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如此一来,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忽略。
不知道事情的因和果,那就是盲目。
现在的李荩忱或许还有精力事无巨细指导,之后呢?
李荩忱死后呢?
那大汉的科技发展岂不是又要很多很多年裹足不前?
李荩忱与其说在努力带给这个时代一些新的技术,倒不如说他在灌输给这个时代一些思想以及一些思考问题和探索的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陛下果断的选择偷懒。
醍醐灌顶之后,就是步步落实。怎么把火车从陛下画的简笔画变成现实产物,你们看着办吧。
至少对李荩忱来说,现在自己找到了一个以后能够帮助大汉巩固南疆、辽东以及西域统治的好办法。
铁路一通,天下一体。
刘焯和其余工匠们都齐齐退后半步,对着李荩忱郑重拱手。
谨受教。
假如这家伙不是陛下,大家很有兴趣抓了他并且撬开脑袋看看里面还有什么新想法没有,不要每一次都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李荩忱则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那台蒸汽机。
应该找机会让各个书院的学生们都来参观参观。
毕竟他们才是未来。
另外李荩忱也很好奇,工部最后会给自己造出来怎样的铁路和怎样的火车?
——————————
长安的和平和繁荣,是因为西北之战实际上已经接近尾声。
看上去武威和张掖都在敌人重围之中,很危险。
但是实际上陛下也好,军方也好,朝中群臣也罢,都清楚,吐谷浑现在是拿不下武威了,因此对于大汉来说,并无任何损失。
吐谷浑大军入境,武威没打下,冲到大河边又被打了回来,又打武威又没打下,好一通折腾,可是最后得到了什么?好像啥都没得到,撑死天就是拆了武威城外几块砖罢了。
因此对于大汉来说也是这样,除了战死的将士不能复生之外,好像也就是投入的钱粮和武威的城墙有所损失罢了,这样的损失都不算损失。
打仗呢,还是举国之战的那种好不好。
现在裴子烈已经率领大军逼近武威,武威城外的吐谷浑军队必然也不敢久留,不日就能收复武威外围阵地。
所以即使是从渡过大河开始,一路狂奔、几乎没有什么停歇的汉军将士,看到武威城的时候,也难免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大家知道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继续向西看,还有张掖的袍泽弟兄等待着他们的救援呢,甚至高层将领们更是清楚朝廷对整个河西和西域的野心。
至于吐谷浑本身围绕着青海湖的主要地盘,诸如伏俟城等等,吐谷浑要是愿意“让”出来,那大汉当然也是笑纳。
因此这场战争,看上去已经快要到结束的时候,实际上只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罢了。
新的,向西大拓展、大开发的时代。
汉军抵达武威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敌人城外的营寨发起进攻。
此时留守在武威的吐谷浑将领依旧是倒霉的慕容伏允。
这家伙本来应该是带着吐谷浑兵马嚣张向前进攻的前锋主帅,正是借助这一场大战博取功名的时候,结果谁知道汉军援兵的及时抵达以及张掖的失守,让他从前锋摇身一变变成了负责断后的将领,这一路被汉军追着打,汉军骑兵甚至还时不时的超车,根本就不把你们这些人放在眼里,更是让慕容伏允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所以他现在也是下定决心,凭借着武威城外的这些营寨以及长城,说什么也得死死地挡上几天。
自己多坚持一天,就是给慕容世伏重新拿下张掖、稳住阵脚多争取一天。





权倾南北 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浑来人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只要吐谷浑军队能够拿下张掖,那么战局自然又回到了当初的模样,至少吐谷浑还不算丢掉了什么地盘不是?估计那种情况下,汉军主力也不敢贸然继续向前进攻,慕容氏至少有一段喘息的机会。
这一次对于慕容氏来说,除了验证了大汉的确是一个很强的对手之外,自然也有别的收获,比如说有一些本来对慕容氏的统治就心存不满的人,这一次消极怠工,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一旦吐谷浑军队稳住战线,那么首先要收拾的就是这些人。
要不是他们进攻慢慢吞吞、撤退跑的比谁都快,至于现在这么狼狈么。
看上去吐谷浑军队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但是懂得人都明白,这里面真正有战力的实际上就只是慕容氏直属的那些兵马罢了,剩下的那些多半都是负责摇旗呐喊的。
裴子烈站在一处已经被汉军攻破的营寨中,看着沙盘。
不断有传令兵进来禀报消息,沙盘上敌我形势也随之变化。
参谋们倒是都有些诧异,时不时瞥向裴子烈。
按理说现在正是汉军解开武威之围关键的时候,国公不在前面盯着,反而蹲在这个地方,稳如泰山?
城中守军的状况可并不比想象中的好,宇文忻本来就抽调走了半数兵马,再加上连日苦战,实际上贺若弼和高劢也已经很难组织起来有效的反击了,除非汉军已经快要杀到城下,不然他们也只能在城里看着,要是贸然出击的话,有可能被吐谷浑军队反过来咬一口,到时候被吐谷浑人冲入城中就尴尬了。
因此这武威之战,结局仍然未定啊。
裴子烈似乎正在等什么,只是瞥一眼沙盘这边,并不在意。
“国公,来了。”一名亲卫走过来。
裴子烈颔首,径直转入后帐,留下一群参谋们面面相觑。
此时后帐中,一道人影已经手按胸口,郑重的单膝跪地:“小人噶力见过晋国公。”
假如让前帐的参谋们走过来看,就会惊诧的发现,这家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吐谷浑人,除了衣服换上了汉军的之外,脸上的高原腮红还有这种已经刻在骨子里的熟练行礼方式是抹不掉的。
裴子烈沉声说道:“你家主人已经决定了?”
“是的,愿意听从于大汉陛下和国公的指引。”
“也谈不上什么指引,就是需要他在关键的时候有所动作就是了。”裴子烈也露出笑容。
“还请国公明示!”噶力急忙说道。
“这个田端会告诉你们的。”裴子烈径直说道,“此时仍然还需要你家主人隐忍一下,尤其是就算暴露了,也不可直接动手,没有我军在外接应,你们不过是慕容世伏手心里的一只蚂蚱,怎么也跳不出去的,你可明白?”
“小人明白!”
“关键······是要让你主人明白。”裴子烈摆了摆手,“既然如此,那就速速去吧,让他沉住气。”
噶力又是郑重行礼:“定不让国公失望!”
裴子烈目送亲卫引着此人从后门离开,不由得挑了挑眉。
这些人信不信得过尚且还得两说,希望田端能够稳住形势啊。
要不是白袍在吐谷浑经营的时间短、救援张掖又迫在眉睫,也没必要行此险招。
自己可是求稳的人啊,这一次西北之战,屡屡破戒,让裴子烈心中也有些不安。
不过他心中倒是大概明白了陛下这么安排的原因。
萧世廉经过几次大战磨炼,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不管不顾、就知道向前冲冲冲的愣头青了,裴子烈只是翻阅多次战斗的战报就知道,萧世廉已经逐渐成熟。
而自己,似乎一直挂着稳重的标签,让陛下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
稳重,在内战中、在对付自己人的时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性格,大家知己知彼,只有稳扎稳打、扩大优势,才能取胜,兵行险招那只会暴露给对方更大的破绽。
可是对付外敌上,可不能一直稳重,因为这意味着将会失去很多大步进取的机会。
李荩忱显然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次西北之战历练裴子烈。
自己的左臂右膀,还是指挥着舒服。
既然陛下都是这么想的,那裴子烈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只希望到时候宇文忻也能配合得当吧,不然就是搬石砸脚了。
————————————-
虽然汉军主力在高歌猛进,但整个战斗而今围绕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是张掖。
可张掖,本来就不是大汉的地盘啊,这里按照当初大汉和吐谷浑之间达成的协议,是吐谷浑所属。
也就是说,实际上现在大汉并没有在吐谷浑的大举入侵下受到太大的损失,反而反杀回去拿了敌人一处郡府。
吐谷浑现在着急进攻张掖,就算是真的把张掖再拱手让给他们又如何,丢的可不是大汉固有的地盘。
而且吐谷浑主力经过此战,元气大伤,裴子烈率领汉军主力又是虎视眈眈,不见得就会依然固守张掖,顺着河西走廊退入西北酒泉等地或者直接退过祁连山似乎才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已经饱受战火摧残的张掖,吐谷浑还会想要么?
因此现在西北之战中汉军的主要战略目标,实际上已经从防守变成了反击。
既来之,休走之。
你们大军浩浩荡荡杀过来,很是威风啊?
那就别走了!
能够聚歼吐谷浑主力,当然可以省很多事。
而就算是消灭不了,对于大汉来说也不算什么,以后再打嘛。
就算是吐谷浑跑到天涯海角,大汉想揍你还是有办法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原因,李荩忱的一颗心实际上已经放下来了。武威丢不了,朝廷就有交代,张掖打得好,朝廷脸上更有光。既然已经有交代了,那有没有光,这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更何况李荩忱本身也无从决定,自然也就不用太过操心了。
朝廷对于西北之战是什么结果并不再担心,因为反正不会是最坏的结果,但是对于身处西北战局风云之中的人来说,这个结果还是很要命的。
此时的张掖,虽然已经入夜,但是厮杀声一刻未停。
吐谷浑军队用投石机轰开了城墙,这本身也在预料之中。
之后便是没日没夜的白刃战。




权倾南北 第二二四三章 兰陵萧氏和陛下胸怀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围绕着几处缺口,吐谷浑军队跟发了疯一样向前冲。
对此,宇文忻也很无奈。
这些吐谷浑家伙们属实是太想要突破张掖了,因此从城墙缺口向前冲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相比之下,蚁附攻城实在是太慢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一件事,那就是对于守军来说,蚁附攻城虽然用简单的檑木滚石就能够化解,但是城中守军的数量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多,吐谷浑军队真的在各个方向上铺开的话,真的足够宇文忻头疼的,一旦被他们跃上城头,已经分散开的兵力真不见的就能挡住。
但是从缺口处进攻自然就不一样了。
宇文忻可以从容的调集兵马据险而守。反正就这么大的缺口,我们把塞门刀车之类的往这里一堵,后面火枪手列阵,就够你们喝一壶的。就算是可以一路冲上来,还有长矛手伺候。好几次吐谷浑军队都已经顶着火枪“噼里啪啦”的射击冲到了缺口处,甚至都爬上了这被轰塌一多半的城墙,但是还是被迎面而来的锋利长矛给捅了下去。
战斗虽然进行得激烈,却以吐谷浑军队单方面的战死为主。
尸体从缺口处一直铺到护城壕,浅浅的护城壕都已经变成平的了,吐谷浑军队甚至都不需要填壕车,踩着自家人的尸体就能够冲上来。与此同时,缺口两侧的城墙上,汉军将士还在不断把各种东西一股脑的向下扔,逼迫着吐谷浑军队不能聚集在缺口处,只能一个又一个的向前冲。
看上去城墙高度降低了,但是撑死天四五个人并肩上的缺口,和多架设几个云梯登城又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很明显,吐谷浑人的理智都已经被击破。
他们所思所想的,就只剩下破城、破城!
敌人越是疯狂,汉军将士们反倒越是冷静,并且士气愈发高涨。
敌人的疯狂,不就恰恰说明援军已经在左近?
我们在武威打、在张掖打,打的这么辛苦,现在你们想跑了,岂是那么容易?
就算是死也得拦住你们。
宇文忻就提着刀站在距离缺口不远的地方。
他的佩剑在之前的战斗中就卷刃了,而且论耍帅,佩剑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是论砍人,还得看手里的横刀。
甚至宇文忻都不介意从陌刀手那里抢一把陌刀,看上去还是那东西抡起来舒服。
虽然现在已经是一军统帅,但是宇文忻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可不只是因为他的谋略,更因为他曾经在北周的赫赫战功。
这战功可都是用刀砍出来的。
好久没有过瘾了,现在正是时候!
主将尚且如此,汉军将士杀敌报国之心自然更不用说。
“将军,晋国公已经抵达武威,估计用不了两三天就会抵达。”站在宇文忻旁边的文人低声说道,“可是两三天似乎也难以抵挡啊。属下以为应该早做准备。”
这是宇文忻的行军主簿萧珣,也是之前帮助宇文忻收拢武威军心、顽强抵抗的功臣。
萧珣出身兰陵萧氏,是萧岿的第五个儿子,西梁存在时为南海王,是现在金陵书院山长萧琮的弟弟。西梁灭亡之后,萧岿、萧琮等西梁皇室都前去建康,南陈也并没有把他们怎么样,或者说还没来得及把他们怎么样,当然这背后有没有陈叔宝出于想要给李荩忱做榜样的意思在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从正面来说,这可以让李荩忱知道自己并不会滥杀降臣,你要不还是投降吧;从反面来说,则无疑也是在告诉李荩忱,你看朕都没有杀你老丈人,你要是抓了朕,也别杀朕好不好?
以李荩忱对陈叔宝的了解,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理由怀疑后面一个的可能性比较高。
汉军下江南之后,萧琮出任金陵书院山长,表明兰陵萧氏从此专注于人才培养,即使是号称隐居的萧岿,也忍不住经常跑到书院之中去上上课之类的,甚至书院刚刚组建的时候,萧琮并没有太多经验,背后一直都是萧岿在指挥。
至于萧岿剩下的几个儿子,基本上也各有出路。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至少在李荩忱看来,萧家的这些子弟做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摒弃掉了自己原本的一些陋俗,或是在书院中教书,比如当初曾经因为李荩忱占据他的府邸还让他配合工作的萧璟,此时就已经是南方有名的诗文大家了,又或是通过考核担任地方官员,当然也有和萧珣这样投身军旅,担任行军主簿等文职。
其实想想也明白,由奢入俭难,但是对于萧氏这些子弟来说,都是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的,灭国之后,陈顼和陈叔宝两代帝王想要他们的脑袋也就要了,他们能够活下来,现在又获得了能够重新出仕的机会,怎么可能不珍惜?
更何况萧氏在宫中也有人的,自己怎么也都算是个当朝外戚,自然更需要努力维持当朝的统治。
在这个大家都要进步、都要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萧氏子弟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家都还年轻,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之后,自然就不会再沉溺在声色犬马中。
萧氏子弟有出头的机会,只要努力就可以。这对于身为前朝皇室的萧氏来说,当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对于李荩忱来说,又何尝不是好事?
朕连前朝皇族都能如此信任,你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不管之前是有仇还是有怨,只要现在愿意为大汉、为着和平盛世出力,那朕就给你们机会。
人才,就是这么聚集来的。
萧珣的被重用,能让兰陵萧氏安心,自然也能够让同样是北周皇族出身的宇文忻安心。
一个胸襟博大的君主,即使是和仇人也能化干戈为玉帛,令其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一个小肚鸡肠的君主,即使是自己的近臣都要猜忌提防,最终众叛亲离。
李荩忱最佩服的皇帝之中就有唐太宗,不管后人再怎么说太宗杀兄之事,都无法掩盖太宗至少对贤能之人很是宽容。魏征这种敌人的智囊都能够引为股肱,更何况别的?
单纯是这一份胸怀,就值得敬佩。




权倾南北 第二二四四章 且战一场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兰陵萧氏,诗书传家,因此萧珣也算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他自己编写的很多历史小故事通俗易懂,在西北军中颇受欢迎。
即使是宇文忻等人出身北周,都不习惯于行军打仗还有一个絮絮叨叨的文人跟着,而且士卒们对这个文人的欢迎程度甚至还胜过他们这些主将,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家伙调动士气上的确有一手。
甚至就连宇文忻他们也时不时的翻阅军中《封狼居胥》之类的小册子,想一想历史上大汉铁骑横扫西域和草原的景象,心驰神往。
一腔热血拼命杀敌,换来青史留名,哪个将士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
宇文忻也不能。
除了提升士气、培养军队对大汉的忠诚之外,宇文忻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家伙的确往往可以看到作为一名将领看不到的地方,并且临时攻破城池,他们也能够及时就地转为地方文官,撑起来架子,不然的话一座城一直都用军管的话,保不齐就会有问题。
尤其是如何管理地方,宇文忻他们也的确没有经验不是?
这一次拿下张掖,虽然一直保持军管,倒也没有萧珣的用武之地,但是萧珣也果断的帮助宇文忻拿下了张掖几个世家,哪怕是直接把人“请”走的手段粗暴了一些,但是至少世家家主们见到是一个文人来请自己,抵触情绪没有那么大。
都是文化人,世家家主们当然认为应该还有可以说话的余地,要是一群大老粗上来就抓人,那大家还不如直接鱼死网破呢。
除此之外,萧珣也帮助宇文忻梳理城中的各处商铺和府库等等,集中调配物资,而且城中的那些吐谷浑人,更是直接驱赶出来作为劳役帮助守军修葺城墙之类的。
跟汉人客气,跟你们自然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虽然这城中的汉人和吐谷浑人早就已经杂居百年,但是平日里吐谷浑人趾高气昂、自恃为上等人,欺压鱼肉汉人的事也没少做,因此只要带着几个汉人辨认一下,谁是吐谷浑人、谁是汉人就了然。
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吐谷浑人一下子变成了劳役,汉人们自然也都扬眉吐气。
殊不知萧珣这么做,也悄无声息的加大了城中吐谷浑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汉人们被欺压了这么久,现在一下子翻身做主人了,这感觉当然不一样,谁又愿意回到从前,而且注定了还会遇到吐谷浑人变本加厉的报复?
因此城中汉人们也都积极的帮助守军守城,甚至还有不少丁壮自告奋勇登城,此时在城墙上向下丢檑木滚石的身影里就有他们。
而那些实际上本身并不是非常欢迎汉军的世家们,家主本来就落在人家的手里,再加上汉人和吐谷浑人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尖锐起来,他们也没得选,只能把家底都掏出来帮助汉军。
至少汉军还没有说要把他们的家底都拿走,但是汉军一败,吐谷浑人很有可能他们的人都给撕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世家家主们虽然心中不满,也只能报以苦笑。
事到如今,自己都已经被绑上战车了,说什么也没用。
而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宇文忻已经知道,随着汉军主力距离张掖越来越近,汉军的斥候也已经越来越多,而且羌人主动后退到湟水去,更是让开了从洮水等地沿着祁连山再直插河西的道路,使得汉军斥候有了更多的道路可做选择,因此吐谷浑人已经抵挡不住汉军往来传递消息。
不过宇文忻此时并不敢声张。
两三天,在他看来,太晚了。
眼前的战斗看上去对汉军还是有利的,依托城墙,敌人就算是有再多人,也只能以添油战法一点点向前投入,但是宇文忻很清楚,敌人此时还在努力破坏城墙,也就是说这样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多,而汉军此时就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再多两三个缺口就挡不住了。
他已经做好了巷战的准备。
但是他不能让汉军将士们知道这一战还得持续两三天。
巷战坚持两三天,谁能坚持下来?
但是不说也不行啊,不说的话有可能将士们进入巷战的时候就崩溃了。
“告诉大家,援军最多两日抵达。”宇文忻缓缓说道。
萧珣怔了一下,苦笑。
这虽然是谎言,但是至少能撑一天是一天啊。
“城中某之前就已经下令准备,所以主簿不用担心,倒是可以先去府衙那边看看。”宇文忻接着说道。
萧珣颔首,论行军打仗,自己当然比不过宇文忻,自己都能想到用巷战来拖延最后一点时间,宇文忻肯定也想到了,自己问他也只是为了确认一下。
去就不用去了,这里还少不得自己。
“报,将军,敌人已经从北门发起强攻,北门东侧城墙再多一处缺口。”一名传令兵快步而来。
1...58458558658758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