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接过冯经理递过来的资料和名片,老常道:“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企业状况。”这是一项工作惯例,即使有了书面材料,也要做口头介绍。

    “精美包装公司已经有十余年经营历史,公司位于县城的城乡集合部,地理位置优越,现有员工近百人,主要从事纸箱包装和塑料袋装等包装材料的生产,去年实现营收两千余万,利润接近五百万。”冯经理介绍道。

    “冯经理,请问你们有什么要求是短期借款还是长期使用”

    “我们想贷五百万,能让我们长期使用当然最好了。”

    “你把材料留下,我先看看再给你答复。”老常这是送客的意思。

    “请问常总,多长时间能给答复

    “尽快。你放心,一旦我把你们企业的材料详细看过了,如果觉得符合条件,我就会尽快跟你联系。呃,你能找到担保单位吗”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好。”

    起身告辞时,老冯从包里拿出一条中华烟放在老常办公桌上,“常总,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这是干什么我不抽烟,你赶快把它拿走!”老常拿起桌上的烟,把它塞到老冯手里。

    “你自己不抽可以拿回家送亲戚朋友啊!”老冯坚持道。

    “如果不把这烟拿走,你这贷款申请我就不受理,你看着办。”老常正色道。

    这句话很管用,对方怕的就是这个。

    从企业资料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一个年营业额两千来万的企业,要贷五百万做流动资金,经验丰富的老常认为有点离谱,难道不贷款企业就没法运转了

    但是,怀疑归怀疑,既然从企业提供的资料上没有看出任何问题,从业务的角度考虑,老常就得给对方答复,他把电话打了过去,“冯经理,我是昌源中介公司老常。”

    “哦,常总你好!”

    “冯经理,你们提供的资料我详细看过了,总体认为企业还可以,但你们的产值才两千来万,申请五百万贷款有点多呀!”

    “常总,我们的流动资金本来没有问题,但前段时间听说废旧纸张涨价比较厉害,我们就动用流动资金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原料,占用了一大块流动资金,从目前情况看,申请五百万贷款都有点少。”

    “哦,对,是有这么回事儿,我从央视经济频道上也看到过类似新闻,这个因素我没考虑到。嗯,你这个理由很充分。”

    “请问常总,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办手续”老冯以为自己的理由得到对方认可,贷款就铁板钉钉了。

    “办什么手续”老常不解地问。

    “贷款手续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着什么急嘛,你考虑问题太简单了!我只是原则上同意你们的贷款申请,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呢。”

    “哦,还需要做什么工作”老冯这是明知故问,凡是跟金融机构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一笔贷款都需要经过多道手续,中介公司虽然不算正规金融单位,但需要的手续一项也不能少。

    “这两天你不出差吧是不是都在单位”

    “常总,近期我没有出差计划,每天都在单位。”

    “那就好。”

    第二天上午八点刚过,老冯接到中介公司老常的电话,“冯经理,请把你们公司的方位地址告诉我,一会儿我们就到。”

    “这个----,哦哦,”迟疑了十几秒钟后,老冯才反应过来,这是昌源中介公司的人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怎么不早打招呼这是要搞突然袭击吗但是,老冯觉得只要来考察就是好事,他把公司地址清楚地向老常做了描述。

    老常这样的突然袭击,让老冯有点措手不及,他马上安排职工打扫卫生,就在他手忙脚乱的时候,一辆黑色轿车已经到了精美包装公司门口,由于厂门开着,司机径直将车开进了厂区,在一排平房前面的开阔处停了下来。

    车门推开,老常从车上下来,打量着眼前的厂区,这是个长宽约**十米的四方形院子,西面是十来间平房,东面除了一个半封闭式车间,还有一处开放式仓库,远远望去,好像堆放着一些原料。

    看见老常从车上下来,老冯赶快从办公室出来迎接,他往前跑了几步,跟老常双手相握




第123章 避开陷阱
    这位县计委的郭副主任,曾经引荐关云天跟省计委管原料进口的魏处长见面,进而通过京城的梁处长,最终解决了昌达集团石化分公司的原油进口指标,关云天当然不会忘记,只是因为彼此忙于自己的事务,从那以后的两年多,一直没有再聚到一起。

    老郭这个人也有自知之明,虽然曾经为昌达集团帮过忙,但他认为那就是个一般的引荐,而且当时主要还是配合县里的宋副县长工作,事情过后,他也没跟关云天主动联系,免得被人误解。

    今天这个电话,老郭本来也不想打,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实在推脱不过去,才不得不拨通了关云天的电话,“关总,哪有什么吩咐呀,倒是有件事情相求,又怕你为难。”

    “郭主任,跟我不必客气,有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请尽管吩咐。”关云天也觉得这个老郭不是个随便开口的人,对于这样的领导,反而更容易让人尊重。

    “嗨,说起来真有点难以启齿,我有个亲戚的企业,在昌源中介公司申请了一笔贷款,据说现在遇到了点麻烦。”

    “哦,在昌源中介公司申请贷款,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据说他们申请了五百万,那边的人只同意贷给他三百万。”

    “这件事呀,我不清楚,中介公司是独立运作,一般我也不过问。郭主任,请问你的意思----”

    “关总,我那个亲戚的意思,能不能按申请计划贷给他们五百万”

    “这个----,”关云天略一迟疑,“郭主任,我不是说了嘛,中介公司是按照金融规则独立运作的单位,他们根据事实依据做出的判断,我不好干涉呀!”

    “这我理解,所以给你打这个电话,让我很犯怵。但是关总,昌源中介公司毕竟是昌达集团的下属单位,你能不能打个招呼,请他们通融一下”

    “哎哟,郭主任,这件事......”关云天显得非常为难,“这样吧,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再给你回电话,你看怎么样”面对老郭的请求,关云天似乎不好拒绝。

    “让关总费心了,我先替他们谢谢你!”

    “郭主任不必客气,你那个亲戚的企业叫什么名称”

    “精美包装有限公司。”

    跟郭主任的通话结束后,关云天马上拨通了老常办公室的电话,“大哥,我是关云天,是不是有一家名叫精美包装有限公司的企业申请过贷款”

    “你怎么知道的”老常很好奇。

    “嗨,你就说有没有这么回事儿吧”

    “有,就在前几天,我已经考察过了,同意给他们三百万。”

    “人家申请的是五百万,对吧”

    “没错,但是根据我对企业的实地考察,我决定只能贷给他们三百万。”老常道。

    “那是为怎么难道那家企业不合规”

    “不合规我一份也不会给他!合规没有问题,根据我对他们的考察,我认为那家企业无论资产和收益都存在较大水分,起码没跟咱们说实话,所以我只同意贷三百万。呃,你怎么关心起这件事情了我还没来得及跟你汇报呢。”

    “嗨,你想哪儿去了金融业务,我又不懂,跟我汇什么报呀!”关云天怕老常以为他要插手中介公司的事务,急忙做出解释,“我哪有时间关注这样的事儿啊!刚才接到一位县里职能部门领导打来的电话,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他跟我说有家名为精美包装公司的企业,在中介公司申请了贷款。”

    “是有这么回事儿,我都审批完了

    ,就等他们的财务报表审核合格,就可以让企业办理贷款手续了。”

    “大哥,我想问一下,除了你认为精美包装公司的资产有水分,你觉得他们还有别的问题吗”

    “别的问题倒没发现,怎么,他们觉得贷少了”

    “是啊,企业觉得有点少。”

    “可是关总,根据我对那家企业的考察,我认为给他们三百万已经不少了!那位领导找你的意思,是不是想把贷款额度调到五百万”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既然如此,咱们先别声张,干脆找人把企业情况弄清楚再说。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错,不妨满足他们的要求,要是真有什么陷阱,对不起,不管谁出面说情也无济于事。”关云天建议道。

    “嗯,这样也好,免得对方以为我在这里故意刁难他们。但是怎么调查,找谁去做这件事呢事情还必须抓紧,否则企业催问起来,我也没法给人家交代。”

    关云天想了想,“如果企业催问,你先找个理由搪塞一下,至于怎么调查----,你专心做中介公司的业务吧,我来想办法。”

    虽然这不算多大的一件事,但关云天很重视,因为出面找他的县计委郭副主任曾经帮他引荐过省计委的魏处长,说起来也算对他有恩,而且老郭这个人很自重,此前从来没给他添过麻烦,这次看上去也费了很大的劲才开口,这种情况下,关云天决定亲自出面把事情搞清楚,即使最终确认企业情况不符合贷款条件,也要给老郭一个明确的交代,免得对方认为他不愿为朋友帮忙。

    朋友面子当然重要,但规避风险更加重要。

    放下电话,关云天一时也想不起来谁合适做这件事,但他认为对一个企业内部状况的了解,除了企业老板,就是企业的财务主管,企业老板当然不会说实话,要了解精美包装公司的真实状况,看来只有从他们的会计入手。

    想到这里,关云天拨通了中介公司财务科的电话,“我找方科长。”

    方晓梅听出了关云天的声音,“关总,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关云天破例没有跟她开玩笑,而是一本正经地说:“有一家名叫精美包装公司的企业,在中介公司申请贷款,你知道吧”

    “知道,财务科正在审核他们的财务报表。”

    “这家公司找人出面说情,想增加贷款额度,据常总讲,对方的状况并非他们说的那么好,现在我想找人把精美包装公司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我认为只有找到对方的财务会计,才能知道真实情况。你从事了多年的财务工作,能不能帮助想想办法”关云天道。

    “因为业务关系,我倒是问过精美包装公司来报表



正文 第124章 情况不妙
    旁观者清,这位李会计对精美包装公司存在的问题看得一清二楚,对公司经理老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也许听了谁的参谋,前几天从外面拉来几车废纸,那种废纸又不能直接用做包装箱的原料,真不知道老冯究竟想干什么。”

    “大姐,你没有必要生那个气,大不了不在精美公司做就是了。”方晓梅的朋友劝道。

    “是啊,我一个会计,操那份心干嘛不过包装这个行业确实特殊,你要说它是夕阳产业,有时候它还能火一阵子,但你要把它看做朝阳产业,只要有专家在媒体上发一通议论,就能在行业掀起波澜。”看来,这位李会计对精美公司很有感情。

    “有没有这种可能,这位冯经理倒弄废纸,是不是看到废纸有涨价趋势,他想储存起来等待价格暴涨,大挣一笔”方晓梅分析道。

    “也许吧,不过就算他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资金充裕的投机行为,我认为起码他目前没有那样的资金实力,说不定是别人暂存在他公司的。”

    话说到此,该打探的消息,已经全部弄清楚了,剩下的事就是陪着把这顿饭吃完,方晓梅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上午,方晓梅到昌达集团总部关云天的办公室,把了解到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向关云天汇报,关云天听后大吃一惊,“哎哟!幸好咱们慎重,要不就掉进陷阱了!”

    方晓梅离开后,关云天拨通了老常办公室的电话,“大哥,精美包装公司的人没找你吧”

    “没有。怎么,打探到他们的真实情况了吗”

    “打听清楚了,情况非常不妙,幸亏咱们办事都很谨慎,否则就麻烦了。”关云天道。

    “我就说那家企业不是多好,给他们三百万就不少了。”老常为自己的决策感到庆幸。

    “岂止是不好而是非常糟糕!这家精美公司现在只剩下个空架子,资产土地早就抵押出去了,职工都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关云天愤然道。

    “你想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情况,既然关云天过问此事,老常就得征求关云天的意见。

    “先压下来,即使三百万也不忙给他。”

    “可是,我已经去精美公司考察过了,而且通知对方可以贷给他们三百万,下一步我怎么向对方回复就算我不主动联系,他们的冯经理早晚也会来找我。”老常道。

    “是啊,想个办法先搪塞他,但不能让他知道咱们在暗地打探他们的企业内幕,这笔贷款必须重新考虑。”关云天道。

    “要不干脆不给他了”

    “不能这么简单地拒绝,最好做到既不给他们贷款,还要让他觉得不是咱们故意拒接。毕竟县计委那位郭副主任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

    “搪塞只能短时间应付,时间长了恐怕不是办法,要是对方问起来,我该怎么解释呢”别看老常在金融领域工作了几十年,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所以,在处理棘手问题时,他不如关云天老练。

    老常的担忧不无道理,关云天思忖片刻,“要不这样吧,你还从担保环节着手,紧扣担保条件,对他企业的问题只字不提。”

    “对方要是找到符合条件的保人,咱们又该怎么办”

    “就精美包装公司的状况,我觉得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我做企业这些年深有体会,当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帮朋友围着你转,有什么需求,争相给你帮忙,生怕你没看见他。如果企业陷入困境,这些所谓的朋友一旦感知,便会借机抽身而去,即便你请他们喝酒,对方也要寻找各种借口避开你,人们就这么现实。眼下精美公司所处的状况,我看不出他们的老板还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关云天分析道。

    “也难怪,谁愿意往坑里跳呀!”老常道。

    “另外,我倒是真希望精美包装公司能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那样的话,咱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给他们贷款,根本用不着担心风险问题,精美公司还不了,有担保人替他还,咱们什么都不用害怕,除此之外,还能给我的朋友----县计委那位郭副主任一个满意的交代,何乐不为”

    此后几天非常平静,没有精美包装公司的任何消息,这倒让老常觉得不正常。就在他心里犯嘀咕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常总,我是精美公司的老冯,请问你在单位吗”
1...4243444546...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