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老常略一迟疑,“那你让我考虑一下再答复你行吗”

    “还考虑什么呀!你现在定下来,我们明天就着手办理工商注册。”

    老常早就知道关云天的性格,只要认为可行的事,克服再大的困难也要去办,一旦决定下来,就会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关总,你要是觉得可行,那就开始着手准备吧,不行的话等我月底办完手续就过去。”老常算是同意了邀请。

    办理工商注册时,关云天跟老丁商量,担保公司不同于一般生产或经营性企业,在注册资金方面不仅要实事求是,而且还要特别加大注册资本的额度,藉此显示担保公司的实力。

    在丁祥谦的策划下,昌达集团财务部的有关工作人员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办完了名为“昌源财务中介公司”(简称昌源公司)的工商注册手续,公司注册资本五亿元。

    关云天在其他事情上保持低调,但中介公司开业那天,他不仅要求举行隆重的开业仪式,而且亲自邀请富源县和华源市地盘上所有金融机构的领导到场,还请领导们为中介公司的开业共同剪彩。

    操办开业仪式的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林楠,对这一反常举动很不理解,“昌达集团这么多项目建成投产,你从来不搞竣工仪式,就连你出资修筑的公路,你都反对人家搞通车仪式,这回是怎么啦只不过一家中介




第120章 搭建平台(2)
    关云天跟城关小学财务科的这位方晓梅科长年龄相同,论起来好像她比关云天大一个多月,方晓梅五官精致,皮肤白皙,略微偏胖的体型,看上去带着几分性感。

    他们以前也算是同事,关云天在校园砖厂那段时间,因为经常去财务科办理担保手续,他跟方晓梅频繁打交道,每次见面都要相互打闹一番,每当关云天逗她开心,方晓梅总是故作严肃地说:“关老师,你怎么一点也不正经,哪有跟姐总开玩笑的”

    正在郁闷之中的方晓梅,听见关云天邀请她下班后相聚,还要开导她,根本不相信关云天的诚意,“你可拉倒吧,整年都不跟我联系,突然想起邀我相聚,我怎么觉得你是想看我笑话呢”

    “你这人,好心当了驴肝肺,你有什么让人笑话的我为啥要笑话你说别的没有用,下班后真心邀你相聚,你就说给不给面子吧”关云天严肃地说。

    “那好吧,我也正想找个人聊聊,否则心头这口气快把我憋死了。”方晓梅同意见面。

    “你定个地方,下班后我去找你。”

    方晓梅在位于县城繁华地段的一家不大的酒店订了一间小包房,傍晚六点,关云天跟方晓梅在包间见面了,面对面坐下后,方晓梅用飘忽不定的眼神朝对方看了一眼,“关大老板,说吧,找我干什么”

    “想你了,跟你见个面,不行吗”关云天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方晓梅白了一眼,“嘁,这些年在外面果然受到了锻炼呀!啥时候学的这么油腔滑调了你想我才怪呢,你被公司那么多美女围着,还能想我撒谎也不脸红!”

    点了各自喜欢的菜品,关云天道:“不开玩笑了,咱们言归正传,你遇到什么事了怎么突然生这么大的气”

    “嗨,啥也别说了,真是倒霉透顶!”方晓梅摇着头,满脸的苦逼相。

    “你倒是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在这个位置干了十来年,前段时间教育局重新定编,却把我排除在教师编制之外,你说气人不气人”说这话时,方晓梅满脸怒气。

    “戚校长怎么能这样做磨还没卸,就要杀驴吗这也太不经讲究了!”关云天也觉得方晓梅很冤。

    “这事跟戚校长没关系,是县教育局的问题。”

    “他没帮你去教育局说明情况吗”

    “他也尽力了,教育局说除非我离开财务科,去教学一线任课,否则我的编制就没法落实。”

    “哎哟!这可不好办。”关云天觉得这个要求很过分,“呃,是不是教育局的哪位领导为了安排自己的人,惦记着你这个岗位”

    “谁知道!摊上这样的事,你说我高兴的起来吗”

    “是啊,谁摊上这种事都很无奈,你想怎么办现在有打算了吗”

    “不知道,我脑子里乱麻一团,什么思绪也没有。”

    “我理解你的处境,去教学一线,不仅心有不甘,而且这些年来你从未在讲台上站过,一时也不一定能够适应,留在财务科,又没有教师编制,真是两难。”关云天道。

    “嗨,别管那么多,过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吧,想那么远干嘛关大老板,是不是闲得无聊,找我寻开心来了”方晓梅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你这人就是没良心,我好心开导你,哪里找你寻开心了”

    “好,算我说错了,多谢你的开导,我没事儿了。看你这一身轻松的样子,想必企业运行一切顺利吧”

    “企业当然没有问题。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在学校

    待的不顺心,下一步有没有打算”

    “我能有什么打算呀!待的不好也要继续待下去,要不我还能干什么再说我又没犯错误,就不信谁还敢把我开除最多就是没有教师编制,还能把我怎么样”方晓梅无可奈何地说。

    “如果有可能,想不想换个环境”

    “换环境换什么环境”方晓梅睁着大眼睛,疑惑地看着关云天。

    “当然是换工作环境啦!”

    “换到哪儿去”

    “晓梅,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你因为教师编制的事而闹心,本来想跟你说正事儿,因为开玩笑把话题岔开了。我们集团公司在县城新开设了一家中介平台公司,现在缺一名财务科长,不知你是否有兴趣”

    “去你们的中介公司当财务科长哎哟,这事儿挺突然,我得想想。”

    “是啊,突然跟你提起这么大的事,是应该仔细斟酌一番,要不回家跟你老公商量后再给我答复”关云天道。

    “我的事,跟他商量什么行与不行,我自己就能决定。”方晓梅这个女人,历来都是我行我素,家里家外的事,她老公都是听她的。

    “那你----,考虑几天能给我答复”

    “现在就可以给你答复,不过在作出决定之前,我想知道一些事情。”

    “请讲。”关云天做了个请的手势。

    方晓梅就诸如工作内容、环境、人事关系和长远发展等事项提了一些问题,关云天一一说明。

    “嗯,工作量倒不是问题,其实财务工作跟所有技术类工作一样,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积累,才能丰富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城关小学财务科那点业务量,对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方晓梅道。

    “我们那里虽然不像你现在这么清闲,但工资待遇应该是你现在的两倍,收入和付出完全成正比。至于工作环境,就在县城的繁华地段,那里的总经理你应该认识,就是信用联社城关办事处原来那个老常主任。”

    “呃----,他不是调到县城当官了吗怎么到你们那里去了”方晓梅对此感到诧异。

    “他从县联社副主任的岗位内退了,我聘请他到我们这个中介公司当总经理。”

    考虑到自己现在处境尴尬,方晓梅对关云天的邀请有点动心,但她还有一些顾虑,“关老师,你们那里毕竟是企业,我要是离开学校,假设将来企业有个风吹草动,我......”

    关云天马上接了过来,“哦,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没错,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保险箱里,每家企业都面临风险,你有这样的顾虑可以理解。但是,先不说我们昌达集团的实力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即使中介公司将来有什么闪失,你可以去我们集团公司的财务部,另外,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你还可以向戚校长提出停薪留



正文 第121章 如此精明
    一连四五天,前来了解情况的人络绎不绝,其中的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了绝大多数,那些以前跟关云天和老丁联系过的中小企业,早就知道了这家新开业的中介平台公司的情况,他们只想知道中介公司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办理业务。

    对于前来了解情况的人,老常头一天还能耐心跟对方讲解,第二天他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于是,他交代业务科的工作人员,把中介公司的说明材料人手一册发给对方,让来访者自己去看。

    连同大大小小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几天下来,昌源公司收到了近二百份担保申请和企业(个体)情况介绍,老常带领业务科和财务科的所有人员,对这些材料分门别类,以便选择业务开展的先后顺序。

    为了扩展业务范围,老常跟关云天商量,昌源中介公司有五亿资金做后盾,除了为客户做贷款担保业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开展一些民间融资。

    关云天同意老常的建议,但在考察客户时,要求更加严格和仔细。

    通过对这些贷款担保和民间融资申请的分析,才发现贷款和直接融资的用途五花八门,有用做流动资金的,有为了归还银行前期贷款本息而短期借款的,甚至还有个别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为了完成短期指标进行隔夜拆借,当然,也有些中小型企业为了发展壮大,贷款目的纯粹用于扩大再生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直接融资申请,这跟银行贷款流程基本一样,老常以前从基层一直做到县联社常务副主任,对整个流程非常熟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关键是对客户的甄别与考察,稍有不慎,就会带来风险。

    老常跟业务科的三名工作人员商量,首批选择了五家申请直接融资的客户,都不是企业,而是个体经营者。这样选择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觉得生产型企业存在的环节较多,不容易看透,经营型商户则不然,只要仓库有货,进货销售正常,财务账目清楚,就不会有陷阱。

    尽管如此,融资条件一点也不比银行宽松,只不过这些商户在银行根本没有贷款资格,昌源中介平台能为他们提供贷款,也算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业务科的工作人员对五家商户进行了仔细考察,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老常仍旧不放心,他连续数天去商户们的经营场地假装购买商品,对各家商户的经营情况暗中观察,在他亲眼所见以后,才让贷款商户提供财务报表。

    通过中介公司财务科的审核,叶佳怡把自己签过字的审核报告送到老常面前,“这些财务报表还算正规,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方科长,这些表是你亲自审核的还是会计审核的”老常似乎不放心。

    “这有什么区别吗我跟会计都有从业资格证。”方晓梅莫名其妙。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会计审核了,你有没有亲自过目,再审一遍”

    方晓梅不以为然,“有那个必要吗那样做好像我信不过人家似的,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干”

    “这与信得过信不过没有关系,主要为了慎重。”

    “常总,咱们已经够认真,够慎重了,用得着这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吗”

    “方科长,咱们这是直接跟钱打交道,哪一笔出去都不低于几十上百万,甚至几百上千万,关总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我,咱们不得不谨小慎微,慎之又慎,一旦有个什么闪失,我怕对不起关总啊!”

    “工作当然要谨慎,我的意思咱们用不着这么战战兢兢。好吧,以后每家企业的财务报表都由我来把关,双重保险总该可以了吧”方晓梅觉得老常有点小题大做。

    “方科长,那就有劳你了,咱们的目的完全一致,那就是不辜负关总的信任,为他把好最后这一关。”老常这个人,对工作还真是非常负责。

    “没关系,你对财务工作有什么要求,请随时告诉我,大家都是关总的朋友,为他把好关是咱们的共同职责。”怕引起误会,方晓梅赶快表明自己的态度。

    老常不愧是老金融,在首批五户借款商户中,他分别选取了长期贷款、短期借款和临时借贷等三种不同的客户,长期贷款利率稍低,但也是正规金融机构的一点三至一点五倍,短期借款利率为银行平均利率的二倍,临时借贷则是银行利率的三倍。

    平心而论,与南方或东南沿海一带相比,这个利率并不高,但老常考虑的第一因素并非利率多高,而是借出钱款的安全性,这个原则得到了关云天的赞同。

    这种利差也得到了客户的肯定,那些商户常年在南方进货,他们对外面的借贷行情非常清楚,长期贷款条件下,昌源中介公司的利率仅比银行高百分之三十到五十,这个利率在私人借贷层面是最低的。

    成立昌源中介公司的初衷,是为需要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没想到最先开展的业务却是直接对外进行民间融资,这算是关云天预料之外的收获,他认为自己当初选择老常当中介公司总经理是明智之举。

    短期借贷和临时借款虽然利率较高,但借款和还款间隔时间太短,给业务科和财务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长此以往,现有人手根本忙不过来。

    比较而言,中介公司更愿意做长期贷款业务,只要控制好风险,不用付出很多劳动,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除了开始的几笔短期和临时借贷,往后,除非关系特别好的客户,中介公司一般不做短期和临时业务。

    一个周末的上午,关云天接到城建局万副局长的电话,老万邀请关云天去他朋友的企业做客,“关总,我前段时间跟你说过,请你抽时间去我朋友的企业看看,今天周末,应该有时间吧”



正文 第122章 一声叹息
    无论如何,以前跟老万也算有一面之交,关云天从来不想把事情搞僵,他再次劝道:“万局,如果你的朋友真的需要担保,请他直接去找昌源中介公司,我可以给那边打个电话,让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

    “好啦,多谢你的好意,如有需要,他们会去的。”说完,老万挂断了电话,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情绪。

    关云天放下电话,苦笑着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在老常的努力工作下,加上各类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资金的渴求,昌源中介公司的业务很快就活跃起来,为企业担保和直接融资两项业务都做的风生水起。

    就在前两天的一个上午,一家名为“精美包装公司”的企业老板来到昌源中介公司,老常当时不在办公室,业务科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

    从来人递给工作人员的名片得知,这位老板姓冯,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企业简介,并说明来意。

    正在这时,老常外出归来,刚进大门就被工作人员看见了,“常总,这位冯老板找你,冯经理,那位就是我们的常总。”工作人员顺便介绍道。

    握手寒暄后,老常把冯经理领进自己办公室,“冯经理请坐,”老常顺手用纸杯倒了杯水递到老冯面前,“请问你找我有何贵干”

    老常明知故问,还用说吗到财务中介公司,除了直接申请借贷,就是请求担保。

    “哦,常总,是这样,”老冯又拿出一张名片和一份企业简介,“我们精美包装有限公司,最近因为业务量大增,原来准备的流动资金有点吃紧,想从昌源中介公司贷点款,如能得到常总的支持,我们将不胜感激!”说完,将名片和企业资料双手递给老常。

1...4142434445...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