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矿业大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鱼一星

    “太好了!”好几人同时叫了起来,“要不,我们号召员工投票给伯开。”

    在滚滚集团股东中,诸葛瑾、徐岳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是羊秘的好友,到了新港之后,周瑜、刘晔、焦仲卿等人都跟羊秘来往密切,所以,从私人关系上,大家都希望羊秘能够胜出。

    “可是,我们是商业机构,我们难道不应该支持更符合而我们机构利益的人吗”蒋干突然发表意见道,“我仔细分析过两人的施政方案,我觉得子简的方案对商业发展更加有利。”

    “哦,子翼有什么发现,说说看”袁耀问道。

    “比如,伯开觉得新港棚户区太乱了,他承诺当选后,要大力整顿棚户区,将拆除一些棚户,将棚户区人口迁移到郊区,让新港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这不好吗”周瑜问道。

    蒋干道:“从市容来说当然是好,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说,却未必是好的。人口分散后,商业成本就会增加。例如,我们还有很大一批工人住在棚户区,如果被驱赶到郊区,他们上下班时间就会增加,他们出来逛街购物的热情就会降低,诸如此类的问题比较多,会影响到商业的繁荣。再说,如果他们不愿意搬迁,强拆的话会引发市民和市府的冲突,不强拆的话,这个方案又很难实施。”

    “子翼说的有道理。”袁耀问道,“子简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案”

    “子简也提到了大家都关心的棚户区问题,他的方案是加强棚户区的卫生和消防检查,并逐步把棚户区改造成廉价房和廉租房,继续提供给市民居住。这么做,虽然乱蓬蓬的现象还会持续几年,但是这个方案不影响市民生活,能保持新港的繁荣稳定,我觉得比伯开的方案比较符合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几名股东听了蒋干的话,都无话可说。蒋干跟商人们打交道最多,所以他比较容易跳出阶层偏见,能够第一时间从双方的施政方案上来观察谁更合适当市长,就比众人要高明一些了。

    “那么,我们要公开支持子简吗”刘晔问道。

    “我看,我们谁都不用公开支持,就让选民们自己选举吧。假如选错了,也是大家自己的选择,三年后再次选举,就更谨慎了。”袁耀说道,“再说,我们员工占了新港人口近半,我们能够决定谁当选,要是将来我们把选举推广到更广的范围,我们就未必能够左右选举结果了,所以,还是让选民自己做出选择吧。”

    刘晔道:“我同意公子意见。如果我们左右选举结果,以后候选人便都来取悦我们,不去取悦选民,这不跟我们设计这个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听了刘晔这话,大家都表示赞同不公开支持任何一方。

    果然,羊秘和陶易都知道滚滚集团能够左右选举结果,所以,两人先后前来拜访袁耀。结果得到的回答就是滚滚集团站在中立立场,让员工自己根据自己意愿投票,不做任何要求。

    于是,两人转而去向选民拜票。

    羊秘虽然出身累世二千石家族,到他父亲羊续已经连续八代人担任二千石以上官职,这样的显赫家世在东汉绝无仅有。但是由于他的家世恪守清贫,为官清正,主要靠务农为生,他小时候就跟母亲在家务农,所以跟普通劳动者大叫道还是非常习惯的。

    陶易作为商人就更不用说了,跟人打交道正是他的强项。

    二人连续数日,在新港开展各种拜票活动,热闹非凡。袁耀派人到市民中随机调查,发现二人的支持率简直半斤八两。今天访问五十个选民,羊秘稍胜,明天访问五十个选民,又是陶易稍胜,总之扑朔迷离,硝烟弥漫,令滚滚集团众股东眼花缭乱。

    但是,随着投票日期越来越近,羊秘的民调不断下滑。毕竟,陶易商人的经验,更善于取悦选民,在距离投票仅剩两日的时候,他的民调高出了羊秘三个点,几乎已经胜券在握。

    在投票前一天,大选组委需要根据大选程序,召集一万多名非文盲选民到新港广场集中,听取二人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这是最后决战的机会,为了这次演讲,二人组织智囊团为自己出谋划策,怎么说,说什么,都精心设计。

    这是一次士人集团




第150章 郭嘉的反杀妙计
    这天竞选演说,广场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一万多名选民,新港不到五万人口有一万名非文盲,恐怕是全国识字率最高的城市。

    袁耀作为选民之一,也去参加集会。

    羊秘在抓阄中抓到第一个演讲,经过一个通宵的准备,他果然写出了一篇精彩的演说词。

    “尊敬的各位新港选民,感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证明自己没有辜负先父的希望:做一个有益于百姓的人。”羊秘一开头,就把他父亲请了出来。

    台下坐的选民,有不少人是读过很多年书的士人和寒士,他们对悬鱼太守羊续是非常崇拜的,一听到羊秘提到羊续对他的期望,许多人动容得掉了眼泪。

    坐在台下前排位置的硕儒、大名士,如前吴郡太守盛宪、前会稽太守王朗、前丹阳太守周昕等人就更不用说,羊续一直是他们做学问、做官和做人的榜样。

    羊续清廉到什么程度他当南阳太守时,郡丞焦俭见他生活简朴,给他送了一条鱼,他不收又怕辜负焦俭的好意,收下又有违自己的为官之道。于是他收下了鱼,并把它悬挂屋檐下,下次焦俭再来送鱼,羊续指着屋檐下的干鱼说道,你上次送的鱼我还没吃呢,这次不能收了。焦俭非常感动,以后再也不敢给他送鱼了。从此,天下人都称赞羊续为“悬鱼太守”。

    袁耀在南阳生活了数年,虽然袁耀跟随袁术到南阳时羊续已经去世半年多,袁耀并不认识羊续。但是羊续是南阳名士嘴中经常提到的一位伟大人物,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羊秘继续讲道:“当年父亲在江对面的庐江郡担任太守,两次平息庐乱,之后又到南阳郡继续平息贼乱,一时之间,名动天下。我和母亲带着弟弟们在故乡务农,由于欠收,一度生活艰辛。我带着母亲到南阳投靠父亲,我们以为像父亲这样的大人物,至少能够给我们母子一顿饱饭。”

    讲到这里,羊秘有些哽咽了,显然,他想到了当年去见父亲时的艰辛,以及见到父亲之后的失望。

    “父亲把我领到他的侍舍去看,只有一床破被,几件短衣,一斗盐和一斛米。父亲对我说,你和母亲生活艰难我也知道,但是至少我们有数百亩地,十几名佣工。可是南阳很多百姓已经没有饭吃,又遭贼乱,我已经把俸禄都捐给灾民,拿什么来帮助你和你母亲。”

    “羊太守是个好官啊!”讲到这里,台下突然有个人站起来喊道,“我是对岸庐江郡的人,当年羊太守平息贼乱之后,也是把自己的俸禄捐了出来救济贫民,我家当时还得到官府发放的一百钱和一斛米。我相信羊太守的儿子也一样,一定也是一位清廉好官!”

    “啪啪啪啪……”一阵热烈掌上响起。

    “我去,怎么还有人打断演讲,挑逗选民情绪,这是不是郭嘉安排的计策一环”袁耀想道,“羊秘果然打感情牌,利用家族的荣耀和清廉形象为自己拉分。跟羊秘的贫穷相比,陶易的富有简直变成了一桩罪状。”

    “我带着母亲返回了故乡,想到父亲治下还有很多灾民没有饭吃,我和母亲再艰难,我们也决定不再去向父亲伸手,在家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我那时刚满十七岁,每天早出晚归,挑粪担土,耕田锄地,没有什么事不敢做,不能做。就连母亲也亲自在菜园子里种菜种豆,每次母亲的手掌被磨破,她就偷偷地用一块布帛抓在掌心,不让我们看见她流血了……”

    羊秘讲述着自己在家种田的经历,果然,台下选民听得静悄悄。虽然羊续的清廉是出了名的,但是很多人仍然没有想到,大汉最有名的累世高官之家,连续八代人官居二千石以上的家族,竟然清贫到如此地步,谁听了不感动,他已经不算是人了。

    “羊伯开真是厉害啊,一个字没有提到自己的施政方针,却已经把新港的选民往自己那边拉去了,这一仗,陶子简恐怕够呛了。反正换了是我,只有认输的份。”袁耀边听边想。

    “没想到,我和母亲回到故乡继续务农后的第二年,父亲被朝廷征为太常,尚未赴任,便突然病逝于南阳。父亲临终拒绝所有亲友馈赠,朝廷赏赐的一百万安家费也拒绝接受。幸好先帝孝灵皇帝陛下听说我和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生活艰辛,诏令泰山郡府拨款资助,我母亲生活有了着落,命我出门游学,我才有机会来到新港与诸位共同生活学习,也有机会像我父亲一样,凭自己的能力来为百姓做点事情。”

     



第151章 游说袁绍
    第二天上午,一万多名选民到广场进行投票选举。广场守卫森严,袁耀和冯幂、杜馨也作为选民前来投票。

    竞选监督小组由前吴郡太守盛宪、芮祉、前会稽太守王朗、前丹阳太守周昕、前沛相袁忠、名士张昭、张纮、秦松、陈瑞、许靖、许邵、桓邵等二十名德高望重的大儒名士组成。

    袁耀没有想到的是,退休后到新港养病的前庐江太守陆康也在众人搀扶下抱病前来观看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公开选举。

    选民投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当场唱票统计。在台下众人翘首观望之中,二人票数交替上升,每次出现交替,反超一方的支持者就会发出欢呼之声。

    最后,竞选活动监督小组组长盛宪代表监督小组宣布选举结果:羊秘获得选票5819张,陶易获得选票5826张。最终陶易以多出7票的微弱优势获胜,当选新港第一任市长。

    结果出来后,陶易的支持者一片欢腾,而羊秘的支持者则一脸愕然。

    昨天羊秘的精彩演讲,虽然为自己拉回不少选票,甚至一度民调反超陶易。但是陶易还是凭借他是丹阳本地人,得到更多丹阳本地选民的支持,以及他的政策更符合多数选民的利益,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晚上,陶易在庆功宴会上,当场筹集到将近一亿钱的捐款,都是商人们为了帮助陶易实现竞选承诺,捐款给他用来改造棚户,修建沥青路等等。商人们都知道,过去滚滚集团治理新港,袁耀在新港实行轻租薄赋的政策,市府的财政收入并不很高。

    通过这次选举,商人们已经明白了,只要他们服务好选民,让选民得到实惠,那么,三年后选举,他们仍然可以获胜。为了这份扬眉吐气,他们花一点钱算不了什么。

    名士集团虽然遗憾落败,但是,既然是选民的自由选择,他们也只好认输。反正,三年之后又会迎来新的选举,大家总结经验,厉兵秣马,等待下一次的竞选。

    而对于新港市民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市长时刻需要关注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并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如果市长做得不好,市民可以提出批评,议曹可以弹劾罢免。相比过去任命制,官员只需拍上级的马屁,对百姓的疾苦可以不闻不问,而百姓又无法问责,选举制自然是好上一百倍。

    一日,焦仲卿在集团股东例会上报告说,这段时间突然有大量青少年来学校报名读书。

    “哦,怎么回事”众人都比较好奇。

    焦仲卿道:“应该是市长选举的效果。过去很多年纪在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他们已经可以劳动挣钱,原本家中不想供他们读书。如今经过一个多月的市长选举,家长们发现孩子只需读三年书,将来就可以成为选民参加投票,甚至还可以参加竞选市长,所以就把孩子送来学校读书。”

    “太好了!”刘晔有些兴奋道,“这次选举果然影响深远,如果我们能把选举推广到所有郡县,二三十年后只怕我们就可以消灭大部分文盲了。”

    负责各种工厂建设和机械研发的刘晔,如今对识字工人的需求十分迫切。

    诸葛瑾道:“公子当初力主让所有识字的市民,不管他是编户人口还是奴婢、徒附,都有权投票,看来是很有远见的。”

    “没错。”众人附和道。

    当初在讨论制定选举法规的时候,陈群、王粲等人强烈要求建立品级制度,门第达到一定品级的士子才有资格参选议曹和市长,这样就可以实现天子与士大夫共治的理想:天子拥有天下,士大夫治理天下。

    陈群和王粲的观点,得到很多出身世家豪族的名士的支持,但也受到很多出身微贱的名士的抵触。

    而袁耀开始则提出,应当给所有成年人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这个想法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便又提出折中的方案,给所有识字的十八岁以上市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终这个折中方案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这个方案的副产品,便是让所有人对读书感兴趣,毕竟识字之后,便拥有了政治权利。

    &nbs



第151章 游说袁绍
    第二天上午,一万多名选民到广场进行投票选举。广场守卫森严,袁耀和冯幂、杜馨也作为选民前来投票。

    竞选监督小组由前吴郡太守盛宪、芮祉、前会稽太守王朗、前丹阳太守周昕、前沛相袁忠、名士张昭、张纮、秦松、陈瑞、许靖、许邵、桓邵等二十名德高望重的大儒名士组成。

    袁耀没有想到的是,退休后到新港养病的前庐江太守陆康也在众人搀扶下抱病前来观看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公开选举。

    选民投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当场唱票统计。在台下众人翘首观望之中,二人票数交替上升,每次出现交替,反超一方的支持者就会发出欢呼之声。

    最后,竞选活动监督小组组长盛宪代表监督小组宣布选举结果:羊秘获得选票5819张,陶易获得选票5826张。最终陶易以多出7票的微弱优势获胜,当选新港第一任市长。

    结果出来后,陶易的支持者一片欢腾,而羊秘的支持者则一脸愕然。

    昨天羊秘的精彩演讲,虽然为自己拉回不少选票,甚至一度民调反超陶易。但是陶易还是凭借他是丹阳本地人,得到更多丹阳本地选民的支持,以及他的政策更符合多数选民的利益,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晚上,陶易在庆功宴会上,当场筹集到将近一亿钱的捐款,都是商人们为了帮助陶易实现竞选承诺,捐款给他用来改造棚户,修建沥青路等等。商人们都知道,过去滚滚集团治理新港,袁耀在新港实行轻租薄赋的政策,市府的财政收入并不很高。

    通过这次选举,商人们已经明白了,只要他们服务好选民,让选民得到实惠,那么,三年后选举,他们仍然可以获胜。为了这份扬眉吐气,他们花一点钱算不了什么。

    名士集团虽然遗憾落败,但是,既然是选民的自由选择,他们也只好认输。反正,三年之后又会迎来新的选举,大家总结经验,厉兵秣马,等待下一次的竞选。

    而对于新港市民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市长时刻需要关注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并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如果市长做得不好,市民可以提出批评,议曹可以弹劾罢免。相比过去任命制,官员只需拍上级的马屁,对百姓的疾苦可以不闻不问,而百姓又无法问责,选举制自然是好上一百倍。

    一日,焦仲卿在集团股东例会上报告说,这段时间突然有大量青少年来学校报名读书。

    “哦,怎么回事”众人都比较好奇。

    焦仲卿道:“应该是市长选举的效果。过去很多年纪在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他们已经可以劳动挣钱,原本家中不想供他们读书。如今经过一个多月的市长选举,家长们发现孩子只需读三年书,将来就可以成为选民参加投票,甚至还可以参加竞选市长,所以就把孩子送来学校读书。”

    “太好了!”刘晔有些兴奋道,“这次选举果然影响深远,如果我们能把选举推广到所有郡县,二三十年后只怕我们就可以消灭大部分文盲了。”

    负责各种工厂建设和机械研发的刘晔,如今对识字工人的需求十分迫切。

    诸葛瑾道:“公子当初力主让所有识字的市民,不管他是编户人口还是奴婢、徒附,都有权投票,看来是很有远见的。”
1...4243444546...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