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矿业大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鱼一星
“自从公子出现,我就自甘老二了,如今有了亮亮,我还是排行老三吧。”
“我算什么,我的学问到头了,再过二十年也没有更大进步。亮亮、阿蒙他们就不一样,再给他们二十年,他们一定在很多方面超过我。”
袁耀也有自知之明,诸葛亮这家伙的智商至少160甚至180以上,自己不到120的普通大学生的智力,最多也就是蒋干的水平。若不是因为接受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怎敢跟周瑜、诸葛亮比学问。
诸葛亮学东西就是快,这一年来,数学、物理、化学一样都不落,这人要是在21世纪,绝对是科学家的料。
周瑜不专心于科研,音乐、围棋、兵法、纵横之术等等,甚至素描他也学,科学家他是当不了了,不过袁耀带来的二十一世纪的音乐和围棋,倒被他发扬光大了。如今新港有很多青年名士就专门学这些东西,动不动就搞音乐会,搞围棋比赛。可怜袁耀虽然是现代围棋的开创者,棋艺却早被名士们甩掉三十条街,连唱歌都不如刘晔,更别提周瑜。
吕布等人到齐后,众人来到总部卫士营的操场,操场上有个用藤条编成的大吊篮,卫士们已经在吊篮内的煤炉里烧炭把一个高达二十多米的大气球撑了起来,吊篮被四根绳子绑在巨石上纹丝不动,正在等待袁耀等人的到来。
“哇!”张辽禁不住惊叹起来,“好大的气球!”
“公子,当初你和夫人就是坐上这个气球飞出寿春吗”吕布问道。
“不是这个,原来那个小得多,只用三十匹蜀锦裁成。这个气球用了一百匹,载重0.8吨以上,可以带上十个人左右。由于温侯和文远一人等于两人重量,我们这次就只上去八个人。”
袁耀说着,第一个翻进吊篮内,接着吕布、陈宫、张辽、周瑜、鲁肃、诸葛亮和吕蒙等人先后进入吊篮。除了袁耀,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乘坐,大都心中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而诸葛亮和吕蒙,比所有人都兴奋。
冯幂和杜馨分别抱着阿铁和阿墨来送别,五岁的袁朗在杜馨身边扯着杜馨的胳膊哭闹:“阿母,我要跟阿翁去上天,我要跟阿翁去上天……”
“不要闹,等你跟阿蒙哥哥一样大了就可以上天了。”杜馨哄道。
“不,我现在要上天,我现在要上天……”
袁耀道:“算了,给他上来吧,反正再多加他一个小孩也不会超重。”
&
第143章 吕布归顺
袁耀见即将到达寿春,对吕布和陈宫说道:“温侯,公台,请二位在家父面前不要再提北伐之事。我刚斡旋曹孟德不征徐州和陈留,公瑾也正准备到冀州游说我伯父与公孙将军休兵止战,还给中原百姓一个安居乐土,你二人再怂恿家父北伐,岂不白费了我们一番心血。”
这一路来吕布等人在空中包揽了大汉江山,与袁耀、周瑜和鲁肃畅谈数个小时,知道这个世界注定要被新港这群年轻人所改变,吕布残存的野心基本上被这次震撼之旅完全抹掉。
吕布和陈宫对望片刻,拱手对袁耀道:“公子放心,除非车骑将军有命,否则我等绝不主动请求北伐。”
“如此甚好。”袁耀见吕布终于失去争霸野心,吕布与刘备反复争夺徐州的战乱,已经可以避免,内心欣喜若狂。
“来,子敬,帮我把阿朗绑在我怀中,准备降落了,等下大家都要用手抓好横杆半蹲下来,做好自我保护,以防发生意外,我双手不能这么抱着阿朗。”袁耀对鲁肃说道。
吕布道:“既然降落时可能发生意外,就把他绑到我怀里吧。”
袁耀一看,吕布身高接近两米,袁朗放他怀中,就像一个小不点,万一降落发生颠簸,总比在自己怀中安全,便道:“那就有劳温侯了。”
这时气球在地面上迎接人群的呼叫声中徐徐降落,袁耀教大家半蹲下身体,双手抓住吊篮内的横杆。不一会儿,吊篮撞到地面,由于降落速度较大,吊篮又弹了起来,众人一阵惊呼,接着吊篮再次落地,又小小地再弹一次,终于稳稳着地。
“啊!好刺激啊!哈哈哈哈……”张辽发觉安全落地之后大声叫道。
“耀哥哥,耀哥哥……”袁耀刚从吊篮中站起来,就发现一群弟妹跑了上来。
“耀哥哥,我们也要上天,我们也要上天!”大家一起围住袁耀,看到阿朗也跟着飞来了,就闹着要上天去玩。
“等以后再飞好吗,现在飞起来,就飞到淮北去了。”
大家发现飞不了了,有的牵着袁耀的手,有的去跟吕布把袁朗抱过来。袁朗两年前见到过几次这些哥哥姐姐,可现在他几乎全部忘记了,见到这么多人围着他抱,整个人都懵了。
上次袁耀飞出寿春的时候,很多人听到呼声出来观看的时候,袁耀已经升到半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飞行器是怎么飞起来的,也不知道它到了目的地怎么降落,这一次,大家有机会观看热气球如何降落,看到它有什么装置可以飞起来,所以除了三千卫士之外,跟随袁术前来迎接的人多达数百人。
袁术也很好奇,带着众人围上来参观这个飞行器,向袁耀询问它的飞行原理。
从此以后,飞天校尉袁耀带着飞将军吕布飞天的故事,又被民间传得神乎其神。普通百姓不知道热气球飞行原理,他们唯一相信的就是神迹,所以传来传去,“袁郎飞天”就变成一出神话故事。
袁耀原本打算送吕布回来后在寿春留两日再回新港,谁知到达寿春的次日上午,袁耀和周瑜、鲁肃正在接待一群名士,蒋干连夜派人给周瑜送来急信,周瑜拿到急信一看顿时变色。
“公瑾,发生什么事了”袁耀和鲁肃问道。
“我得马上赶去吴郡一趟。”周瑜把信递给袁耀。
袁耀接过一看,“啊”一声惊叫,将信递给鲁肃,鲁肃一看,也是立马变色。
众名士问道:“公瑾,发生什么事了”
周瑜喃喃道:“伯符受伤危重,叫我去看他最后一面。”
“啊!”众人都吃一惊,没想到孙策刚刚拥有三郡之地,马上就去跟他爹相聚,真是造化弄人。
原来,这两三个月里,孙策到会稽郡讨伐山越。由于孙策自恃勇猛,不顾自己主帅身份,每战身先士卒,跟他死去的爹一个德行。
主帅身先士卒固然容易鼓舞士气,令将士归心,但是也容易发生意外,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再勇猛的人也难免有失手时候。
半个多月前,孙策深入乌伤县(今义乌市)山中讨伐山越,不幸遭遇山越人伏击,在战斗中被山越人梭枪投中左肩受伤,被送回吴郡养伤。
尽管军中医工早已学会袁耀的疗伤方法,但是由于伤口又大又深,伤口深部没能冲洗干净,导致严重感染,如今已经命在旦夕。孙策自知时日无多,命人去请周瑜来见最后一面。
“公子,我立刻去见伯符,再晚只怕赶不及了。”周瑜说道。
袁耀道:“我跟你一起去,伯符不仅是你的兄弟,也是我的兄长。”
&nbs
第144章 江东平定
袁耀从随身带来的急救箱里拿出一块麻布巾,一瓶刚刚用酒精和硫酸研制成功的乙醚,洒了大约三四瓶盖的乙醚在麻布巾上,盖住孙策口鼻,随着孙策的呼吸,乙醚被吸进孙策体内。
孙策被乙醚的臭味刺激,面部表情突然出现了扭曲。吴景问道:“伯符怎么了”
袁耀道:“没事,只是有一股臭味让伯符觉得难受而已。”
袁耀过去没用过乙醚麻醉,根本不知道需要多少量,吸入多久才正好合适,只能自己猜测,听天由命。
“1、2、3……”袁耀心中默念着时间,时间越久,感觉压力越大,担心吸入过量。但是想要立刻拿走,又怕吸入不够,到时手术到半,会把孙策疼死。
“7、8、9……”念到“15”秒的时候,袁耀感觉自己快顶不住压力了,急忙用手将麻布巾拿掉。
接着,孙策出现吸入后的症状,开始时有些兴奋,话多,跟周瑜聊了不少小时候的事情,然后他感觉有些头晕,疲倦,不久就沉沉入睡。
袁耀也不知道他吸入的量多了,还是刚好合适,还是不够。见到孙策睡了几分钟后,便从急救箱中拿出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和一小瓶酒精,用急救箱中的麻布沾上酒精给手术刀消毒,然后又用酒精擦拭伤口上的脓包消毒皮肤。
袁耀戴上麻布手套,用手术刀轻轻把大脓包切开,然后用干净麻布挤出脓液。脓液挤干净后,袁耀又用手术刀刮掉腐肉,边刮边用医工准备好的大量冷开水冲洗伤口,腐肉刮干净后,床下接水的大木盆中已经满是血水。
半个多小时之后,袁耀手术结束,孙策的左肩已经被挖出一个巴掌大的大洞,加上手术过程流血过多,孙策脸色苍白,看上去十分瘆人。
大家发现整个手术过程,孙策果然昏迷不醒,毫无痛苦。
由于伤口太大,袁耀不能直接用纱布盖住伤口,只好将伤口敞开,让血自己止住。袁耀坐在榻前等待孙策醒来,由于不知道麻醉剂量是否过量,孙策还能不能醒来,所以,袁耀心中一直感到不安。
“公子,怎么样”周瑜问道。
“手术过程伯符没有任何反应,说明麻醉成功了。如果乙醚吸入正常,伯符应该在一个时辰内醒来;但是如果超过一个时辰不能醒来,说明吸入过量,伯符很可能永远醒不来了。”
听了袁耀的话,众人只能围在榻前守候,静等孙策醒来,谁都没有说话,场面极为压抑沉闷。
大约一个半小时过去,袁耀发现孙策一直没有醒来的迹象,此时他整个昏迷过程已经达到两个小时以上了,袁耀心中越来越感到不安。而随着时间推移,袁耀的不安越来越重,心中真正就像压着一块巨石一样。
虽然有言在先,孙氏集团也不像是医闹家族。但是,孙策最终死在自己手里,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两个半小时过去了,孙策依然没有醒来。按照袁耀的记忆,好像乙醚麻醉昏迷两个小时左右就会醒来,如今整个昏迷时间超过三小时了,尽管孙策的微弱呼吸仍在继续,但袁耀知道,它随时会停止,袁耀已经感到绝望。
“吴叔叔,很遗憾。”袁耀站起来,转身对吴景说道,“伯符他可能……醒不来了,大家做好思想准备。”
吴景、程普等人愕然,眼睁睁看着袁耀垂头丧气向屋外走去。鲁肃跟着袁耀出来,到了外面,袁耀坐在屋檐下的石墩上,鲁肃过来安慰道:“公子,你已经尽力了,不必自责。”
袁耀知道鲁肃是不太喜欢孙策的。历史上的鲁肃也是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孙策虽然善于打仗,但却不太善于使用谋臣。他与周瑜情如兄弟,但是对别人却未能够必肝胆相照。
历史上鲁肃被周瑜推荐给孙策后,虽然孙策表面上很赏识他,但是其实并无重用。后来鲁肃回乡安葬祖母后,想要转投别处,回吴郡接母亲。正好那时孙策死了,周瑜劝他留下来,又把他推荐给孙权,孙权见到鲁肃后大见亲待,鲁肃这才留在江东服务。
可见鲁肃和孙策,一定存在性格上的排斥性,这种排斥性,也让今天的鲁肃和孙策之间不太相互待见。
如果孙策命中注定要早死也就算了,只是孙策死后,吴景肯定再掌孙氏集团大权。孙策与周瑜和袁耀之间多少有些私人感情,他活着至少不会主动跟袁耀打仗。但是,吴景就难讲了,吴景比孙策更难亲近,更有城府,袁耀不知道孙袁两家将来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公子!公子!”袁耀正要担心孙袁两家的未来关系,突然周瑜跑出来叫道:“公子,伯符醒来了!”袁耀一听,立马站起来奔入屋内,只见吴景等人正围在床榻边观看、叫唤。
袁耀挤进去一看,果然看到孙策正在慢慢眨眼,表明他正在逐渐觉醒。
“哈哈哈哈……”袁耀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忍不住半哭半笑道,“伯符大兄命不该绝啊,伯符大兄有救了!”
吴景听了袁耀这话,知道孙策应该渡过了危险期,对身边扈从命道:“快去报告夫人。”那扈从立刻跑去报告吴夫人。
&nb
第145章 梅氏兄弟刺杀计划
袁耀和周瑜、鲁肃一听,立刻明白吴景所指。
袁耀道:“吴叔叔不必说了,那件事情我等早已知道。张闿已被曹安民所诛杀,诸事皆已化作云烟,我从不把它放在心上。当今之世,豪杰并起,各为其主,各谋其志,相互算计,人之常情,吴叔叔一心为孙氏开创基业,何罪之有当年我在氶水探矿,曹孟德派侄子曹安民百里奔袭,取我性命,若不是子敬指挥若定,我早已丧命氶水。如今,我与公瑾不照样与曹安民成为好友吗,我们不也照样帮助兖州渡过饥荒,发展生产吗吴叔叔欲言之事,从此不必再放在心上。”
吴景和众将听了袁耀这一番话,想到自己屡次想要背叛袁氏,加害袁耀,而袁耀明知如此,依然冒死救出众人家眷,又亲自跑来给孙策治伤,深为感动,一齐拜道:“公子大德,如巍巍乔岳,天下无人可及。我等誓死追随公子,共建太平盛世!”
袁耀自知自己并非比这群三国名将更加高尚,只不过是自己来自未来,比当今所有人都了解此后的两千年里中华民族内斗不休的历史教训,不愿重蹈覆辙而已。因此袁耀觉得装逼不能太过,急忙扶住众人:“各位叔伯不必多礼,折煞小侄了。”
吴景对孙河道:“伯海,去把阿奋几个叫来。”
孙河应诺走后,吴景道:“公子,阿奋他们几个天天吵着要去新港,我们现在就把他们交给你了,让他们到新港跟你上学吧。”
“哎呀,这还得了,”周瑜笑道,“这群小虎小豹,到了新港等于放归山林,新港哪里还有太平日子。”
众人深知自己子弟的德性,轰然大笑。
吴景道:“我早就看出来了,他们谁都不服,只服公子,言必称大公子。”
周瑜道:“使君不知,两年多前刚到寿春,他们嫌寿春花园太小,公子说一年之内帮他们在寿春修建一个大花园,他们都不信,就跟公子打赌。不久,公子带我等在新港开矿,数月后回去扩建新花园,他们从那时起就只服公子了。”
“原来如此。”吴景笑道,“这么说来,这群小子还算信守承诺,我还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是。”
众人又笑。
不一会儿,孙河领来吴奋、程咨、黄柄、朱然等人,听说以后要去新港上学,果然个个喜不自胜。要不是吴夫人和父亲们在场,只怕当场嗨上天去了。
“大公子,阿蒙现在还有多少操行分”吴奋还关心吕蒙的操行分是不是被扣完了。
“还好,没有低于五十分,他差点被你陷害得不能飞天了。”
吴奋不好意思道:“那他飞天了没有”
“飞了,我们半月前飞到寿春。”
“啊!”吴奋等人满脸羡慕嫉妒恨,“大公子,我们可不可以飞上天”
“当然可以,只要你们以后不再坑阿蒙,他就可以带你们上天。”
这回,这帮人再也不顾吴夫人和父亲们在场,顿时欢呼雀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