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你不让我好,我就让你更不好!
你不让我过好年,我就让你更过不好年。
砰!
此时在高拱的府中,高拱狠狠地一拍桌子,脸色变得极为阴沉。
陛下这真的是将群臣视为仇寇啊!两行老泪滚滚而落:陛下啊,如此行事,让百官威严何在?让百官体面何在?
如何治理天下,如何面对百姓?
百姓会如何看待百官?至此以后,官员治理地方,会遭遇成倍的困难。因为百姓不再信任官员。一个官员能够为俸禄去堵宫门,怎么会不是贪官?
陛下啊,您这是在毁大明的根基啊!呜呜呜
徐府。
徐阶的脸色极为阴沉,一双淡眉紧锁,最终却化为无奈的一声长叹。低声呢喃道:
大明危矣!
htt:
天才本站地址:。
第1454章 认错
没有那么严重吧?张居正轻声道。
如何不严重?徐阶猛然睁大了眼睛,眼睛中尽是愤怒:百官都成了百姓口中的笑话,朝廷在百姓心中没有了威严,必定滋乱丛生,大明势必动荡。
那张居正也是智慧之人,只是阅历差了一些,此时被徐阶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脸色便现出一丝慌张道:
恩师,我们召集百官上书
不行!徐阶摇了摇头道:如果我们上书,必定和陛下完全站在了对立面,那可真是国将不国了。
那怎么办?张居正急声问道。
那怎么办?
此时在罗府,张洵等人也在焦急地问罗信。罗信默然片刻,脸上恢复了平静道:
也没有什么怎么办的。时间会抹平一切,而且等到新皇登基,自然会给官员涨俸禄,如此就消去了百官的怨言,和新皇不会再对立,反而会真心辅佐新皇。至于百姓,到时候杀几个贪官,在宣传几个清官,自然就会扭转百姓对新皇和新朝廷的印象。
张洵几个人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神色都放松了很多,一个个思索了片刻,纷纷点头道:
不错,不过这个时间如果久了
慎言!
罗信自然是知道他们在担心嘉靖帝活得长一些,会滋生更大的问题。如今面对的局面,只有是嘉靖帝死的越快越好。但是,这话不能够随便说的。所以,罗信果断地中断了谈话,又叮嘱了众人一番,罗信已经很累了,张洵等人便起身告辞,罗信便洗了个澡,回到卧室和黛儿打了一个招呼,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
罗信告知大太监休息一天,冷冷大牢内的五十三个官员,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太监商议了一下,那大太监神色也是一喜,向着罗信竖起了大拇指,然后罗信便将人一个个派了出去。
皇宫。
在罗信和大太监分开后,那个大太监便匆匆地来到了嘉靖帝的寝宫,拜见了嘉靖帝之后,嘉靖帝冷然地瞅着那个大太监道:
今天怎么没有去审案子?
罗大人说休息一天。大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
嗯?嘉靖帝的脸上现出了不悦之色。
是这样的
那个大太监很快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嘉靖帝的脸色缓和了下来,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倒是有些鬼主意,朕知道了,下去吧。
第四日。
罗信依旧来到了大牢,按照顺序,又将五十三个人询问了一遍,不过这次询问的时间快了很多,几乎几分钟审问一个,五十三个人用了一个白天就审问了一遍,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审问了,只是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认错。不认错,就带下去,罗信绝对不多说一句。
没有人认错,但是每个人脸上的神色都非常不好,而且态度也不是那么坚决了。甚至有几个还犹豫了一下。
这些官员昨天原本还准备着和罗信好好理论一番,让罗信知道自己等人是为了大明,即便是被关押在这里,甚至死了,也会名垂千古。却没有想到,罗信昨天根本就没有来,把他们晾了一天,这让他们的心中升起了不安。
等到今天,罗信总算来了,他们鼓足了气势,却没有想到,罗信只是问他们一句,认不认错,他们还准备驳斥罗信,但是刚刚说出一句话,只要不是认错,罗信便让人把他们带下去,根本不给他们演说的机会,这让他们心中的不安在放大。
神色最为犹豫的总共有三个,罗信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然后便离开了天牢,趁着天还没有黑下来,罗信便派人去这三个人的家中,通知其中一个官员的家眷,明天可以来探监。
而他自己则是先约见了刘守有,在贾家楼和刘守有会面之后,又约见了黄锦。果然,那些在茶坊酒肆内流传出官员堵宫门是为了涨俸禄的消息,就是从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暗中传播的。
第五日。
罗信和大太监又在天牢外集合,大太监向着罗信拱手道:
罗大人,这已经是第五天了,皇上他昨天已经不悦了。
唉罗信叹息了一声道: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啊!走吧,希望今天能够取得一点儿成效。
大太监哭笑不得地跟着了罗信的身后,罗信不愿意当差,曾经几次三番和嘉靖帝提出辞官的事情,宫内的太监都知道。所以,此时也分不清罗信说的心中所想,还是气话。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惹不起罗信,黄锦曾经叮嘱过他,要他好好配合罗信,不准自己乱拿主意。
跟着罗信进入到天牢,罗信拿出来名册,点了一个名字,这个官员就是那三个昨日最为犹豫之人中的一个。
很快,那个官员便被带了进来,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言语。罗信站了起来,带着房间内的人向着门外走去。
那个官员见到罗信等人都起身向着外面走去,心中便莫名地升起了恐惧,他不知道罗信他们为什么将他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未知才是真正的恐惧,眼见着罗信就要一步迈出了门口,他不由颤声道:
大人我认错
罗信脚步一僵,脸上现出莫名之色。原本他今天挑选了这个最不坚定的官员,再想着让他的家眷进来劝说一番,将外面的流言所给他听,即便是他死了,也会落一身骂名。却没有想到,这个官员的心理素质如此差,大家抱团,再有着海瑞挑头,他还能够坚定立场。一旦一个人孤独无助,便彻底软了下来。
罗信顿住了脚步,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了微笑道:那就现在写认错书吧,写完了,就可以离开了。
真的?那个官员还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罗信。
罗信点点头,不再言语,只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垂下了眼帘。
那个官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来到了桌子旁,提起毛笔,便开始写了起来。大约两刻钟的时间,一道认错书便写完了。罗信拿过来看了看,然后站了起来道:
大人可以离开了,回去好好调养身体。
谢大人!
第1455章 流言
那个官员神色复杂地被带出了大牢,阳光照射下来,他将眼睛闭上,拼命地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而就在这个时候,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父亲!
他微微睁开了眼睛,适应了一下外面的阳光,渐渐地看清楚了站在自己面前的人,那是自己的儿子
大牢内。
那个大太监笑逐颜开道:罗大人,今天总算是见到成效了。这帮子官员,原本还以为他们铁骨铮铮,枉费大人还准备了一番,结果还没有等我们用上,他们就软了,嘿嘿嘿大人,接下里审谁?
海瑞!
罗信沉吟了一下说道,他不想一下子释放太多的人,否则想要拖下去便很难。他心中十分清楚,一定会有人立场坚定,铁骨铮铮,不会认错的。比如说海瑞,到了那个时候,一连几天,那些铁骨铮铮的官员不认错,便会激怒嘉靖帝,说不定一声令下,就将那些官员给杀了。
所以,他必须拖延时间,拖延速度,最快也不能够一天超过一个认错的,如此每天,或者每隔几天,便有一个认错的,如此让嘉靖帝看到了希望,收到了效果,也就慢慢地拖下来了,说不定就能够拖到还没有等到海瑞那些死硬份子激怒嘉靖帝,嘉靖帝就死了。
所以,罗信在有一个官员认错之后,便果断的提审海瑞,从最死硬的官员开始提审,将已经开始软弱的官员放在了最后,而且也不会派家眷来劝说他们。如此认错的官员便几乎不可能有。
果然,从清晨到黄昏,一天下来,除了第一个官员之外,再也没有官员认错。罗信伸了一个拦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笑容道:
虽然很累,但是今天总算有了效果!
是啊!那个大太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道:陛下一定会高兴。
是啊,还是有劳公公禀报陛下吧。
也好!
大太监当然愿意,如果和罗信一起去,他就不能够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了。当下笑眯眯地和罗信分手,然后屁颠屁颠地向着寝宫跑去。
罗信则是乘坐在车轿,向着府中行去。只是一进入到车轿之后,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皇宫。
嘉靖帝躺在床上,听完了大太监的汇报,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后笑容又渐渐地隐去,露出了思索之色,半响,清冷道:
宣罗信。
罗府。
罗信和张洵等人围坐而坐,罗信一直有些神不守舍。他已经不是前天,对于京城的谣言不知了,如今王翠翘的消息已经及时地送了过来,他对如今在京城的谣言十分清楚。
失态已经有些失控,现在已经不是那些百姓在议论官员为了俸禄堵宫门,便是那些没有官身的学子也开始进入到议论和传播当中。
这不是一个好趋势!
这样下去,大明官员的名声真的全毁了!
在这样一个重视名声的时代,如果大明官声毁了,再碰上一点儿天灾,最后被某些心怀叵测的人利用一下,比如说白莲教,大明就有颠覆的可能。
罗信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让王翠翘安排人也去散播流言,和嘉靖帝散发的流言相反的流言。实际上这容易,只要将那些官抨击嘉靖帝和内阁的奏章内容传播出去即可。
不得不说,这些官员虽然内心是为了涨俸禄,但是上奏的内容却是一点儿这方面的请求没有,俱都是堂堂正正,正气凛然。一旦将内容传播出去,很快就会碾压之前的流言。
但是
恐怕如此一来,嘉靖帝会暴怒异常,认为百官在孤立他,要扶持裕王登基,赶他下台。那便不知道暴怒的嘉靖帝会做下一个什么后果的事情。
正难以下决定之时,便见到鲁大庆进来道:老爷,宫里来人了。
嗯!
罗信站起身形,向着张洵等人点点头道:应该是陛下召我进宫。各位先在这里喝茶。
行,你去吧!众人纷纷道。
皇宫。
罗信拜见了嘉靖帝,站在了床前,偷偷向着嘉靖帝飞快的扫了一眼,便见到嘉靖帝的身体上又多了很多褐色斑点,整个人都处于虚弱之中。
为什么今日只有一个认错的?
嘉靖帝问的简单,罗信也领悟的迅速。立刻开口道:
陛下,如果按照臣的计划,今天一定会有更多的官员认错。但是,最终的效果却未必好。在臣的计划中,给这五十三个官员分成了三类。一类的容易认错的,一类是不太容易认错的,一类是死硬顽固的。
如果今天让那些容易认错的家眷都来劝说,很可能会收到非凡的效果,让这一类官员全部认错。很可能会对剩下来的官员造成冲击,让那些不太容易认错的官员中的一部分也认错。但是,更可能的是让那些不太容易认错的官员变得态度更加坚定,死不认错。至于像海瑞那种死硬顽固的,就不要再想他们认错的事情了。到了那个时候,便走进了死胡同。
所以,臣便没有进一步行使计划,这样做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耗着那些官员,毕竟在大牢内不是那么舒服,这对他们来说,多待一天,便是一天的煎熬,让他们多了一丝动摇。另一方面,陆陆续续地有官员认错,会加深他们的动摇,这便是温水煮青蛙,如此不仅会让那些不太容易认错的官员慢慢地认错,便是对那些死硬顽固的官员,也有着冲击。毕竟,每天,或者每隔几天便有一个官员离开了大牢,这种连续的冲击,要比一下子的冲击,效果强大很多。
嘉靖帝思索了片刻,不得不承认罗信的计划是对的。只是一想到自己活不了太久,心中便升起了一丝烦躁,摆摆手道:
退下吧!
臣告退!
罗信回到了府中,张洵等人还在府中等他,见到罗信回来,纷纷站起来道:
不器,没事儿吧?
万分感谢书友20180918215619276的打赏!
htt:
天才本站地址:。
第1456章 官员的慌乱
没事。罗信坐下,喝了一口茶道:大家也都回去休息吧。大过年的,真是折腾啊。
是啊!陶兴彦道:真不知道等年过去,朝堂会是什么局势。
走一步看一步了!
众人一边说着,罗信一边将他们送出了大门,然后转身往回走。迎面见到陆元走了过来,心中一下子想起来答应张洵等人生意的事情,如今这些人都将银子送来了,却因为堵宫门的事情,让罗信给忘了。便对陆元道:
你跟我来。
是,老爷!
陆元默默地跟着罗信来到了书房,罗信取出笔墨纸砚,陆元急忙研磨,然后罗信便开始书写了起来。放下笔,指着纸张道:
明天把上面的材料都买齐了,再在府上寻几个机灵的人,晚上等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