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权倾南北 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陛下,陛下?”
尉迟贞轻轻摇醒李荩忱。
“什么事?”李荩忱看着同样睡眼惺忪、还打哈欠的尉迟贞。
现在应该还是凌晨才对,窗外一点儿光亮都没有。
这丫头大半夜的不睡觉,出事了?
“太尉府张卿在门外求见。”尉迟贞解释。
李荩忱顿时来了精神。
张须陀这家伙不会大半夜没事跑来打扰自己休息,肯定是有要事相商。不然的话,以这家伙平日里熬夜的次数,往往到了后半夜睡得比自己都香,好几次有其余部门的紧急情况需要和太尉府协商,都得专门派人去把张须陀从床上拽起来。
尉迟贞看李荩忱的神情就知道陛下是肯定要走一遭了,所以急忙去给他那衣服。
看着和小媳妇一样乖巧的尉迟贞,李荩忱揉了揉她的脑袋,难免有些歉意:“这几天让你跟着朕,倒是受了不少苦。”
尉迟贞吐了吐舌头,俏皮的说道:“恕臣妾直言,苦是没有吃多少,不过就是晚上没有几次睡好的。”
西北战局紧张,牵动每个人的心弦,李荩忱身在长安,更是直接表明了大汉朝廷对西北之战的重视程度——关乎未来的西域战略,甚至还关乎到关中的安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吐谷浑虽然在河西那一亩三分地上也是数一数二的霸主,但是实际上在关中还有其余中原地区,人们对于吐谷浑的了解有限,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摆在这里,再加上数百年来南北分裂、各地也多有自成一体乃至于听调不听宣的历史,各个地区之间的往来几乎都已经中断,人们所能知道的、所能看到的不过就是自家门口的这点事罢了,因此世家在南北朝早年的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长期的战乱让每个人的眼界都受到影响,人们所能看到的就是近在咫尺的天空,既然这片天空是周围的某个世家支撑的,那就姑且信服于这个世家好了。世家自然就能够凭借本来就强大的人力和物力,再配合以百姓的信服和依赖,从而称霸一方。
吐谷浑也就是这几年才因为在西北和大汉的合作而能够驱逐突厥、进入河西,也顺着河西的商道逐渐进入到汉人的视野之中,不然的话就算是他们在青藏高原上经营再久的时间,和大汉没有什么必要的往来,百姓们自然也就听不到这个名字。
最典型的例子自然就是东北的高句丽等国,隔着一个辽东,几乎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了。现在走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百姓询问,他们或许知道报纸上几乎天天报道、甚至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分析透彻的吐谷浑,甚至可能就连吐谷浑的发家史、大概的国力等等都能够说出来,但是要问他们高句丽,那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是连连摇头。
朝廷对吐谷浑的宣传,自然是让百姓能够意识到西北之战的重要性,换取百姓的支持,或者说至少换取朝野舆论的不反对。
南北多年战争,大汉总算是一统北方,很多人也就跟着松了一口气,以为太平盛世总算是到来了,结果又凭空冒出来一个吐谷浑,而且还在西北和大汉打的颇为热闹,这自然就引起很多人的怀疑和不满,这吐谷浑到底是没事找事自己找上门来的,还是因为陛下穷兵黩武,主动发起的挑衅呢?
因此朝廷的舆论必须要咬死了吐谷浑是主动侵略、汉军是被动还击的事实,并且夸大其词宣传吐谷浑在西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罪行,实际上早在武威之战开始之前,西北各处州府就都已经坚壁清野,而且西北大家也都知道,实际上出了城池也没有多少村镇,本来就没有多少百姓,吐谷浑人想要烧杀抢掠可能都没地方。
但是普通老百姓谁会在乎这个?让他们知道吐谷浑主动侵略、知道吐谷浑对我们大汉的同胞犯下了累累罪行,这就够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汉的报纸也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转体系,并且凭借着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图文并茂的详实内容,逐渐培养了一个范围广阔的受众群体,这些受众群体涵盖社会的各行各业,自然在他们阅览了报纸之后就能把这样的信息再传播给身边的人,从而整个大汉上下都形成了一种“不破吐谷浑誓不罢休”的基调。
我们大汉现在好歹也是有目共睹的繁荣昌盛,北面的那个北周嚣张了这么多年,不还是被打趴下了?再北边草原上的突厥人也很嚣张,不也是被打的分崩离析?
怎么还有不长眼的来挑事?就是欠揍!
不过这样的宣传效果也有一些负面影响,那就是百姓,尤其是关中的百姓,因为这样的宣传再加上陛下的亲自到来,对于西北战局都变得很是关心。
因此西北但凡有捷报传来,必当满城欢庆,一旦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大街上的人都少了很多,倒是慈善堂等地由内府出面设立的募捐点,会又多了很多钱财和衣物,百姓们显然是在用这种最简单也最真诚的方式在为前线浴血厮杀的儿郎们祈祷。
大汉最先顶上去的援军,以巩汉军、镇林军为主,实际上都是不折不扣的关中儿郎,这长安城中也不乏有家中子弟正在西北拼杀的,因此更是闻捷则喜、闻败则哭。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当年五胡乱华,氐人和羌人便是从西北入关中,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三百年,但是这种记忆还是存在的。关中百姓们在愤慨吐谷浑之入侵的同时,又何尝不在担心,大汉会不会变成又一个被五胡搅乱的西晋?
吐谷浑又会不会是新的蛮族,祸乱中原?
李荩忱结合历史上吐谷浑的表现可以肯定,这个答案是“不可能”,但是他能看到的,百姓们可看不到,因此百姓们有担忧在情理之中。
对此,朝廷上下当然也不敢大意。
百姓关心的多,朝廷这边一旦有消息,自然就得尽快做出反应,不然的话明天有什么消息私下里一传,少不了就要闹得满城风雨,到时候光是平息舆论就够费劲的,因此官员们现在都已经养成了不管消息什么时候送到,立马起床召集人处理的好习惯。




权倾南北 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床的原因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半夜里处理好,明天一大早公布出去,免的朝野之间胡思乱想。
而很多需要陛下定夺的事,自然也得劳烦陛下晚上跟着一起起来了。因此李荩忱也只能就在御书房后殿和衣而眠,正是担心自己一番耕耘之后抱着老婆睡得正香,爬都爬不起来,所以这几天一直都是“只能看不能吃”的尉迟贞跟着李荩忱。
李荩忱早就已经习惯了这几天这样的生活,这也让他不由得吐槽,难怪帝王享受着整个时代最好的医疗,却也往往很难长寿。
身为帝王,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还得时不时的熬夜、半夜起来干活,能长寿才怪呢。
李荩忱自己有时候都忍不住问自己,这个位置有什么好的,竟然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让那么多英雄为之折腰。策马仗剑、携着美人一起行走天涯,或者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结庐而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难道不香么?
不过李荩忱也知道自己这样未免站着说话不腰疼。
毕竟手握权力的感觉有多么爽,李荩忱自己也是体会过得。
当然李荩忱本身坐在这个位置上并不是为了享受杀伐都由一心的感觉,他有着更大的抱负,所以他也需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而他同样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鬼知道其余的枭雄人物想要坐在这个位置上又是为了什么。
尉迟贞给李荩忱系好腰带。
李荩忱在她额上吻了一下:“先睡吧。”
只有张须陀一个人求见,应该只是单纯军方那边的事,也不用兴师动众,尉迟贞这个小秘书跟着晃一圈没有必要。
尉迟贞应了一声:“臣妾等陛下。”
“好啦,睡吧。”李荩忱等她躺好之后,给她扯过被子,“现在还是发育的时候呢,睡眠不足小心变成平板小矮个哦。”
尉迟贞急忙乖乖闭上眼睛。
自家姊姊个头高挑,身材也很好,在后宫之中这也是出了名的,谁说起来不羡慕甚至还带着嫉妒?
自己可不能变成平板。
说着尉迟贞下意识的向上摸了摸······现在还是有点儿突出的,应该不至于就这么大了吧?
不行,我要好好睡觉,长高、变大!
不然也太丢人了。
李荩忱瞥见了尉迟贞的小动作,不由得笑了笑。
他不得不承认,光源氏计划也很香啊。
讲道理,尉迟家的基因应该还是不错的,到底是草原上来的,就身材这方面而言自然有着天然的优势,李荩忱期待尉迟贞的婴儿肥褪尽的时候能够变成颠倒众生的俏佳人。
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自己算不算老牛吃嫩草?
——————————-
张须陀顶着黑眼圈,但是眼睛瞪得很大,看上去很精神。
不过李荩忱还是担忧的看了一下张须陀的发际线。
看上去还不错。
小小年纪,希望不要变成秃子。
不过也就得亏张须陀年轻,不然这种比996还过分的工作方式,换个老头来都有可能撑不住。
“臣参见陛下。”张须陀有些激动的上前拱手,“刚刚臣收到西北八百里加急奏报,我军前锋骑兵已经进入武威,武威,还在!”
“什么?!”李荩忱霍然起身,旋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武威还在,这应该是李荩忱迄今为止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孤城坚守这么长时间,武威竟然还在大汉的手中。
“没错,不过城中具体情况并不知道,敌人已经把整个武威城团团包围,昼夜攻打,而我军主力正快速向武威推进。”张须陀径直说道,“然武威外围防线都已经落入吐谷浑的手中,实际上我军想要在武威实现合围吐谷浑的战略目的,可能会比较艰难。”
李荩忱径直走到沙盘旁边,几名随同张须陀而来的参谋已经根据传回来的战报更改沙盘上敌我双方的兵力位置。
确如张须陀所言,吐谷浑军队既然能够绕过武威南下,自然也就能够绕过武威返回西北。因此想要在武威拦住他们,恐怕并不容易。
这个慕容世伏,当初到底是和大汉打过交道的,对于汉军的战力有多少心里有数,而且也有足够的作战经验,在察觉到武威一时半刻难以拿下的时候,保不齐就会越过武威不管不顾直接撤兵。
“张掖那边呢?”李荩忱紧接着问道。
大汉的目的是聚歼吐谷浑的主力。
其实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大汉最好的选择实际上还是“放虎归山”。吐谷浑依托张掖——虽然现在张掖情况未明——以及敦煌和酒泉等地向武威发起进攻,距离是近的,而大汉从安定和天水以及临洮等地前往武威,却是走远路。
现在大汉各军主力虽然已经云集,但是陆续抵达战场还需要一定的时日,裴子烈所率领的所谓主力,实际上也只是巩汉军、镇林军加上一部分鹰扬军罢了,就当初北伐之战的排场来看,这些兵马加起来也就只是一支偏师而已,甚至都算不得主力。
因此现在大汉想要在武威和张掖之间一口吞下吐谷浑的主力,其实是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前线距离遥远,各军之间的联系又被吐谷浑人切断,讯息往来不便就意味着大家很难在局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作出反应,到时候很有可能形成包围网四面漏风的尴尬局面。
但是经过太尉府多次的推演和分析,此时合围吐谷浑主力,却也是最无奈也最佳的选择。
吐谷浑的兵马由各个部落组成,等到大军退却之后,除了把守高原和河西要冲之外,其余兵马肯定要四散开来、回归自己驻地的,到时候事情可就麻烦了。
汉军就算是有本事能够杀入河西、打上高原,也得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你征服了一个部落之后,下一个部落还在千里之外,并且同样很跳脱,你是去打还是不打呢?
千里行军,又是在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所需要的消耗太多,未免得不偿失,可是不去打的话,人家保不齐过两天就慢悠悠的游牧过来了,原本你已经征服的土地,转眼就又变成人家的了。
因此还不如拼一把,在这武威城下来一个“一劳永逸”,把所有的吐谷浑部落都打的服气了,之后大汉也好次第建立对河西和吐谷浑其余地方的统治。




权倾南北 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传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当然了,武威并不是大汉整个口袋阵的唯一底部。
武威城外的大道已经落在吐谷浑人的掌握之中,汉军重新夺回长城并且封住道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太尉府对此报以希望,但是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真正的希望还是落在张掖的身上。
河西走廊从武威到张掖,逐渐收束,道路真的逐渐变成在山谷之中穿行,愈发的狭小崎岖,毕竟张掖这里也是有著名的丹霞地貌的,之后再继续向西北,方才逐渐变的宽敞。
等到了玉门关和阳关,出了关城就是茫茫大漠,继续向西就不是河西而是西域了。
想要挡住敌人撤退的步伐,张掖比武威合适。
之前太尉府并没有指望着张掖能够发挥作用,可是现在宇文忻还真的偷袭张掖得手,那么凭借张掖挡住敌人撤退的步伐,然后实现合围就不再是纸上谈兵。
可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张掖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李荩忱的问题很好,张须陀答不上来。
“回陛下,张掖那边几乎一直没有多少消息传来,我们来往传递消息的白袍和斥候牺牲太多了,一直无法突破敌人的封锁。”张须陀缓缓说道。
李荩忱一时默然。
有的时候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把汉军将士以及自己一手组建的白袍想的太强大了。确实,有了火器的帮助,再加上多年南征北战的经验,汉军所向披靡按理说应该是毫无压力的。
但是这个所谓的所向披靡,更多的应该是汉军有本事让敌人无法生出和他们正面对决之心,而不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来一场大获全胜。
尤其是随着火器列装的越来越多,在敌人的一些高层以及精锐部队手中都已经多多少少有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火器。大汉对火器的监管已经不能用严格来形容,或许用严苛更贴切一点,易地而处,换作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独一无二并且威力巨大的杀器,也不会随意透露给别人。
历史上蒙古军队能够横扫整个欧亚,一来依靠的骑兵,二来依靠的回回人的冶炼以及器械制造技术,不然的话再后来划定的人的等级中,也轮不到回回人坐在那么高的位置上。而蒙古人这一路横扫,也没有听闻哪个对手仿造出来强大的回回炮反推回去。
对于技术的保密,大家心里都有数。
但是即使是这样,终究还是架不住战场上有所损耗,汉军将士们就算是再怎么知道这东西有多重要,也总有来不及破坏销毁的时候,因此现在火器对于吐谷浑来说应该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然的话吐谷浑军队对上汉军不可能保持甚至胜过当初北周军队的冷静。
实际上根据北伐之战后的缴获来看,至少宇文宪当时手中应该已经拿到了可以批量生产并且列装的仿造火铳和火枪,至于震天雷之类的东西更是容易仿造,不就是把铁蒺藜里面装满火药嘛。
只不过宇文宪终究还是没有招架住李荩忱暴风骤雨一样的进攻,不然的话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保不齐北周军队真的能够和汉军来一场面对面、排排坐,大家一轮一轮放枪的战斗。
这也是为什么事后想一想,李荩忱觉得宇文宪也是挺倒霉的,而相对应,自己就很幸运。
不过皇帝陛下一向脸皮很厚,朕受命于天,乃是天命之子,幸运不是应该的嘛?至于宇文宪,这个时代的他已经远比历史上那个任人宰割的家伙来的幸运了好吧,至少过了过皇帝的瘾,哪怕李荩忱也清楚,宇文宪的这个皇帝当得也不怎么舒坦,讲道理这家伙本身就是一个率军征战的主儿,让他去内外制衡、统筹兼顾还得应对外面虎视眈眈的强敌,也是难为他了。
但是这也是宇文宪自己做出的选择。
话说回来,即使是北周也已经开始仿造火器,之前就已经和大汉有所接触的慕容世伏不可能不注意到汉军手中的这个撒手锏。更何况就算是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后来汉军凭借着火器在中原一路横推、在武威也是坚守如磐石,李荩忱不相信慕容世伏就真的对火器一点儿好奇心和贪婪心都没有。
对于火器的外传,李荩忱并不惋惜。
他记得前世曾经看过一本书,文明的存亡,离不开枪炮、病菌和钢铁。
火器既然诞生,就是为了杀戮而生、就是为了文明之间的相互攻伐以至于最后的融合而生。
能够藏着掖着、扩大自己这边的优势固然是好处,但是藏不住了也就藏不住了。
大汉军队如果只是把一切都寄托在火器身上,那就真的废了。
李荩忱期待着对手也拥有火器之后反过来逼迫着大汉军事工业甚至是整个大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有的时候,李荩忱也不得不承认,因为有太多因陈守旧的人,所以外界的压力要比自家的高瞻远瞩和命令来得方便。
敌人打上门来了,由不得你们不发展工业以提高综合国力。
这一次北伐和西北之战亦是如此,大汉正是爆发出了有目共睹的强大运输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才让很多质疑于陛下把过多钱财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上的人乖乖闭嘴。
没有这些,现在的大汉可能正在被吊着打。
至于现在吐谷浑军队的手中并没有掌握火器,应该还是因为在某些技术上有瓶颈。
这也很正常,大汉的火器是李荩忱亲眼看着、就差手把手亲自指导才打造出来的,个中机理之类的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摸透的?更何况汉军火器多来自于南方工厂,从打造用的金属和发射的火药到冶炼的器具,甚至于促成如此温度的木材原料等等,自然都和西北大漠有天壤之别,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当初的北周,在得到火器之后的第一时间,自然就是拆解了之后照葫芦画瓢,自然尽可能地要去和汉军的火器所用材料、所烧制之造型之类的保持一致,可是这一切的研究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在此之前,南方冶炼之风就要胜过河西等地,倒是西域对于金银冶炼颇有心得。




权倾南北 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可是西域人是和吐谷浑不是一体的嘛?
抱歉,答案是否定的。李荩忱可从来没认为历史上最会抱大腿的一群西域小国对吐谷浑能有什么忠心,双方更多的实际上是遥遥臣服的关系。
这一次要不是慕容世伏已经拉开了大阵仗,逼得西域各国不得不有所表态以避免慕容世伏扭过头来收拾自己的话,别说派兵助阵了,怕是钱粮也一点儿都不会给。
甚至大家还得盘算一下,吐谷浑能不能搞得定大汉,要不我们准备换个大腿抱?
甚至李荩忱有理由怀疑,这些家伙背地里已经开始讨论这个大腿是远在天边却强大的大汉,还是近在咫尺但是看上去不怎么能打的高昌。
至于西域各国会打造金银首饰,难道会这些就会打造火枪么?
这也不一样啊。
因此让原本就会冶炼的北周捣鼓火器都捣鼓了那么长时间,原本只是玩弄木材的吐谷浑,应该会很头大。
但是至少得到了火器并且分析了其中原理,让吐谷浑军队对于火器并不再只有恐惧,甚至依靠缴获的火器,大家还能集思广益看看怎么破解,无论是最简单而原始的人海战术还是打造厚重的铠甲和盾牌,都不失为一种方法,堆也要堆死你。
没错,现在的吐谷浑现在没钱打造大量能够抵挡枪弹的盾牌之类的东西,尤其是这些东西用在防御战中还好,用在进攻战中颇为笨重,就算是能挡住敌人的火枪,这么一个缓慢移动的活靶子,你当汉军的火炮眼瞎么?更何况汉军步卒直接欺身而上,也照样能够把累的够呛的吐谷浑士卒砍翻在地。
而且这也要,那也要,吐谷浑工匠们累死算了。
因此利用人数优势无疑就成了吐谷浑现在几乎是最好的选择。
而吐谷浑的确把人数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汉军斥候那都是什么人物,多年北伐征战,斥候往往是最先进入战场、最后离开战场的,哪个不是军中精锐?更何况还要再加上白袍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真的论单兵作战能力,除了李荩忱身边专门为保护陛下以及从事极为重要的刺杀等等任务而训练的部分羽林骑之外,天下恐怕就数得上他们了。
而这些斥候加上白袍联起手来都没有办法突破吐谷浑人的阻拦,显然足以说明吐谷浑人此时也意识到了大汉正在布下一个大局,准备把他们一网打尽,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兵力的优势,先撒开网阻拦汉军往来斥候,以避免汉军各处都能消息互通有无。
这一点的确是李荩忱之前没有算到的。
他终究还是对自家的斥候和白袍太有信心了。
不过想想也是,历史上的慕容世伏和慕容伏允兄弟可是真真切切让隋朝以及唐初好几位帝王头疼的存在,最后还是因贞观之治走向全盛的大唐精锐尽出,方才把吐谷浑击败,因此现在李荩忱布下的这个局,他们总归是能够看出来些什么,并且尽可能地反制。
1...57958058158258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