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牛弘忙不迭的点头:“这样一来我这一支兵马终于可以北上了。”
“北上朝廷的命令来了”
“是啊,今天早上太尉府的急令,北面不安生了。”牛弘微微颔首,“就算不为别的,只是这件事某也得找你商量商量。”
杨素
第1087章 打突厥?
“这倒在情理之中,更何况西北世家也吃一堑长一智,至少现在还很听话。”杨素低声说道。
牛弘无奈的一摊手:“但是这马场的产量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增长上去的,杨坚这个时候就算是拿下了西北又能怎样”
“或许杨坚的意图并不在西北。”杨素有些迟疑,显然他自己也不肯定这个推断是否正确。
“杨坚和宇文宪之间已经有一个月没有爆发冲突了,你是说他们两个之间有可能在酝酿一场大战”牛弘一怔。这对于大汉来说自然是好事,现在大汉的各项事务还都在稳步推行下去,挑拨离间北方两个邻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基本国策”。
“不会的,我们的白袍已经安排向北渗透,”杨素摇了摇头,“北方如果真的有大战的话不会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的。并且你也不是不知道,北方之前的几次大战可以说损失惨重,某更相信他们是在修生养息,而不是想要在这个时候贸然动手。”
“会不会是想要联起手来对付我们”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可能不大,如果真的要对我们下手的话,恐怕他们之间会先装装样子、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再突然同时动手。”杨素果断的否决,“并且你也是从北面来的,这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
牛弘苦笑。想要这已经打的难解难分的两家同时放下隔阂来进攻李荩忱,未免有些痴人说梦,说不定他们自己会先在路上打起来。毕竟实际上杨坚和宇文宪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是一个权臣和一个亲王的矛盾,还有皇位的矛盾、所有主动或被动被卷入其中的世家和皇族的矛盾,甚至还有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
这些矛盾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有的,只不过之前北周灭掉北齐,而一代雄主宇文邕又突然驾崩,所以这矛盾瞬间成了主要矛盾,相比之下当时占据了巴蜀看热闹的李荩忱和江南的南陈反倒都不算什么了,谁能够拿得下中原谁就是未来的天下之主,这大家都看在眼里,结果谁曾想到杨坚和宇文宪在中原打的热火朝天,反倒是让李荩忱平白捡了一个便宜。
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少见,尤其是在南北朝中的北朝,两家分裂几乎是老生常谈,且不说曾经过去的五胡十六国大家轮流当皇帝,之后的北魏也曾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又变化为北周和北齐。
可以说三百年来的民族矛盾、利益纠葛等等到头来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早晚还是有爆发的一天,现在杨坚和宇文宪再一次分北周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上隋朝二世而亡,除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之外,不可否认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皇室、民间和以李渊为首的八柱国世家、以宇文化及为首的鲜卑旧族、以杨玄感为首的弘农杨氏等关中世家甚至还有山东世家之间的矛盾。
如今北周的景象和隋朝末年从本质上非常相像,只不过是这些矛盾被提前激化了。
而有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放在这里,杨坚和宇文宪甚至达成默契的可能都没有,无论任何一个人南下,另一个人必然就会在背后捅刀子。那么除了南下之外,他们又想要干什么
“北上”牛弘惊讶的说道。
“现在只有这一种解释了,”杨素从袖子之中掏出来一份奏折,“实际上就算是没有今天这件事,某也打算上书陛下。去年突厥雪灾,破永丰镇(今河套地区),掠地银州(今榆林),另一路兵马南下掠晋阳北,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冬天杨坚和宇文宪之间在蒲坂津的大战草草收场,而且双方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大动静的原因。”
&nbs
第1088章 让他滚过来
“杨素说的倒是轻巧啊。”李荩忱把奏章往桌子上一拍。
正在低声交谈的萧摩诃和裴子烈同时抬头,而旁边自顾野王以降的文官们也都安静下来。
“你们怎么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
萧摩诃急忙一拱手:“启禀陛下,太尉府上下和参军的看法一致,北方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震慑我们,然后出兵进攻突厥。根据白袍传来的消息,突厥人很有可能今年继续南下,而北方两方的骑兵也开始陆续北调,目的不言而喻。”
“淮北有没有动静”
“王轨在加紧构筑防线,沿着吕梁到北徐州一线修建营寨。”裴子烈回答。
“淮北乌龟壳本来就已经足够结实了,王轨还要加上一层。这个王轨,以后更难对付了。”李荩忱皱了皱眉。在北周的众多将领之中,任何人他都可以接纳,但是王轨不行。
吕梁之战,王轨就是北周的主帅,而李荩忱所经历的一切的悲剧,都是从王轨开始的。似乎王轨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些年也不忙着进攻淮南,就是不断的巩固淮北的防御,整个淮北一线就真的让他披上了一层乌龟壳一样。
“告诉吴惠觉和陆子才,保持警惕。”李荩忱沉声说道,“淮南近在眼前,某并不担心,问题是蜀中和西北。若是杨坚真的是想要对我们动手,能不能挡得住”
“曹将军、长孙巡抚和徐巡抚的奏章应该还在路上,”顾野王急忙说道,“不管西北情况如何,臣以为都要开始着手准备战事了。”
“也罢,防患于未然,我们不能赌。”李荩忱摆了摆手,这意味着刚刚以和平年代的方式运转了不到两个月的朝廷又要再一次转入战争了,只是谁都不知道这战争会不会来。不过好在岭南那边总算是安定下来,萧世廉现在就是清剿一下百越残部,没有什么压力,否则大汉岂不是要两线作战。
“杨素的奏章上也说的清楚,现在蜀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兵不足,从荆州调兵回去,另外让杜齐配合征发南中各部北上。”李荩忱斟酌说道,“既然摆出来架势,那我们就摆。另外让通事馆立刻派人前去询问杨坚,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他想要北上的话,某可以在木材和蜀锦的价格上做出让步,支持他。同样的话也可以告诉宇文宪。”
“这”文武官员们都有些诧异。
这都剑拔弩张了,还要示好,是不是有些过了
“突厥人没那么好对付,若是他们两个还放不开手脚的话,说不定会打败仗,到时候就热闹了。”李荩忱苦笑道,“要是突厥人南下,咱们就算是不想动也得动了。”
大家顿时明白过来,大汉天天把北伐喊得震天响,但是现在国家有多少实力大家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这个时候北伐胜算并不大。如果突厥人和当初五胡乱华一样冲入中原,大汉可就不得不北上了,否则岂不是又成了一个新的南北朝
“眼前这局面可是大好啊,杨坚和宇文宪,你们可不要让朕失望,”李荩忱喃喃自语,旋即想到什么,“杨素现在到什么地方了,磨磨蹭蹭怎么还没有到建康府!”
“启禀陛下,已经在白帝城放舟东来了,应该很快就会到建康府。”萧摩诃急忙说道,杨素这个参军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太尉府这么多事情
第1089章 曹忠,可以么?
李荩忱对此倒是不反对。对于突厥人来说,吃了上顿没下顿,真的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敢抢。
更何况大汉这么一个南方王朝,不过是一只并不怎么强劲的手放在西北,他们不介意扑上去咬一口肉,反正等到大汉的兵马反应过来的时候,恐怕突厥人早就已经远遁了,以现在大汉的兵力,还不足以一路追杀到塞北,更何况仅有的一些骑兵也得留下来对付北面的宇文宪和杨坚。
沉吟片刻,李荩忱低声说道:“让西北坚壁清野,调汉中徐德言北上主持此事。另外让曹忠和长孙晟全力负责西北战事。西北虽然地方大,但是大多数土地都已经荒芜,剩下的几座城务必要坚守。不过关键时刻可以放弃外围城池。”
萧摩诃急忙颔首,这是大事,必须今天就吩咐下去,即使是如此,从江南到塞北八百里加急也得好几天的功夫。
“朕即刻起驾前往江陵,统筹各战线。”李荩忱紧接着说道。
“陛下”臣子们顿时惊讶的抬起头。
“至少我们现在不知道北面的周人到底要做什么,所以谨慎一些并无坏处。淮南这边防线坚固,无须担心,真正薄弱的实际上还是襄阳和荆州一线,一旦这里出了问题,我们和蜀中、西北的联系都会被切断,到时候大汉转眼之间就会首尾分隔,恐怕会出大乱子。”李荩忱果断的说道,“朕前往江陵,坐镇荆襄防线,此事无需多说!”
“遵旨!”虽然顾野王他们还有异议,但是谁都不能否认李荩忱说的的确有道理。荆襄防线虽然坚固,但是兵力却不多,李荩忱亲自去坐镇的确稳妥。
“陛下,臣以为应当抽调湘州等地守军北上,同时准备调岭南大军回防。”裴子烈这个时候果断说道。
“此事交给你去办,告诉萧世廉,让他抓紧滚回来。”李荩忱点了点头,“另外再令淮南,就算是对面露出破绽也不可轻举妄动。”
“遵旨!”萧摩诃和裴子烈急忙回答,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李荩忱将一件一件事情安排下去,至少说明这位皇帝陛下还没有因为眼前的战局乱了方寸,甚至还有心情开玩笑。
而其余的臣子们也都有些羡慕,恐怕也就只有萧世廉这样才能被李荩忱用“滚”这个字吧,真是君恩深厚。
萧摩诃紧接着说道:“陛下,那西北主将”
“朕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么,曹忠为主将,以长孙晟为副。”李荩忱皱了皱眉,难道萧摩诃的记性不好了
而萧摩诃无奈的说道:“陛下,征西将军”
“哦”李荩忱眉毛一挑。
萧摩诃显然不是忘了,而是担心曹忠有没有这个能力。毕竟朝中都知道,曹忠和陈智深是最早跟着李荩忱的一批将领,但是这资历深可不代表能力强。
或许也是曹忠的命不太好,从李荩忱入蜀到出蜀,曹忠几乎都是打酱油的角色,也就是在天宫院山一战中有所发挥。当然这也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李荩忱都让他坐镇后方,他也没有展现的机会。
曹忠善防守,生性谨慎,李荩忱对外进攻,自然没有陈智深和萧世廉等人好用。
而也正是因此,李荩忱将曹忠放在了西北,就是希望他能够守住西北。不过现在毕竟不是平时,很有可能会面临杨坚或者突厥人的进攻,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阵仗的曹忠,就算是顶着征西将军的名号,可是他真的可以么
第一千八十七章 谁要去?
?
张丽华沉吟片刻,微笑着说道:“实际上陛下心中早就已经有了定论,不是么”
李荩忱有些错愕,不过旋即明白她的意思,感慨道:“此言不假。朕已经回绝了太尉府关于换将的提议,但是心中终归有些忐忑。临阵换帅,毕竟是兵家大忌,按理说不可为之”
“既然如此,陛下就应该坚持自己现在的选择,”张丽华果断的说道,“一来陛下既然已经向太尉府表明了自己的意思,若是再做改变,未免有出尔反尔之嫌,如何让世人和臣子得知陛下金口玉言之贵重二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时除非陛下能够飞身直达西北,恐怕换做任何人前去,临阵换将之事,都有可能为影响到军心安稳啊。”
李荩忱放下筷子,看着神情严肃的张丽华,倒是有些出神。
而张丽华一时似乎泄了气,虽然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但是正想要起身谢罪,却被李荩忱的笑声打断。
“好,说得好!”李荩忱拍了拍桌子,无奈的一摊手,“没有想到朕还不如妇人之见。”
张丽华怔了一下,眼前的这个皇帝陛下和她想象之中的任何一个皇帝似乎都有所不同,让她也有些错愕,不过还是低声说道:“陛下明察,微臣不过是浅薄之见。”
“你没必要谦虚。”李荩忱一笑,“袁大舍,赏张卿锦缎十匹!”
张丽华急忙谢恩,而李荩忱指了指新端上来的菜:“来,吃饭吧,吃完饭你们都得去收拾东西,朕要前往江陵,秘书监全体随驾。”
此时后宫之中,自乐昌以降,萧湘、尉迟炽繁和一个充数的宁远正在说话。当然宁远似乎有她自己的小心思,只是在一边百无聊赖的翻着书,这小丫头这两年也张开了,活脱脱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若是换在之前,萧湘肯定忍不住上去捏捏她的小脸蛋,不过现在显然没有这个心思,
“不能让那个骚狐狸一个人陪着陛下去江陵!”萧湘果断的说道,大义凛然。
而乐昌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就在半个月前她也有喜了,算起来就是当时在湘州那一次次颠鸾倒凤闹出来的,对此乐昌倒是也不觉得惊讶,按照李荩忱的说法,耕耘了那么多次总得有点儿收获。
更不要说尉迟炽繁的大肚子了,已经快到临盆的时候,腿脚都有些浮肿,得有人专门按摩,甚至隔三差五的李荩忱都亲自下手,让乐昌好生羡慕之余也在想到时候自己会不会也有这待遇。
正因为待遇不错,所以尉迟炽繁的心态很好,此时忍不住打趣道:“以陛下的性子,乐儿姊姊肯定是不能动的,得好好静养,我这也不用说了,所以湘儿妹妹你就是为自己和陛下独处创造机会。”
萧湘的心思被无情的揭穿,却依旧面不改色:
“没错,作为后宫之中唯一一个能出门的,本宫义不容辞,应当为两位姊姊约束陛下的言行,否则万一陛下回来的时候,他身边那个狐狸精肚子也大了怎么办”
看着萧湘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神情,尉迟炽繁和乐昌忍不住都笑出声,而乐昌点了点萧湘:
“你这丫头,哪里来的那么多歪道理,更何况没有三四个月,陛下不会把她怎么样的。”
萧湘怔了一下,旋即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反正得有人去,你们也去不了嘛!”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旁边似懂非懂的宁远公主也跳了起来:“姊姊,我也要去!湘儿姊姊,带我去好不好”
萧湘顿时秀眉微蹙,有些为难的看向
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浑来客
远去建康数千里,西北,天水。
天水并不能算是大汉在西北的属地之中最中心位置的,按理说不应该作为州治所在,但是这里通过祁山道连接汉中,却是不折不扣的西北生命线。
按照李荩忱之前和杨坚达成的约定,大汉向北不出阳平关和散关,而是通过武都郡、仇池郡斜斜向西北连接天水,这样蜀中和西北的物资和兵马粮草的转运都会变得困难,大汉很难在西北形成什么锋锐的攻势,至少不会从西北方向威胁到关中的安全。
否则偌大的一个西北压在身后,杨坚恐怕真的要夙夜难寐了。
李荩忱不出阳平关、不入萧关,而杨坚也不打西北的主意,这也算是李荩忱和杨坚达成的默契吧。
只不过现在这默契似乎有些岌岌可危。
天水城中这两天热闹了起来,从蜀中而来的粮草车队源源不断的汇聚,而城外的军营规模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从蜀中增援的军队正陆续安营扎寨。
眼见得就要到十一月中旬了,西北已经颇为寒冷,甚至更北面的武威等地已经开始下雪。不过好在冬衣尚且算充足——说起来也有些无奈,有蜀中这个天下闻名的织造中心作为后盾,大汉军队还真不缺冬衣,缺少的是能够穿这么多冬衣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