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噗。
“……您大人大量,我胡说八道。”
两人也就聊了几句话的功夫,主持人就开始介绍颁奖人了,颁奖人还是相当重量级的,省里负责宣传的,部里头管文化的,地主长安市的头头脑脑,都是大领导。
文华奖的奖……牌?奖座?奖杯?不,都不是,文华奖是一个荣誉牌匾,就是那种长方形的,金属的,经常被钉在墙上,什么十大,什么最佳,什么荣誉,特别有分量,季铭都得抱着,一只手拎不住。
上头写了优秀表演奖,季铭,《末代皇帝》的字样,下面是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六届文华奖评奖委员会的字样,落款盖章,根正苗红,完全适合挂在老艺术家季铭同志,北欧极简风格装修的书房里面,跟白玉兰、梅花奖的大红天鹅绒面的荣誉证书相依相伴,交相辉映。
光荣!
颁完奖,每个人都有一点发言时间,主持人一个一个地递话筒。
这个时候,就要从季铭提前准备好的一本受奖辞里头找一些适合的,有没有被其他人说过的话出来了:
“感谢组委会对我的肯定!感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感谢京城人民艺术剧院和任鸣院长,以及《末代皇帝》台前幕后所有的同仁给我的机会和帮助,感谢社会各界,观众们对我,对青年戏剧演员的包容和鼓励。这份荣誉,将会鼓舞我们踏踏实实扎根舞台,用心做戏,做出好戏,不断地奉献出好的作品,为社会文化事业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谢谢大家。”
庄重而不失亲切。
端正却不显死板。
大大方方,稳稳当当,一段套词说下来,愣是让很多人对这位最年轻的获奖人有了很深的印象毕竟,很多“艺术家”级别的,平时躬耕舞台,并没有太多机会在这种场合说话,略显拘谨,或者过分激动。而很多流行歌手,又对这样严肃的场面水土不服,往往就是保险为上。季铭这样,左右逢源的,其实不多。
雷珈站在他边儿上,看他带着自信温和的笑容,不疾不徐地说着感言,说到任鸣和《末代皇帝》剧组的时候,还能把握节奏看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略作等待,于是观众们顺理成章也为他们送上掌声……之后才继续发表感言。
以她的成就,都难免生出一丝丝的“我是配角,他才是主角”的念头。
……
“季铭夺文华表演奖,国内话剧奖项大满贯。”
“通关!继先后拿下白玉兰、梅花奖之后,季铭今晚再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肯定。”
“一骑绝尘!国际影帝、话剧奖项大满贯,季铭成流行明星第一人。”
文华奖的获得,彻底点燃了从白玉兰奖开始的,到意大利大卫奖,到梅花奖,到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再到现在的文华奖,这一连串荣誉带来的积累季铭从戛纳到蒙特利尔,以及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电影奖项,把大家的兴奋阈值提高了很多,所以哪怕之前拿到了若干重磅奖项,媒体也都例行报导,营销号例行吹水,粉丝例行发喜报……但总觉得还差一点什么。
差什么呢?
去季铭的履历上看一看,奖项、票房,电影、话剧,流行、官方,表演、舞蹈、声乐……还能差什么呢?一个21岁的明星,难道还能对他有再多的要求和想象么?
“大家的等待似乎并没有一个确凿的标准,拿一个传统的三金影帝?甚至等到他拿到欧洲三大的影帝?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昨晚的文华奖,就补上了那一点,彻底激发出现象级的,覆盖广泛,远超娱乐圈本身的讨论。
其实本就没有人能够说出‘差一点’差的具体是什么,是一根导火索,一根最后的稻草,它可以是文华奖,也可以是金鸡影帝、戛纳影帝,或者是别的什么,当它来了,胃口被填满了,大家就知道,哦,够了,我们要为他欢呼,或者说,为他加冕了。”
《界面》
“中国戏剧,甚至是文艺界,似乎还未有出现过季铭这样的案例。他在全网社交媒体拥有近1.4亿人次的追随者他不愿意称他们都是粉丝,因为那些也可能只是‘想要看看你有没有乐子’的旁观者。
毫无疑问,他是目前国内流量最巨大的明星之一,尽管从最开始他的团队就有意识引导粉丝理智地保持和季铭的距离,但他们可能会发现这一点越来越难以做到。随着季铭的影响力从网上走到网下,组织严密的粉丝团的控制力大为削弱,而社交媒体信息的易获得性,也让很多不愿意受到约束的年轻粉丝,能够自行决定如何追星ta们中的一部分,被称作私生饭,这个词来自棒国,欧美有时候叫他们stalker,也就是跟踪者。
如果到此为止,季铭也许只是将‘流量明星’实红的概念推至登峰造极的代表人物,但显然一切并没有到此止步。
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季铭从参演《雷雨》到现在,这短短三年的时间吧……国家话剧院……《我不是药神》……白玉兰奖……《末代皇帝》……戛纳……蒙特利尔……《遇仙降》……《流浪地球》……梅花……文华奖,他用三年时间取得了其他同行们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成就,将自己的头衔悄悄地从‘青年演员’变成了‘青年表演艺术家’。
季铭从话剧出发的演艺历程,一度成为娱乐圈观察者的一个全新视角,他们探讨到底是季铭足够强才能够成为话剧届宠儿,还是因为他进入了话剧界,才会被认为实力够强毕竟实力派这个概念,没有一个量化标准。但随着季铭不断地突破,这红火一时的观察变成了鸡肋,季铭的经历无法复制,因为他是季铭,所以一切顺理成章,换一个人,全都会不一样,那么这样的研究就缺乏普世意义了。
昨晚他拿下了文华奖,这一在官方层面的戏剧最高奖,实现了话剧奖项的大满贯,这个难度不比周汛的包揽三金更简单现在观察家们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课题了,现象级的电影作品或许不罕见,《战狼2》,以及季铭的两部大作都堪列入其中,但现象级的明星,却并不多见,上一个,或许是媒体造星时代的开启者李宇萶。
那么季铭的身上,又带着什么样的时代标志呢……”
《界面》的文章,只是所有这些讨论中的一篇,在季铭的作品接连成为现象级爆款之后,他本人也终于成为现象级的人物。从这一刻起,在若干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不再被其他流量的粉丝视作自己哥哥姐姐的潜在对手,也不太可能再度出现张教授那样的,将他的成功视作传统流量明星的成功。
他代表着什么?
现象的背后又有什么社会学价值?
“给我烧三炷香吧,保佑你们一年平平安安。”季铭放下这些稿子,笑着看向周西宴,杨如意这些团队核心:“……嗯,转发一下我也行。”
杨如意没忍住笑,不过笑过之后,也难免要语带感慨,外面吹的再大,也不可能让别人对你予取予求,该去谈的还是要谈,该去争的还是要争,只是会带来一点不确定性。
一切都是未知的。
“市场化之前不谈,从90年代开始,金童玉女,天王天后,摇滚民谣得等,那是小众人群的潮流追逐……到选秀时代,其实是全民追星的开始,再到社交媒体时代,全民追星则成为了一种显学,各种流派、体系,营运模式……都开始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周西宴这位资深经纪人,仿佛一个学究一样:“其实我并没有认为当前这个时期已经要过去了,可是你的出现,或者说你一个人,连蹦带跳地跑到了最前面,很难说你现在处于的状态是怎么样一个定义。不过这也不是我们的工作,传播媒体学、社会学……总之是那些专家教授们要做的事儿。对你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你真的要成为‘老师’级的人物了,再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年龄觉得叫不出口这两个字。”
“……老板会不会压力很大?”张琛突然问了一句。
第0408章 毕业音乐会
大家都看向张琛,他眼皮一跳。
“我就是觉得高处不胜寒啊,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大家都觉得你应该要怎么怎么成功,但是实际上却更愿意看到你掉下来毁掉一个标志性人物,不是很过瘾么?这种时候,要么急流勇退,要么容忍自己渐渐回归平凡,像张国师那样的可能他们自己觉得还是在做自己的事情,但外人就会觉得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盛极而衰?”林冉总结了一下。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啊。
周西宴想了很久,才苦笑了两句:“现在看来你转换跑道,还是挺明智的?毕竟音乐剧这一行在国内,还处于拓荒期。你要进去了,弄个什么,历史定位还是可以的。”
哈哈。
季铭才21岁,都要开始考虑去新地图找历史评价了。
“杨姐都说了,日子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总不能因为别人吹了你一顿,然后你就手忙脚乱了吧?”季铭给热血上头的小伙伴儿们泼了一瓢冷水:“很多时候,他们的讨论跟我已经没有太多的关系了,而我这个具象人物,被提炼出了抽象的话题,然后我就可以三鞠躬谢幕了。我要是把这个背在身上,那就真是完蛋了。”
周西宴挺忍不住的:“你就真一点儿不放在心上?”
“那怎么可能?老子都想要开微博跟他们一块讨论呐!!感觉有好多论文素材被错过了!还有好多人明显讲错了都,说我什么走上层路线……我压根也没有认识几个上层人物啊,我感觉我的努力被忽视了很多,话题一大,我就显小,其实我不小的。”
“……”
好嘛,至少季铭还是那个季铭,骚气十足,三里之外都闻得见。
“说起来,要是上头没人说话,一气儿把梅花奖和文华奖都拿了,也不是特别可能啊,真的没有?”
“那跟我就没关系了,我又没接触过,还有”季铭看向这帮人:“不要当着当事人的面,谈当事人的八卦,还要问当事人是不是真的,很过分。”
一群人挤眉弄眼,他们也会好奇的呀。
“行了,别杵在这儿一脸凝重地摸鱼了,感觉好像我不知道你们在摸鱼一样,赶紧该干嘛干嘛去。”季铭挥挥手:“杨姐,文化广场的张洁稍后会过来,你代我招待一下,晚上我请她吃饭。”
“那我去跟《gq》了,《vogue》那边,本部的戴总监在处理,让小李接一下,跟我汇报。”唐凡简报一下自己的工作,赶紧忙去了,是真的忙。
“我?”林冉晃了晃自己的手机微信界面:“我进来的时候是满格的电,现在只剩下18%了,我一下都没碰它,全是消息进来消耗掉的,唉。我还得一个一个去处理。”
周西宴和杨如意也没跑,能找到她们俩的,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了,都得回应。
“久违了啊,自从季铭被封为‘娱乐圈大和尚’之后,这种轰炸式的消息,就没怎么见过了。”娱乐圈大和尚不是个正式封号,就是私下里,说他绝情寡欲,不爱钱又不要曝光度,约访嘛约不到,拍照嘛拍不到,捧着钱来找他代言,三挑五捡还要观察好长一段时间,看你品牌有没有黑点,如何应对舆情,大陆地区之外的品牌,更是慎之又慎,宁缺毋害。
跟李宁的合作渐入佳境,ming品牌的销量一直在快速增长,日光之舞后,也出了一款休闲鞋,一款篮球鞋,反响都不错。目前李宁方面正在考虑独立ming的电商渠道,开天猫旗舰店之类的。
菲拉格慕则已然彻底把季铭当做全球代言人了,尤其是欧亚国家,他的物料贴满了菲家的门店。
从这俩代言就看得出来,季铭是喜欢走深,而不是摊大饼的。
对自己的深度缺乏信心的品牌,或者不愿意在代言人上有太多不确定性的品牌,就不会那么热衷地联系季铭了但现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品牌,比如万国表、爱彼这几家钟表品牌,就格外活跃。
“忙吧,有的忙总比闲着好。”
季铭很赞同,给杨如意竖了大拇指。
杨如意一言难尽地看着他的大拇指:“所以我们忙去了,你就去看女朋友拉小提琴?”
噗。
……
初晴的毕业音乐会在央音教学楼演奏厅举行。
地方不是特别大,但人很多,而且没有什么遮挡,季铭从前门进来的时候,众目睽睽其实除非他不来,不然肯定会有这个状况的。当初杨教授的音乐会,仅仅有初晴参与一段,季铭都被拍到了后脑勺,更别说,现在是初晴的毕业演奏会了。
有心理准备,所以笑容也比较自然。
“大明星就是不一样。”
跟他一起进来的,有央音教授,在沪上艾萨克·斯特恩大赛上结识的徐惟聆女士,当然,还有初晴的恩师吕大师亲至,还有一些央音的领导尹宁跟赵成光他们先进来一步,现在坐在那儿看着大家给自己儿子鼓掌,因为他来看自己儿媳妇毕业演奏。
尹宁忍不住笑,季铭大将之风地混在一帮中老年群体里,还挺和谐的。
“哎呀你看看,得系主任陪着来了,这也就是在我们央音,换一个差一点的,院长都得亲自出马。”赵成光跟尹宁说笑:“你这个准婆婆有什么感想啊?”
不知道是听到了还是怎么地,坐前头的一个小姑娘回头看了一眼,尹宁温柔地笑了笑,她也笑了一下又转过去了。
赵成光一脸深入敌后的表情。
季铭是一身便装过来的,短袖牛仔裤棒球帽,跟大家招招手,示意台上才是今天的主角,就落座第一排了。
后头一直窸窸窣窣的,到初晴正式开始,系主任貌似往后面看了看于是万籁俱寂。
怕老师这事儿,大概得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共识。
“曲目你知道?”徐惟聆问季铭。
季铭一脸您是不是在搞笑,您是评审老师哎,问我但老婆在人家手上,还是得乖乖配合:“上半场是门德尔松的那支协奏曲,下半场是几支小品,德彪西的《月光》,巴奇尼的《小精灵回旋曲》……”
“倒是挺齐全的,不拉《悲喜同源》么?”
这是初晴在斯特恩大赛夺冠的协奏曲曲目。
季铭摇摇头:“曲子是杨教授和吕老师选的,大概还是希望她拉一点更广泛的作品吧,毕竟毕业音乐会,考核一下整体能力,单一作品表现不是重点。”
徐惟聆了然。
……
尹宁前头那位小姑娘,其实并没有听到什么准婆婆,只是旁边的同学,跟她说后面有个姐姐特别有气质,跟赵教授认识的。她就找机会转头看了一眼果然很温柔很有气质。
因为没有发现,所以现在讨论起人家儿子来,也是没有任何负担的,尹宁就凝神偷听。
“季铭跟徐教授好像很熟悉啊。”
“哎,他们那个层次的人,兜兜转转都认识,不奇怪。”
“季铭真的好帅,听说他钢琴弹得特别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别犯花痴了好不好,人家俩人都才貌双全的,不是咱们一般人,怎么着?你还想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女孩同学明显比较现实啊:“能有机会,偷偷摸摸地那啥一次,就已经很不错了好么。”
“噫我就不信,到时候你不会借机上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