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萧摩诃从来都是这么做的,因为他忠诚于的是整个南陈的未来,而不是陛下或者朝廷可能会很久才能送来的旨意。只要对这个王朝是有利的,哪怕是这个旨意是反着的,他依旧会去做。
因此不管李荩忱是否告诉陈顼、陈顼又是否会答应,萧摩诃到时候只要觉得应该,就肯定会出手。
可是现在李荩忱已经把话一口咬定了,周确就算是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显然这个年轻小子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料定了这一切,他不光考虑到了萧摩诃的态度,也同样没有忘记自己的态度。想到这里,周确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萧摩诃现在已经确定无疑是李荩忱的盟友了,不知道建康府之中的沈君高他们到时候又会如何选择
不过至少周确心知肚明,沈君高、傅縡单打独斗根本不是李荩忱的对手,至于东宫之主陈叔宝
周确就从来没有想过陈叔宝如何和李荩忱斗争,因为他很清楚这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
萧摩诃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李荩忱,一时间有些恍惚,他明白李荩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李荩忱的野心有多大。毕竟萧摩诃也不是傻子,李荩忱为了能够站住脚跟实际上已经锋芒毕露了,萧摩诃一步步走到今天可不真的只知道闷着脑袋向前冲。
但是萧摩诃同样清楚,与虎谋皮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现在想要打开眼前的困局,与虎谋皮是惟一的选择。
或许南陈在以后还有反制李荩忱的机会,但是如果现在让李荩忱和北周联手,那么南陈就是待宰的羔羊。
南陈的实力如何,李荩忱加上北周的势力又如何,萧摩诃心知肚明。甚至可以说就算是没有李荩忱,只要北周不发生内乱自己先内耗的干净,那么早晚有一天依靠其钱财、地域、人口和兵马将领上的优势照样可以击败南陈。
甚至萧摩诃可以悲观的说,如果不是之前吕梁之战吴明彻果断撤军,接下来李荩忱又明确的指出了荆州这个主攻方向,恐怕没有了主力、甚至连淮南都丢掉了的南陈,早就已经是北周嘴边的一块肉了,甚至就连北周内乱都只有在旁边看热闹并且静静等待着自己被胜利者之后一口吞下的份儿。
在别人看来荆州之战是南陈
第679章 难得消闲
因此李荩忱直接让人将中间的墙先行打通,这样几个府邸就连成了一体,那些多出来的以后还可以作为客房。
而现在李荩忱沐浴完毕,随便将头发一披,缓步走入水榭,晚风徐徐,吹动着他的衣衫,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瓜果。伺候的仆人也知道李荩忱不喜欢熏香,所以将熏香撤了下去。
徐德言、顾野王等人已经在水榭之中落座,正看着外面的园景不知道在商量着什么。
这些天在船上晃晃荡荡、舟车劳顿,现在总算是有了能够歇歇脚喘一口气的机会,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觉得轻松。
不过让李荩忱觉得难受的是,一身征尘洗掉,最后坐下来却只能对着一群大老爷们,这个感觉确实不怎么样
顾野王等人显然并没有注意到李荩忱臭臭的脸色,纷纷站起来笑着拱手行礼。而李荩忱同样还礼之后落座。
“萧将军答应了将军的请求,我们前去建康府又多了几分底气。”顾野王笑着说道,“自当为将军贺!”
一边说着,顾野王一边端起了酒杯,而其余几个人同样附和。
李荩忱端着酒杯一饮而尽,旋即说道:“不过似乎周确对于我们还是有几分敌意啊”
顾野王斟酌说道:“这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日渐崛起巴蜀,将来必定是东宫之敌,恐怕沈君高和傅縡他们对我们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种威胁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哪怕是现在和我们主要还是合作关系,以后但凡有什么差池,必然会翻脸。”
李荩忱轻轻叹息一声,陈叔宝绝对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所以李荩忱根本不可能追随他,因此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故人刀兵相见也在情理之中。
而徐德言紧接着沉声说道:“如此说来我们这一次前往建康府,也必须得提防东宫,一些事情上如果东宫和我们唱反调的话,那想要落实下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对此顾野王也是颔首表示赞同,作为朝中人,他很清楚东宫现在已经因为没有外来的敌人以及陈顼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飞快坐大,如果东宫想要对李荩忱的意见表示不满的话,很有可能会对陈顼的判断形成影响。
虽然现在大家在对付北周的利益上是保持一致的,但是都能够看出来未来相互之间的威胁性。李荩忱相信沈君高也好、傅縡也罢,都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在其中使绊子。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建康府毕竟不是在李荩忱掌控下的蜀郡,所以会出什么岔子李荩忱都无法预见,甚至一旦事发都有可能不在李荩忱的可掌控范围之内。
另外对于徐德言这些世家子弟来说,当然也不想看着李荩忱和东宫走得太近,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投靠的世家自然也就没有了原本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帮助李荩忱维持这种和东宫相互利用而不是相互信任才是徐德言应该做的。
李荩忱看着外面平静的池塘水面:“此去建康府,恐怕就再也没有这么风平浪静的日子了。”
徐德言、顾野王等人对视一眼,神情都变得肃然。
这估计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后的消闲时光了。
——————————————-
汉中的雨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第六百七十六章 风雨愈急
杨素是个什么性格的人,牛弘自问和他相交这么多年,心知肚明。外面都已经乱着这样了,正是杨素大展身手的时候,这个家伙若是能够老老实实的坐着才怪呢。
杨素微笑着将书放下,站起来说道:“你把这书房弄乱了,岂不是还得收拾,我这也是体恤你家下人。”
牛弘哼了一声,这个家伙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岔开话题,让他很无奈。不过杨素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边坐直身子——在牛弘的印象中,这是这个家伙这几天来第一次坐得这么端正。
“韦孝宽从房陵回到汉中,想必杨坚已经忍不住了吧。”杨素的声音变得严肃几分,“这个时候动手可没有多少把握啊。”
牛弘并没有着急回答,他一边走到窗户边将窗户关上,一边端起来桌子上的茶杯一饮而尽,抹了抹嘴方才感慨一声:“你这个家伙窗户都不关就敢这么说,照某看来,你早晚得因为管不住嘴巴而犯事。”
杨素只是一笑,却并没有着急说话。
有些毛病还真是不好改。
“如果现在不动手的话,以后恐怕更没有多少机会了,”牛弘此时方才淡淡的说道,“齐王为先帝征战天下,在军中有多少力量,你我都清楚,之前一直没有能够对随国公形成压制,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军队四下里分散在各地,而现在齐王已经意识到危险了,并且开始逐步从各地抽调兵力,从淮北抽调两千、襄阳两千、邺城七八千”
“看上去一点儿兵马并不会对整个大局产生影响,”杨素凝神说道,“但是如果这么多兵马聚集在一起,那么足够让随国公没有任何和齐王作对的**。”
相比于杨坚,宇文宪终究还是曾经率军征战天下的主帅,这么多年就算是没有刻意经营,班底还是有的。
现在宇文宪下定决心想要对付杨坚,除了在朝堂上和杨坚相比依旧有些劣势之外,在其余方面,尤其是在对地方上的控制上,可要远远地强于杨坚。
因此杨坚着急想要压迫宇文宪也在情理之中,一旦让宇文宪在朝堂上找到了更多的盟友,或者能够摆脱杨坚的控制离开长安城,那么杨坚想要对付宇文宪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牛弘微微皱眉:“处道,你真的那么不看好随国公或者说你就真的打算把一切都压在李荩忱的身上”
杨素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抬起头静静的看着牛弘,而牛弘似乎虽然对杨素的态度很好奇,此时却并不着急听到杨素的回答。
良久之后,杨素轻轻抿了一口水:“你觉得不是么”
牛弘怔了一下,而杨素紧接着淡淡说道:“某既然决定了,那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至于李荩忱最后是生是死,是辉煌还是消散,你也不知道,某也不知道,不过某会尽量让一切都向着最好的方向。”
“你这是赌博。”牛弘忍不住皱了皱眉。
而杨素微微一笑:“没错。”
“可是你考虑过输掉的后果么”牛弘紧跟着说道,显然今天他说什么也得和杨素把这件事说清楚。
杨素眉毛一挑,冷声说道:“我只考虑怎么才能让自己赢得最多。”
“你”牛弘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回答,旋即苦笑一声一挥手,“你们弘农杨氏的人真的是一个个的倔骨头啊,只要自己认准了的非得要一条路走到黑。”
&n
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头山下
如果说李荩忱曾经想过自己重新返回江陵的时候是什么情况,那么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再一次见到石头山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处境和心情。
不过至少现在李荩忱的心情还不错。
阳光洒在身上,江风徐徐吹拂着衣袖,看着越来越近的石头山还有那熟悉又陌生的城池轮廓,李荩忱本来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可是到头来只能化作一声感慨。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而顾野王和徐德言等金陵走出来的官员一开始还看着山和城,此时目光则全部落在了李荩忱的身上。
自家将军此时已经开始关心龙虎和帝王的事情了么还有这美名其曰的“天堑”,在他的面前也就只剩下了“波澜”和“壮观”,却并没有什么飞跃的难度了。
这天下,怕都已经在将军眼中了吧
徐德言想到自己上一出建康府的时候李荩忱还是一个在前线浴血厮杀、苦苦挣扎的小将领,而自己也不过带着祖父的嘱托将信将疑的前去,甚至都不知道李荩忱会带着那一支军队最后走向何方。
而现在自己已经是那一支军队之中的一员,不管徐家如何,至少自己的命运已经和李荩忱紧紧绑在了一起。
这一来,有再多的波澜,大家一起闯过去就是了。徐德言如此想着,攥紧拳头,而他能够感受到身边人的目光。
顾野王、程峰和唐齐无论年龄、无论身份,此时腰杆都是挺得笔直,站在李荩忱的身后,他们的目光一般无二的炽热。而石头山逐渐从面前转向侧面,码头已经出现在眼前。
六月廿五日,大陈镇西将军、汉中侯李荩忱抵达石头山下建康府码头。
这一次李荩忱是带着兵马回来入京城夸功的,朝廷也算是给足了面子,站在码头上代表朝廷前来迎接的是左仆射徐陵和司空吴明彻,这两个可以说是朝中文武官员的顶端,而继续往上的规格可就是陛下郊迎了,显然陈顼是不可能同意的。
而除此之外,朝中文武百官可以说来了一大半,再加上慕名而来的朝野士子、吏员还有黑压压不知道多少看热闹的百姓,整个石头山下建康府最大的码头已经被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天子脚下的百姓应该是最关心这天下大势的,也是最爱看热闹的,现在这一己之力拿下整个巴蜀、当真可以说名震一方的李荩忱回到京城,甚至还带回来了他那传说都是三头六臂、刀枪不入的兵马,这个热闹当然是必须要看的。
徐陵站在码头上,看着在水师护卫下缓缓靠近的船只,微微眯眼。而旁边的吴明彻负手而立,一言不发。徐陵不慌不忙的说道:“算起来已经一年没有见到李荩忱了,谁能想到这个小子竟然能够在一年之内搅动这天下风云至如此地步。”
吴明彻眉毛一挑,他不知道徐陵这个时候为什么突然会这么说,微微一笑:“能有这样的臣子,当真是大陈之荣幸啊。祖宗保佑,国祚绵长。”
徐陵脸色微微一沉,吴明彻这个老狐狸看来是下定主意坚决不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了。
什么国祚绵长、祖宗保佑,这李荩忱是什么货色,大家心里难道还不清楚么,有他出现,这大陈的国祚恐怕绵长不了了。而吴明彻又都做了什么,徐陵当然也清楚,吴明彻虽然没有像徐陵那样直接将自己的长孙派遣的巴蜀,但是明里暗里可是没有少给李荩忱帮助,尤其是几次萧摩诃为维护李荩忱而上疏,都有吴明彻附和的份儿。
直接的人力物
第682章 邀请同乘
队列随着一声令下骤然向两侧散开,有如分开的波浪,而李荩忱的亲卫队长李平手按佩剑走在前面,几名亲卫在通道中鱼贯而出,在这八百将士前面又排成一道人墙。
李荩忱和顾野王一前一后有说有笑地走下来,这个年轻的将领脸上带着一丝笑容,而他身边侧后方的顾野王也并没有恐惧于这周围的森然队列,和李荩忱哟说有效。
两个人胜似闲庭信步的样子令人群中传来啧啧赞叹之声。
李荩忱呈现出来的儒将之风显然让这些百姓们为之折服。
徐德言和唐齐跟在两人后面,并肩走着,而无疑他们两个代表着朝廷上和巴蜀地方支持李荩忱的力量,这也是李荩忱能够在巴蜀站稳脚跟并且如此张扬的前来建康府的底气所在。
看到徐德言的身影,徐陵不由得一笑,看来自己当初将徐德言送到巴蜀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决定。没有什么能够比真实的前线战场更能够锻炼一个人的,也没有什么能够比将自己的亲孙子送过去可以表达诚意的。
徐陵对于自己不成器的几个儿子已经不抱有希望,不过幸好李荩忱现在给他培养好了一个足够支撑起一片天地的孙儿。自己百年之后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抬头看到了徐陵和吴明彻,李荩忱快步迎上去:“孝穆公、大司空,两位一齐前来,晚辈荣膺之至啊!”
“世忠无须客气,”徐陵笑眯眯的说道,“世忠为大陈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功劳,没有你在前面撑起来一片天,我们这些人怎么能在后面享福”
“孝穆公客气,孝穆公身在建康府,运筹帷幄、居中调度,才是一等一的功臣啊,”李荩忱也是一笑,“一年未见,孝穆公和大司空看上去又年轻了不少呢。”
徐陵和吴明彻对视一眼,登时哈哈大笑。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明知道这不过是走个过场般的寒暄,徐陵和吴明彻还是很开心。而三个人的笑声让后面的官员们神色各异。原本就是徐陵和吴明彻麾下的不由得纷纷微笑,而东宫的沈君高和傅縡等人则暗暗皱眉,至于那些墙头草,此时都开始琢磨,自己到底应该站在哪一边。
似乎李荩忱和吴明彻、徐陵这两个文武官员之首关系不错啊,难怪李荩忱前来建康府有恃无恐。
而李荩忱此时将目光向后看,笑着一拱手:“沈公、傅公!”
沈君高和傅縡也是和他拱手还礼,只不过他们的笑容就有些勉强了。周确已经从荆州传来消息,李荩忱对于东宫的态度很冷淡,而且萧摩诃已经表示了对于李荩忱的支持,如此一来朝中文武之首和朝外武将之首都已经或明或暗的支持李荩忱,东宫面临的局面可要比想象中的危险和复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