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
淳于量在打量李荩忱的同时,李荩忱也在打量淳于量,两个人的目光交换过之后,淳于量也没有多耽搁。
和李荩忱联手又不是下面的小儿们随意决定的,这都是淳于量在后面主导,所以和李荩忱直接会面是必然的,只不过淳于量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而且来的这么着急罢了。
既然如此,那该说的自然就说。
“大将军经此一战,麾下将士折损不说,对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淳于量沉声说道,“再加上汉中侯为大将军剖析当前局势,应该何去何从,想必大将军已经很清楚了。”
李荩忱微微点头:“刚刚在路上收到的消息,大将军下令任忠和鲁广达撤退到岘山和檀溪沿线,之后想要干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淳于量怔了一下,一颔首。这消息他虽然还没有收到,但是既然是从李荩忱的嘴中这样说出来,那么十有也是真的了,说明萧摩诃真的打算从襄阳战场抽身而出。
显然李荩忱对此也有所预料,更或者说李荩忱之前的劝说就很成功,不管怎么说,李荩忱已经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他过来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为了稳住淳于量。
萧摩诃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是淳于量不可以,李荩忱想要进攻襄阳,就离不开淳于量的支持。可是淳于量的支持是分为不同种类和限度的,之前和李荩忱同淳于岑达成的口头协议实际上并不包括淳于量这一支本部兵马的去留。毕竟淳于岑也不可能做他老子的主儿。
现在李荩忱着急过来了淳于量商量,所为的就是这路兵马的去留,李荩忱当然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支生力军撤退到章山郡去,那样对于进攻襄阳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不过即使如此,淳于家还是出了八千兵马帮助作战的,因此李荩忱就算是得不到这一支军队的支持,也是要感谢淳于家的,只不过不同的感谢之间是有区别的。
然而对于这些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世家来说,一步步向前走和左右逢源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现在淳于家还没有彻底和南陈撕破脸皮,一旦淳于量决定留下来,那就意味着淳于家再也回不去了,这其中有多少风险,恐怕只有淳于量自己才能算的清楚。
当然了,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就算是淳于量彻底站在李荩忱这一边,南陈朝廷也不会和淳于家翻脸,毕竟有徐陵和吴明彻这些大佬在,庇护一个淳于家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淳于量必然会直截了当的拍拍屁股一起撤退。
淳于量的手轻轻敲打着桌子,他知道李荩忱想要什么,淳于量的本部兵马加上淮西的兵马将近两万,对于李荩忱来说,有这两万兵力和没有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淳于家来说,留多少人也是截然不同的。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喜欢赌,可是现在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徐陵和吴明彻都已经前赴后继了,淳于家如果在这个时候继续拿捏不定和扭扭捏捏,那恐怕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八千兵马和两万兵马看上去是将近一倍的差距,但是却可能意味着襄阳城最终会不会落在李荩忱的手中。
这对于李荩忱来说,可就不是一万多兵马的问题了。
虽然不喜欢把所有的赌注都压上,但是这一次淳于量决定破例。
他霍然抬起头:“襄阳城并非不可攻,某自当留在此处随同汉中侯作战,这个还请汉中侯放心。不过大军征战之粮草”
说到这
第836章 差不多了
秋风吹卷落叶,秋天已深。
尤其是靠近沔水的地方,更能够切身感受到江风之中带着的凛冽。
秋日,古往今来都是征战杀伐的季节,秋官主杀伐,所以这个季节本身似乎也带上了几分杀意,而樊城外,更是大军云集,将这种杀意渲染到了极致。
戴才和淳于岑得到的都是死命令,入冬之前必须要突破樊城。无论是戴才这等久跟在李荩忱身边的将领,还是淳于岑这样刚刚投入到李荩忱麾下没有几天的人,李荩忱的命令同样有效,他们从来不怀疑如果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李荩忱会放过他们。
入冬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有的时候完全看天气,当北方的寒流卷动风雪而来的时候,一般也就意味着冬天来了。李荩忱并没有明确一个时间点,可越是这样,戴才和淳于岑越是不敢怠慢。
谁能保证老天爷有一天不会变脸,而如果大雪纷飞下来的时候,军队还困在樊城外城,那么戴才和淳于岑可就倒霉了。军法永远都不是好说话的。
樊城的城防分外内城和外城,内城不过是外城的一小半大小,不过城池更为高大,对外城形成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五里之城、十里之郭,可以说樊城完全就是按照古代最典型的要塞标准修建的。粮草和器械等等更多的也都是囤积在内城,这也是为什么当外城被突破的时候,守城将领果断地下令收缩防线。
或许坚守内城还有一线生机,但是直接和敌人在外城拉锯,那就真的是自寻死路了。
“快!”仗主们站在废墟上大声喊道,一名名士卒推动着巨大的霹雳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向前。
昨夜的一场秋雨不但增添了几分寒意,更让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毕竟是外郭的范围,平日里这里住的都是一些穷苦百姓,自然也没有修缮道路的必要,现在也给进攻的巴蜀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好在从淮西开过来的淳于氏兵马已经抵达了两千多人,再加上之前攻破外城的时候抓了不少俘虏,所以劳动力还是很充足的。
原本被霹雳车破坏的摇摇欲坠的一道城门很干脆的被拆除了,城墙上留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如此一来霹雳车就可以从这里进入外郭。从外郭到内城不过是七八百步的距离,可以说霹雳车也是顶着敌人的脸投弹。
“这边架设床子弩,那边的房子直接拆掉,囤积石弹!”戴才大步穿过忙碌的人群,身后的几名仗主应命而去。
而很快戴才的脚步就停了下来,一台巨大的霹雳车下面,一群劳役正在被驱赶着搬运石块,而戴才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
满脸的泥泞甚至是血污、身上已经快成布条的衣服,说明这是一个最低阶级的劳役,换句话说就是战俘。
似乎感受到有人在看他,那劳役也抬起头来,落在戴才身上,也落在戴才身后的罗毅身上。
不过罗毅并没有退后,反而攥住自己的佩刀,毫不犹豫的将目光投过去。因为之前劝降周人士卒有功,再加上突破樊城外郭的时候也有先登之功,所以罗毅现在已经是校尉在身。
李荩忱团体现在实际上已经脱离南陈朝廷的管束范围,所以在杂号将军以下,李荩忱封赏起来可是一点儿都不含糊。一支军队的组建自然是离不开基层将领,因此提拔一些表现出色的仗主和幢将,让他们正式进入校尉和将领的层次,也在情理之中。
&nb
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
李询咀嚼着这几个字,最终只有苦笑。
是啊,差不多了。
自己也不是没有雄心壮志,现在自己效忠的那个国家已经四分五裂,效忠的那个人已经不再将目光放在争霸天下,而是如何才能在内乱之中攫取到更大的利益,这让李询有些恍惚。就算是之后杨坚能够战胜宇文宪,能够将整个北周重新聚拢,可是那个时候的北周又凭什么来面对已经养精蓄锐多时的李荩忱
现在差不多是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李询看着坐在面前的戴才,罗毅曾经来过、戴才此时也出面了,如果自己再拿捏不定的话,不知道下一次来的是李荩忱还是屠刀
迟疑片刻,李询的手缓缓垂下,叹息一声:“恨不能战死在定军山。”
“之前的那个李询已经战死在定军山了,现在的是一个崭新的李询。”就在这个时候,洪亮的声音骤然从身后响起。
李询怔了一下,而戴才霍然起身:“参见将军。”
李荩忱摆了摆手,而李询似乎在回想刚才那一句话,若有所思,这个时候方才反应过来,急忙单膝跪地,郑重一拱手:“末将参见汉中侯。”
李荩忱哈哈笑着上前伸手搀扶起来李询,拍了拍他的手臂:“如此善战之将,当为我用,当为天下用!”
李询长长吸了一口气,再一次郑重拱手:“必不辱命!”
而李荩忱不慌不忙的对身后的李平招了招手:“来,带着李将军前去换一身甲胄,休息几日,进攻襄阳的时候,某还希望身边能看到你呢,可不要误了期限。”
李询郑重颔首,而李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军和我家侯爷既是同宗,就更不用客气,这边请。”
李询很清楚,自己这一抬脚,就意味着换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将刚才含着的一口气吐出来,李询大步跟上李平,并没有犹豫。
之前的李询已经死在定军山了,现在是一个崭新的自己。
注视着李询离开的身影,戴才微笑着说道:“恭喜将军,又得一员大将。”
李荩忱淡淡说道:“得是得到了,堪不堪用尚且不知道,还需要看看,给他点儿时间,让他再想想。”
“襄阳那边战事一定很是顺利,否则将军怎么会这个时候过来”戴才这时候方才问出自己更大的疑惑。
李荩忱摇了摇头:“大将军已经率兵撤退,某总算还是留住了淳于量,不过需要供给淳于量足够的粮草,否则这个老狐狸是肯定不会动的,除此之外某还承诺三个月之内拿下襄阳城。”
“否则”戴才皱了皱眉。
“否则恐怕我们还是会失去淳于家的支持,”李荩忱的声音之中也带着几分着急,“而且到时候我们的粮草也的确不太充足,必须得考虑撤退的安排了。”
戴才已经知道李荩忱为什么要来樊城了,三个月对付襄阳这样的坚城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李荩忱这是来督战的,这自然也让戴才更感受到了压力。
————————————--
“砰!”石块砸在城墙上,似乎整个城墙都随着这石块剧烈颤抖,而已经脆弱不堪的一处城垛直接坍塌,似乎早就已经在等着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多少箭矢齐刷刷的从这个空隙之中钻进去。
&
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
戴才带着几名亲卫走过满是废墟和尸体的战场。
樊城内城的一小段城墙已经完全坍塌,霹雳车发挥出了应有的威力,再加上双方沿着这一个小小的缺口反复拉锯,即使是夯土结实的城墙经过这样的摧残,照样也支撑不住。
刚才巴蜀军队就是从这里冲进去的,显然当城墙出现这样的缺口时候,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住巴蜀军队的冲锋,尤其是樊城中的守军士气已经下降到了一定地步,在猝然受到这样的打击,自然就更不用说,当敌人的阵线出现松动的第一刻,淳于岑和罗毅就分别带着麾下亲卫顶了上来,双方一个代表投靠李荩忱团体的北周力量,一个代表南陈的世家,自然都不想让对方抢在自己的前面,刚才进攻城池的时候,罗毅和淳于岑就是顶在最前面,似乎他们也是这庞大进攻团体之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名将领。
樊城之战只是整个襄阳之战的一环,也是开始,北周方面和南陈方面这本来就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个团体,现在虽然汇聚在了李荩忱的麾下,但是注定他们依旧是敌人。而这实际上也是李荩忱所希望看到的,毕竟现在李荩忱团体已经愈发壮大,所以更需要平衡。
原本的巴蜀世家和来自南陈的团体自然而然的形成平衡,而之后新的北周势力进入到整个团体之中,只会让这种平衡更加混乱,因此以淳于家为代表的新的南陈势力进入到团体中,自然也就会再一次让一切都归于平衡。
每一个不同的小团体都有自己敌对目标和友善的对象,比如以后来吴明彻和淳于量为首的后来的南陈团体和之前以萧世廉和裴子烈为首的年轻的南陈将领们自然而然的容易亲近,相对应的,以杨素为首的关陇世家和后来的李询等人显然也更容易走到一起。
不过归根结底这些小团体之间也存在各自的矛盾和冲突,关陇世家这些之前就投靠李荩忱的家族是搅动北周内乱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李询和韩擒虎等人能够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和这些关陇世家在背后的动作有分不开的关系,所以他们对弘农杨氏等关陇集团家族肯定也没有多少好感。
就算是要合作,也是基于有着共同怀有敌意的原来南陈势力的基础上,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可以毫不保留的相信对方并且形成一个整体,而这种平衡也是李荩忱想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李荩忱现在手下的团体没有一个会一家独大,当然对于巴蜀世家等等来说,他们也不想着能够在李荩忱的手下一家独大。
毕竟巴蜀世家想要的并不是独大,他们很清楚自己现在没有这样的实力,只会自找苦吃,所以对于这样的平衡,他们并不反对,甚至会全力支持。
相对应的,其余的几个团体也未尝没有抱着相同的心态。因此在和其余的团体争功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戴才走入樊城的时候,淳于岑和罗毅已经沿着主要的街道向城中心扫荡,敌人还有些许残兵败将退守府衙,但是可想而知攻下这些地方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在巴蜀军队涌入樊城之后,李荩忱就返回襄阳了,樊城这边拿下,襄阳那里自然也就不能再推迟,必须要尽快发动进攻。这边扫尾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在了戴才的肩膀上。
&n
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顺
“可是”裴子烈顿时皱了皱眉。
“和朝廷翻脸是早晚的,某也不指望着朝廷这一次还能够老老实实的给我们封赏。某现在就已经是汉中侯”李荩忱径直说道,旋即想到什么,还不忘挖苦一句,“估计也是少有的自己收复自己封地的侯爷,还是镇西将军,继续向上的话可就是王公了,你觉得朝廷会这么大方么”
“汉中本来就应该是郡公的封地,”裴子烈斟酌说道,“朝廷若是直接将你挪正,未免一点儿诚意都没有,可是如果真的要封赏,恐怕就是郡王二十多岁的郡王,这分明就是在告诉天下,你之后就是这大陈江山的主人。”
“你这话说的可未免大逆不道。”李荩忱忍不住打趣道,若是换在半年前,甚至来襄阳之前,这样的话都不可能直接从裴子烈的最终说出口。
裴子烈翻了个白眼,不置可否。
而李荩忱笑着说道:“所以某就没有指望朝廷,也是时候自立门户了。否则始终名不正言不顺,也不是好事。”
裴子烈顿时打了一个哆嗦,看向李荩忱。
会有着这一天自然是必然的,只是裴子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李荩忱现在不管怎么说都是南陈的臣子,要是真的做出和南陈朝廷对着干的事情,以后也少不了要被人先说个“大逆不道”。而如果李荩忱彻底自立门户,不管做什么,自然都没有人拦着他。
而事实上李荩忱现在已经拥有巴蜀和汉中,南中也在积极的开发之中,襄阳和樊城再到上庸一线也都已经落入手中,如此一来,李荩忱手中的地盘大小甚至都已经和南陈相比了,虽然就土地质量来说,南陈是江南水乡,最适合出产粮食,而李荩忱这里不过是巴蜀的山地,但是至少地域大小已经达到了。
在很多情况下,这就已经足够了。
更何况李荩忱也并没有说自立门户就是登基称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