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还会增加这就不少了!没想到近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想去城里居住。”这确实出乎关云天的预料。
“房价还是打八八折,如果优惠幅度更大,恐怕买房人数会翻番。”
林楠离开后,关云天看着面前的这份昌达集团职工购房统计表,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把常务副总经理薛建清和销售总监沈悦虹找来他办公室研究工作。
两位高管看了这份统计表,也颇感吃惊,“想不到这么多职工都想购房,但是昌达地产公司剩下的房源,可能只有两万来套了。”沈悦虹道。
“沈总指的是现成房源,是否包括还未开发的楼盘”
“现成房源只有三千多套,我说两万来套,包括了还在图纸上,没有动工开发的楼盘。”
关云天示意两位高管坐下说话,“找你们过来商量两件事,第一,城区位置不错的房源,不管建成的,还是在图纸上等待开工建设的,都已经不多了,据沈总刚才说,一共才两万来套,而昌达集团统计上来有购房意愿的职工,就有六千来人,所以,咱们营销中心下一步的销售计划是不是应该有所调整”
“你有什么打算是不是应该捂盘惜售”沈悦虹道。
“我觉得应该控制对外销售规模,毕竟话已经说出去了,职工们都知道了这件事,咱们就得优先保证内部职工的购房需要。”关云天道。
“要不这样,把现在这三千多套房子销售出去以后,专门留出两个楼盘,大约就是六千套房子,供昌达集团的内部职工选购,那两个楼盘不在我们的销售计划之内。”沈悦虹道。
“只是这样一来,昌达地产营销中心的上百号销售人员,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业务可做,这些人基本工资不高,他们的收入全靠业务提成,如果没有业务可做,不能保证他们的收入,咱们怎么留住这些人才呢”
对这个问题,沈悦虹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关云天知道,做房地产销售的业务人员,可不是每个月多给一两千就能满足的,没有销售业务,很难留住他们。这些业务精英都是昌达地产公司培养出来的,一旦离开了,再想把他们招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常务副总经理老薛提出建议,“最好做到内外兼顾,开发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对外销售的楼盘上。”
“问题是怎么做到内外兼顾呢”关云天问道。
“用于满足内部职工需求的楼盘,可以慢慢开发,对外销售的楼盘,我觉得还是应该按原计划进行,无论从营销工作的连续性,还是企业效益考虑,都不应该偏废对外销售
第219章 难啃的骨头
对于这种完全由政府部门主导的项目,关云天还是第一次遇到,既然领导特别强调利润不高,说明其中的确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如果是块肥肉,哪里还轮得上一家来自县城的开发机构
因为对旧城改造不熟悉,关云天便不想答应这件事,但面对何副市长,他不好一口回绝,而是故意找些说辞,“领导,昌达地产不仅对旧城改造这种项目没有经验,我们对华源市的旧城状况也一无所知,即使承担下来,如果做不好,我怕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呀!”
“又不是让你到华源市走街串户,这跟你熟不熟悉旧城状况有啥关系另外,不管谁来承担改造项目,都要按城市规划部门给出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至于是不是有经验,这很重要吗”
“道理是这样,不过我们现在还有个问题,那就是面临市里和县城两个城市的项目,要是承接旧城改造,万一保证不了工期,那不就耽误大事了吗”关云天继续寻找借口。
何副市长也许听出了关云天的意思,他提醒道:“你可别以为旧城改造是任何一个开发商都能随便涉足的项目,一般来说,能参与政府项目,对企业而言应该是一种荣幸,就跟你们昌达集团参与富源县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一样,虽然利润稍微低点,但最终并不吃亏。另外,上次你不是说昌达地产公司怀有远大志向吗参与旧城改造,就是对公司影响力的无形广告,这也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担当。”
关云天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对各级行政领导们历来敬而远之,他对荣幸与否倒不在乎,但对方提到昌达集团在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和企业担当,对他产生了触动,而且,参与旧城改造能扩大企业影响力,这是关云天未曾想到的,“领导对我们的过往很了解,昌达集团的企业精神就是做有担当有良心的企业,即使旧城改造不挣钱,我们也愿意参与。”
“看你这话说的,怎么能说不挣钱呢旧城改造那么大的项目,不挣钱谁干只是挣多挣少的事。不过你说昌达集团的企业精神是做有良心有担当的企业,这太难得了!我也接触过不少企业,还没有哪个企业经营者有这样的胸怀。关总,如果昌达地产公司愿意参与华源市的旧城改造,我就给你们报名了。”
“你帮我们报名好啊,多谢领导!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关云天觉得参与旧城改造是企业的事,怎么能麻烦领导操心
“现在什么也不需要做,即使你们参与旧城改造,真正开始建设,恐怕也要等到明年了,今年最多做做拆迁,清理场地,所以,耽误不了昌达地产公司今年的项目开发。”
“那就多谢领导了!”
这件事虽然让关云天有点措手不及,但仔细想想,说不定正像何副市长所言,对公司也许是件好事呢,昌达地产公司下一步要在华源市的房地产市场有所作为,借着这件事可以把企业的名声宣扬出去,对昌达地产将来在华源市的土地竞拍和房产销售方面,绝对是有益无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幸亏关云天让老薛对县城和市里的开发项目早做了安排,否则,也真没有精力应付华源市的旧城改造项目。这不,跟何副市长通完电话一个星期后,关云天接到市里旧城改造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昌达地产公司的主要领导,第二天去市里开会。
华源市的旧城改造由市府办公室牵头,市府办公室主任兼旧城改造领导小组组长。这是旧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官方跟各参与单位见面,相互熟悉人员和情况。
关云天从这次会议上得知,参与旧城改造的单位除了昌达地产公司,还有另外三家开发商。
会议主持人,也就是市府办公室的蓝主任在介绍完情况后,接着说:“今天跟各企业的代表相互认识了,今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下面,咱们召开旧城改造领导小组的第一次联席会议,内容是明确各承担单位的任务和施工范围。”
指着一张偌大的城市规划图,蓝主任继续介绍:“这是旧城改造的八个区块,每个承担单位可以选择两个部分,现在请各开发企业的代表到前面选择本单位负责的作业区块。”
昌达地产只有关云天和老薛出席这次会议,关云天不熟悉华源市的市区状况,对老城区根本就是陌生,老薛是外地人,在市区更是两眼一抹黑,所以,他俩无动于衷,等那三家企业的代表选择完了,回到座位上以后,关云天才说:“昌达地产就不用选择了,剩下两个区块就是我们的。”
“嗯,剩下的是第二和第五区块,你们昌达地产就负责这两个区块吧。施工片区确定以后,接下来我们旧城改造办公室要跟各开发企业签订一份合作协议,请工作人员把协议发给各位代表,你们先看看协议内容,如果没有异议,一会儿就把协议签了。”
除了昌达地产公司,其余三家都是华源市的本地开发商,他们的与会代表对市区情况了如指掌,选择作业区块时,自然是选择麻烦最少,开发难度最低的区块,留给昌达地产公司的,肯定是最难啃的两块骨头。这一切,关云天跟老薛二人还蒙在鼓里。
签过协议以后,蓝主任最后说道:“希望各开发单位按协议施工,如果各位没有别的问题,现在散会。”
“蓝主任,我们现在是否可以去负责的片区看看”关云天问道。
 
第220章 麻烦甚多
农村出身的关云天,尽管作为企业集团董事长和地产开发商,他对这些具体政策也不熟悉,在他看来,有了房子,怎么能没有房产手续呢
“两位老板,不是我们不办房产证,而是政府部门不同意,他们说这样的房子未经规划,不符合条件。”老者道。
“当初是谁修建了这样的房子”关云天不明就里。
“嗨,这些平房都是三十年前闹地震那会儿自家搭建的,当时就是个简易建筑,后来子女结婚,家里住房紧张,又用新的建筑材料重新翻盖一次,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前些年我们也想办手续,可政府不允许。”
“说实话,按政策规定,没有产权的房子,还真就是违章建筑,政府肯定不会安置。”薛建清道。
“道理是这样,可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呢”关云天两眼茫然地看着老薛。
“老人家,你们的意思是政府不安置,你们就不走”老薛问道。
老人没有明确回答,但脸上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政府把你家旧楼的面积已经置换成新楼了,现在新楼让子女居住,就差这个没有产权的平房,想要得到政府的承认,是这个意思吧”关云天道。
老人还是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面前的两个人是施工单位的,说再多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可是,老先生,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开始拆除旧楼,清理现场,你们这周围必然是暴土扬长,到处尘土飞扬,那样的环境,你们还住得下去吗”
“施工不能危及我们的房子吧”这回轮到老人担心了。
“只能说尽量照顾你们的安全,但撤除旧楼,清理现场这种施工,谁敢保证砖头瓦块一点不外蹦所以说,一旦我们开始施工,住在这里实际上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老人没有接话,他看着窗外,目光痴呆。
“另外,如果现场清理完毕,政府肯定要对这里断水断电,到时候你们将怎样生活”关云天道。
“可政府总该给个说法,不能就这样把我们撵到大街上吧”老人说话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无奈与不甘。
“撤迁安置办公室的人没找你们谈过吗”
“找过两次,谈得不好。”
“他们怎么说的”
“说我们这是违章建筑,要我们无条件搬走。”
“老人家,我跟你一样也是老百姓,你可别怪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从政府的立场出发,你们这种违章建筑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安置条件,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我认为也不该给你们安置。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这又没碍着谁家的事。可我要说的是,政府不给你们安置,是为了对其他人公平。”作为人力资源总监,老薛对国家有关政策很熟悉。
“对呀,我们这些平房住户没碍着其他居民的事,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老人似乎不太明白老薛的意思。
“你想啊,如果给你安置,算上你家的旧楼置换,你们家就能得到两套新住房,而那些当时守规矩,没有违章搭建平房的居民,他们会怎么想我认为当时住在同一栋楼里的人,条件都差不多,凭什么这次撤迁,其他人只能得到一套房子,而你们家却能得到两套新住房”老薛质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有平房置换呀!”老先生还觉得自己有理。
“问题是你们当时搭建这平房就没得到政府部门同意,属于违章建筑,如果这次给你置换,不就等于政府认同你们违章吗那可真成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政府主导的事业,公平何在,何以服众如果政府鼓励违章违法,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有公信力吗老先生,咱们将心比心,你要是其他居民,你的心里能不能平衡”薛建清这种出自国营大企业的干部,如果放在政府部门,具有很高的政策水平。
“按你这说法,我们就该被撵到大街上蹲马路”老人没好气地问。
“那倒未必,我知道你说的是气话。不管怎么说,违章也好,无证也罢,毕竟事实已经铸成,我觉得政府和你们都应该正视现实,各退一步,才能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达成共识。”
“这还像话,你要是政府的人就好了。”老人说。
“跟你一样,我们也是老百姓,都是干活的,只不过我们做事愿意将心比心。老人家,我想劝你几句,人生苦短,生活不易,你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好好保重身体比啥都重要,其他都是浮云,就算子女让你这么做,也应该和他们讲清利害关系。”关云天道。
老人对关云天的劝告不置可否,薛建清看着关云天,悻悻地说:“我看咱俩在这里做无用功,白白浪费时间。”
两人从屋里出来,关云天道:“是啊,无论怎么劝,你我又不是手握大权的政府官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可这些人不搬走,咱们将来施工得注意安全呐。”老薛忧心忡忡地说。
“嗯,叮嘱施工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过就算旧楼拆除清理完了,从目前这个状况看,昌达地产的施工队也进不来呀。”老薛一脸茫然。
现在看来,旧城改造比做新项目麻烦多多了,早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事,关云天说啥也不会介入进来,自从因为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跟那些村民打过交道以后,关云天就故意绕开类似难缠的事,他从心眼里不愿跟个人接触。
事到如今,不仅答应了何副市长,而且连改造施工协议都签了,现在想躲是来不及了。以关云天的为人,再难的事,一旦承诺下来,即使付出再大的精力,也要往前推进。
事情肯定要做,而且还得做好,但这件事,关云天决定让何副市长知道,他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以汇报工作的名义,讲了今天开会的内容,最后顺便提到了昌达地产公司负责片区面临的实际情况。
“
第221章 各退半步
听出了关云天的话语中带着情绪,何副市长道:“蓝主任,昌达地产公司从县城到市里参与市区的旧城改造,是为市区做贡献来了,咱们可不能欺生呀!你代表政府主导旧城改造,在工作中希望你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面对领导的期望,实际上就是一种温和的批评,蓝主任赶忙答道:“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至于这次作业区块的选择,我原本是让四个承建单位的代表同时上前挑选,可能由于对市区情况不熟悉,关总他们便没有主动上前,而是等那三家代表挑选完了以后,就剩下了这两个区块。关总,情况这样吧”老蓝还让关云天作证。
“是的,蓝主任确实让我们同时上前挑选,因为我们对市区情况不熟,就放弃了主动挑选的机会。”关云天道。
“恕我直言,蓝主任,你这方法就有点简单了,如果换成抓阄的方式,我认为就要显得更加公平一些。你想想,那三家本市的开发商,他们对市区情况了如指掌,肯定选择周边环境相对清静的区块。”
“领导说得对,当时那种方法是过于简单,今后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想得更加周全一些。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呢”蓝主任道。
“具体怎么办现在不好说,看看情况吧。这些居住在违章建筑内的居民安置,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是啊,既然政府做出了旧城改造的决定,这个现实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否则,昌达地产就没法动工,无法履行协议倒是小事,如果延误了工期,那些早已搬走的住户不能按时回迁,他们必然找开发商闹事,到时候我们只能将问题推给政府,弄得你们也不得安宁。”关云天道。
“关总说得对,接到情况汇报后,我们这不很重视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