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主动结交李荩忱和请狼入室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如果对李荩忱不管不问的话也不可能,这样谁能保证李荩忱在徐陵还有吴明彻等人的帮助下不会形成一个新的团体,和东宫分庭抗礼
沈君高正想要开口说话,却被徐陵直接打断:“世忠,这里人多风大,而且陛下也已经在皇城上等候,我们就不要多耽误时间了,来,且与老夫共乘一车,让你身后的这些儿郎们都跟上吧。”
李荩忱一笑,这个老狐狸显然不想给自己接触东宫的机会,而现在
第684章 该信任谁?
风吹动着城门楼上的风铃,一队队禁军士卒已经沿着宫城正门大司马门的城墙一字排开。
且不管这些禁军士卒的训练程度怎么样,至少这个时候气场是拿了出来的。
“参见陛下。”左卫将军樊毅见到大步走上城门的人,急忙恭敬的一拱手。而另外一边都官尚书裴忌同样带着几名随驾大臣迎上来。整个大司马门上除了禁军士卒之外,也就只剩下这寥寥可数五六个官员。
至于其余的人都去了哪儿,大家心知肚明。
按照礼仪流程,百官于石头山下迎接,而陈顼会在宫城大司马门上校阅军队。届时李荩忱会率军在城外略微停留整顿,而百官趁此机会返回大司马门和陛下一起校阅。
现在还不到时候,徐陵和吴明彻等人应该还在赶过来的路上。
“平身。”陈顼一挥衣袖,略微有些烦躁。刚才已经有人将码头上的情况送过来了。
徐陵和吴明彻争先恐后的邀请李荩忱,已经让陈顼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压力。只有趋炎附势的人才会天真地以为东宫在朝堂上已经是只手遮天。
真正掌握了大量人力物力和人脉资源的,终究还是徐陵和吴明彻这两个人,三朝老臣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的门生故吏、这些年提拔任用的部下拉出来完全可以重新组建一个王朝的班底。
更重要的是,徐陵和吴明彻本身就具有相当的领导能力,这就意味着这个团体或许不会有如李荩忱的小团体那样在绝境中挣扎求生存而不断地创造奇迹,但是也不会像东宫那样看上去势力庞大,实际上内里是一盘散沙。
东宫之所以外强中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陈叔宝这个精神支柱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而现在主持东宫的沈君高、傅縡等人以及因为幸进而上位的江总、孔范等人,显然都很难站出来一手统筹整个东宫团体——东宫之中的其他人不会轻易的听从他们的调遣,而身为陛下的陈顼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接班人在这个时候彻底沦为傀儡。
这些都是底线,是不能触碰的,而明眼人都清楚,在这等朝堂斗争的关键时刻,一个团体甚至连领袖都没有,那是根本发挥不出来全力的。
这种种的禁锢和限制,自然而然也就导致东宫团体注定了庞大却没有办法为陈顼之助力。
陈顼对此很清楚,所以他从来没有幻想过能够直接将东宫的班底搬过来取代现在朝堂上的这些人。
可是现在李荩忱却让陈顼感到惊慌,徐陵和吴明彻这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站在了李荩忱那一边,如此一来陈顼能够倚仗的臣子已经寥寥无几了。
不知道徐陵和吴明彻到底是不是就此倒向李荩忱,但是可以肯定这两个人暂时虽然还动不得——将朝中文武之首都拿下去了,陈顼也得考虑一下朝野之间的迎向,但是可以肯定,这两个人之后已经无法为自己所用了,至少是在对付李荩忱的事情上。
或许现在城墙上站着的就是最后自己还能够信任的臣子了。陈顼如此默默想着,看着远方的石头山。
金银钱财、爵位甚至还有自己最爱的女儿,李荩忱那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不管自己付出了多少,到头来李荩忱依旧阴魂不散。难道最后自己付出的,肯定是皇位和江山
“陛下,孝穆公和大司空他们过来了。”樊毅恭敬的说道。
陈顼微微侧头,樊毅是因为什么调回来的他很清楚,李荩忱的弹劾和萧摩诃等人的附和让这个镇守荆州多年的荆州刺史到头来甚至连参与到荆州后续战斗之中的机会都没有,只身
第684章 该信任谁?
风吹动着城门楼上的风铃,一队队禁军士卒已经沿着宫城正门大司马门的城墙一字排开。
且不管这些禁军士卒的训练程度怎么样,至少这个时候气场是拿了出来的。
“参见陛下。”左卫将军樊毅见到大步走上城门的人,急忙恭敬的一拱手。而另外一边都官尚书裴忌同样带着几名随驾大臣迎上来。整个大司马门上除了禁军士卒之外,也就只剩下这寥寥可数五六个官员。
至于其余的人都去了哪儿,大家心知肚明。
按照礼仪流程,百官于石头山下迎接,而陈顼会在宫城大司马门上校阅军队。届时李荩忱会率军在城外略微停留整顿,而百官趁此机会返回大司马门和陛下一起校阅。
现在还不到时候,徐陵和吴明彻等人应该还在赶过来的路上。
“平身。”陈顼一挥衣袖,略微有些烦躁。刚才已经有人将码头上的情况送过来了。
徐陵和吴明彻争先恐后的邀请李荩忱,已经让陈顼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压力。只有趋炎附势的人才会天真地以为东宫在朝堂上已经是只手遮天。
真正掌握了大量人力物力和人脉资源的,终究还是徐陵和吴明彻这两个人,三朝老臣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的门生故吏、这些年提拔任用的部下拉出来完全可以重新组建一个王朝的班底。
更重要的是,徐陵和吴明彻本身就具有相当的领导能力,这就意味着这个团体或许不会有如李荩忱的小团体那样在绝境中挣扎求生存而不断地创造奇迹,但是也不会像东宫那样看上去势力庞大,实际上内里是一盘散沙。
东宫之所以外强中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陈叔宝这个精神支柱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而现在主持东宫的沈君高、傅縡等人以及因为幸进而上位的江总、孔范等人,显然都很难站出来一手统筹整个东宫团体——东宫之中的其他人不会轻易的听从他们的调遣,而身为陛下的陈顼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接班人在这个时候彻底沦为傀儡。
这些都是底线,是不能触碰的,而明眼人都清楚,在这等朝堂斗争的关键时刻,一个团体甚至连领袖都没有,那是根本发挥不出来全力的。
这种种的禁锢和限制,自然而然也就导致东宫团体注定了庞大却没有办法为陈顼之助力。
陈顼对此很清楚,所以他从来没有幻想过能够直接将东宫的班底搬过来取代现在朝堂上的这些人。
可是现在李荩忱却让陈顼感到惊慌,徐陵和吴明彻这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站在了李荩忱那一边,如此一来陈顼能够倚仗的臣子已经寥寥无几了。
不知道徐陵和吴明彻到底是不是就此倒向李荩忱,但是可以肯定这两个人暂时虽然还动不得——将朝中文武之首都拿下去了,陈顼也得考虑一下朝野之间的迎向,但是可以肯定,这两个人之后已经无法为自己所用了,至少是在对付李荩忱的事情上。
或许现在城墙上站着的就是最后自己还能够信任的臣子了。陈顼如此默默想着,看着远方的石头山。
金银钱财、爵位甚至还有自己最爱的女儿,李荩忱那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不管自己付出了多少,到头来李荩忱依旧阴魂不散。难道最后自己付出的,肯定是皇位和江山
“陛下,孝穆公和大司空他们过来了。”樊毅恭敬的说道。
陈顼微微侧头,樊毅是因为什么调回来的他很清楚,李荩忱的弹劾和萧摩诃等人的附和让这个镇守荆州多年的荆州刺史到头来甚至连参与到荆州后续战斗之中的机会都没有,只身
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荩忱的战争
现在李荩忱能够为工坊提供的主要劳力就是之前的难民以及后来峡江唐氏补充进来的一些子弟,这些人只有少部分曾经接触过机械的生产和制造,因此想要让他们从头学起过于耗费时间,所以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对于李荩忱来说,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
毕竟学会一小部分和学会整个生产过程之间所需要的时间可是截然不同的。而欧阳莫显然也很好的理解了李荩忱意思,否则这草草搭建起来的工坊也不可能保持这么高的生产效率。
“将军,现在工坊这边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前方战事吃紧,是不是需要把工坊里的小子们全都调到前线去”欧阳莫见李荩忱在打量那些忙碌的年轻人,不由得试探性问道。
这是欧阳莫以及工坊之中其余工匠们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和担忧的问题。现在李荩忱面临的困境,他们就算是不了解详细,也能够揣摩到一些,钱粮之类的还可以吃家底,但是兵马是真的没有地方补充。所以这些工匠们都以为李荩忱专程前来南部郡,是看中了这些年轻人。
这些年轻小伙子都是大家平日里辛苦教导培育出来的,让他们前去上战场和敌人短兵相接,心里当真是舍不得。不过欧阳莫等人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他们也很清楚,如果这一战打不赢,其余的什么都不过是空话,所以就算是舍不得,只要李荩忱需要,他们也得把这些小伙子们集中起来。
这等紧迫关头,大家说什么都不能拖后腿。
因此看李荩忱一直没有开口,欧阳莫终于忍不住问道。
而他这一说话,周围陪同的几名工匠,甚至那些码头上来往的年轻人们也都下意识的看过来。
片刻之后,整个码头上已经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李荩忱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关于这一片工坊,关于他们未来的答案。
李荩忱显然有些诧异欧阳莫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旋即笑了一声:“欧阳老先生,你都在想什么,来,你看看!”
一边说着,李荩忱一边伸手拽着欧阳莫走上了码头一侧的大石上,这里地势更高,可以看见浩浩大江上穿梭的船只,可以看见不远处已经初具规模的工坊:
“这是我们的船队,这是我们的工坊,这里是我们的南部郡。是这里的所有人一起努力建起来的这一切,也是你、他还有在场的所有人一起搭建的这些工坊和码头,这里——”
李荩忱用力跺了跺脚下的土地,让欧阳莫恍恍惚惚间都觉得这石头都要被李荩忱硬生生的踏碎!而李荩忱接着说道:“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基之地,这里就是我们的后盾!是在场的每一个人,支援着在前线浴血拼杀的袍泽弟兄。而他们拼搏,就是为了守护你们,就是为了守护这一方土地上的一切,守护我们的根基!”
整个码头上,无数的目光交织汇聚,但是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不过他们的心都在怦怦直跳。
他们很清楚李荩忱的意思,更激动于李荩忱对他们的定位。
“所有人都留在这里,某需要更多的投石机,需要更多的床子弩,需要更多的弓弩箭矢,某需要你们留在这里!”李荩忱的声音愈发洪亮,而他能够感受到身边的欧阳莫激动的微微发抖。
老爷子估计这大半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吧。
“不要怀疑你们是不是做无用功,也不要后悔你们没有参与到这一场大战之中,因为此时此刻,你们的战斗已经开始了!”李荩忱骤然扬起手臂,“诸位,助某一臂之力,也不要辜负了无数将士的付出!”
 
上架感言
《权倾南北》终于在43万的时候上架了,对于一个作者的第二本书来说,这或许已经算上架比较晚的了,当然这和小弟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之前一段日子空余时间不算充足,害怕上架之后断更或者少更反倒是不好,所以就索性一直拖到现在。
和上一本《倾宋》的出发点一样,这本书同样是落脚在鲜有人涉足的历史区域——南北朝末年,往往这种偏僻的历史时期都意味着资料的缺失、记载的语焉不详,以及基本找不到类似时间段的作品等等问题。
但是在我看来,越
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圣
想到这里,樊毅硬生生的将怒火压了下去。
而徐德言只是一笑。
等到徐德言跟着李荩忱上去,那名副将方才苦着脸说道:“将军,李荩忱的这个随从便是徐陵徐相公的长孙。”
“徐德言”樊毅登时眉毛一挑。
他镇守荆州大半辈子,本来就没有见过多少京中人物,撑死天算作有所耳闻。被萧摩诃弹劾返回建康府的之后没有多久,徐德言就前往巴蜀,因此樊毅根本没有见过徐德言。
当然没有见过不代表没有听说过,更何况单单凭借他徐陵长孙、未来徐氏家主的身份,就已经让樊毅得掂量掂量了。
若是现在为难徐德言,可就是撕破了脸皮和徐陵为敌,这个胆量樊毅并不是没有,但是显然并没有必要。
因此更好的办法就是隐忍下来,李荩忱他暂时动不了,而徐德言更是惹不起。不过樊毅缓缓攥紧拳头,今天在李荩忱和徐德言——实际上徐德言什么都没说——这里受到的屈辱,来日一定要加倍奉还。
徐德言走到李荩忱的身后,李荩忱虽然没有回头,但是也听见了身后的动静,知道徐德言做了什么。只是微微摇头,徐德言这个时候冲上去和樊毅行礼,在李荩忱看来多少有些火上浇油的意思,略微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不过话句话说,徐德言本来就应该算是李荩忱的鹰犬,恶心一下樊毅也没有做错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够恶心一下樊毅,对于李荩忱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在当初李荩忱主动举报樊毅并且“唆使”萧摩诃弹劾樊毅,在获得樊毅囤积的大量粮草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的等于和樊毅结下了梁子,因此李荩忱就没有认为樊毅还有和自己合作的可能,就算是李荩忱给了樊毅足够的甜头,他也得掂量掂量这甜头到底能不能一口吞下去。
所以对于樊毅直接在城门下展露出来这样的态度,李荩忱并不觉得意外,恶心一下樊毅自然也不是不可以的。
樊毅自然很快就被李荩忱抛到脑后,他大步走上城楼,目光在静静等候的人群之中扫过,很快就看到了吴明彻和徐陵这自己熟悉的人影,而在他们的不远处,一个身穿龙袍的男子就站在那里。
当李荩忱抬头看到他的时候,他的目光也在这个时候低下来和李荩忱交织在一起,不过意识到什么,李荩忱急忙微微低头,上前两步一拱手:“末将参见陛下!”
陈顼挺直腰杆,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没有传闻中的三头六臂,也不是传闻中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小麦色的皮肤说明他经常征战在外,棱角分明的脸庞似乎不属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像是三十岁经历不少风霜打磨的中年汉子。
陈顼年轻的时候久在军中,很清楚这是一个军中男儿应该有的样子。传闻看来终究还是有一点没错的,李荩忱每一场战斗都是身先士卒,他只是在那里一站,陈顼就能够分明感受到油然而生的杀意。
显然这个年轻人已经出生入死很多次,显然他的手上已经杀死了很多人。
年纪轻轻,便已如此,只能用“妖孽”来形容了吧。哪怕是数百年前的冠军侯,应该也就是这个成就了。只不过霍去病年纪轻轻便病故,否则不知道等他长大之后,到底是英雄还是又一个能够威胁到江山社稷的、有如李荩忱这样的枭雄
“李卿平身。”陈顼走下台阶,伸手虚扶李荩忱。
不过
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请
陈顼给李荩忱准备的宅院实际上就在萧摩诃的宅院旁边,这里原来是前朝的一名将领的,侯景之乱后整个朝堂混乱不堪,而建康府中不少遭了兵灾的宅院也就被废弃了,多年来已经荒草凄凄、没有人修缮。这一次陈顼也算是费了功夫,将这宅院修缮一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