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得到了第一笔奖金,杨文瑞和关成光商量奖金的分配方案。
“给参与田间管理的村民每人奖励十块钱,剩余的四百四十元,咱们两人平分。”关成光建议道。
&nb
第154章 奖金风波
村民中有人怼了一句:“都说关杨村就你们两个有文化,难道连别人说话的意思也听不懂”
“我当然听懂了,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老少爷们,整天在一起工作,你们有话就明说,我不希望大家有事闷在心里。”杨文瑞和气地说。
“一千二百块奖金,我们每人十块钱,剩下的去哪儿了”
“两个人拿走四百多块,每人二百多,你们也太黑了!”
“田间管理工作是大家做的,奖金却被你们拿走一大块,你们不觉得亏心吗”
“咱们应该问问其他获奖单位的奖金是怎么分配的,看看是不是也像他俩这么黑。”
“下次老徐再来巡查,应该问问集团公司对奖金分配有什么规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但基本意思都是不满意奖金分配方案。这场奖金风波,让杨文瑞很难堪,眼看到了干活时间,他告诫道:“各就各位吧,先干活,奖金的事容我们再商量。”
关成光就站在杨文瑞旁边,刚才的一幕他亲眼所见,虽然他没有说话,但杨文瑞的难堪,他都看在了眼里。
众人散去后,杨文瑞转过身去对关成光道:“你都看见了吧,他们把钱退回来了,你说怎么办”
关成光非常不理解,“这都是一些不知足的家伙!以前整天也是那么干,一分钱额外收入也没有,他们没有怨言,这下可好,得到了奖金却嫌少,难道要跟咱们平分,他们才满意哼,一个个想的倒美!”
“成光,你都看见了,奖金这件事咱们得重视起来,如果处理不好,影响到工作,耽误了田间管理,事情就大了!”杨文瑞忧心忡忡地说。
“平分奖金绝对不行!你说怎么处理”关成光不想让步。
“不行的话,还是按照我那个方案吧,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把工作做好,今后还可以继续得奖。”
关成光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妥协,两位组长每人分得五十元奖金,剩余一千一百元,被参与田间管理的村民平分,算是平息了奖金风波。
尽管如此,每位参与田间管理的村民分得的奖金也不到十五元,对于这个方案,村民们倒是没有意见了,关成光却另有主意,他向杨文瑞建议道:“这是关杨村田间管理组的第一次获奖,很有意义,我觉得咱们应该庆贺一番。”
“怎么庆贺”杨文瑞不知道关成光又想出了什么新花样。
“你不是说了嘛,大家应该团结一心,消除误会,我觉得参与田间管理的村民应该聚到一起吃顿饭。”
“嗯,这倒是有点意思,毕竟第一次获奖,确实具有纪念意义,可是钱从哪儿出呢”
“刚发了奖金,大家手里都有钱,当然是每个人凑份子了。”
“哎哟,这些人聚在一起吃顿饭,那得多少钱”
“我合计了一下,就在咱们村里的小饭店,每人平均至少也得十块钱。”关成光确实已经算计过。
杨文瑞皱起了眉头,但关成光的理由很恰当,他也没法反驳,“村民们刚得了十几块钱奖金,又让他们把钱拿出来吃饭,这样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怎么说不过去大家相聚在一起庆贺第一次获奖,这钱就得平均分摊,否则也没地方出钱呀!”
“好吧,我跟大家说说,动员一下。”
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有人表示理解,有人很不情愿,“吃了这顿饭,这十几块钱奖金也就没了。”
“杨组长说了,吃饭的目的是大家相聚在一起,消除以前的误会,团结一心干好工作,将来就能得到更多的奖金。”有人劝慰道。
包括杨文瑞在内的其他人也许都不知道,关成光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村民们把得到的奖金拿出来花掉,因为他始终认为关杨村田间管理组能够获奖,完全是他跟杨文瑞的功劳,村民们得个十块八块就很不错了。如今,大家分食了他们的蛋糕,关成光要千方百计让村民们吐出一部分,有些人从内心不愿参与聚会,但碍于面子,最终也都同意了。
连酒带菜,每人平均十块钱的消费标准,即使在这偏僻的山村,也吃不到像样的东西,看见桌上的菜品,一位杨姓村民问旁边的关成光:“咱们好不容易聚会一次,你就让我们吃这样的菜”
关杨村只有关杨两个姓氏,要是论起来都能扯上关系,不是兄弟哥们,就是老少爷们,听见问话,关成光笑眯眯地解释道:“哥们,人家饭店老板看钱下菜单,你出什么样的钱,他就给你上什么样的菜。”
“人均十块钱,每一桌十个人,加起来也是一百块钱,说起来也不算少啊!”
饭店的关姓老板正好从旁边经过,他恰好听见了两人的对话,便驻足插话道:“兄弟,你以为一百块钱不少,但你知道鱼肉蔬菜是什么价格吗”
“什么价格”
“听你这话,要么你家不买鱼肉,要么不是你亲手购买,这么跟你说吧,如果桌子上加一条鱼和两道肉菜,这一桌至少得再加一百块钱。”关老板道。
“这么说来,就算把这十几块钱奖金全搭上,也不够一顿像样的饭钱,搞得那么紧张,还以为多大一
第155章 巨大反差
关云天知道老家有自己的两位中学同学,毕竟有些知识,他们参与田间管理,对工作自然有好处。
原以为关杨村的支书和村长是田间管理组的组长,但徐建民跟关云天解释,两位村干部不定期有事,他们不能每天带领村民上山干活,项目指挥部征求两人的意见时,杨支书和关村长主动谢绝了。
“那就是说我那两位同学是组长,他们的知识水平应该可以胜任,现在看来管理水平也不错,谁是主要负责的”
“杨文瑞是组长,关成光是副组长。”
关云天笑了,“徐总,看来你对成光以前的事还抱有成见”
“成见只是一方面,另外,我觉得我们的任命是正确的,尽管关成光的培训考试成绩比杨文瑞更好,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关成光偷奸耍滑,这个人不诚实,在带头作用方面,他比杨文瑞差远了!”
“通过观察你也看出来了,我对他们两个也是早就了解,就说当时办理承包交接手续那次风波,那绝对是我那位本家爷们的主意,杨文瑞只是跟着陪绑的,文瑞是个实在人,那样的事他做不出来。”关云天跟他们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他对两人太了解啦。
“文瑞不仅实在,能起带头作用,我认为这个人能力也不错,虽然没有关成光的心眼多,但这正是诚实的表现,我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受到重用。相反,对于关成光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尽管他某一方面也许更强一些,这种人可以用,但不能委以重任。”
关云天同意老徐的观点,“难道你对杨文瑞有什么打算”
“随着核桃树将要结果,事情越来越多,我想把杨文瑞调来指挥部,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各组的工作。”
“既然你认为文瑞是可用之才,随时抽调就是了。”
“嗨,你是不知道呀,要是把文瑞调到指挥部,他走了以后,我对关杨村的田间管理工作也不放心,他们负责的苗木面积近两千亩,要是没有一个既有能力,又有人品的带头人,一旦把田间管理搞砸了,我怎么向你交代”
关云天点了点头,“看来你还是信不过我那位本家爷们。”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我对你那位老同学成见太深,据我了解,关成光从来就是个只想投机取巧,不愿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而且他私心太重,不善于团结同事共同工作。这样的人,把带领七八十人管理两千亩苗木的重任交给他,你说我能放心吗再说,还有很多村民根本就不服他。”徐建民为难地说。
“为了接替杨文瑞,可以从现有员工中培养提拔一个,要找跟他同样有文化的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有工作能力的,我估计在七八十人中,怎么也能找出一两个。”关云天建议道。
“这倒是可以,但你那位本家爷们怎么处理别看关成光不善于团结同事,缺乏实干精神,要论调皮捣蛋,给领导出难题找麻烦,我看关杨村没人比得上他。相对而言,现在他还算规矩,那是因为一方面他是副组长,另外,他跟杨文瑞是同学,总要顾及一些面子。”徐建民道。
“嗯,让关成光接替杨文瑞当组长,怕他带不好队,提拔别人,他又肯定不服气,看似简单的一件小事,实际上还有些棘手。”
“可不是嘛,要是不考虑这些问题,我上个月就想调杨文瑞去项目指挥部。”
关云天一时也想不出恰当的办法,“论智力,成光在文瑞之上,但他心术不正,不堪大用,把他放在什么地方好呢”
“像关成光这样的人,只有随时在领导视线范围内,他才能老实,否则,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让他独当一面,他就会千方百计地搞出些邪门歪道。”老徐对关成光没有任何信任感。
“在领导的视线范围内,这倒是一种思路,但放在项目指挥部,还是来集团公司以关成光的素质,他不适合在集团公司工作,项目指挥部有适合他的岗位吗”
“当然不能让他去集团公司,项目指挥部嘛,也没发现哪个岗位适合他,实际上像他这种性格的人,跟同事很难共事,哪个单位也不好安排,要不让他回家算啦。”老徐也是为难。
“回家可不行,山地承包协议有规定,要给他找个上班的地方,咱们说话算数,你再想想办法。”
徐建民想了想,“指挥部的勤杂工家里有事临时请假半个月,那就让关成光先替勤杂工,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岗位再调整”
关云天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人是你手下的,怎么安排是你的事,不用跟我商量。”
自视甚高的关成光,号称关杨村的第一大脑,最后落得个当勤杂工的下场!他跟杨文瑞被同时调离关杨村的田间管理组,杨文瑞被任命为督察组组长,相当于项目指挥部的中层干部,而关成光则被安排做了勤杂工。
聪明反被聪明误,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得知自己新的工作岗位,关成光既羞愧,又恼怒,他直接去找关云天,“云天,我们基层的事你就放任不管吗”
“基层什么事需要我管”
“我现在被调去做勤杂工了,这事你知道吗”
“我上哪儿知道这样的事!成
第156章 面子影响决策
在关成光眼里,杨文瑞就是个不愿动脑筋,喜欢下苦力的笨蛋,以前一直认为,如果没有他,杨文瑞将一事无成,这些年来,杨文瑞也确实成了关成光的跟屁虫。
自从当了田间管理组的组长,杨文瑞良好的人品首先得到了大家认可,再就是能吃苦耐劳,率先垂范,无论什么脏活累活,他都能带头干在最前面,这一点尤其让跟随干活的老少爷们佩服。另外,虽然学习成绩略逊于关成光,但杨文瑞也是关杨村有文化的人,尽管邪门歪道不如关成光多,真正有利于工作的主意和诀窍,却一点也不少。
关成光这个自视甚高的家伙,眼里只有自己,把别人的优点要么视作稀松平常,要么干脆视而不见。
其实,关云天在初中同学期间就知道关成光的这个毛病,只是没想到长大成人后,不仅一点也没改变,而且比儿时有过之无不及,这样的人,在老行政徐建民眼里,本就不堪重用,加之关成光曾经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单位建材的丑行,老徐对他更是没有好感,关云天对这位本家爷们也很厌烦。
也许对关云天的话很不理解,关成光继续厚颜道:“我说的是实话,跟文瑞在一起这么多年,我没发现他比我优秀。”
面对这样的执迷不悟,关云天只好再次提醒道:“你认为平凡的东西,正是你不具备的,比如良好的人品,吃苦耐劳的精神,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善于跟不同的人共事,等等等等,这些品质你都不如杨文瑞,也许你觉得自己比他聪明,但实际工作中,光有聪明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杨文瑞并不比你差多少。”
这话已经说到家,关成光非常清楚,要想让关云天出面为他挽回面子是不可能了,事实上关云天也绝不会为这位本家爷们做什么,因为他的品性不佳,关云天对他原本就没有好印象,关成光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根本不值得关云天同情。
见结果不可更改,关成光十分沮丧,他知道在项目指挥部做勤杂工,在徐建民眼皮底下工作,要想翻身,几乎没有可能。
......
十天前,财务总监丁祥谦碰见关云天,向他随便提到入股南方那家鸿源公司已经两年多了,第一年的分红倒是按时发放,第二年都过去两三个月了,分红的消息一点也没有,虽然昌达集团并不在乎那点分红,当初毕竟入股了一千万,是好是坏每年总该有个说法,哪怕一分钱红利也没有,也该向股东们通报一下企业状况。
“难道是因为没有追加入股资本,让他们不高兴了”的确,对方通过不同渠道提过多次,对追加股本的建议,关云天始终没有理会。
“那也不对,虽然咱们没有追加股本,凭先前投入的一千万,昌达集团照样是股东呀!”老丁认为其中必有蹊跷。
“如果有什么疑问,你要不要亲自跑一趟或者委派其他人过去看看”
“我觉得有这个必要,看看吧,最近我安排一下手头的工作,不行的话我亲自过去看看。”
老丁昨天晚上才从南方回来,今天早上刚上班,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关云天汇报情况。
“过去看了,情况怎么样见着鸿源公司的领导没有”关云天也是急切地想知道鸿源公司的现状。
“老高和老周都没见着,据说出差了,但我见到了他们的财务总监和其他几位中层干部。”
“他们是否向你解释过不分红的原因通过接触,看出点什么端倪没有”
“财务总监解释不分红的原因是去年效益不理想,分红也没有多少钱。但是,根据我在那里两三天跟其他中层干部的接触所了解到的情况,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你了解到了什么情况”
“据说追加融资的效果不佳,去年一整年鸿源公司的资金链都绷得很紧,导致广告投入不到位,产品的市场开发进展缓慢,原来计划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也没能实施。”
“那就是说去年一年他们都在原地踏步,无论哪方面都没有多少进展一万多人的企业,只出不进,一年的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看来鸿源公司的日子过得不怎么样啊!”关云天不无忧虑地说。
“问题是他们的前景也不明朗,如果这一年用来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那倒情有可原,就目前的状况,鸿源公司的未来在哪里我所接触的几位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心中没底。”
“这样的状况还留得住人吗那些管理人员还在继续坚守,在特区这真是不容易啊!”
“他们不得不坚守,据说公司还拖欠去年第四季度的工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