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矿业大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鱼一星
刘繇过去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当时心存侥幸,以为自己或许能够在这乱世之中有一番作为,先经略江东,再平定中原,然后迎陛下还于旧都,兴复汉室。不想刚一起兵,面对袁耀等几个少年,便感到力不从心,如今但得自保,兴复汉室云云,早已抛诸九霄云外。
周瑜见刘繇神情落寞,不能言语,拱手致礼道:“使君,袁公子有一语相赠,使君愿听否”
“周公子请说。”
“袁公子认为,会稽山多地少,使君带这么多人马前去,必然给王太守和会稽百姓增加不少负担。如今豫章郡人口众多,粮草丰赡,滚滚集团又在那里开发了一处特大银矿,而且正在派人勘探另外一处大型金矿。若是使君愿意,可前往豫章郡余汗县驻军,滚滚集团从银矿、金矿收益中上缴部分税金给使君用以养军。虽然我们不能既听命于左将军,又奉使君号令,但仍尊使君为刺史。如何”
“这……”刘繇再次迟疑不语。他明白袁耀的意思,就是把他当做刺史供养着,但是不能听从他号令,也不给他干涉豫章事务,等于给他做一个空头刺史。
刘繇一时不能决断,而众将多在所部战船,刘繇身边只有战将太史慈。他历来只把太史慈当做武夫,从不跟他商议军政大事,于是对周瑜问道:“可否容我考虑数日”
周瑜道:“当然可以。我已命人给伯符传达袁公子之意,绝不强留使君,这数日内使君想去会稽随时出发,伯符绝不阻拦;使君愿去豫章,我和袁公子等人在新港迎接使君。”
孙策得到蒋钦传达袁耀的指令,刘繇既然不愿再战,任他去留,不可阻拦。孙策虽然对袁耀的指令感到可笑,觉得现在不拦他,将来不照样得发兵征讨。但是他也不敢违背指令攻打刘繇,便收兵回营。
刘繇送走周瑜之后,回军牛渚营,与众将商议。
樊能提议道:“既然袁耀想要在新港接待我们,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到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占领新港。”
“万不可做此打算!”刘繇忙否决樊能之议,“袁公子以诚相待,我们若是背信弃义,即使得到新港,又如何让丹阳百姓心服口服”
见刘繇如此迂腐,樊能与张英、于麋相顾无言。
三人都是吴郡北部的曲阿、丹徒豪族,当初他们见天下大乱,而刘繇出身宗室,他们便想学当初南阳豪族追随刘秀中兴汉室那样,干一番事业,所以散尽家财,募兵追随。此后又有丹阳郡北部豪族笮融、薛礼等率部加入,兵力达到数万。
开始刘繇不费一兵一卒赶走吴景,大家都很振奋,想要一鼓作气驱走袁耀,占领丹阳郡作为根据地,没想到刘繇第一仗与袁耀对阵便遭惨败。
此后虽然得到吴郡太守许贡加盟,兵力一时大盛。但是许贡手下缺乏良将,兵多而无用,反被乐就把握战机击溃。如今刘繇万余兵马,夹在袁耀和孙策中间,随时被人
第133章 一群歪果仁
袁耀见到的这群容貌特异的俘兵,是一群西域浮屠,其中还有多名僧人。
这群西域浮屠,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来自三个地方: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天竺。
来自安息帝国的浮屠,以国名为姓,称安某,其首领名叫安玄,字法妙。安玄的老师安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国太子,年轻时好佛法。老国王死后,安清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为僧,让位于叔叔。后来云游各国弘法,于东汉桓帝年间带数十名随从到洛阳传教,并定居下来,苦学汉语,先后翻译小乘佛法三十余部。
安玄原是安清族子,安清定居东汉后写信回国,辗转十几年后安息国王派安玄率数十人到达雒阳侍奉安清,安玄自此跟随安清生活在东汉王朝,并且于灵帝末年被授予骑都尉之职。安玄追随安清学习佛法,光和四年前后,与东汉僧人严佛调共同翻译多卷经书。安清死后,安玄成为了这支安息浮屠的领袖继续生活在东汉王朝。
来自贵霜帝国的浮屠,本为月氏国人,姓支娄迦,简称支。为首僧人名叫支谶,法号圆悟,东汉桓帝末年从月氏来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他是第一个将大乘佛法传入中国的僧人,也曾跟东汉僧人严佛调一起翻译过佛经。
支谶与弟子支亮,支亮弟子支谦,佛教史上合称“三支”,时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后来在东吴政权担任博士,辅佐太子孙登。但此时支谦还没出生,支亮与百余月氏浮屠随侍左右。
来自天竺的僧人以竺为姓,称竺佛某,或者竺某佛。为首僧人叫竺佛朔,法号海梦,于灵帝初年来到东汉洛阳,并定居于此翻译佛经,曾与支谶合译大量经典。
这些僧人在中国生活期间翻译大量佛经,对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佛教史上非常重要的翻译家。可惜的是,进入汉末三国战乱之后,他们大都失去记录,只有支谶后来在东吴出仕,其余人皆不知所踪。
原来,他们都受蔽于笮融手下。笮融是汉末军阀中唯一好佛的人,这些僧人和浮屠,恐怕也只有投靠他才能在这乱世正常生存下去。只是讽刺的是,好佛的笮融,却是一个十分嗜杀,残忍的人。
当然,袁耀前世没听说过这些人物,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袁耀发现这群人,之所以欣喜若狂,是因为他们都来自西域的主要国家,袁耀将来出海,需要有大批翻译人员,才能在各国之间畅通无阻,如今这群人不正是很好的外语教师吗。
新港法庭经过调查,这群人虽然受蔽于笮融,但确实严守清规戒律,不曾参与笮融烧杀抢劫诸等恶事,因此没有加罪。
众人获释后,袁耀亲自用斋饭宴请了安玄、支谶和竺佛朔三位宗教领袖。三人年纪皆在五十以上,其中支谶最为年长,已过六旬,须发皆白。
见礼毕,支谶代表众浮屠感谢袁耀道:“多谢公子用心调查,公正判决,还我等清白。”
袁耀道:“圆悟大师不必谢我,新港的法庭是公正的,即便是我犯法,一样要受惩处。既然法庭判决大家无罪,只能说明众位心中有佛,不做诸恶,与我毫无关系。”
支谶赞道:“公子居功不傲,位高不骄,老朽更觉钦佩。”
袁耀道:“三位大师博通东西绝学,却不幸生逢乱世,弟子深感遗憾。如果三位大师愿意,滚滚集团打算在芜湖县白马山上修建寺庙屋宇,在山下开辟良田百顷,安置三位大师与众浮屠定居、礼佛,三位大师以为如何”
三人大喜,同声应道:“多谢公子照顾,我等有了安居之所,定当潜心礼佛,安心弘法,普度众生,祈愿大汉王朝早日迎来太平盛世。”
“那就如此说定了,明日我派人与三位大师商议建寺具体事宜。”
次日,袁耀派人跟随三位大师到芜湖县白马山勘查地址建寺,这里也是后世南朝宋孝武帝时期兴建白马寺所在地,袁耀只不过把建寺时间提前了两百多年。
袁耀同时高薪招募二百名青年寒士跟随这些歪果仁学习安息、贵霜、天竺、月氏等外国语言、文化,为将来出海与这些帝国打交道做准备。
话说当初袁耀捕杀张闿,吴景闻知,曾差点吓坏,以为他和张闿密谋之事败露,已经做好跟袁术决裂的准备。
后来芮玄报告,张闿部属跟人打架被抓,讯问中暴露张闿身份,被袁耀和曹安民设计抓捕,张闿因拒捕被曹安民当场斩杀。吴景因此得知张闿没有机会向袁耀暴露他们的密谋,也就安心下来。
第134章 熊猫币
焦仲卿和刘兰芝结婚那天,袁耀整个人都不好了。
大家别误会,不是因为袁耀喜欢上焦仲卿的老婆了,而是因为他被大家怀疑他喜欢上焦仲卿老婆了。
众人在庐江焦府参加焦仲卿和刘兰芝婚礼期间,袁耀一直游说焦仲卿把刘兰芝带到新港。焦仲卿当然很想把新娘带到身边,可是刘兰芝是个孝顺媳妇,说公婆在家需要有人照顾。
这女孩子太天真了,她不知道她在家照顾公婆的结果,是婆婆对她百般刁难,最后逼迫焦仲卿休她另娶。焦仲卿也是个愚孝的人,听了刘兰芝这么说,也觉得应该有人在家照顾父母。
“可是,你的父母需要照顾吗”袁耀指着一天跟客人打躬作揖五百次以上的焦文对焦仲卿说道,“仲卿,你爹腰好,腿好,啥都好,至少还可以再娶三四房小妾,还用人照顾吗”又指着带领几名奴婢一天到晚四处串,检查这个检查那个的焦母说道,“你娘每天在府里至少奔走五百里路,她比千里马还健康,用得着你们照顾吗”
众人听了“噗噗”笑倒。
刘兰芝笑道:“可是,你们大家都是名士硕儒,我去新港能干什么”
袁耀张口就来:“啥都能干啊,你看,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么多才多艺,即使不开纺织厂,制衣厂,到学校上艺术课,语文课也可以……喂,你们干嘛这么看我”
袁耀没说完,见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他,猛然醒悟过来:我去,从小背的课文害人不浅,一不小心把刘小姐的全部曝光了,到底人家焦仲卿和她青梅竹马,还是你袁耀和她青梅竹马
袁耀知道大家误会了,急忙解释道:“我跟兰芝没什么,真的没什么啊,我们在此之前都没见过面……”
“都没见过面”冯幂怒道,“兰芝刚刚出阁取字,仲卿都还没知道她叫兰芝,你早早就知道她叫兰芝,还说没见过面”
这回袁耀真的惨了,顿时被众人撸袖子围殴“:麻痹,朋友妻,不可欺,你竟然觊觎朋友之妻,偷偷约新娘见面!”
幸好,大美女刘兰芝见袁耀洋相尽出,掩嘴笑道:“大家都别误会公子了,表字兰芝是烂大街的称呼,你看李家三小姐李香叫李兰芝,张家大小姐张香也叫张兰芝,那个王家媳妇牛香不是也叫牛兰芝吗。我叫刘香,字兰芝,很正常嘛。”
“对对对,”袁耀终于挺直了胸脯说道,“我不正好猜中的吗,你们这帮人太龌龊了。”
周瑜道:“那你怎么知道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袁耀没法告诉他这都是被语文老师把脑袋摁在课桌上背诵的结果,只好挠头找词儿。
焦仲卿笑道:“这更简单了,大部分女孩子就这么学过来的,不用猜都知道。可是公子还是猜错了,我们家兰芝其实十四五岁就会诵诗书了。”
“哇,我真没想到这么聪明!”袁耀故作惊讶道,“我都十七八了还不会诵诗书,谁知道兰芝美女这么厉害。”
“且!”一群十二三岁就把诗经》倒背如流的青年名士们立刻对袁耀一脸鄙视。
最终,刘兰芝答应到新港加盟滚滚集团,袁耀见一桩爱情悲剧被化解了,这才放下心来。
经过一年多时间对各种合金的不断试验,以及币范材料的研究,滚滚集团发行新币的条件成熟。突然有一天,工人们发现发到手上的工资,变成了崭新的新币。
滚滚集团的新币名叫熊猫币,有不同材质和面额。锡青铜、铅青铜铜币重约3.5克,面额为一钱;黄铜铜币重约15克,面额为10钱;银币重约23克,面额为200钱;金币重约23克,面额为1000钱。
过去正规五铢钱约3.7克一枚,带上一千钱出门
第135章 孙策取吴会
数日后,袁耀再次召集大家商议,大家见到袁耀绘制的一幅城市平面规划图,惊讶不已。
图上山峰、河流、湖泊标注得清清楚楚,住宅、道路、绿化、工业、商业区域规划得整整齐齐。周瑜看了地图,突然说道:“公子,这里不就是赭山一带吗,公子打算把新城筑在那里”
“没错,我们就选赭山周围另筑新城吧。”
曾建议在赭山筑城的鲁肃笑道:“公子与我不谋而合。”
“没错,我与子敬所见略同。”袁耀解释道,“赭山以西是茫茫濡须口,发船北上即可进入中原,西进可入荆州,东进可出海外,这里非常适合作为滚滚集团永久总部选址。这里地域开阔,将来可以容纳百万人口,如今以河流、湖泊、乱石山岗为主,农田极少,容易征地。我们就把新城选在这里吧。”
冯幂道:“新城叫什么名字”
“就叫熊猫城吧。将来我们扬帆出海,我们旗帜上的熊猫将成为大汉的标识,一听说熊猫城,就知道是我大汉城市。熊猫城将来也要成为全世界文化和贸易的中心。”
此后,袁耀连续数日召开董事会议,做好熊猫城的投资预算,请袁忠为监造大匠负责监造。
这时候,袁耀用徐州原来的铝土矿生产高铝矾土,用杜馨兄杜安在大巩山开发的高品位蛇纹石矿生产镁砖,加上南湖的石墨,春谷本地出产的高岭土等耐火材料,经过一年时间研制成功了炼钢转炉。
转炉用轨道钢架支撑,利用滑轮移动运输,炼钢的效率又比坩埚炼钢提高了数十倍,并且对钢材品质的控制也更加容易。
转炉炼钢投产之后,袁耀进一步降低钢铁价格,使得钢铁就像大白菜一样便宜,不只是作为农具,可以作为铁门、栅栏、梁柱等等材料走进千家万户,销量增长更高。而袁耀也利用这些成本低廉的钢材,修建铁路、铁桥等等。
由于吴郡在攻打溧阳时,绝大部分战船要么被烧,要么被乐就和周泰缴获。孙策数百条战船驶向阳羡县,吴郡兵马无法出城迎战,只好坚守城池。
孙策船队如入无人之境,直接跨过太湖攻击吴县。吴郡兵马除了经常剿灭海贼的数千士兵有些实战经验之外,其余兵马都是乌合之众。加上将领都是饭桶,不如孙策手下将领全是百战名将。
如果许贡闭门固守,孙策想要拿下吴郡却也不易。但是许贡也是世族文士出身,不知兵法,派江湖豪杰出身的严白虎率部迎战,结果可想而知,严白虎那群破产的农民兵,哪里抵抗得住程普、朱治、韩当、黄盖等赫赫名将训练出来的精兵。
严白虎溃败后,和弟弟严舆率千余残兵逃回老巢白虎山,不敢再和许贡共同抗敌。许贡城中只有三四千郡兵,阳羡近万兵马又不敢出来救援,加上吴景威胁屠城,城中骚动。许贡担心兵变被杀,率千余亲兵趁夜突围,被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的孙策一网打尽。
孙策将许贡的亲兵、严白虎俘兵共七八千人全部斩首,夷许贡三族近千人,又屠戮许贡亲信将领、豪族十数家,吴郡震恐,自此被孙策牢牢掌握。
袁耀得到消息,孙策屠吴郡万余人,痛心疾首。得知孙策即将乘胜南下攻击会稽,急派周瑜前去苦苦劝降王朗,将他和丹阳前太守周昕等大批名士接到新港,直接把会稽拱手让给孙策,避免了又一场大屠杀。历史上,周昕就因为帮王朗抵抗孙策而被孙策所杀。
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江东吴郡、会稽之战,如今一个被孙策迅速击破,一个被周瑜苦苦劝降,终于避免了遭受更大的破坏。
但是,袁耀并不乐观。因为历史上,孙策经过数年战争占领江东数郡之后,并没有停止攻击,而是继续进山攻打山越。可以说,江东战争其实伴随东吴政权始终。由于孙策、孙权兄弟不予山越人同等国民待遇,山越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脱离统治,孙氏兄弟也只会派人征讨。
吴景上表朱治为吴郡太守,孙策为会稽太守。
虽然孙策吴景一个月内拿下两郡,然而袁术并不高兴。因为不经请示直接用兵,这是犯了大忌,表明孙策集团已经开始不把袁术放在眼里了。
但是此时孙策掌控江东三郡,兵马已达数万,袁术也不想逼他们公开反叛,只好隐忍不发。然而对吴景的上表请求,袁术却不能全部答应,如果三郡全部给了孙策,他在淮南照样睡觉不稳。
最终袁术同意了朱治担任吴郡太守的要求,却派袁胤出任会稽太守,而表孙策为殄寇将军。这么一来,孙策集团夹在袁耀、袁胤之间,袁术也稍稍放心。
袁术的安排,避免了孙策攻击山越。但孙策肯定不满,但是此时孙策还没有能力跟袁术翻脸,既然袁术没有追究他们擅自用兵的责任,孙策也只好接受袁术的人事安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