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你去他们的生产现场没有给你的印象怎么样”
“生产现场倒是有一些职工,机器设备也都在运转,但生产线并没有增加,跟我去年看到的情况没啥区别。”
“如此说来,产品还在做,就是没有往前发展,以你之见,他们那个保健品项目还能坚持下去吗”
老丁略一停顿,然后道:“那要看能不能有后续资金注入,如果有人给鸿源公司输血,项目还有做起来的可能,要是后续资金枯竭,光凭鸿源公司自身能力,我认为他们很难坚持两年。”
关云天沉默了,他从事经营管理十余年,经手投资的项目近十个,入股南方那家公司的保健品项目,现在看来面临着显而易见的风险。
说起来当初同意参股这个项目也是出于无奈,关云天此前跟南方那家公司没有任何瓜葛,只因京城一位职能部门的官员多次引荐,实在抹不开面子,关云天才勉强答应下来。即使这样,因为后期没有同意追加股本,还惹得那位官员不
第157章 难有作为
老梁这才意识到关云天打这个电话的目的,难道鸿源公司真的情况不妙他似乎猜到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于是赶紧堵门:“鸿源公司的情况,我上哪儿知道呀!”
“梁处长,看来你的老同学陈经理没跟你说实话。”
老梁这种京官,虽然职位并不算高,但皇城根下,见的世面毕竟不少,他马上镇静道:“刚才那些情况,你是从哪儿听说的谣言四起,你们可别道听途说啊!”
也许这位梁处长真的不知鸿源公司的内情,或者他故意帮鸿源公司隐瞒真实情况,不管哪种原因,关云天给他打电话的目的,并非想对他怎么样,只是让他知道,当初他极力引荐的资本运营项目,其实面临着巨大风险,之所以看见火坑还往里跳,完全是为了给他面子。
“忘了告诉梁处长,我们的财务总监前两天去s市开会,顺便造访了鸿源公司,跟一些管理人员进行了交谈,对那里的情况基本了解,要不谁知道他们拖欠员工工资”
在事实面前,老梁彻底退却了,“既然你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手材料,那你们注意防控风险就行了,借用股市的一句话,炒股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明显是想撇清跟自己的关系,当初三番五次地引荐,老梁也许故意忘记了,其实他想的太多,关云天打电话只是向他通报并了解一些情况,并没有其他目的。
最后这句话让关云天哭笑不得,你引荐的资本运营项目,怎么跟入市炒股混为一谈了当初要不是因为你的再三推荐,昌达集团凭什么向远在一两千公里外的鸿源公司投资入股现在却成了我们不谨慎,真是嘴大呀!怎么说都有理。“多谢梁处长提醒,我们会采取措施的。”这句话也给老梁留下了想象空间。
结束跟老梁的通话,关云天又分别拨打鸿源公司董事长老周和总经理老高的电话,但他们办公室的座机一连几次都无人接听,移动电话也处于无法接通状态,这更加重了关云天的疑虑。
第二天上午,关云天终于拨通了鸿源公司总经理老高的电话,铃声响了七八声,对方才接起来,“请问你是高总吗”
“你是哪位”
“我是关云天,还记得北方那家名叫昌达集团的企业吗”
“昌达集团,关云天----,哦,我想起来了,关总你好!”老高在两年多前跟关云天见过面,虽然时间有点久远,但他还是想起来了。
“高总,你们好难找呀!这段时间跟你们一直联系不上,请问最近在忙什么”
“我跟周董去纽约证券交易所寻求纳斯达克上市,昨天下午刚从大洋彼岸回来,老周有些事情需要处理,还在香港停留,因为我们出去了一个多月,公司积攒了很多事情,我先回来一步。”
“哦,鸿源公司要去纳斯达克上市事情定下来了吗”关云天倒是听说过纽交所的纳斯达克,但他对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意向已经定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在纳斯达克融资十亿美元,现在看来,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根
据汇率,关云天做了一番估算,“哟,真要是融资十亿美元,就有六七十亿资金支持,鸿源公司的资金环境就很宽松了。”
“我们现在的资金环境也很宽松呀!当然,如果能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融资当然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为鸿源公司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
因为关云天对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上市情况并不十分熟悉,如果老高不故意强调他们的资金环境非常宽松,关云天也许就真的相信老高所言了,但他这么一通吹嘘,反而暴露了鸿源公司的空虚。
关云天做了多年的大企业老总,一个长期拖欠员工工资的企业,在他面前宣称资金宽松,即使找出多少条理由,他也不会相信!
“高总,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鸿源公司的保健品项目进展如何”
“进展不错,虽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为其他原因有所拖延,但项目整体运行良好。我跟老周这次去大洋彼岸,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开拓北美市场。”
“看来情况不错,工业化生产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这个嘛,估计要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
“高总,不知道什么原因使工业化生产计划一再拖延”
“原因不只一方面,比如大规模生产的场地选址,人员招募和非标设备的订购加工等等。关总,我看你很关心我们鸿源公司的情况啊!”老高似乎把昌达集团入股鸿源公司保健品项目的事忘了。
“我们有理由关心鸿源公司的状况,确切地说,我们是关心鸿源公司的保健品项目,高总应该还记得,我们昌达集团是这个项目的股东之一呢。”关云天提醒道。
“哦,对,你们曾经投入过一笔资金,是多少来的具体数额我都记不清了。”
“记不清具体数额不要紧,有收款凭证和入股协议为据,只要高总别忘了我们也是股东就好。”关云天冷冷地说。
“关总说到哪里去了,我们怎么会忘记股东呢”
“但愿如此。高总,我想顺便问一句,既然项目在按计划推进,请问去年的入股
第158章 股东不好当
关云天很清楚,事到如今,要想追回股本已经没有可能,唯一可以做的,也许是在鸿源公司倒下之前,设法从对方单位弄出一些资产,尽最大可能弥补入股投资带来的损失。
这个想法得到了叶佳怡和丁祥谦的赞同。
“问题是鸿源公司的什么资产对昌达集团有用呢咱们看中的,人家能不能给”老丁认为想法虽好,但很难实施。
“当然不能是机器设备,一方面鸿源公司还没有倒下,机器设备不能动,即使那天破产了,设备和不动产也是债权人的,与股东们无关;另外,他们那些设备对昌达集团来说没有用处,拿来也是当废品卖掉。”关云天道。
“想来想去,只有在他们的保健品上想办法,其他都不好办,首先,咱们投资入股的项目就是生产保健品,跟鸿源公司的其他产品无关;另外,别管保健品有没有作用,这东西起码可以食用,咱们拿来可以当福利发给职工;第三,鸿源公司的保健品需要对外销售,咱们以帮助销售的名义要货,他们也不好拒绝。”叶佳怡建议道。
关云天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嗯,别的方面还真不好想办法,以帮助其销货为名,也许可以从鸿源公司拉出货来,但是这些保健品最终怎么处理呢发给员工当福利,员工们能接受吗”
“如果有销售渠道,能卖出去就最好了,实在卖不出去,就只能当福利发给员工。要不问问销售总监沈总,她跟外面接触多,看看她有没有这样的销售渠道”老丁建议道。
“沈总是做工业品销售的,医药保健品方面,没有熟人恐怕很难进入商场。看看吧,也可以问问她,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东西从鸿源公司弄出来”关云天道。
叶佳怡建议关云天直接跟鸿源公司的老高或老周联系,就说昌达集团是项目股东,也想为项目的发展出力,愿意为他们的保健品开拓北方市场。
老丁有些疑虑,“要是对方要求当场支付货款呢”
“一定要强调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北方市场,咱们又不是二级经销商,昌达集团不仅是项目股东,今年的入股分红还没进行,有了这层关系,我估计对方不会提出当场付款的要求。”
关云天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借口,过了十来天,他再次拨通了老高的电话,“高总你好!我是昌达集团关云天。”
老高以为关云天是为入股分红的事而来,因为上次通话他曾向关云天保证十天半个月就有分红消息,“关总,真是不好意思,我们这边老周因为个人原因还没回到单位,所以股金分红的事一直没来得及商讨。”
“哦,我打电话不是为了分红事宜,就那么点钱,分与不分都无所谓,我想问问生产出来的保健品有多少库存”
不是打听入股分红的事,老高紧绷的神经马上放松了,但关云天最后这句话,又让他警觉起来,“保健品有多少库存这个----,我还真不是太清楚。”
“那就请高总帮我问问,一会儿我再打给你。”
“呃,我说关总,请问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上次通话我不是说了嘛,昌达集团也是你们保健品项目的股东,我们有义务为项目的发展壮大做贡献。过去的一年,你跟周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鸿源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做不懈的努力,也许因为精力有限,我们觉得产品的国内市场开拓做的不尽人意,南方不知道,起码在北方市场,我们至今还没见到这种产品上市。昌达集团在全国的轮胎、帘子布和汽柴油市场,点多面广,我们想利用这个优势,帮助销售保健品。”
关云天这番话既有奉承,又目的明确,合情合理,让老高听着很舒服,即使他想拒绝对方的要求,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嗯,让我问问财务科的统计员。”
暂时挂断了电话,过了几分钟,关云天再次打过去,“高总,情况问清楚了吗”
“问了,现在仓库里有五千五百件,每件九盒,也就是四万九千五百盒。”
“不算多,我跟集团公司的销售总监商讨过这件事,她说十万八万盒都用不着去商场,在我们那些销售网点和用户单位就能消化掉。我想过几天把那些保健品拉过来,让网点帮你们代/销。”
老高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说这件事需要商量。
“跟谁商量老周忙于处理个人事务,无暇顾及单位,你是总经理,单位的事由你全权负责,一件有利于市场开拓,不需要花一分钱广告费的事,还用得着商量吗都说特区效率高,这样的工作节奏,跟你们身处特区的位置不相符啊!”夜长梦多,关云天不想给对方留下太多思考的时间。
“关总,你们的网点帮助代/ 销当然是好事,但是你们把货拉走了,这手续怎么履行”对这件事,看来老高是有疑虑的。
“鸿源公司这个保健品项目,昌达集团入股了一千万,我们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昌达集团是真正的股东,而且上一年度的分红还在你们手里,为了扩大产品销路,推动项目往前发展,现在准备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你们代 /销产品,你不会让
第159章 官司如何打
赵律师把从关云天这里了解到的情况写成材料,以昌达集团的名义寄给对方的破产清算机构,但并未得到认可,对方坚称昌达集团是股东,应该把拉走的产品退回去,或者返还等值货款。
对于这个认定,关云天完全不能接受,“赵律师,你认为这个官司有得打吗”
“关总,只要你向我陈述的事实属实,这个官司完全可以打,但以我们这种县城律师事务所的实力,要面对s市的公诉机构,我有点力不从心。”为了稳操胜券,赵律师宁愿降低自己的身价。
“那可怎么办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办法是有,这要看你对这件事的决心。”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惜代价把官司打赢!昌达集团没有股东名分,却要承担股东责任,虽然当时因为工作疏忽,现在后悔莫及,但我绝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关云天态度非常坚决。
“关总,如果你有这样的决心,我想提个要求。”
“只要有利于赢得官司,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我想从京城邀请一位比较有名的律师担任主辩。”
“可以啊!有熟悉的吗抓紧联系。”
“可是,邀请这样的律师,需要产生额外的费用。”
“嗨!我不是说了嘛,只要有利于赢得官司,我会在所不惜,邀请京城有名的律师,自然得花钱,这没问题,你只管抓紧联系就好了。”
关云天下决心打赢这场官司,自有他的想法,在关云天看来,当初碍于梁处长的面子,投入一千万参与鸿源公司的项目,不明不白地既不是正式股东,集资借贷又没有明确说法,这种事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已经让他感到很窝囊,在没有得到任何股东权益的情况下,如今却要他承担股东责任,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想想也是,昌达集团出资一千万,项目的决策管理连边也挨不着,现在企业被搞得破产了,却要让他承担股东的责任,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话又说回来,如果昌达集团从始至终参与决策管理,说不定鸿源公司的保健品项目早就做起来了,也不至于落到破产清算的地步。
这桩官司其实事实清楚,只要公正判决,被告方赢得官司并不难。但赵律师觉得自己这种县城的小地方律师,面对一线城市的诉讼机关,心里很没底,找一位在行业内有些名气的律师压阵,胜诉的把握更大一些。
得到了关云天的支持,赵律师通过其大学同学,在京城找到一位对于资产纠纷很有经验的律师参与其中,据说这位钟大律师在全国范围内受理过十余起破产企业的资产纠纷案件,案情比昌达集团面对的情况复杂得多,至今无一例败诉,由此使他在业内声名鹊起。
在一个月后的庭审中,控辩
双方果然围绕着股东的权利与义务、昌达集团究竟算不算股东、当初投入的一千万究竟属于入股还是集资借贷等问题展开激辩。正如赵律师预料的那样,如果没有京城的钟律师压阵,s市某区的公诉机构根本不会把一个来自于县城的律师放在眼里。
庭审进行了三天,由于控辩双方各不相让,法庭本来准备休庭进行庭外调解,赵律师向关云天请示,关云天问道:“你跟钟律师觉得咱们胜诉的可能性大吗”
“通过前两天的法庭辩论,我的感觉是昌达集团没有什么过失,对方唯一抓住的是当初为什么不履行正规手续。”
“这样说来,赢得官司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情况是这样,那就坚决不同意调解,这场官司一定要分出胜负。你跟钟律师不用着急,时间有的是,资金也不是问题。”关云天道。
钟律师也不同意调解,因为他经手的比这复杂得多的官司都赢了,事实如此清楚的案件,怎么可能以调解结案呢那不是对他名声的损害吗
两位律师作了一番策略调整,再次开庭时,面对公诉方的质询,赵律师首先做了答辩说明,但对方显然不满意。
钟律师的反击非常犀利,“就凭昌达集团出资了一千万,便要认定被告是股东,这不仅与事实不符,也和股东的身份不相称,因为你们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我的当事人参与了对方企业的决策管理,即使股市上的散户,也有被选为股东代表参与企业决策的可能,对方企业更有向散户们披露信息的义务,但我的当事人既无这种可能,又对企业的任何信息毫不知情,请问全世界有这样的股东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