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矿业大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鱼一星
第046章写到。位于铜陵市新建乡金华村,探明金金属2086吨(品位955克)、硫铁矿石1682万吨、砷1246万吨。该矿区有十多个矿体,除3号矿体为露天开采外,其余均为地下开采。如今井下采矿系统已经延伸至90米。黄狮涝金矿-马山金矿带探明黄金储量50吨以上。
23、石岭铅锌矿:
第046章写到。位于铜陵市新建乡金华村,露天开采,毗邻黄狮涝山金矿。
24、南湖石墨矿
第152章 蒸汽机时代
大选之后的过渡时期,新港局势一直很平静。
士人阶层在这次大选落败给商人集团,虽然有些心有不甘,言墙上对袁耀的攻击言论骤然增多,但是,总体上,大部分士人都能接受这个结果,毕竟,三年后还有扳回的希望。
政治的博弈,不正是如此吗。只要有公平,有希望,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因为跟战争相比,这样的博弈成本是最小的。如果没有公平和希望,人们才会诉诸暴力。
过去人们一直把袁耀当做新港的主人,凡事都想找他处理。如今,新港有市府总揽政务,袁耀只是新港的精神领袖,大家只有遇到市府也解决不了的大难题时,才会想到他。
因此,袁耀有了更多的时间埋头于各种实验室之中,也有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怀抱两大绝色美女,养育三个可爱的儿女,掌管市值千亿,年入数十亿钱的企业,如果放在21世纪,这已经是一个男人一生最大的梦想了,而此时的袁耀,年仅十七、八岁便已经实现。
“如果天下无事,我愿以此终老。”
每次夜深人静,望着怀中妻儿安心熟睡的样子,袁耀常常生出这样的思想。
然而,这是一个多事之秋,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袁耀从温柔乡中睡醒,还是需要继续工作。
这一天,袁耀正在化学实验室中用杜仲树树脂做硫化实验,继续研发杜仲树橡胶,刘晔突然派人来请袁耀到蒸汽机研究院去一趟。
袁耀来到蒸汽机研究院的镗床车间,刘晔和徐岳、诸葛亮等人正在高兴地拿着几个大钢管左看右看。
“公子,你看。”见到袁耀进来,众人把一个钢管递给袁耀。
袁耀抱住钢管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又用手在钢管内外到处撸了一遍,兴奋道:“太好了,终于成功了。”
原来,刘晔等人按照袁耀的设计,花费数月时间,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终于造出了一台像房子一般大小的卧式炮筒镗床,这座镗床可以加工出精密度不亚于十九世纪末期的蒸汽机汽缸。
蒸汽机汽缸是发明蒸汽机的最关键技术难题,汽缸精密度不够,蒸汽机的动力就不够,就没有应用价值。瓦特为了这个汽缸,花费了数十年时间研究也没法解决,导致蒸汽机的普及推迟了数十年时间。后来另外一位发明家发明了炮筒镗床,才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瓦特花费了数十年时间,在袁耀这里,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解决,这就是穿越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好处。
“子扬,公河,亮亮,”袁耀对刘晔、徐岳和诸葛亮道,“你们知道这个气缸的意义吗有了这个气缸,蒸汽机的时代才算是正式开启了,这是一桩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大事,我一定向集团提议给所有参与研发人员颁发重奖。”
袁耀说完,车间内顿时欢声雷动,所有参与研究和制造的工作人员都呼叫鼓掌。
精密汽缸的诞生,标志着蒸汽机的发明彻底取得成功。但是要把蒸汽机安装应用到火车和轮船上,还需要很长时间解决大量技术问题,没有两三年时间干不了。现阶段,袁耀只能让大家先把蒸汽机用在矿山采矿,造纸厂捶打楮皮和搅拌纸浆,钢铁厂传送钢铁,造船厂锤锻钢板等等领域。
“还有一个用途,”已经成了蒸汽机小专家的诸葛亮提醒道,“可以用来作为镗床的动力,继续提高汽缸的精度。”
袁耀和刘晔、徐岳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同声叫道:“没错!”
诸葛亮已经掌握了镗床的工作原理,他明白,动力越强,镗床的转动越快,做出来的孔洞就越精密。
大家望着车间里那台庞然大物,它如今靠的是人力驱动,利用机械原理,把大转轮的动能传送到镗轴。如果要进行金属切削加工,需要几个人才能驱动巨大的转轮。
如果改成用蒸汽机动力,这台机器就不需要这么大的转轮,可以极大地缩小镗床的规模,而动力反而更大,加工出来的孔洞可以更加精密。
“说干就干”袁耀道,“有了蒸汽机动力,我们的机器会越来越精密,制造出来的机械性能会不断升级,等到大家把蒸汽机装上火车和轮船之后,蒸汽机的动力至少比今天提高一倍以上。”
孙策到寿春接受袁术封赏之时,派人向陆勉提亲,陆勉答应把陆敏嫁给孙策,经过一系列繁琐程序之后,两家把婚期确定下来。
回到会稽,孙策依照袁耀的规方案实施一系列新政,停止了征伐山越的军事行动,把军用物资用来修路修桥。又与山越部落开市贸易,用粮食、钱币购买山越人的肉类、兽皮、香料、木材、果蔬等等山货,汉人与山越人的关系逐渐缓和。
丹阳太守吴景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并且派人跟山越首领祖郎谈判,辟他为别部司马,收编他的部曲,用土地和房子安置他的徒附。
祖郎知道袁耀在新港发展日益壮大,继续跟郡府对抗已经没有前途,既然部曲徒附都得到收编安置,便痛快投降。
袁耀把
第153章 恐怖的天花
袁耀道:“文胜不用担心,我知道怎样避免传染。”
“我不是担心大公子被传染,而是外面纷乱,我担心大公子的安全。”袁雄道,“说不定有人故意制造事件引大公子出去。”
“文胜说得没错,”陶易、赵成忙拱手道,“外面不太安全,公子不必出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威胁,我们替公子去办。”
自从上次袁耀在芜湖县被梅氏兄弟袭击之后,滚滚集团对袁耀的安保已经升级,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出现,因此,袁雄担心有人故意制造天花恐慌引蛇出洞。
“好吧,我不出去。”
袁耀知道,没有经过充分准备,自己出现在混乱的人群中,确实很危险。袁耀问陶易道:“陶市长可知道‘虏疮’的来历”
“知道。”陶易答道,“光武皇帝建武年间,南蛮侵扰南阳,光武皇帝派兵征讨,俘虏中有人患有痘疮,造成传染,因此称为‘虏疮’。此病传染极强,患者往往死亡近半,一百多年来多次祸害天下,造成上百万人死亡,天下恐惧。”
“陶市长说的没错。”袁耀道,“虏疮本名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原生于天竺国,后来随天竺商人传到交州,建武年间,又由交州蛮兵带到中原。”
“原来如此。”陶易高兴道,“公子既知此病来源,定有治疗方法,新港有救了。”
赵成道:“对啊,公子赶紧告诉我们,怎样治疗虏疮,哦不,天花,我们立刻去向围攻交州邸馆的市民解释。”
治疗呵呵,21世纪医学科学何等发达,都还没有治疗天花的药物,何况2世纪。袁耀摇摇头道:“可惜,虽然我知道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但是却没有治疗手段。”
陶易和赵成听了,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不过,”袁耀接着说道,“治疗方法虽然没有,防止传染的办法倒是有的。”
“哦,”二人又精神起来,“什么办法”
“天花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吸入和接触病毒感染,只要戴上口罩,避免吸入飞沫,将病人隔离,避免接触病毒,就不会传染。”
“好,我马上去布置隔离病人,向易传染人群发放口罩。”陶易说完,立刻带上赵成离开。
却说数日之前,交州邸馆突然发现有人身上生长斑疹,开始邸馆医工以为是一般的皮疹。数日后,这些斑疹逐步变成丘疹、疱疹,医工才意识到感染了虏疮。
得到消息,邸馆一片恐慌,但是,由于担心发生民变被杀,暂驻在邸馆内的数十名交州商人决定对外保密。因为,世上经常发生百姓害怕传染,放火焚烧虏疮患者住宅,烧死虏疮患者及其家属的事情。
但是,邸馆内有很多奴婢、仆役不是来自交州的本地人,他们得知邸馆爆发虏疮,担心自己传染而死,因此偷偷给家属传递信息交代后事,造成事情曝光。
警长赵成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派警兵包围邸馆,并派人通知市长陶易。陶易赶到现场,发现数千市民正在与警兵对峙,想要放火焚烧邸馆。
虽然陶易也很担心虏疮从邸馆传出,导致整个城市毁灭,但是,如果放任市民放火,邸馆内数十名商人及其家属、奴婢仆役共三百多人将全部被烧死。
陶易上任市长不久,就遇到如此棘手的问题,只好求助袁耀,不知道他有没有办法化解。
得到袁耀的说明,陶易心中有底,与赵成来到邸馆外,登高向市民喊话道:“各位市民,请大家稍安勿躁。方才我刚刚拜访袁董事长,董事长告诉我,虏疮乃是天花病毒感染所致。虏疮之病虽然还没有良药可治,但是,却有办法可以防止传染。只要大家带上口罩,或者远离患者,避免吸入患者飞沫,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就不会被天花病毒所感染。过去之所以虏疮容易传染,都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它的主要传染途径。如今既已知道,大家细心提防即可。”
赵成接着说道:“没错,刚才我与陶市长一同拜访袁董事长。袁董事长说了,只要隔离好患者,就不用担心传染。我已经布置人员做好隔离准备,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可以控制虏疮传播,大家都回去吧。袁董事长说了,至少在一个月内,大家最好多呆在家中,远离人流量大的地方,出门最好带上口罩,回家之后要勤洗手勤洗澡。”
新港市民历来对袁耀崇拜如神,一听袁耀如此交代,那肯定没错,因此,大家终于放下心来,很多人开始转身离开。
“我不信!”突然,人群中有谁喊道,“虏疮历来没人知道它如何爆发,如何传染,袁董事长又如何知道”
“胡说!”有人大声反驳道,“袁董事长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反正我相信袁董事长的话,他历来没有欺骗过我们。”
“对对,我们相信
第154章 刺客甘宁
袁耀进入交州邸馆了解疫情,发现馆内已有六人染病。袁耀向馆内人员详细介绍了天花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交代他们做好病人的隔离和护理工作,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
在馆内将近一个小时,安抚好馆内人员,袁耀才率众走出邸馆。
袁耀一边走一边交代陶易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天花疫情向整个新港扩散,市民们见到袁耀和市长说说笑笑走出邸馆,这才彻底相信袁耀有了预防虏疮传播的办法。
袁耀刚走出大门十数步,突然人群中冲出数名壮汉,将站在路边隔离人群的几名卫士撞开,接着跳出一名刺客,面对着袁耀将手臂用力一甩,一把锋利的匕首挟着死亡的气息如闪电般飞来。
“卧槽!”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袁耀根本来不及躲闪,觉得自己这次必死无疑了,嘴里本能地叫出这两个字,就像是给这世间留下一句简短的遗言。
谁知话音刚落,袁耀面前几条身影闪出,却是自己的几名贴身卫士正在用自己的身体为袁耀挡刀。袁耀听到“啊”一声惨叫,没来得及看清是谁中刀,已被数十名卫士们密不透风地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接下来外面一片混乱,袁耀的卫士和警曹的警兵们大喊“抓刺客”,市民们则哭爹喊娘四处逃散。袁耀只听到乒乒乓乓的声响,想来是卫士们正在抓捕刺客。
袁耀扭头四望,七名贴身卫士中唯独不见包过,问道:“包过呢”
袁雄道:“包过中刀受伤了。”
袁耀正想继续询问包过的伤势,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道:“甘宁,住手!”接着外面的打斗声停了下来。
“甘宁”
袁耀没想到刺杀自己的竟然是猛将甘宁,自己能躲过一劫真是万幸。好在这里没有合适的地方给他放冷箭,否则只怕自己跟历史上的凌操一样的下场了。
却听甘宁说道:“公子,这里危险,你怎么也来了”
那人道:“我来阻止你行刺袁公子。”
袁耀听出来了,说话的人是黄射。
袁耀在人阵中喊道:“射公子,刺客可是甘兴霸”
“正是此人。”黄射道,“袁公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袁耀拨开众人走了出来,见到身材魁梧彪悍的甘宁和几名同伙被卫士和警兵团团围住,袁耀走到被几名卫士扶坐在一边的包过,见他肩上插了一把尖刀,袁耀道,“快,把他扶回去治伤。”
数名卫士把包过扶走后,袁耀对围在铁桶阵中的甘宁说道:“你就是甘兴霸”
“正是在下。”甘宁道,“袁公子也知道我甘宁”
“当年纵横巴郡的锦帆贼,我数年前在南阳时就已经听过你的传说,只是没想到啊,你甘兴霸长这等豪杰,也干这种刺客的勾当。”
“承蒙袁公子抬举,只是宁受人之托,须忠人之事。”甘宁扔下环首刀,面带羞愧说道,“既然事败,任由公子发落。”
“我知道你一定是受黄太守之托前来行刺,黄太守见我与孙伯符和好,担心我助孙伯符发兵江夏为破虏将军报仇,因此想要杀我。”袁耀叹道,“可惜他错了,孙伯符根本没有发兵报仇的意图。”
黄射听了这话,猛然扭头怔怔地望着袁耀,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甘宁道:“既然公子已知详情,我也不便多说。只是此事与射公子无关,请不要为难于他。”
袁耀道:“我与射公子是知交好友,自然知道与他无关。至于你等……”
袁耀正想帮甘宁找个脱身之法,突然警长赵成朗声说道:“公子,甘宁等人违反新港法律,必须交由新港法曹审判裁决,公子不宜插手。”
“对,赵警长说得对。”
袁耀听了赵成的话,想到甘宁虽然是一代名将,但也是个滥杀之人,让他尝尝新港法律审判的滋味也是好的。当今天下稀缺的不是猛将,而是如赵成、袁雄这样恪守法律,敬畏法律的人才。
况且,袁耀自从把新港的治理权力交给了市府,就应该让市府按照法律治理新港,自己不宜胡乱插手,否则,自己岂不又成了一个专断独行的小皇帝,破坏了当初自己定下的规矩。
赵成率警兵将甘宁等数名刺客押走之后,袁耀对黄射说道:“新港如今已是法治之地,我个人无权处置甘兴霸等人。不过,他们既然主动放下武器,也算自首,射公子可以请律师帮他们辩护,争取获得宽大处理。按新港如今的法律,他们杀人未遂,又有自首情节,
第154章 刺客甘宁
袁耀进入交州邸馆了解疫情,发现馆内已有六人染病。袁耀向馆内人员详细介绍了天花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交代他们做好病人的隔离和护理工作,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