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古绝今一樵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能慧
山里黑暗的降临,可是传说里的魑魅魍魉,现实中的毒蛇猛兽自由出入的良辰吉时啊!当然此刻小慧能那满心的委屈更纠结,便一下无影无踪了。在人生命实实的威胁面前,除此之外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余的吧因为生存不仅是人的本能,更乃生命的至高至真吧但是,这种生命的至高至真于寻常日子的平安平顺更生活的五光十色,其又有多少实际展开并演绎的场景呢…… 小慧能那善思的天性,此刻反是格外的多敏~~
平安的生存,饱暖的生存,快乐幸福的生存,这层层递进更相互交织一体的生存于人有千条万条无限延伸的道路和扩展的空间似乎压根儿就没什么疑问的吧因为人心所求,一切皆有可能。但这看似的广阔于百年因缘之人,实际只一种海市蜃楼而已吧因为在人的当下生存之中,一己选择的道路和空间,又是那么的有限,那么的局促,人又为什么非要在无尽的欲求与或是必然的出路之间去做无谓的煎熬呢……
早逝的父亲读书万卷曾雁塔题名,因而有得百年遂顺了吗
外公识字车载斗量,因而有获生命惬怀了吗
~~小慧能一时虽理不清这中复杂的端绪,但他至少想明了一点,世上许多大字不识的人,其襟怀的通达并不见拙许多读书之人。他们于社会人生的困惑,多有自己更为直接的开解;于生命生活的意义,亦有自己更为质扑的感悟;而于百年的遂意和舒心,也许还有更为纯粹且更加自适的受领和体认。当然了,那字识多识少,书读与不读,更学上与不上,还真就不那么重要了。而且这里面,是不是本身就有人生无奈而安时处顺更深一层的相启呢~~或许父亲的遗愿是对的,或许外公和妈妈的坚持是对的……
一念转换,已是完全清醒的小慧能顾不上明显袭来的饥渴和疲惫,立马快步登上就近的高处迅速判定了方位,又抬头看了看隐隐朝山里聚集的星点,更想着妈妈和外公此刻的焦虑,在顺手掰下一段好使的枝条以备打草惊蛇之后,便疾步朝家的方向奔去!
十三走着走着
风平树静,群峰安寝,星光值守,明月按巡,天地廓落之中,精神早已松弛的小慧能走着走着,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枨涌于心~~
凝固的山涛林海里,流波的星光月色下,天空如梦如幻,大地如诗如画,一切安谧岑寂之中,自己好像是这静美天地唯一的心跳,唯一的呼吸,唯一的知觉,更唯一想要于之有所赞叹,有所见证的生灵……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老夫子于中的喟叹,此刻突然直直闯入了人的内里。
~~此之大美,此中大美,天地为何不言呢……
是于一切熟视无睹的麻木习性
是独得傲然自乐的幽明不足道人
还是经历了更大视野,体悟了更深意趣难以言之的沉沉缄默……
不管如何,天地之知,人是比不得的,百年之中,能为天地大美融融相拥并切切感受,才是人之为人无上的快乐和幸福吧是不是人有此快乐和幸福,哪怕百忙一暇,百苦一瞬,也会因之活得温暖,活得慰籍,活得心神飞扬,活得魂魄安宁呢因为那大美之中,人不仅有一种当下难以言喻的情畅之悦,且更有一种永托身心于之浑然一体可以感念的终归之幸吧……
目下之美,仅大块初夏弱水一滴而已,一年四季,一日十二个时辰,天地时时处处更给了我们多少意畅情逸,魂销灵寄的曼妙色彩,绝韵仪态呀!生而为人,若能于中会心融入且思之致之千年万年悠悠时光,千里万里荡荡空际恒享那壮阔之美,纤毫之丽,将是何等怡情慰心之事啊!所以人于万化一化之中安时处顺并以天地大美逍遥游心,不仅是绵绵百年最为澄澈的内里识见,且更是倏忽生命最为美妙的无憾之寄了吧当然此中那多识几个字,多读几卷书的汲汲之念,还真就是人忧烦自寻,欢愉自误了。可如此之美,天地为何无动于衷且不置可否呢……
人,面对大美小美,定会心动神漾,即便无言,心必为呼之叹之,身必为舞之蹈之,此不亦是无言之言吗……
天地大美天地不言之意人难揣度,但天地之子于美的感慨之至,回报之极,还真只能假之语,借之言了吧而此中人不读书识字,岂不也是于美多有惭愧,多有憾恨……
&
第五章 学之一字
第五章 学之一字
二十二从哪儿入手呢
二十三你真的想上学识字读书
二十四学,觉悟也
二十五学而第一
二十六此学彼学
二十七学也,禄在其中矣
二十二从哪儿入手呢
日头快要落山了,凌晨入梦的慧能仍然未醒,手牵最小一个学童在等家长来接的李有禄,不由想起当年更小的慧能来~~
四五岁的时候,随着小家伙兴之所至,也曾让他来教室里呆过,好像才几天的功夫吧,那新鲜劲儿一过,人就有些坐不安稳了。引导的有心,加之刻意的放任,从此小慧能自觉不自觉的,便远离了学堂,丢弃了书本……
是啊,一字一音的翻来覆去,怎比鸟唱虫鸣的盎然情趣;
一笔一画的单调枯燥,岂敌叶展花开的多彩多姿;
一室之内的心动神逸,那及野外海阔天空的畅怀畅意。
久而久之,那面对日月星辰、自然万物和丰富实际生活的凝神及追问,渐渐成了小慧能学之为己的有效方法和良好习性。小小年纪,除识字不多外,其入心的书卷,其深广的思维,不但令人常常为之惊奇,更是小慧能自己于不时所冒上学识字读书念头一风而过的深深所恃吧……
可这次不知怎的,那希望上学的态度还真有点出人意料的认真了,但仔细一想,又实在有些说不通啊以慧能的聪明主见更自食其力的能耐,他若真想要上学及识字读书,不但任何人无法阻拦,仅就他目前的知识状况,单靠自学也完全可以达到博览群书的程度也并非难事的吧,可他为什么非要跟我们,不!是跟他自己来较这个劲儿呢
或许,是他这个年龄段孩子明显苏醒的生命意识是啊,没有同学同窗一起分享成长更时光的过程和经历,于其想象的所谓完整人生,是不是多少有些百年存憾的搅扰呢
或许,人思维展开到了一定程度,那更深更广之所不及,便自然而然会归之必须上学读书的路径
更或许,慧能虽深知上学读书于人开阔视野有着非常的帮助,但又多明其中于人思维的自由自在有存太多自觉不自觉那不可逆转的系缚和拘宥……
不管如何,孩子渐渐长大,人再也无法为其做主了,以慧能的聪颖,相信把有关道理更过来之人的切身感悟再讲透些,或许他自己会有一个从根本上说服自己的抉择吧。可是,再讲些什么,更又从哪儿入手呢
为此,老先生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维……
二十三你真的想上学识字读书
太阳落坡之时,小慧能才完全睡醒,放下碗筷之后,老先生便引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丹霞渐淡,晚风轻来,天廓地宁之际,人那汗漫无边的中怀,更易漾出层层微澜及端绪万千。小慧能望着一夜未眠双眼有些充血的外公,默默拉近了小橙,而老先生轻拥慧能,一时内里更是负疚满满~~
多好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却要承受大人也难担当的精神煎熬,而这一切说到底,不也是我们强加在他身上的吗让孩子上学苦读以求功名富贵是大人的春梦,而要慧能工耕漁樵非去过平凡的日子,难道不亦我们一厢情愿的己见独行……
当然了,天下的孩子,几乎无人能远至亲的期望而完全任其所欲随心。因为,人为了骨肉一生的幸福安康是有义务,且更有责任对其想走能走应走的去途要加以引导,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真正爱他疼他的亲人也要尽心尽力,也算尽心尽力了吧……
“慧能哪,你是真的想上学识字读书”老先生定了定神主动开口了。
~~难道,难道昨夜真让外公和妈妈担心了
难道,难道外公和妈妈因此真要改变他们多年的坚持了
慧能从外公的语气神情之中,当然感觉到了此问态度的严肃及认真。
~~百年忧烦识字始…… 自己虽还不能完全理解已故父亲的深心之虑,但也算明白“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以及“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倒置之民”那真人于世的殷殷之意……
也许,一念之间,人生的方向就岔了道,生命的过程就更由不得人
想这些年的时光与小伙伴儿们相比,自己过得是那么的丰盈,那么的惬意,其中的自在,本身不就是人昨日当下及明天相对最为完满的生活更生命吗……
如果,从今往后坐进了课堂且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熬学业,那春夏山里的花叶和鸟鸣,秋日林中的果实和天上的流云,冬天温暖阳光山道上小鹿一般的腾跃,更一年四季面对天地一切美丽和神奇那想留连多久就多久的身心两忘,是不是将会因此渐远渐离了呢
更为甚者,既然自己下决心要上学识字读书,不管对谁,总要有个交待吧。而其中似乎唯一的标准,不就是层层榜上有名且最终着落科举吗否则,人又苦读个什么呢……
读书明理,是有这么一说,可这天下又谁只为明理而开课的呢且谁又能证明非上学读书就不能明理呢
千百年来,这天下不就是读书人在实际掌控着的吗,可睁眼看看,那理又着落在了哪里,体现在了何处,城乡多少大字不识的男女老少,其做人的品行,哪一点逊色诗书满腹的衣冠禽兽,见拙开口闭口子曰诗言的伪君子呢……
想着想着,小慧能方更加深刻意识到了每每外公在上学读书问题上给自己开解之时,为什么总是将其中的症结都归集到人生存方式的选择,生命意义的取舍之上的用心了……
“外公,有时不知怎的,真就那么想上学读书,且还想读出个什么名堂来。有时又更觉父亲的忧虑是对的,外公和妈妈的坚持是对的,外公……”
慧能抬头,深望着他的外公。
二十四学,觉悟也
月上东山,庭院明明如昼,但稍远之处,仍一派的模模糊糊。面对小慧能苦苦的矛盾,老先生内里虽有烛照,但于之却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慧能哪,别说你有些拿不定主意,外公和你妈妈,常常比你还有更多的纠结呀!因为,因为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理不顺、说不清的头绪了。但我们却是坚信,你父亲是真为你好!人这一辈子,生命的平安,身体的康健,生活的自在,比什么都重要,这中的道理,你父亲讲得是那么的透彻,可我们…… 要是你父亲还在,该多好啊!”
“外公……”小慧能情不自禁向外公靠得更紧了。
“慧能哪,你看这样行不行,外公今天就学之一字给开一课,你听了再做决定好不好不管明天上学与否,我们都完全依你,因为生活的路,终归还是要靠自己抉择的;因为人百年的命运,那苦乐祸福总是相依相存,还真没一个好坏的绝对呀!”
慧能听了,默默望着外公,好一会儿吧,才认真点了点头。
“慧能哪,你要上学读书,知道这学之一字所韵何声,有几种写法,几层意思,其意又是如何演绎且相关相涉的吗”
“外公,学不就是学校,学习,写法不就是壹拾陆画吗”
外公一连串的发问,小慧能一时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
“但你要上学读书,还要学出点儿名堂,学之一字就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了,如此之学,人用得着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用功吗读书与世上任何事情一样,差别只在专精更广博呀!”
“哦。”
小慧能听了,当然更是着意外公的下文了。
“《广韵》将学字归觉韵,为入声。学字现在的基本写法是楷书,当然还有行和草了。其字形是从商周时期的金文,汉之后的隶书逐步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铭文、碑文、竹简、帛书、纸书上至少有五种基本的写法你必须要掌握。
慧能哪,象形、指事、假借、会意、形声及转注,是古人造字的主要方法。从早期铭文字形上看,学之一字的初义,可能与专门传授知识的特殊地方或房子有关,因为那个地方代表了人的受教之所和开窍之源。
《广雅》讲,‘学,效也;学,受教也’;《说文》更进一步解释,‘学,觉悟也。’可知学之一字有两个基本含义,即受教里的效也和觉悟。外公以为,学之效也里的觉悟,才是人学人效的关键。无觉无悟效之皮毛,岂能学到其中真正而我们平常所见所说有关学字的字义,却大多有归受教而效之,其义相关相涉的演绎,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学习本身。《礼记,月令》有谓,‘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学,效飞也;习,鸟频频飞起。’由小鹰反复效飞习飞之义,渐渐演绎出模仿、学子、学者、学问、学识、学派等等意思;
二指学习的地方。《礼记,学纪》里讲,‘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此演绎出学校、学田、学资、学制、学科、学官等等意思;
三是学这个动作和行为,演绎出了学舌、学艺、讲学等等意思。
当然,依据上义不断相交相涉,更演绎出了学养、学力、学行等等更为复杂的意思……”
听着听着,小慧能渐渐有些目瞪口呆了,他压根儿没想到,仅一个学字,就讲出了这么些东西来,且更隐隐感觉,外公于学之一字,根本就还未进入正题。如此之学,难怪人有学究之谓,书虫之讥了。世上万千文字更学问如此一学,有些问题还真就有些不好想象了。难怪饱学的庄老夫子不得不为之深深概然:“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此叹也只有于学真正深入其中且愈学愈知其无知的过来人,才会有人知与无知于百年真义的大疑大问吧……
二十五学而第一
“慧能哪,记得妈妈好象给读过《论语》的吧”
见慧能默默有思的样子,老先生话锋一转,直奔主题。
“读过。”
慧能似乎还未完全回过神来。
“那你还记不记得,《论语》开篇的章目是什么”
“学而第一吧,外公。”慧能想了想应到。
“为什么《论语》开篇明义的,不是夫子切切之仁,也不是其念念之礼,而是学呢”
明明暗暗月色之中,慧能望着外公一脸困惑的摇了摇头。
“慧能哪,春秋末期,天下你争我夺,生灵流离失所。面对纷扰的社会乱象和百姓疾苦,心有大爱的圣人便提出了一种以仁人为出发点,又回归人仁的一整套恢复社会秩序的人伦政治之道 。
夫子此说,其‘仁者莫大于爱人’也好,‘克己复礼’也罢,都是建立在当政者人格的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个基础,夫子救世济民之道便全无着落之地了。因为夫子深知,人与禽兽相别几希,人而不仁也是人的常性。但夫子更是以为,人毕竟是人,那人者仁也,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不仅如此,夫子还笃信人之所以为性灵之首,灵就灵在人能自觉不自觉的向天地万物学习,向同类中的优秀学习,而这种能学愿学的非常秉赋,才是人之为人更为本质的天性。而人一但运用好了这一优势,通过学习去觉悟内在几希的仁心,且以这种仁性推己及人,那人非分的自私和贪欲,必将得到最为有效且最为可靠的自我抑制,当然那社会乱象的顽症,就会因之消弭于无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