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而重甲士最大的弊端自然就是沉重的铁甲带来的行动不便,这些家伙摔倒在地,想要爬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战斗最终演变成了卢青眼前的这个样子,双方的轻甲步卒不要命的相互搏杀。
周围的几处缺口上,双方将士的尸体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快把缺口填平了。
“轰”背后的炮声愈发的轰响,援军已经越来越近。
卢青狠狠晃了晃脑袋让自己清醒过来,从地上抄起来一把横刀,挺着刀冲入战团之中。
水师火炮的炮弹不断落在周人的阵列之中,背后传来的惨叫声就像鞭子一样督促着前面的周人士卒抓紧向前冲杀,不然的话自己很有可能和同伴们一样直接被炮火杀死。
哪怕向前也很有可能是死路一条,但是总比现在就死了来得好。
头顶上传来声响,紧接着便看到一个个的身影出现。
好多周人不再把目光放在缺口处,汉军陌刀手强大的劈砍能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要直接冲过去很有可能还需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所以他们寄希望于直接翻越这也不算非常高的壁垒。
其实这也是汉军“作茧自缚”,火炮在这之前把很多壁垒的高度给降低了,不然的话想要翻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名北周仗主从壁垒上跳下来,直接把卢青扑倒在地,两个人在混杂着乱石和鲜血的地上翻滚了好几圈,那北周仗主神情狰狞,抡起来拳头就对着卢青打过去,在他看来,这个小个子的南蛮不但是个首领级别的人物,而且应该很好欺负,擒贼就要先擒王。
可惜他很快就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
卢青提起膝盖直接顶在他的小腹上,仗主吃痛,手上动作一缓,卢青的拳头随即到来,先是一拳砸在他的脸上,紧接着起身,抓住他的肩膀直接把这个人掀翻。
等北周仗主晃晃悠悠想要起身的时候,卢青哪里还会给他机会早就摸起来地上的横刀,贯穿了他的胸口。
第二零四五章 丰碑
仗主张了张嘴,显然还没有从刚才那一连串的动作之中回过味来,可惜在战场上,棋差一招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在这仗主之后,更多的北周士卒蜂拥而来,并不是所有的汉军将士都有卢青这样丰富的临阵经验,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敌人的破绽并且一击致命,因此很多人都被人数更占优势的周人击杀。
北周士卒从壁垒上翻越,也就等于出现在了缺口处汉军陌刀队的背后,陌刀队腹背受敌又猝不及防,顿时损伤惨重。好在陌刀队到底也是军中久经训练的精锐,所以快速做出反应,后排的陌刀队立刻调转方向,挥刀阻挡已经杀到眼皮子底下的周人,甚至还有的陌刀手直接丢掉了陌刀,捡起来横刀或者抽出自己的短刃,不然的话这么狭小的距离上,陌刀属实是施展不开。
不过即使是这样,脆弱的防线根本挡不住人数越来越多的周人。
卢青勉强拄着刀站起来,刚才和那个北周仗主的搏命之中,他的脚也扭了一下,此时火辣辣的疼痛已经蔓延上来,让卢青忍不住长吸一口凉气。
“砰”身后突然传来火枪的声音,一开始稀稀落落,后来密集的枪声在整个战线上回荡。
火枪都是对着墙头射击,不少意图翻越壁垒的北周士卒都被火枪击中。
卢青并没有回头去看,而是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向前挥动手中的刀,身边也同样多数满是伤口的汉军将士,紧跟着他向前冲,那面本来已经千疮百孔的旗帜骄傲的舞动,似乎在向敌人表明,自己从来都没有被战胜。
脚步声匆匆,卢青的身边,一道道身影追上他、越过他,和那些原本要把汉军陌刀队一举歼灭的北周士卒厮杀在一起。
火枪手们也都上了刺刀冲上来,扬起的火枪对着壁垒墙头,任何有胆量再出现的北周士卒,都会得到火枪手的一通乱射。再有胆量,不,应该说是侥幸能够从壁垒上活下来的,自然就会被汉军将士毫不客气的直接用刺刀刺杀。
这可是实打实的往枪口上撞啊。
卢青不再继续向前冲,而是拄着刀看着眼前的景象。
赤色的潮流从身后涌动上来,再翻涌向前,原本在壁垒外令人胆战心惊的黑色潮流,则逐步开始后退,不断有爆炸在那黑色潮水之中掀起,血肉横飞,那原本密密麻麻、让任何人看到都难免手脚冰凉的人群,随着前面的人逐渐后退,后面的人也陷入慌乱之中,爆炸更是导致很多人惊恐的想要向后逃窜。
局势已经反转。
身后更多的船逐渐靠岸,又一批援军陆续抵达,随着援军而来的还有医疗队。
“先找重伤员,注意流矢”女人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卢青急忙转过头,恭敬拱手“属下平虏将军卢青,参见长公主。”
带着第一批医疗队上岸的正是长公主李怜儿,本来身为长公主之尊,李怜儿要亲自带领第一批医疗队前往北岸,文武百官和陛下当然都是不同意的,但是李怜儿坚持要比自家夫君萧世廉更早一步踏上战场,拦也拦不住她,更何况第一批医疗队面对的环境肯定最为复杂,任务也最重,也的确需要诸如李怜儿这样会武艺又能够充当主心骨的人在。
李怜儿也看到了卢青,对于这个汉军巴人宿将,她并不陌生“卢将军辛苦了,血战北岸,众将士都看在眼里,恨不得更早一步能够和卢将军并肩作战,可曾受伤”
卢青连忙摆手,而李怜儿只是看他拄着刀的动作就知道他在撒谎,登时让医官给他检查,自己先提着刀向前走去。
战线已经被后续登陆的汉军将士推到了壁垒之外,河滩上除了偶尔掠过的流矢之外已经没有多少危险。
应该是意识到继续进攻也没有多少希望,周人营寨中已经传来了鸣金收兵的声音,本来就在缓缓后退的北周军队,一时间如潮水溃堤,蜂拥后退。
汉军这边虽然没有鸣金收兵,但是主将都抓紧约束部队。
别闹了,就算是加上新上岸的这两批士卒,汉军也不过万人,这还不算第一批的死伤,要知道第一批上岸的几千将士恐怕有三分之二都已经倒在这血肉堆砌的防线上了,因此北周军队一时间闹不清楚汉军的虚实而选择撤退在情理之中,汉军要是再自不量力的向前追击,那就暴露了。
汉军逐步撤回来,巩固壁垒防线,打扫战场。
一些被俘虏的北周士卒有气无力的被押着走上船,壁垒防线这边总共就只有那么宽,当然不能让这些家伙在这里占地方,和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汉军的伤员。
医疗队及时顶上来,就能够及时把重伤员经过简单包扎处理之后向后运输,尽可能争取治疗时间。
对于北周的伤员亦是如此,不过重伤的就顾不上了,经过简单包扎之后就直接先堆在一边,而轻伤的则负责跟着一起打扫战场以及照顾自家的重伤员,汉军也没有那么多药物可以供敌人的伤患使用,要不是大汉现在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恐怕医官们都不会去给他们包扎救助,让他们自生自灭去拉倒了。
不过这些重伤员,等汉军这边战场打扫干净了,加入这些家伙还有命或者,汉军不介意拯救一下,说到底大多数还都是汉家子弟,以后依旧能够为国所用。
当然那些壁垒外的尸体和伤员,汉军就管不了了。
周人已经派人打出白旗前来打扫战场,汉军自然也不会阻拦。
几名医官已经勘察完战场,一个个面色凝重。
李怜儿不用他们说,自然也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尸体从河滩一直铺到壁垒内外,硝烟散尽,受伤的将士或是沉默不语,或是发出一声声呻吟。
战斗时候的兴奋已经退散,剩下的只有疲惫和袍泽战死的伤感。
不过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那几乎被鲜血染红的壁垒,那一面面即使经过了最残酷的攻防战、阵地几度易手之后依旧在高傲飘扬的赤色旗帜,正是这些将士们不屈灵魂的象征和见证。
这是属于他们的丰碑。
“尽尔等所能。”李怜儿没有布置任务,只是吩咐了一句。
第二零四六章 鸡肋,鸡肋
白沟南岸,汉军大营。
“宇文宪那边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李荩忱沉声问道。
按照太尉府的计划,第一阶段的战斗已经结束,汉军正在河面上搭建浮桥,后续部队会快速地通过白沟。
不过大家都高兴不起来,根据前线的伤亡统计,虽然汉军至少造成了六七千北周军队的死伤,但是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人数足足三千多,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批上岸的部队,而且多数都是重伤,医疗队那边给过来的答复也只是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
对于拥有火器和水师的汉军来说,这只能算得上一场惨胜。
不过抢滩登陆,以少击多,惨胜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现在也不是为这一场惨胜而庆幸或者庆祝的时候,双方围绕白沟展开的决战,实际上才刚刚完成第一步罢了,白沟之后,还有同样坚固的北周营寨,在北周营寨的外面尚且还有纵横交错的壕沟。
汉军将领们显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壕沟有可能带来的威胁,但是作为一个穿越客,李荩忱却是很清楚,正是壕沟加上铁丝网这种组合缔造了一战的绞肉机,之前在李荩忱真正一战成名的天宫院之战中,他实际上也是利用山势开挖壕沟,构建两侧阻击阵地,迫使周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强攻却徒劳无功。
不过李荩忱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
他虽然并不清楚宇文宪对于壕沟的了解到底有多深,能不能真正发挥出来壕沟的作用,尤其是在抵御火炮炮击时候的作用,但是至少先北周的壕沟外面并没有出现铁丝网。
这也应该是李荩忱最庆幸的,战争虽然在向前快速发展,但是至少敌人对战争的了解还没有达到出乎李荩忱预料的地步。
除此之外,其实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就算大汉的火炮甚至火枪都没有办法发挥多少作用,汉军还有足够数量的步卒,甲骑在这种情况下十有仈jiu派不上用场暂且不说,以重甲士、陌刀队和众多的步卒组成的汉军,照样可以向敌人发动进攻。
大汉,可不只有火器,当初就算没有火器,汉军不还是纵横南北无人能敌么
现在天下大局已经发展到无人再能遏制大汉的时候,宇文宪现在腹背受敌,难道以为凭借着纵横交错的几处壕沟就能够挡住大汉
因此李荩忱现在更感兴趣的,实际上是宇文宪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自从白天的战斗结束之后,北周军队一直龟缩在营寨之中,并没有什么动作,当然这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周人需要整顿败兵,但是李荩忱不相信宇文宪就会这么认命了。
即使是高大的城墙也挡不住汉军的进攻,宇文宪不可能真的把希望寄托在营寨上,脆弱的营寨哪怕是有了外围的壕沟,在大汉军队的眼中也比不上高大的城墙。
“宇文宪要么继续组织对壁垒的进攻,要么就只能留下来一部分兵马原地固守,自己带着主力向北撤退,巩固邺城防务。”张须陀站在沙盘前说道,“明日清晨,我军后续兵马陆续渡过白沟之后,就会对周人营寨发动进攻,留给宇文宪的时间就只有今天晚上。”
“太尉府就那么肯定宇文宪不会选择原地固守么”陈智深忍不住开口问道,实际上有这样疑惑的并不只是他,周围不少将领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须陀径直说道,“昔年魏武曾有如此之感慨,今日宇文宪不也正是在吃这鸡肋么继续向我们进攻的话,胜算几何,损失几何,白日的战斗就已经可见一斑,因此此时不走的话,他还打算等到什么时候”
“那我等更需要趁胜追击”陈智深顿时一挥拳头。
实际上他和众多将领的心思都是一样的,宇文宪跑或者不跑没有关系,你得把足够的人头留下来,现在你拍拍屁股走人了,那我们上哪里去获得首级以作为功勋
既然现在宇文宪有可能要跑,那我们还不得抓紧追
“此事不能着急。”张须陀急忙说道,同时用求助的眼神看向萧世廉,显然在之前他已经和萧世廉通过气了。
萧世廉当然不可能“见死不救”,轻轻咳嗽一声“宇文宪会不会走尚且两说,现在我军刚刚渡过白沟,尚且还在打扫战场、转运伤兵,再加上天色昏暗,没有摸排清楚敌人具体情况之前,不能轻举妄动,说不定这个时候宇文宪也正打算等我们送上门来。”
有萧世廉开口,原本鼓噪的众将才安静下来。
宇文宪作为北周军队中数一数二的统帅,统兵作战能力肯定不是之前曾经遇到的那些普通对手能够相比的,甚至作为曾经北周唯一的一个兵马大元帅,他的指挥作战能力应该更在尉迟迥、王轨等人之上,换句话说,这才是最值得重视的对手,只不过这个对手身为皇帝,一般也不可能身临前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战斗的指挥部署上。
可是到了这种紧要关头,宇文宪肯定不可能再把注意力放在别的事情上,今日白天北周军队的指挥就很有可能是宇文宪亲自安排的。
如果不是当时坐镇南岸的李荩忱当机立断,下令一部分原本打算到南岸来接人的水师战船空船折返回援,以炮击阻断敌人后续兵马对汉军防线施加压力,恐怕在汉军援兵赶到之前,北周军队就已经把防线撕破了,即使是这样,最后汉军援兵实际上也是在千钧一发的关头赶到,再晚一步,可能前锋这数千人就要全军覆没了。
因此大家谁都不敢小觑宇文宪。
如骠骑将军所言,谨慎一些总不是坏事。
“就算是宇文宪今夜连夜撤兵又何妨,就让他走吧。”一直没有说话的李荩忱,此时也开口,“天地虽大,他又能跑到哪里去,大不了我们在邺城和他展开决战就是了,今日一战我军损伤并不小,休整一下、稳步前进也好。”
陛下既然都已经说话了,那就相当于给这次讨论下了一个结论,大家自然不再多说什么。
现在是北伐的最后关头,陛下、太尉府和骠骑将军显然都是本着求稳的心态。
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
从幽州到晋阳再到白沟的广大战线上,汉军不管是处于进攻状态还是防守状态,实际上都已经占据了优势,并且按照太尉府的规划逐步形成对邺城的合围。
等到汉军拿下晋阳并且在渤海郡等地有所突破之后,宇文宪不管选择在哪个方向上和汉军决战,对于汉军来说实际上都无所谓了。
打就打嘛,以举国之力碾压一城之兵,要是再打不过的话,李荩忱干脆把国号改成“送”算了,真的丢不起这个人。
因此白沟之战,李荩忱和太尉府达成的共识就是求稳。
而诸如陈智深等将领,固然渴望着趁着最后的战斗能够建立功勋,但是他们还没有到骄傲自大、完全丧失理智的地步,当然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慎中了宇文宪的计谋,那么将会沦为全军上下的笑柄。
更何况继续向前的话,作为现在距离邺城最近的一路兵马,决战主攻的任务少不了还是他们的,因此没有什么好担心和懊恼的。
现在又不是当年以小博大的时候,大家都稳一点比较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