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在这等待分配工作岗位的三十二名员工中,职务最低的是几名班组长,职务最高者,当属原帘子布分公司的副经理袁国刚。

    放在整个集团公司,这位袁副经理只能属于中层管理人员,不过在分公司,他该算作高管,他跟帘子布分公司经理原本都被叶佳怡抽调到汽车零配件项目筹备组工作,但袁副经理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怕胜任不了新项目的工作,便主动要求留下来等分配。

    尽管老薛是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但他并不认识这些员工,于是,他决定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个会。

    在点名核对之后,薛建清道:“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有件事想跟你们通报。帘子布项目转出去以后,你们待岗也有好几个月了,不管怎么说,各位此前在分公司也是独当一面的管理人员,这其中还有一名姓袁的副经理,属于分公司的高管,所以,我认为把大家安排到其他分公司当普通职工不合适。现在有个机会,各位待岗即将结束,但不知大家对新岗位是否感兴趣”老薛故意卖了个关子。

    “薛总




第215章 没那么可怕
作为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实际调查,老薛对一个人的能力会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他知道袁国刚在原帘子布分公司主管生产和劳动纪律,对于昌达集团成立最早、老资格员工最多的这家分公司,要想管好那帮“老油条”,没有一定的能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原帘子布分公司有三四千员工,其中不乏打架斗殴、无赖、耍泼和奸诈之徒,可以说是昌达集团几家分公司中,人员最难管理的一家。面对那么多刺头,

    &n



第216章 这个亏不能吃
    春节长假刚过,节后上班的第三天,上午十点左右,关云天在办公室听见敲门声,没等他回应,门已被推开了,随即一前一后走进来两个穿制服的人,“你就是关云天吧”来人问道。

    “没错,我就是关云天,请问你们......”

    “我们是市建设和土地稽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人举报你们公司恶意竞拍土地,囤积起来不开发,这种行为违反了相关政策,我们特来查处这件事!”

    “囤积土地----,你们指的是哪里的土地”关云天对这种突发事件也有点懵。

    “还用说吗当然是昌达地产去年上半年在市土地局竞拍的两宗土地。”

    “那两宗土地呀!谁说我们囤积起来不开发要不是提前入冬,我们去年冬天就开工建设了。”关云天觉得非常冤枉。

    “这话是你说的,但事实是两宗土地上,我们经过多次查看,既未见到一个人影,也没发现一台施工设备,更没看见任何施工迹象。为了证据确凿,我们都有拍照和录像。”

    关云天示意来人坐下说话,并给他们沏了茶,“这么说来,你们已经不止一次去过那里查看了”

    “当然,因为去年冬天就有人举报你们,接到举报,我们就要取证,年前去了两次,年后又去了一次。”

    “两位领导听我解释,我们的两个项目原计划分两期开工建设,第一个项目本来打算在去年入冬前开工,施工队伍都组织好了,你们也知道,因为那场寒流,咱们地区提前进入严冬,所有室外施工都停止了,事情就拖了下来,这怎么能叫囤积土地不开发呢”关云天两手一摊,觉得十分不解。

    “你说的寒流是有那么回事,但寒流过后你们也是按兵不动,没有动工开发也是事实。”

    “那场寒流过后,就快到年底了,我们的施工队大多是外地职工,他们思乡心切,我们就提前放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去了,没有人手,才导致年前没能动工。”关云天解释道。

    “这些都是你们企业的内部事务,我们不感兴趣,作为监管部门,我们只管执法,既然昌达地产没能按时开发,就得接受我们的处罚!”执法人员当然是铁面无私。

    “两位领导,我们这种情况,请问该接受何种处罚”关云天小心翼翼地问。

    “这里有一份处罚通知单,你自己看。”一人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打印纸,递到关云天手里。

    展开一看,关云天大吃一惊,处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收回土地,重新拍卖;另一种是土地还属昌达地产公司,但要罚款百分之十!

    任何一种处罚都是关云天无法接受的!凭什么呀昌达地产第一个项目确实未能按时开工,但事出有因,合同上明文规定,“遇到不可抗拒因素”除外,那样一场寒流来袭,难道还不是“不可抗拒因素”

    “两位领导,你们的处罚依据是昌达集团的项目未能按时开工,这我承认。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昌达集团跟政府的合同上还有一条,那就是‘遇到不可抗拒因素’除外,连你们都记得去年入冬前的那场寒流,而且有气象资料为证,所以,这样的处罚,昌达地产不能接受!”摸清了两位的意图,关云天反倒坦然。

    “我们奉命执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跟我们讲这些毫无用处。”对方的蛮横劲头也上来了。

    一听这话,关云天气往上涌,但他还是尽量克制自己,“我本来想让两位给评评理,看来你们半句也听不进去,既然我说的话在你们看来毫无用处,那我得找个能听我说话的地方,先评评理再说,至于这处罚通知,我先还给你们。”关云天这番话,语气平和,但掷地有声。

    两位执法者相互交换了眼色,心里不免嘀咕:哟,这家伙看来并不是个软柿子!

    开什么玩笑堂堂昌达集团董事长,如果是个见到穿制服的就吓怼了的软蛋,他如何创建并领导两三万人的昌达集团怎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面对这两位所谓的执法人员,关云天作为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无论如何首先要以礼相待。

    但是,如果对方不知天高地厚,非要摆出一副自以为是,居高临下的架势,以关云天的性格,他绝不后退半步!

    关云天站起身来,把那张处罚通知放回两位执法人员面前。

    “你这什么意思难道不接受处罚”

    “我已经说过,你们听不进我的申诉,那我只能找个能听我说话的地方,听我把话说出来,如果没道理,该怎么处罚我认了。两位请便!”后面这句话,显然是逐客令。

    “姓关的,我们警告你,这样的行为是对执法人员的不尊重,你不能这样对待执法人员!”对方显然有点气急败坏。

    “你们难道不懂,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应该尊重别人!即使你是执法人员又如何我也奉劝一句,你们不用警告我,这些年来,什么阵势我没见过执法是以理服人,绝不是恐吓!”说完,关云天背着手,走到窗户跟前,不再搭理对方。

    “这......你等着瞧吧!”两人扔下这句话,愤愤地离开了。

    回到椅子上,关云天马上想到了应对之策,他抓起桌上的电话,跟昌达集团的常年法律顾问赵律师拨了过去,电话通了以后,关云天道:“赵律师,现在忙不忙”

    “关总你好!别管我忙不忙,有事你尽管吩咐。”

    关云天把刚才的事述说了一遍,“这事很让人意外。”

    “关总,根据你说的情况,我分析有人故意盯着昌达地产的项目,见你们没有开工,便去举报,一方面想给昌达地产找麻烦,另外,举报人跟联合执法组也许还有某种关系,想以这种方式逼退昌达地产公司,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你有什么打算”赵律师分析道。

    &n



第217章 狗眼看人低
    只用了两天,赵律师就将行政复议材料起草完毕,打印出来后,他亲自送到关云天办公室。

    “怎么样,那些人没再来找你吗”赵律师问道。

    “昌达地产公司在市里的两个地产项目,都是市里主管土地和财政税收那位何副市长的招商引资项目,这件事我没想麻烦他。就以那场寒流作为不可抗拒因素,咱们申请行政复议绝对可以赢得申诉,但我要让他知道这件事,结果他让我等一等,等他打听了有关情况再说。”关云天道。

    “他要是出面过问,我估计事情就过去了。”

    “那可不一定,真要是像你分析的那样,举报者惦记着那两宗土地,对方一定来者不善,说不定也有一定的背景。”

    “嗯,那就看谁的背景深厚。如果暂时没有事,我就回去了。”

    “咱们静观其变,有事我再找你。”

    又过去了一天,关云天接到何副市长的电话,开口便问了一句同样的话,“他们没再去找你吧”

    “迄今为止,没人来找我。”关云天道。

    “放心吧,他们不会去了。”

    “哦,你跟他们交涉好了”

    “哼,就算是吧。你们分析的很对,确实有人惦记那两宗土地,见你们是来自小地方的开发商,他们确实想让昌达地产公司在市里做不下去。”

    “哟嗬,狗眼看人低,瞧不起人呀!不就一个地级市吗昌达地产公司的志向绝不仅仅是一个华源市,等着瞧吧。领导,你跟稽查办公室沟通好了”

    “跟你说的一样,他们跟我一个劲儿地强调有人举报,我知道对方有人在背后撑腰,但我扔下两句话,第一,这是我的招商引资项目,第二,昌达地产准备申请行政复议,让他们看着办。”

    “结果怎么样”

    “结果,联合执法办公室主任刚才跟我回了个电话,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怪不得这几天没有动静,我这边把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诉材料也都准备好了。”关云天道。

    “算啦,事情已经过去,就别再提了。不过哪天你来市里一趟,我把有关人员约出来,大家在一起认识一下,毕竟昌达地产要在市里做项目,跟这些人见个面,也让他们知道昌达地产的实力和背景,以后的事就好说了。”

    关云天嘴上这样说,实际上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以关云天的处世之道,一个每天行走在商道上的人,他岂能不知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使赢得了行政复议的申诉,跟那些人结下仇恨,对昌达地产下一步在市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有百害而无一利!

    关云天可不是那种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的头脑简单之人。当然,要不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关系,他根本不会把那些人放在眼里!这些年的经历和关云天的文化素养,早已让他学会了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收放自如,火候的把握,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般人可比。

    转眼到了农历二月初,外地施工人员已经全部返回单位,因为已经拖延了一个冬天,关云天吩咐常务副总老薛,赶快安排昌达地产在市里的第一个地产项目开工建设。

    经过一个冬天的筹备,财务总监老丁负责的上市准备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结果,他跟关云天汇报,想让董事长召集一次全体股东会议,目的是把准备的情况跟大家交个底,如果得到股东们的一致同意,下一步就要向监管部门提出上市申请了。

    这次股东会议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那就是全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职工股如何分配这一点至关重要,老丁和各位外聘专家无权决定,只能在股东会上讨论。

    听完老丁等人的汇报后,大家感觉筹备工作非常专业,董事会中这些对上市知识知之不多的外行,几乎提不出什么意见或建议,关云天主持会议,见此情形,他说道:“如果对筹备工作没有意见,那就讨论百分之十五的职工股,该如何分配才能体现出它的作用”

    关云天的意思,职工股不是将这些股份平均分配给两万多职工,而是要让它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用说,这个作用当然是激励机制。

    “我提两点建议,第一,将百分之十五的职工股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配给有贡献的管理人员,另一部分作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让职工出钱购买,丁总他们不是已经大致确定了发行价吗职工内部购买原始股,价格可稍微低一点。”叶佳怡道。

    “为什么要拿出一部分原始股在内部低价出售请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关云天道。

    “一部分分配给中低层管理人员,目的是为了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另一部分让普通职工低价购买,让他们握有一定数量的原始股,为的是体现员工持股的普遍性。”叶佳怡解释道。

    “嗯,这个建议考虑很周到,虽然昌达集团是民营企业,但上市要求中有这么一条,需要体现出一定的群众性。”老丁道。

    &nbs



第218章 企业的人文关怀
    家在外地的几位高管,对职工住房问题不是很关心,原本活跃的会议室气氛,在关云天提出这个问题后,突然冷清下来。

    林楠是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她也属于高管行列,虽然她家不缺住房,但她认为昌达集团关心职工的住房问题,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以昌达集团的名气和地位,关云天提出这个问题是值得肯定的。

    “房价方面,我认为比团购价稍微低一点,职工们就会很满足了,优惠幅度过大,一方面是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另一方面,毕竟不可能所有职工都要去城里生活,房价优惠幅度过大,对那些不在城里买房的职工是不公平的。”林楠打破沉默。

    “大家觉得呢说说你们的看法。”

    老丁是财务总监,他从财务成本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赞同林主任的看法,昌达集团两三万职工,如果优惠幅度过大,买房人就会很多,这对昌达地产公司会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

    “是啊,如果一套房子优惠十万八万,即使自己不购买,把名额让给亲戚朋友,还能得到感谢呢。”老徐和老薛同时说道。

    “哼,每套房子真要优惠个十万八万,我觉得几乎所有职工都不会落下,即使自家不要,又没有亲戚朋友可送,他可以转手倒卖给社会上的购房者,就算不挣十万八万,挣个三五万,也很容易出手。”沈悦虹是销售总监,她知道有些业务员都在千方百计寻找这样的赚钱机会。

    “那就是说,既要给职工购房一定的优惠,又要避免让利过大,以免出现利益转移。大家认为让利幅度多大比较合适呢”关云天道。

    “林主任建议比八达公司团购稍微优惠一点,我觉得也差不多,这既能体现集团公司的诚意,又能抑制那种倒卖转手的企图。”老丁道。

    “你这‘一点’具体是多少百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五是否需要做个核算”关云天两手一摊,看着大家。

    “用不着核算。当时给八达公司的团购价,我记得房价实际上打的是九折,要是本公司职工购房,我认为八七或八八折也就差不多了。”沈悦虹对这件事很有发言权。

    “八七、八八折,大家认为合适吗我觉得差不多,要不就打八八折。”关云天道。

    只要尽量避免利益转移,来自外地的几位高管不会关心房价具体打几折,既然关云天觉得差不多,高管们就不会再有其他意见。事情定下来后,关云天让集团公司办公室通知各家分公司,从车间班组到机关科室开始统计,尽快把数据报上来。

    过了两天,各分公司的统计结果就汇总到集团公司办公室,林楠把情况迅速向关云天作了汇报。“哟,五千多人报名,这结果有点出乎预料!”关云天感到有点惊讶。

    “据说还有部分职工没拿定主意,需要跟家里商量,我估计报名人数还会有所增加。”
1...7374757677...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