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不过至少凭借此搭建起来一个朝廷的架子还是足够的。
“启禀陛下,臣等此次前来是想要和陛下商议年号之事,现在朝中的官职安排已经差不多,但是年号的事情还是尽快定下来,等到明日登基之后就可以在大朝会上宣布。”顾野王拱手说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那诸位卿家觉得哪个年号比较合适”
“陛下开新帝业,臣以为应当以开皇为年号。”顾野王沉声说道。
李荩忱怔了一下,脸色变了变:“还有别的么”
“臣以
第1063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
团圆从古至今都是华夏民族重视的日子,尤其是在古代,家族子弟散落四方,来往交通不便,团圆自然也就变得愈发重要,能够有机会团圆庆祝节日,一定是家中最幸福的时候。
一轮圆月已经挂在夜幕上,清辉许许洒在庭院中,一片枯叶缓缓的从大树上飘落下来,随风荡漾几下之后落在桌上。李荩忱伸手捡起来这叶子,看着上面的脉络,若有所思。
“羊羹。”清荷小心的将最后的汤端了上来,而乐昌跟在后面拍了拍手。今天这么重要的节日,虽然有御膳房在,但是乐昌依然坚持亲自下厨,算起来上一次有机会和李荩忱一起庆祝佳节已经是过年的时候了,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李荩忱已经是南方的霸主。
看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李荩忱不由得叫了一声好,实际上上桌的就只有李荩忱、乐昌和宁远三个人,但是这菜肴的种类有很多。皇家宴席,讲究的除了色香味之外,主要还是样式精美,而且这分量也不能太多,一来吃的人比较少,做多了也是浪费,二来身为皇帝陛下,不能有完全固定的饮食喜好,若是皇帝只吃一种菜品,很容易会遭遇到什么不测。
而在此之前李平都按照规矩用银针试过毒。实际上作为后世人,李荩忱很清楚银针试毒很有局限性,但是这个时代的下毒方法本来也不多,走个过场大家都放心。
宁远已经迫不及待了,眼巴巴的看着李荩忱,而李荩忱伸手扯下来一根鸡腿递给她:“来,这鸡身上,就是鸡腿最好吃。”
“还有鸡翅。”宁远很干脆的反驳。
“好,那鸡翅也是你的。”
“夫君你就宠着她吧。”乐昌一边坐下,一边不满的说道。
“豆蔻枝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李荩忱毫不犹豫的反驳,“多吃点儿没坏处。你看看湘儿当初刚刚到某身边的时候瘦弱的样子,某可是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她养起来的。”
乐昌白了他一眼:“夫君不怕妾身去告诉湘儿妹妹”
“告诉了又能怎样。”李荩忱依旧嘴硬。
而乐昌笑了一声,不和他争执,只是举起酒杯:“中秋佳节,团圆之日,妾身敬夫君一杯。”
李荩忱哈哈大笑着一饮而尽:“宁远,你要不要也喝点儿”
一边说着,李荩忱也给宁远倒了一杯。小姑娘伸出小舌头来舔了舔,顿时苦着脸将酒杯推到一边,惹得李荩忱又是大笑。
而乐昌看着兴高采烈地自家夫君,心中也是感慨,李荩忱这些年天涯转战,不知道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展露出过这样的笑容了
几杯酒下肚,李荩忱自己也已经酒劲上头,手中筷子一挥,朗声笑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浑厚的声音带着浓烈的醉意从这未来的帝王口中吐出来,已经带着几分凛然味道。而乐昌痴痴地看着李荩忱,自从当初金陵石头城一别之后,已经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出口成章的李荩忱了
更重要的是细细品味这字里行间的味道,是和那所谓的《玉树后庭花》的婉转柔媚、如梦似幻截然不同的,仿佛西北的大风还有那九天之上的辽阔都被卷携在其中,涤荡着听者的心灵。
这就是李荩忱啊,那个自己曾经一见便牵挂的人,那个仿佛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在这浑然大气如狂风卷地的诗面前,那些江南的宫闱诗词仿佛就是团团粉色的迷雾,被吹散殆尽。
“高处不胜寒”乐昌喃喃重复一遍。
所以有些事情,他并不想做吧。
高处不胜寒、孤家寡人的滋味,可不好受。
&
第一千六十一章 乐昌和张丽华
?
“坐吧。”乐昌对着张丽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丽华缓缓松了一口气,对于自己的命运她实际上已经很清楚,就凭自己的这一份容貌,李荩忱也不可能直接放过自己,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就不晓得了。不过今天似乎并不是李荩忱让自己过来的。
但是越是这样,张丽华就越是更小心。对于乐昌这个先皇最宠爱的女儿,她可是很清楚,现在乐昌又是李荩忱后宫之主,张丽华可没有天真地以为李荩忱让她当皇后单纯只是因为乐昌的身份。
这个女人很聪明,不说别的,单单就是她一直让宁远公主留在身边就能看出来。要说陈顼的女儿之中最有气质的肯定是乐昌,但是最漂亮的头衔或许得落在已经展露出美人之态的宁远身上。而乐昌的想法很简单,凭借她这个皇后和宁远,已经能够牢牢掌握住后宫。
有宁远这个丫头在,这就是阳谋,李荩忱拒绝不了的,而萧湘和尉迟炽繁的身份就让她们本来就没有对皇位争夺的资格,现在更是很难左右到乐昌的决策。
对于这个后宫之主,张丽华很惶恐。
她请自己过来,是为了警告还是拉拢
“后宫之中将会配合门下省设立秘书监,配合陛下处理一部分政务,秘书监的主持者已经定为黄琦,此人为黄氏的次子,长于文采,”乐昌开门见山的说道,“而作为配合,宫中会派遣一内侍和一女官作为陛下的文书和副手,内侍之中本宫属意袁大舍,他在父皇时期就是宫中负责掌管文书的,对此颇有经验,而女官”
乐昌的目光落在张丽华身上:“本宫属意你来做。”
张丽华打了一个寒颤,这个女官显然就是皇帝陛下的身边人,对此她也算是颇有经验,毕竟在陈叔宝时期实际上张丽华做的事情就是帮助陈叔宝处理文书。
“万事皆有尺度,”乐昌缓缓站起来,声音之中并不带感情,“本宫看重的是你处理文书的能力,至于你和陛下之间会发生什么本宫并不在意,但是你也要清楚,中间何为度。”
张丽华急忙起身,深深的行礼:“奴家明白。”
“不用回去了,就留在这边了,明天等陛下登基之后,你就和袁大舍商量准备工作。”乐昌挥了挥手,“清荷,给她安排一个安静一点儿的住处。”
等到张丽华谢天谢地的告辞离开,乐昌也松了一口气。而宁远在一旁笑着说道:“姊姊刚才还有气势啊!”
乐昌怔了一下,实际上自己刚才也在端着架子。而她揉了揉宁远的小脑袋:“怎么,怕不怕”
“这有什么好怕的,姊姊母仪天下,这些就是该说的,该做的。”宁远吐了吐舌头说道,不过想到了什么,还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刚才我在东宫外面看到长兄坐在庭院下笑得很开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乐昌诧异的看向宁远,这小丫头似乎不像是在开玩笑。
笑得很开心乐昌这个时候大致明白是为了什么。
有张丽华陪在李荩忱的身边,陈叔宝的安全大概又多了几分。至于张丽华会遭受什么,陈叔宝并不在乎,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珍贵,哪怕是这祖宗流血打下来的江山。
“父皇,为什么是他”乐昌喃喃说道,如果不是陈顼已经化作在天之灵,乐昌真的想要好好地质问他。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在继承这破碎河山
甚至乐昌已经能够猜到,陈顼多少也都预料到了这样的结局,所以他并不想让乐昌到时候左右为难,干
第1065章 南北人口
“还请陛下起驾。”袁大舍和李平已经在殿外等候。
袁大舍是陈顼时代的老人,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身上似乎也带着几分陈顼的气势,站在那里若不是脸上没有胡须,恐怕谁都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应该低头哈腰、极尽谄媚之能事的宦官。同时乐昌、宁远这南陈皇室之中的小一辈几乎都是袁大舍带大的,所以乐昌在入主后宫之后,就把这个因为有些刻板而不受陈叔宝喜爱的老宦官重新提拔上来,让他和张丽华一起主持后宫事宜。
据说当初陈叔宝讨厌袁大舍也和张丽华的枕边风有几分关系,所以现在让他们两个共事,也有几分制衡之意。
当然乐昌的意思显然更多的是让袁大舍监督张丽华。
李荩忱大步走出来,而外面等候的亲卫们也一齐拱手:“参见陛下!”
按照李荩忱的安排,李平带领的侍卫亲军负责外廷的护卫,今天从宫中到天坛就由侍卫亲军护送。
“百官已经到了”李荩忱看向袁大舍。
对于这个似乎脸上永远都不会有笑容的老宦官,他倒是并没有那么厌恶,反倒是那些脸上一直带着假笑的宦官让李荩忱总觉得背后发凉。袁大舍一拱手:“已经等候在天坛下,还请陛下放心。”
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微微侧头,乐昌同样已经换好凤袍,走出来。而将士们又是高呼:
“参见皇后!”
袁大舍也是躬身行礼,只不过这个老人的脸上却难得浮现了一抹笑容。
“走吧。”李荩忱低声说道。
乐昌双手敛于衣袖,缓步走在李荩忱的身后。
帝后车驾已经准备妥当,而李平霍然起身:“侍卫亲军,上马!”
多年的辗转征战,让这个小子也长高了不少,不再是当初李荩忱初见他的时候瘦弱如猴子一般的模样,而脸上出现的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风霜刀刻痕迹,已经说明他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侍卫亲军翻身上马,今天所有的侍卫亲军也都是盛装,从西北运过来的高头大马,一身银甲,手中一水的白梨花木长枪,枪头上红缨飘飘,而打头的两名骑兵将旗帜展开,一个是“汉”,一个是“李”,分列两侧。
李平亲自撑起来更大一圈的赤色金龙旗走在最前面。
大司马门上鼓声乍起,代表帝后车驾启程。
而宫门外羽林骑同样在两侧列阵,
相比于主打红色的侍卫亲军,羽林骑人如其名,以白为主,白色的战袍,清一水儿的白马,再加上头盔上插着的白羽,似乎他们就是从数百年前穿越过来的大汉羽林,又似乎是那一支曾经纵横江北、所向披靡的白袍轻骑。
羽林骑的人数不多,毕竟今天京城的内层戒备还得依靠他们,所以只抽出来两百骑兵在前开路,但是这气势已经十足,更不要说他们身后真正唱主角的侍卫亲军。
建康府已经是万人空巷,原本宽阔的天街上挤满了人,百姓们并没有争抢,而是一个个踮起脚尖看向前方。负责维持秩序的将领也都下令让士卒们将原本横着阻拦人的长枪竖起来。
天子脚下从来不缺热闹看,但是这登基典礼毕竟也不常见。几个月之前陈叔宝固然是来了一次,但是那一次战云密布,典礼实际上进行的非常草率,而且那个时候在前面开路的虎贲郎和羽林郎,哪里比得上今天这羽林骑和侍卫亲军。
一个个战马上直视前方的将士,都是百战余生,只是这么挺胸抬头向前走,就带着凛然杀气。
&nbs
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
?
天坛实际上就在宫城以南不远的地方。
百官已经列队等候。
乐昌作为未来的皇后,会在天坛外侧的观礼台观礼,而她刚刚走了两步,就看到站在观礼台另外一侧的陈叔宝。陈叔宝身上已经穿着公侯的衣服,看上去还挺有精神,这是因为李荩忱早晨起来才颁布的旨意,册封陈叔宝为违命侯。
虽然这个名字并不怎么好听,但是至少表明李荩忱不会要了陈叔宝的性命。而在陈叔宝看来,显然是昨天晚上张丽华的表现很“出色”,但是他并不知道实际上李荩忱喝醉了什么都没有吃到,更不知道这个违命侯的背后带着什么样的讽刺。
而李荩忱之所以着急加封陈叔宝,也是为了让他有身份能够在今天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捧着传国玉玺将天命交给李荩忱。
虽然李荩忱在巴蜀称王也算是自立为王、自成体系了,但是称帝毕竟和称王不一样,称王只是为了割据一方,而称帝则是摆明了要统筹天下,这个时候自然还是少不了要传递皇室正朔的,就算是李荩忱再怎么认为是多此一举,也必须得从陈叔宝的手中将这个“正朔天命”接过来,否则在任何人看来李荩忱都是得位不正不说,也没有办法在道统和法理上对抗北周。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对于自己的这个任务,陈叔宝似乎也很高兴。
乐昌默默地侧过头去,不想和陈叔宝说话。
而前方李荩忱已经一步一步的走上天坛。
“违命侯上天坛!”负责司礼的姚思廉声音洪亮,毕竟顾野王已经上了年纪,而孔范的身份也不适合,所以这个任务只能交给最年轻的姚思廉,不过事实证明这个年轻人做的不错。
陈叔宝拾阶而上,手捧传国玉玺,先对着天坛上的供桌和供桌上昊天上帝的牌位郑重的行礼,然后转过身又对着李荩忱行礼,朗声说道:“归天命于昊天上帝,请汉王承天命!”
“请汉王承天命!”姚思廉也是高声说道。
这一次没有呼喊声,无数的目光紧紧盯着李荩忱,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保持安静。
整个天坛内外上下,只有姚思廉的声音在回荡。
李荩忱伸出手,从陈叔宝的手中接过来传国玉玺。
“朕受命于天,立国大汉,既寿永昌!”李荩忱举起传国玉玺。
因为天坛有回声壁,所以声音久久的在天坛中回荡,冲击着所有人的鼓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声骤然响起,百官万民下拜。
而天坛之上,除了主持祭祀,暂时代表昊天上帝的传言者的姚思廉之外,包括陈叔宝在内,所有人也都拜倒在地,深深叩首。
李荩忱回首,黑压压的人潮还在高呼。
而远方的天地江山,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广阔了很多。
自己总算是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
虽然按照李荩忱的要求,一切已经尽量删繁就简,但是等到李荩忱代表新的天命传承者完成祭天、宣读祭文之后,也已经是下午。不过百官一个个面色激动的通红,丝毫没有疲惫之色。因为他们很清楚,李荩忱已经得到了最想要的,剩下的就是他们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