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关总,即使跟他们合作,生产管理方面,我觉得你们也不能不管。据我所知,就乡镇那些行政人员,他们根本管理不好一座工厂,另外,你们跟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合作,如果让对方管理,你让哪个乡镇的人出任厂长根本没法平衡,但昌达集团派出的管理人员,两个乡镇都会认可。”刘副县长对基层行政人员的状况了如指掌,对乡镇之间的微妙关系深有体会。
“刘县长,这件事你认为怎么操作更好呢”
“生产场地由两个乡镇解决,管理人员还得由昌达集团派遣,哪怕你从别的分公司抽调两名车间主任之类的中低层管理人员,也比乡镇机关的底层行政人员要强。资金嘛,他们当然拿不出投资的钱。”
“我们可以考虑管理派遣人员,至于投资,我们也可以想办法,但完全由昌达集团投资,两个乡镇占的份额就太少了,到时候他们取得的经济收入自然也少,那对他们还有意思吗”关云天道。
&
第169章 各得其所
源水镇的黄镇长考虑问题很仔细,把合作项目的管理权交给昌达集团她没意见,但她对项目运作的透明度存在疑虑。
关云天提到的企业章程是所有合资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也是有关各方的行为准则,在座的乡镇领导虽然听说过,但此前并未亲自接触过。
“关总,这个章程谁来起草呢”黄镇长问。
“昌达集团有这方面的专门人才,我们可以代为起草,然后让三方过目,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定稿,待合作各方签字后,方能成为正式文件。如果几位领导有更好的起草人,那就请你们代劳。”关云天道。
刘副县长接过话茬,“起草企业章程是下一步工作,可以暂时放一放,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项需要商议,我想问问两个乡镇,既然决定参与这一项目,你们打算投资多少”
“这个......,刘县长,你又不是不知道,乡镇哪有钱投资呀!跟昌达集团合作,最多就是以土地作为入股资产,资金方面,我们是分文皆无。”
“如果以厂区土地租赁价入股,你们占的比例也太少了!将来在利润分配上将只能得到小头,你们觉得有意义吗”
“可是刘县长,除了土地,我们也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呀!”乡镇领导人显得很无奈。
“大家开动脑筋,看看能不能想出别的办法。昌达集团投资多少亿的项目都是自己独立承担,就这么个小项目,他们完全可以独立投资,关总提出跟你们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你们的需要,既让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增加经济收入,又使他们的下脚料得到综合利用,真正做到各得其所。如果全部由昌达集团投资,乡镇占的份额就太小了,岂不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了给这两个乡镇增加收入,刘副县长真是费了一番心思。
“可是,我们能想什么办法呢”书记镇长们两手一摊,完全缩手无策。
“我给你们提个思路,具体办法你们去想,你们能否找个借口,跟县里有关职能部门借贷一笔资金”刘副县长提醒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只是找个什么借口呢另外,综合利用项目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我们出资多少合适”
关云天插话道:“综合利用项目的设备厂房、公用设施等固定资产加在一起,大约二百万就够了,这个项目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用不到多少流动资金,三五十万的,就不用你们操心了,这点流动资金完全由昌达集团解决。”
“那就太好了!否则流动资金也是个问题。至于乡镇出资多少比较合适,我建议你们三方各占三分之一,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另外,找什么借口跟县里的职能部门要钱,那是你们的事,就不必在这里讨论了。”刘副县长道。
书记镇长们点头赞同刘副县长的说法,源水镇的陈书记似乎想起了什么,“关总,你说产品在昌达集团内部消化,将来的销售不用操心,销售回款应该不成问题吧”
“请你们放心,昌达集团每年从外部采购数百亿元原材料,我们还从来没有拖欠过任何一家供货商的货款。咱们可以
在企业章程或合作协议中注明每个月或每季度的财务结算时间,到时候三方人员全部到场,对资金和货款进行监督。”关云天回应道。
“几位,跟昌达集团合作,算是你们的幸运,因为他们办事历来讲究公正透明。现在,你们三方算是达成了合作意向,我牵线搭桥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以后的事情与我无关,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对于基层和企业,刘副县长总是一副热心肠。
“刘县长,你把昌达集团引入北部山区做农业项目,才使山区村民摆脱贫困有了希望,现在又促成了昌达集团跟我们合作,为改变乡镇基层的经济状况操心劳神,虽然这次牵线搭桥的任务完成了,但我们希望你不要撒手不管,项目建成后,还要请你剪彩呢。”几位乡镇领导非常认真地说。
“到时候再说吧,你们抓紧时间商定合作细节,另外,事情定下来以后,如何向县里职能部门要资金,也是一件颇为挠头的事,资金定不下来,一切都是空谈。”刘副县长叮嘱道。
“刘县长说的非常好,既然达成了合作意向,就应该抓紧时间工作,利用这个机会,咱们先把这几件事定下来:第一,草签合作意向;第二,确定企业章程的起草单位;第三,明确三方联系人;第四,确定三方出资比例;第五,确定筹备召集人;第六,确定将来的管理机构框架。只有这些事情明确下来,才能把合作项目往前推进。”关云天道。
“就按关总的意思,接下来一项项落实吧。”四位乡镇领导表态道。
“第一项,我让集团办公室的文秘起草一份合作意向,估计十多分钟就能差不多,然后让大家过目,修订后签字生效。第二项,大家决定由谁起草企业章程”
乡镇领导们在这件事情上好像意见不太统一,关云天当然没有必要主动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没错,县城的几家中介机构都是起草这类文件的专业单位,但中介机构的任何服务都是需要支付费用的,一提到花钱,几位领导就怵头了。
“就让关总他们代劳吧,在这方面昌达集团也是很有经验。”黄镇长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昌达集团起草企业章程
第170章 费尽心机
一个星期后,关云天召集了一次联席会议,地点在他的办公室,参会人员除了他自己,还有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的镇长。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汇报资金筹集情况,还有厂址选择问题,当然,按照上次会议制定的原则,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了,厂址选择就不是问题了。
“两位镇长,资金筹集有眉目了吗”关云天问。
“我们找了县里的有关部门,提到解决乡镇财政紧张状况的途径,同情的多,真正愿意伸出援手的太少了。”黄镇长道。
“那可怎么办呢现在看来,我比你们着急呀!”
“天无绝人之路,我跟陈书记挨家拜,总算感动了一部分人,现在有两个部门答应资助我们五十万,据说这钱可以不收利息,但将来是要还的。”
“五十万----,还差近二十万,不过也算有眉目了,黄镇长,你们还得加把油哦!董镇长,你们临山镇呢,情况怎么样”
“我们的情况不如源水镇,到现在能落实的资金只有三十多万。”老董皱着眉头道。
“还差一半呢,你跟孙书记更得加油了。不过项目建设并不要求所有资金全部到位才能展开,所以,请两位镇长抓紧时间把对方答应的资金落实下来,没有着落的部分,还要继续做工作。另外,厂址选择,你们两个乡镇协商妥了吗”关云天道。
“不是要根据资金筹措情况来决定厂址选择吗”
“原则是这样,但我确实想把厂址早点定下来,以便设计单位提前介入,可以缩短建厂投产时间。”
根据刘副县长那个建议,从目前情况看,厂址选在临山镇的可能性最大。见两位镇长不说话,关云天问道:“黄镇长,你跟陈书记是什么意见”
“资金筹措方面,说不定董镇长他们后来居上呢。”看似答非所问,黄镇长的意思还是想根据最后的出资结果确定厂址。
“其实按照上次确定的原则,厂址选在哪个乡镇,在管理人员和用工人数方面就要向另一个乡镇倾斜,即使工厂不建在源水镇的地盘上,你们也不会吃亏,把你们跟临山镇的管理人员和用工人数定为六比四,你们六,他们四,怎么样”
“关总,一个工厂对一个地方的带动作用,不仅仅是用工多少那么简单哦!还涉及到餐饮、日用品和农副产品的消耗,这些因素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黄镇长道。
“有道理!我考虑的可能简单了些,但厂址选在源水镇,对于临山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个矛盾难以调和,如果想把事情往前推进,必然得有一方做出一定的让步。要不这样吧,除了员工的日用品和餐饮消费无法左右,包括金寨乡的工厂和正在筹建的这个工厂,将来在农副产品的采购方面,都尽量多照顾你们乡镇,甚至昌达集团的几家分公司的食堂,都可以优先采购源水镇的农副产品。”为了尽早促成这件事,关云天真是费尽心机。
“这个嘛,”黄镇长想了想,“关总,此话当真”
“只要质量合格,价格适中,你告诉源水镇的菜农,尽管往我们的食堂送就是了,保证不会欠款。黄镇长,昌达集团两万多职工,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五百
克蔬菜,全公司十来家食堂,每天的消耗量就在二十吨以上,我觉得这个数量不小。”
“关总放心,源水镇是有名的蔬菜之乡,我们菜农种植的蔬菜绝对价廉物美。”
“要是这样的话,现在是否可以把厂址定在临山镇呢”
“可是关总,你别笑话我办事婆婆妈妈,你刚才的口头承诺,能否变为一种书面形式”黄镇长似乎把这当成了一种交换条件。
关云天看着对面的老大姐,笑着说:“黄镇长,这又不是我跟你们作交换,昌达集团只是为了让你们两方快点达成协议,提出这么个建议,你让我怎么给你书面承诺”
“我是怕到时候你们那些食堂不接受源水镇的蔬菜,我跟镇上没法交代呀!”黄镇长也是为难。
“黄镇长的顾虑我倒是理解,不过即使要签书面协议,也是集团公司的后勤部门出面,我又不管后勤,所以现在不能给你任何书面承诺。”
“我要是找到昌达集团的后勤部门,关总能否给打个招呼,帮忙说句话”为了源水镇的蔬菜销售,黄镇长还真是不把自己的脸面当回事了。
“我可以帮你们打个招呼,但前提是蔬菜的质量价格要有竞争力,另外,也不能保证两万多人消费的蔬菜,完全从你们那里购买。”关云天道。
“关总放心,只要你跟昌达集团后勤部门打过招呼,剩下的工作我们去做,如果因为质量价格的原因被拒之门外,那是我们的事,我不会埋怨你。”
“那就好。黄镇长,现在可以把厂址定下来了吗”
“可以。”
最终,厂址选定在临山镇的一片荒芜已久的空地,关云天邀请轻工设计院的专家对现场进行考察以后,马上着手工程设计。
对于这样一个三方合作的小项目,要不是涉及多项事宜的协调,关云天根本不可能亲自介入,如今项目框架已经逐渐成型,关云天准备抽身出来,专心于集团公司的事务,把这里的工作委托给别人。
轻工设计院的设计工作需要三个星期才能完成,关云天不可能去指挥建厂,所以在这二十来天之内,他需要找到一个接替他的人选,一旦图纸出来,这个人就应该亲临建厂工地,一步
第171章 人与人的差别
关云天的这番话,让关成光觉得莫名其妙,前几次来见董事长,不是挨批,就是免职,今天怎么一个劲地谈管理关成光忍不住地问道:“云天,管理方面的事,我也就略知皮毛,今天你让我来这里,还有别的事吗”
“你着什么急嘛,既然找你过来,当然有事,不过有些问题没搞清楚之前,我没法跟你谈事情。”关云天道。
“这我理解,不过你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跟我这个门外汉谈管理,岂不是对驴弹琴”关成光自嘲道。
“好吧,该了解的也了解得差不多了,我想把你从金寨乡的工厂调出来,给你安排一个新岗位。”
听完这话,关成光并未激动,而是慢悠悠地说:“云天,感谢你对老同学的关照,不过我目前在金寨乡的工厂感觉不错,你就别为我操心了。”
关云天差点没笑喷,“你想哪儿去了凭什么关照你如果你还和以前那样,我照样处罚你!”
“那你这是......”关成光一头雾水。
“金寨乡的加工厂不是产生了很多下脚料吗据说都堆积成山了,我们跟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合作,在临山镇建了一家下脚料综合利用工厂,现在工厂的管理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我想让你去管理那个工厂。”
这是关成光做梦也没曾想到的事,怪不得关云天一个劲地跟他大谈管理问题,原来要让他当厂长!说关成光内心不激动,那是绝不可能的,但他还是将信将疑,要是关云天拿他开涮呢愚人节的玩笑,又不是没有可能,“云天,你是说让我去临山镇当厂长”
“怎么是不相信还是没有信心不敢去”
“这是真的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你看我像在跟你开玩笑吗一进门我就跟你谈正事,你觉得我那句话像在跟你开玩笑”关云天严肃地说。
“我,我是觉得这件事有点突然。”
“不用说别的,我就问你愿不愿意去有没有信心去当那个厂长”关云天说话办事历来都是干脆利落,从不啰嗦。
“有,有信心,我愿意去。”关成光急忙表态,害怕如此难得的机会从身边溜走。
“我跟文瑞已经说了,这两天你就可以去他厂里办交接,完事后马上去临山镇的工地报到。”
“好,那我回去做准备。”说着,关成光就要起身往外走。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当初委任杨文瑞去金寨乡的工厂任职,他不仅谦虚地害怕自己干不好,还不厌其烦地跟关云天讨教管理经验,一副如履薄冰的样子。
关成光连任职的工厂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获得委任后急不可待,恨不得马上就去上任,这种心态能让关云天放心吗“你着什么急呀有些事我还没跟你交代呢。”
“哦,还有什么事需要交代”
“前面大致已经谈到,管理一个单位,作为一厂之长,说话办事一定要做到大公无私,公平公正,带头遵守厂规厂纪,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抛弃私心杂念,别打小算盘,手下员工来自两三个乡镇,对待职工要一视同仁,奖惩以工厂条例为原则,不以个人喜
好定亲疏。”
“好,我一定不忘你的尊尊教诲,一切按原则办事。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遇到无法决断的事,最好向上请示,工厂的管理人员来自源水和临山两个乡镇,希望你能团结他们好好共事,暂时就这些。另外,民营企业没有铁饭碗,如果你干得不好,照样会被免职,这一点请你务必记住,希望你好自为之。”
目送着关成光走出办公室,随后,关云天让人力资源部把关成光的任命事宜向基层发个通知。
在工厂建设开工以后,关云天抽时间召集了最后一次联席会议,除了他和两位镇长,还有新任厂长关成光和两个乡镇委派的所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