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不过至少现在看来,尉迟炽繁并不觉得这对自己是煎熬。靠在李荩忱的怀里,她分外的安心。所有的小姑娘都有要嫁给盖世英雄的梦想,尉迟炽繁也不例外。或许那些世家子弟和皇室宗亲足够高贵,但是显然他们终究只是纨绔,在尉迟炽繁的心中当然比不上一个真正的英雄。
不管李荩忱到底算不算英雄,至少他凭借一己之力打下了偌大的江山,这就足够让尉迟炽繁为之倾倒,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显然要比想象中的更有情有义。
李荩忱捏了捏她的脸,微笑道:“好了,这件事某还得和伯清他们商议一下,你放心便是。”
——————————-
“兄长确信自己不是被尉迟嫂嫂灌了汤”李怜儿笑着将茶递给李荩忱,顺便挤了挤眼睛,一脸揶揄。
李荩忱翻了翻白眼,懒得和调皮的小妹一般见识。而萧世廉咳嗽一声:“怜儿,我在和你兄长谈正事。”
“哼!”李怜儿娇哼一声,不过也不打扰他们,背着手笑嘻嘻的走了,她那乌黑油亮的辫子在背后一甩一甩的,仿佛在向身后的两个男人表达不满。
李荩忱当即笑眯眯的看了萧世廉一眼,这家伙的妻管严看来又加重了,如果不是自己在这里,怜儿肯定不会给萧世廉什么好脸色。不过话说回来李怜儿的这种真性情恐怕也才是萧世廉最喜欢的地方。
“你妹妹,你也不管管,成何体统。”萧世廉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的说道,“之前都让你宠坏了。”
李荩忱哂笑:“畏妻如虎,不要推脱。”
“咳咳,”萧世廉咳嗽一声,果断转移话题,“你真的决定这样杨坚和宇文宪可都不是等闲之辈,想要做到在他们中间左右逢源,想必没有那么简单。”
李荩忱不由得冷笑道:“某还没有落魄到要去在他们之间左右逢源的地步,既然是他们求上们来了,
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义
李荩忱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他大概能够猜到萧世廉想要说什么。
现在李荩忱已经不是当初入蜀时候的李荩忱了,巴蜀、襄阳、汉中、南中以及西北都已经落入李荩忱的手中,向东北威慑关中,向东南虎视荆湖,再加上明里暗里和李荩忱有勾结的关陇世家、东南士族,虽然这个团体组成的时日还短,内部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谁都不能否认,李荩忱已经成气候了。
因此一个小小的汉中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下面官员们的需求,之后李荩忱为了试探南陈和北周的反应,进一步自封为征北大将军,不过毕竟这只是一个军衔,和李荩忱的爵位身份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南陈和北周都已经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李荩忱显然也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他必须要给手下人一个明确的效忠对象和奋斗目标。
在之前,这个团体还很弱小的时候,李荩忱低调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北周和南陈的敌意,而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当李荩忱依旧以南陈册封的汉中侯自居的时候,南陈对李荩忱还抱有一丝希望,认为李荩忱尚且可以回归到南陈的朝堂上,毕竟在南北朝边疆将领和中央朝廷出现矛盾和冲突并不是不常见的事情,边将在很多时候都掌握着朝廷的重兵,既然如此就难免会有人怀疑,从而引起矛盾。
但是在大家都有所顾忌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化解的,朝廷的赏赐和边将的示忠以及共同面对的外敌一般都会让大家将这种隔阂放下。
陈顼也不是没有做出过这种努力,只可惜他多疑的性格最终还是让这样的努力功亏一篑,他想要的是阻挡李荩忱而不仅仅是限制了。这自然就从根本上损害了李荩忱以及整个李荩忱团体的利益,这是谁都不能答应的。因此当初李荩忱入建康府的时候,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是多是从李荩忱的安全角度出发,从整个团体的利益角度来说,无论是想要从南陈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还是趁此机会做个了断,李荩忱还是很有必要走这一遭的。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李荩忱反出南陈,从此再也没有可能回到南陈的朝廷上,而这个时候回过味来的南陈也发现,李荩忱已经不是他们轻易能够对付的了,险峻的巴蜀山地和战胜北周大军的胜利已经让李荩忱将“天时地利人和”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所以也只能对李荩忱听之任之。
至于北周那边也不用说,当北周意识到真正有威胁的实际上不是在江陵的南陈主力,而是李荩忱这一支偏师的时候,为时晚矣。他们在和李荩忱的战斗中接二连三的失败,也彻底磨掉了北周将士的信心,让进攻巴蜀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北周的内部分裂,现在北周更需要的是仰仗李荩忱的支持,而不是和李荩忱为敌。
短短几年间,风云已经变化如此,也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为了能够让整个团体维持稳定,显然李荩忱必须要更进一步。
萧世廉看着李荩忱,神情郑重:“某也不是代表一个人,这是我们汉中臣子们商量过的,而且和蜀中那边也通过气了,蜀中唐、骆几位的意思是,与其等到你回蜀郡再商议此事,不如先在汉中达成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蜀中先做安排。”
顿了一下,萧世廉沉声说道:“世忠,事已至此,你也是该给我们一个交代了,军中、朝野,众望所归,如果你继续犹豫不决的话,可就寒了大家的心。”
“称王吧
第921章 白纸般的巴蜀
李荩忱翻了翻白眼,萧世廉的妻管严是没救了。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萧伯清竟然在卧房里怕老婆。
该不会是不行吧
李荩忱的想法越来越邪恶,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丝毫没有因为编排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而羞愧。
“夫君在想什么”萧湘一边拿过毛巾给他擦脸,一边好奇的问道,“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李荩忱故作神秘的一笑,这种背后说人坏话的事情当然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当即他伸手在萧湘的眉心点了点,微笑着说道:“你马上就要当王妃了,开不开心”
“开心是自然的,如果夫君以后能多陪妾身,那肯定更开心,”萧湘一边将毛巾放下,一边把醒酒汤端过来:“夫君起来喝两口吧,刚刚熬好的,夫君醒的可正是时候呢。”
李荩忱坐起来,指了指自己的嘴:“喂我。”
萧湘怔了一下,看李荩忱一副根本不想退让的神情,无奈之下只能挥了挥手让身后的婢女们退下,若是李荩忱这幅样子传出了,那怕不是要被笑掉大牙。
当萧湘拿着勺子放到李荩忱嘴边的时候,李荩忱又摇了摇头:“不是用这个喂。”
一开始萧湘没有明白,不过李荩忱伸手在她的唇上点了点,顿时反应过来,顿时两朵红晕飞上脸颊,而李荩忱只是笑嘻嘻的看着她。
“夫君怎得如此没正行,都是要当王爷的人了。”萧湘嗔了一声,不过还是乖乖的自己先含了一口,而李荩忱一把揽住她,直接对准目标吻了下去。
——————————
汉中对于李荩忱来说终究只是短暂的停留,萧世廉和韩擒虎会在之后向赶到的官员交接工作、之后南下。而李荩忱趁着这几天天好,自然是先走一步,而他刚刚过了葭萌关,雪花一般的奏章就已经飞到了李荩忱的案头上,与此同时还有本来就在北上的徐德言和专门从蜀中赶过来的唐亦舜。
这两个代表李荩忱麾下已成气候的东南士族和巴蜀世家的文官,显然都是带着任务在等李荩忱的。
看着桌案上已经堆得小山也似的奏章,李荩忱就知道是什么任务了。这些都是从巴蜀各地送上来的劝进表,一个个都是厚厚一叠,不用想也知道里面肯定是洋洋洒洒,这个时候当然都得拿出来真本事。以至于李荩忱都觉得自己可以怀疑这帮家伙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写好了,就等着现在。
“参见大将军。”既然李荩忱现在还没有称王,那么唐亦舜和徐德言还是很理智的保持了这个称呼。
李荩忱微微颔首,忍不住笑道:“都已经等不及了”
徐德言和唐亦舜郑重说道:“大将军进位为王是众望所归,巴蜀文武、将士和百姓都在翘首以待!”
对此李荩忱也很清楚,百姓也好,将士们也好,要的是一个奔头,一个能够让他们为之奋斗的理由,甚至哪怕是一个能够在生死关头可以让他们无所顾忌大吼的口号。
而对于这些世家和官员们来说,他们也想看到李荩忱实打实的走到这个位置上,这样他们的利益也自然而然的有所保障。
从龙要趁早,在这种事情上,大家讲究的就是一个“争先恐后”。若是比别人慢了,说不定以后在李荩忱那里就不好说话了,毕竟先来后到的顺序只要是个人都不可能无视。
李荩忱脸上的笑容收敛,
第922章 刺激经济
提到这个问题,唐亦舜顿时露出捉难的神情,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见李荩忱的目光飘过来,唐亦舜深深吸了一口气:“启禀将军,钱财所剩无多。”
“哦”李荩忱显然对于这个结果有些诧异。
他并不介意自己麾下的这些官员花钱,但是他必须得知道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花钱和乱花钱是两个概念,李荩忱也没有指望着唐亦舜他们能够吐出源源不断的金元宝出来,所以花钱是肯定的,不过蜀中素来是天府之国,之前虽然经过战乱和灾害,但是府库之中并非一穷二白,谁都得留点儿保底的以应对不时之需,更不要说各大世家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峡江唐氏,几乎将家族的积蓄都赌上了,如果现在说支出的差不多了,那李荩忱一定得问清楚。
唐亦舜沉声说道:“无论是工坊建设、城池修缮,还是军队招募甚至是农耕用具打造,都需要一定的钱财投入,我们的府库之中钱财本来就不多的,现在已经花费的差不多了。不过淑霞认为,这些钱财既然投出去了,在不久之后肯定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而且按照将军所吩咐,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不得不做,与其让这些钱财烂在府库中,不如让其造福百姓。”
顿了一下,唐亦舜还是有些为难的说道:“不过将军征战在外,属下担心将军不了解巴蜀的实际情况,再加上消息往来迟缓,所以和蜀中诸位商量之后擅作主张,还请将军恕罪。另外府库之中钱财已经所剩寥寥,恐怕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为大军征战提供更多的军饷,如果牵扯到巴蜀安危,属下愿意负责。”
一边说着,唐亦舜已经站了起来,大有直接跪在地上请罪的意思,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是他最后拍板做决定的,这个时候自然也没有缩在后面的道理。
唐亦舜这样紧张兮兮的,李荩忱反倒是不好意思了,毕竟当初走的时候是他放权给这些人的,本来大家的利益就是一致的,因此李荩忱倒是不需要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更何况李荩忱在走的时候都已经将具体的方向都安排下去了,剩下的细节问题实际上就算是李荩忱身在巴蜀也不会过多过问,他必须得给手下这些人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当然也可以给自己减轻一点儿压力,并且这个目的有些时候占据主要。
因此就算是唐亦舜等人干出了什么不算太出格的事情,李荩忱也并不会责怪他们,更何况李荩忱让他们做这么多事,如果不花钱的话他们就办成了的话,那李荩忱才得好好考虑考虑呢。
看大将军脸上似乎并没有露出不愉的神色,唐亦舜和徐德言倒是有些惊讶。对于唐亦舜来说,想要办成李荩忱临走的时候吩咐的事情又不花钱那是不可能的,能够将钱财控制到没有花的一个子也不剩,实际上他已经尽力了,不过即使是如此,他还是做好了被大将军责罚的准备,无论如何这都有自己没有统筹好以及没有请示的责任在里面。
李荩忱倒是笑了一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做的没错。”
议事堂上紧张的气氛顿时舒缓了些许,而李荩忱沉声说道:“这些钱如果堆在府库中,那么只能让人安心,但是如果能够花出去,而且每一点都花在刀刃上,那才是真正让人安居。我们不要怕花钱,正如伯贤刚才所说,只要以后收
第923章 山呼
当李荩忱到蜀郡的时候,第二请也已经走完了。
萧世廉、裴子烈、陈智深、杜齐、戴才等大将分别派了代表,而一路北上前往西北的曹忠更是直接在绵竹关请见李荩忱,将自己的劝进表递了上去,并且也代表其余镇守边关没有办法前来的将领表达了他们的心意。
当然李荩忱这一次依旧是犹犹豫豫之后选择了拒绝。
而等李荩忱到蜀郡的时候,第三请自然也就来了。按理说第三请应该是和李荩忱有关系的皇亲国戚以及前朝皇帝、重臣相请,但是显然李荩忱这里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人,他自己孤身一人,就只有一个妹妹,自然不够分量。
因此负责此事的唐亦舜灵机一动,直接将这个环节换成了百姓父老,象征万民。而对此巴蜀的百姓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李荩忱入蜀时间虽然很短,但是都做了什么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
不但李荩忱自己征战在外,将战火引出巴蜀,并且对内减轻赋税、分田分地、鼓励农耕、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和道路,这些作为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更何况李荩忱治军严明,再加上常胜将军的头衔在这里,不少巴蜀子弟踊跃参军,因此也很少发生地方军队和百姓冲突的事情,反倒是乡兵、新兵经常组织起来帮助百姓耕作、建设房屋,一派军民鱼水、其乐融融。
在这个时代,只要大头兵不扰民、不烧杀抢掠,实际上就已经算是纪律严明的军队,因此出现了这样甚至能够主动帮助百姓耕作的军队,当真是少见。
当然了,李荩忱为了让这些士卒们能够主动这样做,也是没有少给他们灌输理念,李荩忱当然还没有天真的指望他们能够理解什么军民一家亲的概念,毕竟有些是在是超前的理念并不适合放在这个时代,否则取得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李荩忱很干脆的告诉这些以本地人为主的士卒,当他们帮助这些百姓的时候,他们的家人也在别的地方被别的士卒帮助着,同时这个时候帮助耕地也是解决巴蜀土地多而人手不够的问题,也是为了让军队有粮食吃。
这样双重理由的鼓励下,也不由得这些士卒懒惰。
而对于李荩忱来说,这样做也并不是没有目的的,一来可以稳定巴蜀内政,二来自然也是树立军队的正面形象、吸引更多的兵员,与此同时还能够解决军队粮食的问题,何乐而不为。
当然这样的政策颁布下去,李荩忱更是收获了民心,当李荩忱出现在蜀郡郊外的时候,当真是阖城百姓倾巢而出,郊迎这位让他们的生活从此都变得与之前大不相同的大将军,未来的汉王殿下。
李荩忱还没有走到十里长亭,便看见人群之中颤颤巍巍的走出来几个老人,他急忙翻身下马,快步迎上去。
在这乱世之中,能够活到这个年纪的都是一方名宿了,李荩忱肯定不能不在乎,更何况在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会发生什么。
“老朽参见大将军!”几名老人一齐行礼,对于他们来说,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李荩忱登上王位,然后再登基称帝,或许也是一种欣慰。
这乱世,乱得太久了,总算是出来一个少年英才,或许有能力终结这已经人如草芥的三百年!
李荩忱急忙上前搀扶:“诸位老人家请起,世忠年幼,当不起诸位如此礼节。”
带头的老人不由得打断李荩忱:“大将军此言差矣,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够在短短几年之间带给巴蜀百姓如此安宁和平的生活大将军之所作所为,当为巴蜀之王,今日小老儿等人窃代表巴蜀百姓,请大将军就汉王之位!”
“请大将军
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温
陈太建十年,周大象(宇文赟年号)二年十二月廿六日,征北大将军、汉中侯李荩忱于蜀郡登坛祭天,自立为王,国号“汉”,恢复蜀郡“成都”旧称,以成都为王城,宣告自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