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说到这里,他笑了半天,大家反应过来也一起笑,把爱丽丝导演笑晕了,还是在翻译的帮助下,才明白这个梗。

    她耸耸肩膀,无奈一笑。

    “……就是够了,有这么一种经历,够了,满足了,释然了。不同的创作心理吧,我觉得每一个作品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在那个时间,和那么一群人一起工作,诞生出来的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我自己看来,音乐剧和电影的不同,是太理所当然了,它们都非常好。”

    “大家不要剧透哦。”文宴加了一句。

    她说的是最后那一句话,在网上关于《默》的结局讨论很多,但是剧透极少,极其少,可能剧透门槛太低又太高——太低在于,就一句话的事儿,“家属确定放弃治疗是么?那签字吧”。而太高则在于,你要体会这句话的残酷,必须在看完电影之后才行,你得在看了杨鸣跳出那支惊世《寂静湖》之后,立马听到这句话,才能恍如晴天霹雳,给你心脏劈出一道缝来,久久难以自持。

    电影和舞台剧不一样,《寂静湖》在舞台上是有观看角度的,而在电影里,不同角度、距离、后期,尤其包括许多细微的表情、局部动作,都一览无余,那种视觉上的震撼,层层累积出来的牛哔感,非常惊人。

    和最后那句台词以及背后的无限想象之间,形成的落差和对比,也同样无与伦比。

    观众们都能感受到,所以这种太低又太高的剧透门槛,直接导致绝大部分人不剧透——而是一个劲儿强调牛哔。

    “去看了《默》,整个片子都非常好,不枯燥。但真正让我连续卧槽三声的还是最后的处理,越想越卧槽,灯都亮了,坐在那儿愣是继续卧槽了一个!!真是……卧槽!!”

    “季铭还是牛哔,电影美的不得了,各种美,镜头很美,光线很美,舞蹈很美,人也很美,情感很美——但最后一秒钟演完,所有这些美都成了尖刀,化了骷髅,让你眼泪唰一下就来了。”

    “啊啊啊,看完几个小时了,还是没法平息啊,后劲太足了,躺在床上,想起杨鸣来,越想越想哭,闭上眼就是最后那个他望着上面镜头和最后的台词,唉,明天找闺蜜再去看一遍,不能光我一个人难受。”

    “虽然看完之后不是特别轻松,但有一种满足感,就想很饿很饿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硬的馒头给你,你吃起来也不一定能够说好吃,但吃下去,幸福感和饱足感还是会有,而且越来越绵长。”

    “果然还是艺术片,不想让人轻轻松松地看完,不过,牛哔。”

    “本年度最值回票价的一次观影,比《流浪地球》满足,我果然还是适合这一类片子。”

    “有季铭在,真是我们这些文艺片爱好者的福音啊,感恩。”

    这种局面,很有意思,媒体和看过电影的,都在说最后牛哔,可是又不说怎么个牛哔法,搞得大家都很心痒,虽然不少人不愿意被虐心,但有男朋友女朋友的,一起去看,然后互相疼惜一下,也是很不错的嘛。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10点半了,到这个时候,票房数字都差不多定了,剩下的寥寥无几。虽然周六晚上,大概是一周票房最高的一天,可是数量已经不多。

    “8亿了。”

    “今天3个亿?”季铭问了一声。

    张琛点点头:“10点18分的时候,单日破的3亿,今天的排片已经到了44了,黄金场更高,51%,一半多。票房占比79%,主要《误杀》有五千万出头的票房。明年的预排片就有45%,啧。”

    说到最后,都忍不住咂舌。

    季铭现在也是完全看不懂这个趋势了,按照艺术片走势不好使,照理说,头两天已经把文艺片观众给过了一遍了,想一想当时《地球最后的夜晚》,搞得那么沸沸扬扬,也就骗来一个多亿,《默》头两天都已经五个亿了。第三天纵然是周六,也不应该更高的,能有2亿已经不得了,结果破了3亿——很多人估计要大跌眼镜了。

    完全按照商业片的轨迹来算,肯定也是不行的。

    所以,现在连季铭都没法预测了,混杂着他的号召力,电影的口碑,人群从众心理,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类社交打卡行为、限定情侣活动……票房会怎么走,再强的预测机构,都要无能为力。

    “一亿多欧元了?”

    “是的,今天刚过一亿欧元。”爱丽丝一直坐季铭的车,翻译给她实时翻译,但是一亿这个数字还是太惊人了,她连续求证了两次,第二次是季铭回复她的,用意大利语,准备地回复了她。

    爱丽丝张了张嘴:“上映三天就一亿欧元了?”

    “这是中国,除了美国,欧洲任何一个市场都没有这种规模。”季铭笑了笑。

    “即便是整个欧洲市场一起算,也很难有这样的成绩。”

    “哈哈,”季铭点点头:“其实是一样的,中国也很少有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部非商业片来说。上一部,是我的《遇见神灵降落之地》,你知道的,两亿欧元规模。”

    “你的每一部片子都有这样的成绩么?”

    “到目前来说,一亿欧元票房是最低的了,”季铭煞有介事地想了想:“但不一定,如果它继续收获票房,可能上次的两亿欧元才是最低的——我还有5亿欧元的、7亿欧元的电影。”

    爱丽丝明显想要骂脏话。

    何尝只有她想要骂脏话呢,想要骂的人太多了,什么玩意啊,这票房,刷的吧?人家都在卡9的时候随便刷几个幽灵厅,你倒好,从头开始刷。

    周六结束,总票房8亿——大家惊呼十亿在望。

    周日结束,10.5亿——首周四天正式破10亿,大众预测已经完全放到20亿以上。从新片来看,有一战之力的很少很少,冯小炮的《只有芸知道》,估计不是对手,星战在国内一直不算强势,再往下就是月底的《宠爱》了,今年三大气运王者,吴金、徐铮和季铭。徐铮还是有战力的,但是那会儿《默》已经进入第四周了,完全不是一个档期。

    等于是它整个生命周期,没有一合之敌。

    果不其然,进入第二周,虽然周一票房大跳水,但依然维持了单日破亿水准,周二还略有逆跌……到周四傍晚,《遇仙降》15.5亿的纪录被轻松随意地破掉——电影遇仙降的官微特地发博祝贺。

    “继续冲哦,小黑狗。”

    配了一张图,小黑狗在跑道上飞奔,路边竖着一块牌子——15.5亿。

    国内影迷最近喜欢为电影和角色取昵称,《流浪地球》就是小破球,《哪吒》就是吒儿、藕饼,到了《默》,就成了小黑狗——当然是拆开“默”字,变成黑犬,再变成黑狗,加个小子,以示可爱。

    满屏都是小黑狗,真是诡异。

    15.5亿,完全不是《默》停下来的理由,进入到周五,新的一个周末区间——四部新片上市。

    《叶问》完结篇,冯小炮新作《只有芸知道》,《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以及喜剧独苗,麻花出品,任素溪领衔主演的《半个喜剧》。

    上映进入第9天的《默》,依旧以24%的排片雄居第一,战力无双。《叶问》屈居第二,19%,老片《误杀》第三,下面才是冯小炮,星战、任素溪。

    这一天的票房万众瞩目。

    如果《默》依然保持战力,在新片围剿之下,破亿,乃至更高,就说明它的票房想象力,将再度超越大家的意料。假如不敌,那么20亿的预测,就基本定了——虽然依旧惊人,但不至于惊世骇俗,毕竟大家已经接受。

    《默》其实比较幸运,如果是两年前,这样的局面,必然群起而攻,不黑都给你弄臭,但今天大家都比较谨小慎微,不太敢乱搞,包括冯小炮那么惹事生非的,现在也得夹起尾巴。

    其实,到了下午五点半,局势就已经很明朗了,因为晚上的预购票房入账,该出来的差距这会儿就出来了。

    《默》的票房证明了影院经理的丰富经验。

    它破7000万的时候,第二的《叶问》才将将破4000万——这4000万里,其实还有作为新片的预售成绩。

    直到这一天尘埃落定,《默》总票房17.3亿,单日1.4亿,第二的《叶问》仅有6300万,其余新片更是惨不忍睹。同为艺术片的冯小炮新作,单日甚至非常惊险地越过千万线,差点就不过千万。

    “《默》对整个大盘的统治力依然未见消散,”电影票房君凌晨发文:“系列强片《叶问》虽然老态龙钟,但是惨败至此,还是让人叹息,生不逢时啊。冯导的《芳华》曾经大获成功,但这部《只有芸知道》,观众却明显不买账。单日差点不到千万,也是创下了冯氏贺岁以来最低首日票房的纪录。除此之外,星战和《半个喜剧》也都未能突围。倒是已经上映一周多的《误杀》,凭借良好的口碑,保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单日3000万,位列第三位。

    《默》至此票房已经超过17亿,可以预见周六周日它的排片一定不降反升,两天收获三亿以上是大概率。这意味着第二周结束,《默》的票房就将超越20亿——仅仅比今年的现象级动画片《哪吒》慢两天。它最后究竟能走到什么程度,已经是个无法想象的问题,就像《遇仙降》之前,谁都想不到艺术片能达到15亿级别的票房,《默》之前,也无人能想到艺术片20亿,甚至30亿,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猝不及防,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测,无论再大胆的预测,都比不过现实。”

    当这种票房趋势成为一个媒体现象之后,反过来又反哺了电影的票房——大家都要看看,这么不可思议的电影,究竟有什么好看的。而已经看过的,也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眼光,必然二刷支持一波。

    季铭落地伦敦,休息一天之后,《默》第二周末的厮杀也结束了。

    21亿!

    周六再破2亿,周日1.7亿,将总票房提高到21亿之巨。

    以至于有一位京大教授发文惊呼,中国影迷的审美一夜之间改天换地了——当然,文章的最后,他自己也调侃“当然我深知,这一现象可能仅仅会出现在季铭的电影上,然而有一个季铭,难道不能有第二个?市场的天花板已经高不可及,留下来的空间是如此巨大,电影从业者们,还要继续低估我们观众的审美水准么?还要继续顽固地相信我们的观众,只会喜欢那些烂俗情节和肤浅的视觉效果么?《默》的成功证明了现在不是影视的寒冬,而是脱胎换骨的蜕变时刻,谁能够率先完成蜕变,谁就能掌握市场的密钥。”

    《哪吒》则继续被拿来对比,《哪吒》次周周六周日,均破3亿,远比《默》要惊人的多。

    但“《默》在同类作品里已经没有可以对比的对象,以至于不得不和《哪吒》这样的神片相比,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的肯定,而同样是11天,票房仅差4亿,也完全足够说明《默》的极端成功,它最终破30亿,乃至35亿,已经大概率事件。”

    醒来之后,季铭看到微信里杨如意发过来的21亿庆功海报——连《默》自己都认了小黑狗的名字,一只小黑狗爬山爬到21亿的海拔高度上,下面依次是20,19……

    笑了笑,换了一身练功服在里面,外面穿了件大毛衣,然后套上黑色羽绒服,背着自己的水杯和软底鞋——他要去莫瑞斯剧院进行英文版《默》的最后排练了。

    平安夜前夕,英文版的《默》将会在西区上演。




第0445章 久违的人渣
    中文版音乐剧《默》在国内的大获成功,以及超过两亿英镑的同名电影票房,给莫瑞斯剧院版班底,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尤其,建立在他们对作品品质的基本判断之上,这种鼓舞就显得触手可及。

    季铭经过中文版的首轮巡演,对于故事核心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娴熟了,所以尽管时隔差不多一个月,在他重新登台排练的时候,那些隐隐绰绰的质疑,几乎立刻随风逝去。

    “他身上带着无与伦比的神性。”

    “从故事结构来说,处于想象世界中的杨鸣,确实是他自己的神明——在心心念念中被创造出来,以不可置信的伟大才能,实现了本人的夙愿。评论家说电影版笼罩在一层奇妙的气氛中,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道理,神性也好,脱离现实也好,都是一种有别于现实经历的感受。”斯图尔特和凯兰·奈特莉轻声说道:“只是如此所说,这一次回来之后,他明显有了一些新的,更加深刻的想法,在表演技巧上也更加浑然一体,动静协调随心所欲,仿佛是舞台上的一只精灵,神奇、可爱、令人敬畏。”

    “你可千万别爱上他,我们有莫瑞斯和鲁迪就够了。”

    “……”斯图尔特翻了个白眼,但想要说些什么之前,却突然仿佛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其实谁又会不爱他呢?等到公演,我相信所有观众都会爱上他的。”

    “但愿。”

    公演之后,是否大家都会爱上季铭,季铭不知道,但公演之前,确实有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其实这声音来的太晚了,至少比季铭想象中晚得多。

    排练完之后,为了欢迎季铭回来,以及庆祝一下《默》在中国的成功,莫瑞斯请客。

    炸土豆、面包、意大利面、牛排、炸蘑菇、熏肉……以及他们叫来的两个披萨,当然,红茶、咖啡和快乐水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英国聚餐菜单。

    “啊,我迫不及待想要公演了。”饰演青年舞者小姑娘的演员,特别真心实意地满怀期待,因为她觉得自己排练的太好了,效果太棒了,不去演给大家看,简直可惜。

    季铭对这种情绪很熟悉,当初中文版的演员们也是这样的,那种笃定的自信,一定会给他们很多驱动,毕竟,每个人都幻想过无数次,一鸣惊人,一夕成名。

    “我看到宣传单已经做好了,哇哦,”季铭的一位替补演员海森,手舞足蹈的,刻意压低了声音:“威尼斯获奖影片《默》改编;中文改编版创造中国音乐剧票房奇迹;威尼斯影帝季铭、著名演员凯拉·奈特利领衔主演……啊,激动人心。”

    确实足够激动人心的,纵然西区每年做很多的音乐剧,但首先大部分都是小投资、试验性质的,《默》这样规格的新作品本来就不多,更不用说它还有英国人熟悉的凯拉·奈特利,以及英国人、欧洲人并不陌生的威尼斯影帝得主季铭……在年底的一众新作当中,《默》绝对是最受关注的新作之一——这也是为什么鲁迪会觉得莫瑞斯过于冒险的原因。

    他赌上的,远远不止钱和时间而已。

    莫瑞斯剧院的声望是更为珍贵且稀少的东西。

    莫瑞斯最近压力很大,听着年轻人们的憧憬,也觉得舒服了不少。不过没等他开口,就听到旁边有难听的话传来——他都不用看,进来的时候,就看见店里另外一桌客人。

    领头的是一位舞台剧制作人和导演詹姆,在英国国内颇有一些知名度,而比他的知名度更高的,是他基本上不加掩饰的种族歧视态度——除了在公开场合大声喊出来,他几乎在任何场合都明目张胆。

    “西区不需要亚裔演员,我们的演员完全可以饰演亚洲的故事,难道《狮子王》需要找一只真狮子来演么?《猫》呢?那些指责的人,都是被政治正确搞昏头的蠢货。”

    “我们的舞台剧水准是世界上最高的,难道你要跟那些连舞台剧都看不懂的人交流么?”——这是他拒绝去亚洲进行文化交流时说的。

    “亚洲游客来西区看表演,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的表演是更高级的,是他们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么?结果你们还要去找一群亚裔来演,去所谓的适应游客们的文化需求——试问,他们如果只想要满足那些低级的文化需求,为什么要花很多钱飞来英国?难道他们国内的舞台剧制作人都死光了么?那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欧洲演员,欧洲价值观和欧洲文明,来诠释一个欧洲的故事,这样游客们才能不虚此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艺术。”
1...243244245246247...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