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除此之外,长孙晟和梁栾、牛通等人已经开始安排接收各地城池。
李荩忱不得不承认,长孙晟的确是一个搞地方民政和外交的能手,在他的斡旋下,几乎所有的城池都平安落入李荩忱的手中,而原本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而一直都存在间隙的各大世家,至少现在在明面上也都保持着“其乐融融”。
至少当李荩忱抵达
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这个国家足够强大和富足,毕竟外交家也不是万能的。在历史上如果不是隋代兵马强盛,又有杨坚这个“圣人可汗”在,恐怕突厥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听从长孙晟的安排。
想到这里,李荩忱不由得想到了历史上巴黎和会时候的顾维钧,只可惜如此人才,生不逢时啊!虽然巴黎和会的结果被千夫所指,但是李荩忱很清楚,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顾维钧真的已经倾尽全力为这个国家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至少要比后世那些敲着键盘骂他卖国贼的键盘侠要有功于国家社稷太多太多。
不过至少现在自己在,一定会在有生之年为这个民族提前规划好蓝图,历史上的覆辙李荩忱绝对不允许这个民族再走一次。或许有人说世事无常,盛极而衰是历史的规律,可是作为一个见证了屈辱的历史、经历了复兴的苦难的后来人,就算是明知道这样的规律事实存在,又怎么会允许自己不管不顾
至少应该做的李荩忱绝对不会不做,至于自己百年之后一切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那李荩忱也就有些无力了,若是历史的车轮依旧沉重,沉重到李荩忱根本无法改变,那至少李荩忱也和当初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一样,无愧于心。
“至少不能白来一遭啊。”李荩忱喃喃说道。
回过神来,李荩忱这才发现长孙晟他们都在静静的看着自己。
他们虽然不知道大将军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神,但是都很聪明的没有去打扰大将军,当听到大将军的低语时候,更是对视一眼,若有所思。
大将军的不能白来一遭是什么意思
而李荩忱自失的一笑,自己现在想的那么远似乎还有些早,至少现在自己距离走到万人之上的位置还有很远的距离。
当下里带头走入府衙,映入李荩忱眼帘的便是西北的舆图,而长孙晟和牛通等人都下意识的将目光落在李荩忱身上,大家都知道,西北战事已经平定,那么接下来就是利益分割和封赏的时候。
李荩忱看着这偌大的舆图,多少有些感慨。原本西北就是西北几个世家的传统势力范围,尤其是随着北周的发展重心逐渐向中原偏移,北周对于巴蜀和西北的控制自然也就随之减弱到了最小,这些地方的统治实际上多数都已经落在了当地世家的掌控之中,更甚至当地官员的委派都和本地世家的举荐有关。
因此换句话说如果天水梁氏和安定牛氏没有因为害怕着孙人手和最后分配利益产生矛盾的话,实际上在变乱刚刚开始他们就有能力控制整个西北局势,可是因为他们的犹豫导致北周安插在西北、忠诚于朝廷的官员最终能够控制住城池,导致局势愈发糜烂。
或许有人觉得这一场西北大战虎头蛇尾,北周和李荩忱都是少少接触就开始停战,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实际上这场大战本来就可以避免。
李荩忱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沉声说道:“各地郡守由各地世家举荐。某已经委任曹忠为安北将军,都督雍凉军事,不日北上统筹组建西北诸军。”
几名世家代表对视一眼,神情凛然。
曹忠是李荩忱刚刚从白帝城调来的绝对嫡系,之前和西北没有任何关系,李荩忱让曹忠前来,自然也是对西北这些世家的警告。
“长孙晟!”李荩忱紧接着喊道。
“在!”
“任命你为雍州刺史。”
长孙晟顿时瞪大眼睛,不可置信。
以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担当雍州刺史长孙晟甚至觉得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要不就是李荩忱一时口误。
&
第九百一十三章 归汉中
李荩忱并不确定突厥人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但是他不能真的一点儿防范都没有。
至少在历史上,长孙晟对付匈奴人很成功,再加上曹忠和侯秘的帮助,李荩忱相信至少长孙晟可以帮助自己稳定住西北。
杨素的猜测并没有错,现在李荩忱的重心必然是要开始向南转移的,如果这个时候李荩忱继续和杨坚拉锯,那么渔翁得利的只会是南陈和宇文宪,因此让杨坚去和宇文宪打个火热,而李荩忱趁此机会彻底稳定荆湖和江南。
无论怎么说,荆湖和江南都是天下现在少有的稳定之地,又是鱼米之乡。尤其是南陈二十年的稳定实际上已经让这些地方完全改变了原来荒山野岭、瘴蛮之地的形象。在历史上隋炀帝时期,扬州等地就已经变成了天下少有的繁华所在,否则隋炀帝也不会被这样的繁华吸引着下扬州,最后直接牵动了隋朝的灭亡。
既然决定南下,那么李荩忱肯定就不会在西北多停留,本来他就是打算直接南下巴蜀的,西北实际上只是一个插曲,不过至少将西北平定下来也算是让巴蜀可以更加稳定。
这样李荩忱就彻底形成了南中、巴州、襄阳、汉中和西北四块地方拱卫蜀中核心的战略布局,而且境内的蛮夷多数已经臣服,除了民政还需要统筹振兴之外,实际上已经没有内忧外患。
想想不久之前自己刚刚拿下巴蜀时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岌岌可危,李荩忱就有一种欣慰和感慨。
“记住,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允许和突厥人大打出手,如果不能祸水东引,那就守住大城,某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李荩忱又叮嘱了长孙晟一声,“事不宜迟,某现在就要动身南下了。”
“属下恭送将军。”长孙晟当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
上一场大雪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天气稍稍有些回暖的迹象,当然作为一个后来人,李荩忱还是清楚,这主要是因为化雪的时候吸热,所以让人觉得天气更冷了,现在雪化,自然又觉得暖和。
雪化路干,一路上虽然依旧风大,但是比来的时候可是好了太多。李荩忱只用了五天就从安定返回汉中,一路上也算马不停蹄。
而从阳平关回来的萧世廉已经在汉中等他了,与此同时李荩忱还见到了之前留守在阳平关、未曾谋面的韩擒虎。
这位历史上也算是鼎鼎大名的名将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四十岁了,但是实际上之前的阳平关之战才是他第一次独领大军,而历史上韩擒虎和贺若弼等人的崛起也是因为杨坚的提拔,只可惜杨坚的上位时间也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给这些将领更多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韩擒虎最后一咬牙投靠了李荩忱,他家中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自己养活,若是迟迟没有办法在北周军中建功立业,那不如换个地方。尤其是现在的北周国情也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另外一个时空中的韩擒虎也算得上一生倥偬,尤其是追随杨广灭南陈之战,更是让他走上了人生的顶峰,也因此在民间甚至有了“阎罗”的称呼。
此时的韩擒虎显然并没有李荩忱想象之中的那样意气风发,毕竟无论是对于谁来说,第一场亲自指挥的大战就是失败,恐怕对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这也让韩擒虎看上去多了几分稳重。
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
对于李荩忱来说,萧世廉和裴子烈是他的好兄弟,尤其是在淮北战场脱身而出,自己曾经的几个小伙伴全部为了掩护自己而牺牲,萧世廉的出现等于在短时间内快速弥补了这一块空白,至少让李荩忱有了在这乱世之中可以相互扶持着向前的人。
也因此,只要了解李荩忱的人都知道,他是真的将萧世廉和裴子烈当做兄弟,因此他并不想看到自己的兄弟面对这样艰难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当时在调整战略的时候特意让裴子烈而不是萧世廉来面对萧摩诃。
可想而知,以萧摩诃对南陈的愚忠,在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候,也必然不会退缩,只有通过和李荩忱全力一战才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忠诚。
萧世廉咬了咬牙,沉声说道:“天地君师亲,某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正义的,所以无从所谓天地,不过将军日后是要成为天下之君的,现在也是我等巴蜀将士的君王,忠诚于将军自然应当先于忠诚于家父。就算是家父在这里,必然也不会觉得我说的有错!”
萧世廉的话掷地有声,旁边的韩擒虎脸色已经忍不住变了变。不过李荩忱称王称帝只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事已至此无论是北周还是南陈,都已经没有对李荩忱的约束能力,李荩忱什么时候称帝不过就是看他什么时候有心情走三请三让的程序。
南北朝三百年,几个朝代走马观灯一般的换,对于这套刘成大家早就已经烂熟于心。现在想必只要李荩忱暗示一下,各种奏表就会雪花一般飞过来,与此同时各地肯定也是少不了祥瑞不断。
李荩忱静静的看着萧世廉,而萧世廉似乎并没有退缩的意思。
不由得笑了一声,李荩忱一挥手:“也罢,某派人去请淳于老将军来汉中坐镇,你随某南下备战!”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目光落在韩擒虎的身上:“子通(韩擒虎表字),随某南下,某会让你独领一军。”
韩擒虎顿时激动的看向李荩忱,郑重一拱手:“末将遵命!”
而萧世廉不由得嘟囔了一句。
这待遇不太一样啊!
——————————
李荩忱是不会在意萧世廉的牢骚的,这个家伙也就是嘴上说说。大冬天里跑了一趟西北,感觉显然并不怎么好,既然已经决定了,那李荩忱就不再和萧世廉、韩擒虎两个大老爷们多寒暄,一溜烟跑到后宅中去了。
萧湘早就让人准备了热汤伺候李荩忱沐浴。等到李荩忱沐浴更衣出来,桌子上已经摆了酒菜,萧湘正用筷子沾了点汤水尝尝味道,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正看到李荩忱过来,急忙冲着婢女招了招手,
“夫君先喝杯酒暖暖身子,”萧湘笑着说道,将一杯温好的酒端上来,“还有两个菜,我去帮一下尉迟姊姊。”
一边说着,萧湘一边从李荩忱身边掠过,掀起一阵香风,让李荩忱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习惯了血腥气味和战场的厮杀声,此时骤然听到女孩银铃般的笑声、嗅到这淡淡香气,自然是心旷神怡。
地龙将屋子里烧的火热,虽以至于甚至不得不开一点儿窗户让凉风进来,这也让李荩忱觉得自己真的是过的太奢靡。
不过这种话自己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在冰天雪地里奔波了这么久,每天只觉得手脚都不属于自己了,显然终于有暖和的温柔乡,他才不会拍拍屁股走人呢。
萧湘和尉迟炽繁这样的大家闺秀一般是不会下厨的,但是并不代表她们不会。李荩忱回来,她们当然不会让厨娘代劳。
&nbs
第918章 买卖
不管尉迟顺想要说什么,又要代表谁的意志,李荩忱并不想把这件事和尉迟炽繁牵扯在一起,而且他也知道这和尉迟炽繁本来就没有关系。
不过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理由,可以吓唬吓唬这个小丫头,让她晚上的时候“更听话”一些。
尉迟炽繁当然不知道李荩忱这些“龌龊”心思,再加上这件事本来就关系到她和尉迟家族的未来,让尉迟炽繁更是心中忐忑,她不知道李荩忱到底真的会如他所说的那样一笑了之,还是大发雷霆。
毕竟尉迟炽繁跟着李荩忱的时间并不算长,而且从身份上来说,她作为一个战俘更是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可言,这也让尉迟炽繁更不敢去拿捏李荩忱的心思,毕竟她不知道李荩忱的这种宠爱到底是因为真的发自内心的,还只是一时间的贪图美色。说到底尉迟家和李荩忱现在还是死敌的关系,李荩忱对自己这么体贴,让尉迟炽繁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
当然看看李荩忱的后宅之中,凤冠霞帔、明媒正娶的正妻乐昌公主还在建康府,而萧湘的出身实际上并不比尉迟炽繁好到哪里去,李荩忱显然并没有因为萧湘的身份而轻视她,在这也是尉迟炽繁至少还有胆量说出这件事的原因。不过说到底萧湘也只是一个小丫头,李荩忱宠溺她就像是宠自己的妹妹似的——李怜儿和李荩忱之间与其说是兄妹,倒不如说是一对冤家,见面总是能有事没事拌嘴。
估计现在普天之下,有胆量和李荩忱掐着腰吵架的也就只有李怜儿,然而对于这个妹妹李荩忱也一向是让她几分,否则以李怜儿的本事,根本不是李荩忱的对手。
尉迟炽繁有些紧张的看着李荩忱,而此时李荩忱手中拿着的正是那一份家书。
实际上尉迟顺的要求也很简单,请李荩忱继续向杨坚保持压力,更或者至少不要和杨坚达成同盟,而作为交换条件,宇文宪会向北方的突厥人施加压力,逼迫他们不会过度的扰袭李荩忱刚刚拿下的西北,同时不会在淮北战场上布置太多的兵马,以减轻吴惠觉等人的面临的压力,而李荩忱也应该相应的做出保证,淮东和淮西的兵马并不会北上进攻北周,而应该在李荩忱的指挥下面向南陈。
与此同时,尉迟顺还试探性的询问是否可以在李荩忱这里购买一些衣甲和弓弩。
“这倒是有趣。”李荩忱不由得啧啧赞叹一声,自己这个岳父老泰山还真是敢想,不过想想也知道这背后肯定是宇文宪和尉迟迥的主意,凭借尉迟顺还做不了这个主。
而且事情当然不可能这么草率,这其中包括很多大军调度的事,因此尉迟顺的这封信更多的是先探探李荩忱的口风,之后的种种条款肯定会派遣专人前来。
李荩忱没有在汉中和西北方向投入太多的兵力,已经足够让杨坚和宇文宪敏锐的察觉到李荩忱接下来的目标根本不在北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结好李荩忱,从而保持对对方的压力,那自然是何乐而不为。
同样对于李荩忱来说,如果能够借助宇文宪减轻淮东、淮西和西北的压力,抽调出来更多的兵马,也是好事。
至于弓弩和兵甲的事情,李荩忱也知道大致原因。显然长久的拉锯战已经让北周自己生产的弓弩箭矢供应不暇,尤其是因为北周之前的核心是长安,因此大多数的工坊实际上也都安置在长安。至于地方城镇和州府
第919章 缺钱
顿了一下,李荩忱有些不满的伸手刮了刮尉迟炽繁的小鼻子:“但是这些事情某并不想看着你,看着湘儿牵扯进来。某转战沙场,或许很难总是在你们身边陪伴,所以某能做的也就只有竭尽全力给你们一个安宁和平的生活,至少不在经受乱世硝烟的磨难。所以这些争霸天下的权谋之事,某并不想让你们参与进来,有我就已经足够支撑其咱们家的天了。”
“夫君!”尉迟炽繁低呼一声,搂住李荩忱。
说句实话,当初被元氏选中作为尉迟家的“礼物”献给李荩忱,尉迟炽繁心中是很紧张的,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李荩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些传说中他神乎其神,有些传说中他就是从地狱中诞生的恶魔。
尉迟炽繁对于自己的未来心中惴惴,而元氏又何尝舍得,在尉迟家中,这个孙女是公认的聪慧温柔,元氏一向对这个孙女也是疼爱有加,恨不得天天带在身边。
原本尉迟家也准备给她准备一门好亲事,至少也应该是配得上尉迟家身份的名门望族,甚至不惜是皇亲国戚。
结果谁曾想到世事无常,现在尉迟家这些妇孺老弱想要避免直接被李荩忱打入苦役营的悲剧,就得主动讨好李荩忱。姿色最出众、性格也温柔善良的尉迟炽繁显然是不二人选。
将孙女送入龙潭虎穴对于元氏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可是当时作为这些妇孺老弱之首的元氏也别无选择,她要保全的是整个尉迟家的亲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