢内,都是如此,先饿三天,然后每天就给他们半碗稀粥。

    罗信默然,天牢这个阴暗潮湿的地方,一天喝半碗稀粥,也就是吊着一条命不死。对于这些没有受过苦的官员来说,时间一久,真会要了他们的命。

    但是,罗信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种规矩,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官员屈服的也快一些。毕竟罗信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如果长时间没有一个认错的,嘉靖帝绝对会暴怒。那个时候,暴怒而且老糊涂的嘉靖帝,将海瑞这五十三个官员全杀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可就真的会出大乱子了!

    那就这样吧,我们明天继续。罗信站了起来。

    大太监也将东西收拾了起来,两个人向着天牢外走去。罗信轻声道:

    昨日陛下怎么说?

    昨日陛下看了笔录,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咱家配合大人。

    罗信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还好,嘉靖帝没有暴怒,不过,如果拖的时间太长,最终嘉靖帝还是会暴怒。希望在嘉靖帝暴怒之前,能够有一个官员认错吧。

    只要有一个官员认错,便仿佛给嘉靖帝打开了一个消气阀,便会让嘉靖帝堆积的暴怒消散一些,也会让嘉靖帝的心中升起希望,罗信也就可以继续拖下去了。

    罗信回到了府中,见到张洵等人又等在自己的府中。黛儿也都准备好了晚饭,罗信洗漱了一下,便和张洵等人边吃边将今天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然后问道:

    百官如何?



第1453章 视群臣如仇寇
    有情绪激动的,有垂头丧气的。不过,垂头丧气的居多。

    罗信喝了一口粥道:有人去内阁找过徐阶和高拱吗?

    有,当然有,时时刻刻都有。

    罗信不由皱起了眉头道:他们又聚起来去堵内阁?

    这倒是没有,他们不是串联一起去的,而是三三两两去的。而且往往是下一批去了,上一批就立刻离开。

    罗信神色略缓道:他们还去闹俸禄?

    闹个屁啊!陶兴彦道:这个时候,谁还敢提俸禄的事情?一个是被陛下给打怕了,另一个也丢不起那个脸。如果这个时候还提涨俸禄的事情,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他们当初堵宫门就是为了涨俸禄?

    闹了一下倒好,他们自己都不提了。

    罗信也不由微微叹息了一声道:这是何苦?

    是啊!

    那他们去内阁做什么?

    想要内阁去面圣,请求圣上放了海瑞等人。

    徐阶和高拱去了吗?

    没有!陶兴彦摇头道:不过,陛下倒是有一道旨意传了出来。

    嗯?罗信惊讶地挑了挑眉毛。

    他这两日都在大牢中,对外面的事情还真是不知道。

    陛下说了什么?

    陛下说,如果未经传召,有任何官员出现在禁门外,便立刻抓进大牢。一旦被抓进去,就不要想着再出来了。

    陛下疯了?

    罗信不可置信地说道,嘉靖帝以前虽然也是天性凉薄,但最终还是有底线的,此时根本就没有了底线。

    是啊!海正道:这岂不是视群臣如仇寇?

    罗信不仅担心了起来道:那群臣就没有什么反应?就没有群情激奋,酝酿更大的风暴?

    在罗信看来,那些官员都敢为了俸禄去堵门了,此时嘉靖帝如此视群臣为仇寇,恐怕群臣会更加愤怒地去堵宫门了吧?

    却没有想到张洵等人却摇头道:没有!

    这罗信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想想也正常。张洵叹息了一声道:实际上在陛下登基三年那一场大礼仪的风暴中,大明官员的脊梁就已经被打掉了。如今过去了近四十年,如果不是大部分的官员过不下去了,是不敢去堵门的。没有想到,这次陛下更狠,已经没有了脊梁的官员,怎么会再次去堵宫门?

    只不过心中有怨气,非大明之福啊!

    是啊!云知秋也叹息了一声道:心中有怨气,自然不会好好办公,有时候恐怕还会特意将事情办坏,大明如此会动摇国本啊。

    对了!陶兴彦突然开口道:百官如今对你的怨言也很大。

    我?罗信惊讶了一下,然后随后恍然地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陶兴彦接着说道:第一,你没有去皇宫堵门,这便是没有和他们站在一个队伍中。当然,你贵为三品,实际上算上你的虚职,你贵为从二品,不去堵宫门也没有什么。但是,当后来内阁那些人都出现了,你还没有出现,这些人便对你有了怨言。

    罗信便笑道:你们不是也没有去堵宫门,他们就对你们没有怨言?

    怎么会没有?一旁的张洵苦笑道:如今都没有几个人愿意和我们说话了。

    呵呵罗信笑了两声,又将目光望向了陶兴彦。

    陶兴彦便继续说道:第二,你不仅没有去堵宫门,反而成为了审理此案的主审管,这便是站在了百官的对立面。他们自然对你的怨言很重。

    罗信默然片刻道:有怨言就有怨言吧,只是希望能够将此事拖下去,也能够将那五十三个在天牢内的官员多救出来几个。你们不知道天牢内的环境,就那些官员四体不勤的体格,我觉得关押的时间超过一个月,就会死一大半。

    他们还没有认错的?

    没有!

    那你有办法?

    再饿一天吧。等到第四天,应该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到那个时候,我再去看看。我明天就不去了,否则,这些人会认为是我在求他们似的。唉

    唉张洵也叹息了一声道:他们这是何苦?即便是他们不认错,最终死在了大牢里,或者被陛下杀了,他们也赚不到一丝一毫的名声,反而尽是污点,留下千古骂名。

    怎么会?罗信吃惊道。

    我来说吧。云知秋道:不器,你忙着审理此案,没有去酒肆茶坊,如今在酒肆茶坊内流传着一种谣言。说是百官堵宫门,就是因为看到了大明财政好转,百姓安居乐业。这些官员觉得百姓的日子都过好了,他们的日子应该更好,所以才去堵宫门,要求涨俸禄,这才被陛下抓起来。

    而且

    而且什么?

    在酒肆茶坊中有很多人在骂那些官员,将言论引导至对百官极为不利的局面。大明官员的名声毁了。

    几千年来官员的名声从来没有被如此毁过,陛下太狠了。

    罗信怔怔地坐在那里,不用想,就知道这一定是嘉靖帝安排锦衣卫和东厂来推动的此事。这很符合嘉靖帝的性格。
1...698699700701702...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