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怡江

    徐光启是爱国的,朝堂上对建虏的攻守大计,对于徐光启这样一个文官来说没有多大关系,然而他几次三番地向皇帝上奏,要求自己来演练新兵,要知道这是要冒着很大的舆论压力的,他也因为要求造火炮、练新军而数次被扣上“弥费钱财、擅用夷人”的罪名而罢官,然而每当建虏猖獗进犯大明王朝的时侯,皇帝就会想到他,连他的同窗好友孙承宗都会笑言,徐子先(子先是徐光启的字)马上就会被启用了,每次都是如此,没有一次例外的;

    徐光启是睿智的,他编辑的《几何原本》,创造性地提出“几何”这个前人从来没有提出过的数学名词,直到今天中学的数学课本里面,一直在沿用徐光启提出的“平面”,“直角”,“三角形”等一系列数学概念,徐光启提出数学是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应用学科的基础,建议科举考试题目增加数学,如果徐光启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中国的科技发展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然而这个建议,却没能引起统冶者的重视,一直到满清覆灭后才得到实行。

    徐光启是有战略眼光的,与二百多年后的林则徐相比,徐光启才是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个人,他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他已经看出如今袭扰中国沿海一带的红夷人,在将来一定是最凶猛的敌人;林则徐提出的口号是“师夷长技而制夷!”,虽然这句话原意也是向西方学习,然而一个制字不免落于下乘,当然这也和林则除生活的时代有关,当时由于满清的“闭关自守”,中国社会全面落后于西方了;然而生活在明朝末年的徐光启却有着足敬的文化自信,当时的中国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还在积极追赶西方科技水平,西方人对待明朝也有着足敬的尊敬;




第一百二十一章 跨越数千年的生命线(求收藏)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为了解决漕运的问题,索性将国都从长安迁移到了洛阳,如此一来,自然大大减少了首都对于粮食的需求。和西汉王朝不同,对于东汉王朝来说,漕运只是个短期、临时性的行为,汉光武帝刘秀索性在精简官员的时侯,将护漕都尉也一并罢免了;

    经过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割据后,中国在隋代终于再次统一,隋炀帝杨广继承皇位以后,将都城从长安移到洛阳,为了加强南北方的交通,隋炀帝杨广决定将几处前朝修建的运河和河流连接起来,挖掘、开垦了通济渠、永济渠,再进以扩展,最终形成以洛阳为中转,北起河北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的京杭大运河;通过京杭大运河,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都--洛阳城,隋炀帝杨广时期建造的回洛仓、兴洛仓等,都是长约一千米,宽约三百六十米的超级仓库,回洛仓、兴洛仓等粮食的储备都在百万石以上。

    隋炀帝杨广除了兴建大运河之外,又大动干戈三征高丽,三游江都,由于无止境的征发民力,造成了隋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爆发,隋朝灭亡,在距离隋朝灭亡过去的二十年后,贞观十一年(公元六百三十七年),监察御史马周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了一道奏折:“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可见当时隋朝储存的粮食,到了贞观十一年,仍然没有吃完。难怪民间有“隋炀帝开通运河,唐太宗、宋太祖受益”的说法。

    五代时期,后晋史学家刘昫所著的《旧唐书》中,曾经记录了永徽三年(公元六百五十二年),唐高宗李适执政时期与户部尚书高履行的一段对话,唐高宗李适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进户多少”高履行奏称:“进户总一十五万。”唐高宗李适又问曰:“隋日有几户今见有几户”高履行奏:“隋开皇中有户八百七十万,即今见有户三百八十万。”

    此时距离贞观十一年,又过去十五年矣,唐朝的人口居然还没达到隋朝开皇年间人口的一半,隋炀帝杨广之所以储存如此多的粮食,是因为当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人的峰值,隋朝开皇年间的人口纪录一直要到后来唐玄宗天宝年间才被打破。

    自唐玄宗执政末年,长安城人口激增,日益依赖漕运,唐德宗执政期间因为藩镇割据阻断漕运,长安城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当时连禁卫军都忍受不了饥饿,差点就要造反了,就在这个危难关头,漕粮及时运到,才平息了一场“滔天大祸”,唐德宗心有余悸地对太子说道:“粮食终于运到了,我们父子项上人头总算保住了!”可见,唐朝的漕运堪称朝廷的生命线!

    北宋王朝直接将京城建在东京汴梁(今开封),漕运所经过的路线较隋唐时减少将近一半,同时又对运河河道进行了一系列整理,提高了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南宋王朝直接建都杭州,就近取粮,漕运以长江及江南河流为运输干道。

    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曾经实行过短暂的海运,然而在成祖皇帝时期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年免征农业税(求推荐)
    永业仓的门口,此刻“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交税的农民。进了永业仓大门中口,最醒目的是正中间摆放的斛斗,只看规模也远远超过一般黎民百姓家用的斛斗。

    胡子睿看见此时只有一个百姓在交纳粮食,那斛斗上的水稻看上去已经堆得非常高了,眼看就要掉下来了。一个“肥头大耳”的正使,还在指挥旁边一个攒典不断地往上面添加添加,攒典的双眼望了望正使,那神色仿佛在说不能加了,再加就要倒了。

    那“肥头大耳”的正使此时这才略微点了点头,对着旁边坐着的另一个攒典大喊道:”杨一脚该你上了!“

    旁边坐着的一个攒典,大声喝应道:”来了!“这个攒典长得瘦瘦精精的,人看上去很精干,他之前一直在睡觉,胡子睿根本没注意到这个人,此时攒典站了起来,慢慢走到斛斗前面,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活动了下腿脚,这才猛地踢了一脚,只听“叭”的一响,斛斗上面堆放的水稻应声掉落了一大片,按照大明王朝的制度规定,这些掉落的水稻都是归他们所有。

    杨一脚刚才的这一脚费了不少劲,此刻他又把眼神闭上休息去了。那肥头大耳的正使喝了一声彩道:”好力气,不愧是杨一脚。“攒典也叹道:”这一脚踢过去只算有百把斤的力气。“

    正使带点嘲弄的口气道:”杨一脚为了练成这一脚,可是踢断过几根小树苗的。“

    攒典点了点头,正使忙道:“别发楞了,赶紧让那个贱民把斛斗上的水稻堆满。”直到攒典又一次监督百姓把斛斗上的水稻堆满,这一次的纳粮过程才算结束。

    徐光启叹道:“余姚本是漕运之地,每交一斗漕粮,要多出七、八升之多,除了这些损耗之外,民户纳粮还有各种杂费需要计算在内,这些杂项耗费往往是正税的几倍之多,百姓安得不苦。”

    胡子睿看到这里,不禁为之一叹道:”嗟乎!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

    徐光启双目“炯炯有神”地望着胡子睿道:”王爷,微臣早年在天津一带推广水稻时,注意到山海关--天津一带有很多荒地,何不将其开垦出来为国家做贡献呢如此一来也可减轻农民的负担,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胡子睿点了点头肯定徐光启的意见,并有针对性的补弃道:”玄扈先生的建议很好,然而现在魏阉当权,就算这开垦荒地之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处事务必精密,才能让一般阉党无话可说,所以先生还需要来一个章程出来,本王才好在朝堂上提出此议。“

    徐光启知道胡子睿说的是正理,连连点头称是。

    胡子睿沉思片刻后娓娓道来:“本王觉得老先生所议的屯田具体措施,似乎可从屯田以人为本这篇文章做起!”

    徐光启脸上露出激赏的神色,击掌笑道:“王爷说的极是,好一个屯田以人为本!”

    胡子睿整理了下思路,侃侃而谈道:“玄扈先生似可以首先从屯田事务的领导者从手,此人应能够勤政爱民,有所作为,而不能只会‘夸夸其谈’,遇到实际问题就无所是从。”

    徐光启抚掌笑道:“先生只悔不能早日见到王爷矣,先生一向是反对坐而论道的,如今天下不靖,身为学子,不能光学儒家的四书五经,河务、兵学、农学、经济、历史这一类学问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屯田以人为本(求收藏)
    胡子睿点了点头肯定徐光启说的几项措施,沉思片刻后道:“玄扈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确实考虑得比较周详,本王想做一个补充,虽然玄扈先生在天津试种过水稻,但北方人普遍不太会种水稻,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南方民众,相比于江苏、浙江两省的较高税负来说,北方的税赋就显得较低了,玄扈先生可以利用这个优秀来招揽开垦的民众。”

    徐光启连连点头,拿出毛笔在纸上作着记录。

    胡子睿整理了思路,“抑扬顿挫”地道:“本王的意思可以仿照洪武皇帝当初实施的军屯,给与武功功爵例。”

    徐光启点头道:“如此甚好。”

    此时一直坐在一旁旁听的孙元化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正在“欲言又止”的时侯,胡子睿眼珠一转,笑道:“初阳先生莫非也有高论发表?“

    徐光启听胡子睿这么说,也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孙元化,那意思好象在说,你心里怎么说的,就怎么说呗。

    孙元化受到两人的鼓励,笑道:“高见谈不上,我刚才想到了一个问题,想拿出来与王爷,老师共同商议一番。”

    孙元化整理了下思路,侃侃而谈道:“刚才老师与王爷说的都非常好,我的想法仍是以王爷所说的‘从人为本’出发,试想开垦农田的人中难免有可以适用科举或者子弟是可以参加科举的,如果我们制定的政策中把这部分人的情况考虑进去,必然会增加开荒人的积极性,我们甚至可以为屯田的人专门开辟屯田学校,如此一来,他们也可以在繁忙的农作之余,学习文化知识。”

    胡子睿点了点头,没有作声,端起茶壶给孙元化、徐光启各倒了一杯水。

    孙元化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续道:“如此一来,不光是可以吸引开荒的人,也可以吸引落弟学子前来开荒,既为国家开辟了财源,也为国家储备了人材。“

    胡子睿拍掌叹道:“初阳先生此议甚好,望两位先生能拿个章程出来。”

    孙元化和徐光启两人将军屯、武职和科举名额结合在一起,列出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二人,耕水田十亩,入米一石。二十人,耕百亩,入米十石,为小旗。粮食自身留存一半,其余一半交纳官粮。

    五十人,耕二百五十亩,入米二十五石,为总旗。粮食留存比例同上,下面不复述。总旗允许嫡亲儿子一人考县童生。

    一百人,耕五百亩,入米五十石,为试百户。试百户允许给出县考童生二个名额。

    一百五十人,耕七百五十亩,入米七十五石,为百户。百户允许给出县考童生三个名额。

    二百人耕一千亩,入米一百石,为副千户。副千户允许给出县考童生四个名额。

    二百五十人,耕一千二百五十亩,入米一百二十五石,为正千户。正千户允许给出县考童生五个名额。

    三百人,耕一千五百亩,入米一百五十石,为指挥佥事。指挥佥事允许给出县考童生六个名额。

    三百五十人,耕一千七百五十亩,入米一百七十五石,为指挥同知。指挥同



第一百二十四章 畏天省惕之意(求推荐)
    胡子睿沉思片刻,批示道:“凡应募开荒者,不论南方、北方官员平民等,各自备好工本,到闲旷地方,或认佃无主荒田,或自买半荒堪垦之田,先行报官府查勘、丈量清楚后,编立步口号,开造鱼鳞图册,就可以令其开垦。”

    胡子睿所说的“鱼鳞图册“其实是大明王朝征收税赋的手段之一,大明王朝征收税赋的依据主要是“鱼鳞图册和黄册。

    “鱼鳞图册又称“丈量册,最早出现于南宋浙江、福建等省,用后世的话来说,大致相当于大明王朝的“土地证”,此册以天干编号,将户主的房屋、田地、林木等标注相应的名称,顺序排列绘图,另外还详细规定了土地的界限、面积、肥沃程度等等,由于此图酷似鱼鳞,故得名。因为鱼鳞图册登记的项目完整、规范,大明王朝制度规定:凡买卖在“鱼鳞图册”上登记的土地,都要向官府报备,并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否则买卖无效。

    明朝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天下各州、县编制黄册,议一百一十户为里,以缴纳公粮最多的十个人为里长,管一里之事;其余百户为甲,十甲推出一户为甲长,管一甲之事,每年的税收由里长、甲长负责征收,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此后一直沿用下来。

    黄册主要是用来登记每户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用后世的话来说,大致相当于大明王朝的“户口本“,但黄册上也会登记每户的资产情况及增减情况。黄册和“鱼鳞图册“配合使用,基本上可以让大明王朝的官府拿握全国的户口和土地情况,便于掌控全国各地的税赋情况。

    胡子睿沉思片刻后续写道:“凡垦田者,若买到有主半荒之田,此田原有本地交粮的差使,俱要于本地交粮的差使之外,另为自行交粮,如有负欠本地交粮差使者,先将差额补足。”

    胡子睿又增加了一些具体条款后才上报给天启皇帝,阉党在朝会上虽然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在引南方人到北方人占田、占籍,对当地人极为不公平;胡子睿当场阐述了三个原因:一天津、山海关一带方圆数千里之地,土地肥沃,只是因为耕种方法的不当,搁置在那里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反之,如果能利用起来,则可以增加为国家创造收入;二这一带百姓频频为水资源发生争夺,可见北方人也知道水资源的宝贵之处,应该提倡兴修水利;三近年来流民已成为大明王朝不可突视的问题,在这一带开荒,也可以安置流民,解轻国家的负担。

    由于胡子睿这份关于屯田的建议,管理及保障措施详尽有力,得到了天启皇帝的认可。胡子睿奉旨屯国后,任命曾经帮助徐光启在天津种过水稻的卢观象,具体管理屯田事务。由于屯田有很多优惠,保障措施也得力,很多人纷纷参加,耕种面积也渐渐扩大到三、四千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徐光启、宋应田都是农业专家,一部分田地用了他们改良的种子,说来也怪,当年竟然就能有所收获。

    &n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教天下人负我(求收藏)
    天启皇帝的圣旨传到内阁后,主管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李起元不干了。李起元字惺原,出生于顺德府南和(今河北省南和县)冀屯村,他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千五百八十六年)考中进士,后授河南元武县知县,李起元上任之时,正值元武县大饥荒,他开仓救济灾民,自己却“忍饥挨饿”,走访元武县各处,后来李起元曾经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描述了这次走访的情况。

    那天清晨,我独自一人出发,先出城门走了二十里地,后来又行了四十里地。当天的天色十分晴朗,我站着高处眺望所到过的地方,发现这数十里地的望上去皆是黄茅白草,观察到田地里亩与亩的边界,仍然清晰可见,然而根本看不到有人耕种过的痕迹,看起来已经荒废很久了。

    于是,我就问路人:‘本县东西南北的田地,难道都已经荒芜了么’路人对答曰:‘确实都已经荒芜了。隔壁县较好,然而像本县这样荒芜的,十成中也有四五成矣。’我心中还不太相信路人的言论,走了半天,终于到了一间驿舍,见到了吏役,我立即向他问曰:‘我所见一路皆是荒芜之田,难道没有差粮乎’吏役们同声答曰:‘以前这些都是肥沃的田地,差粮如何得免’

    我当即问道:‘农民们为何不耕田呢’吏役们答曰:’没有牛。‘我又问:‘为何无牛’吏役叹息道:‘首要的原因,是因为牛一大半被人盗卖出境者,因为无牛所以无法耕种;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本县还有养马等差徭,官府征收税款又严厉刻薄,因此官府每报一人,那个人因为交不起税款,只能先卖了牛再弃地,久而久之,连农户亦逃走矣。农户逃走则田地就无主,故此不能耕种;按大明制度,农户就算逃走,税粮还是要征收,于是逃走农户的税粮连坐到本户,本户赔不起则连坐到本里,或者连坐到亲戚。此种连坐之法,连富人也承受不了,穷人则只能尽弃户逃走。因为这个原因,如今村子沦落为废墟,田地尽皆废弃,皆由此故。’

    我还不死心,又问吏役们道:‘此等被人抛弃的田地,为何不卖与他人,而就这样白白抛弃呢’吏役们答曰:‘有田地者犹苦于交不起税款,欲弃置其田地而不得,谁还去拿别人的田地,那样岂不是把别人的税粮加到自己头上,岂不是更加负担不起耶于是随着弃置田地而逃的农户越来越多,荒废的田地也越来越多,日复一日,故形成这种情况。’

    我接着又追问道:‘难道你们没有将这种情况报给县令么’吏役们答曰:“原任的县令’贪得无厌‘,衙门的弊病也多,每日只求完成税粮的任务,免遭上司谴责耳,那有功夫顾得上穷人逃亡、荒废的田地这种琐事。甚至有人曾经告知县令这种情况,反而遭到县令责备、打骂的,所以百姓虽有满腔愁怨,再无敢对县令言者。’

    我还不死心,又问道:‘此是通衢大道,司道是否必经此道乎’吏役们答曰:‘然。’;我又问:‘抚按是否必经此道乎’吏役们答曰:‘然。’,我又问:‘州郡是否必经此道乎’吏役们答曰:‘然。’我又问:‘司道、抚按、州郡的官员们从此经过,难道没有向你们问起田地荒废的原因么’吏役们答曰:‘无有。’我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1...2223242526...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