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军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冼青竹

    事不宜迟,朱允炆当即传召蒋瓛入宫详谈此事,毕竟计划越快执行越好。

    而黄子澄三人初听陛下传召锦衣卫指挥使,这也反应过来应当是朱允炆找的执行人物人选,便纷纷躬身离开,毕竟这计划本身还是有一些龌龊之意,他们三个在场不太好,交给陛下和蒋瓛私下交谈才最妥当。

    就这样,那边前脚刚刚从宫城迈出的蒋瓛,还没有来得及回到自己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里呢,就被朱允炆派遣过来的内侍给又叫回了宫中。

    这皇帝有命,蒋瓛自当遵从,虽然他心里现在已经不复当初的忠心耿耿,但最起码如今大明天子还是朱允炆,就算他心有旁人,也得看清楚当前的局势才行,更别说他心底里对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太强的自信。

    万一日后朱棣屈服了,他这里忙里忙外想着怎么扶持朱棣,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现在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和平时没什么区别,一切都只看后续事情的发展。

    “臣蒋瓛奉命觐见!”

    “爱卿快快起身。”朱允炆这事情紧急,面对蒋瓛的态度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着实是让蒋瓛都有些惊讶,颇有些不敬的抬头瞄了一眼头上的天子,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呢。

    什么时候朱允炆对他这么关照过,想来厌恶锦衣卫的朱允炆对蒋瓛的态度从来都是不咸不淡,虽然没有恶语相向语气不好,但从来都是十分生硬的状态

    可这会儿怎么突然这样,刚才不到一个时辰之前还那般态度,这短短时间里转变的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爱卿执掌锦衣卫可谓是劳苦功劳,而今朕正值心中为一事烦忧,还需要爱卿的助力啊……”

    随后朱允炆和声




第六百三十七章 处在冰点的叔侄关系
    应了差事,心中另有计较的蒋瓛告退出宫,准备赶紧将这件事落实办妥,也好顺手了了自己一桩难事。

    而朱允炆也是一副安心的模样,虽然他打心底里不待见锦衣卫,更别说是蒋瓛这个指挥使了,但光是对锦衣卫办事的效率和能力而言,朱允炆可没有半点轻视的意思,甚至还颇为倚重。

    要不是这天然恶相的问题,就冲着朱允炆的脾性,蒋瓛没准还真的能将锦衣卫发扬光大,甚至可以比拟当时自己师傅毛骧最鼎盛的时候。

    可问题就出在这相性之上,好似天生朱允炆这个饱受儒家熏陶的皇帝根本就和手段很辣做事只求结果不计较过程的锦衣卫玩不到一起去,自然也就白白浪费了这么大的一块助力,还得是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能恍惚的想起用到锦衣卫。

    还真是有事唤你,当锦衣卫还是皇权直属的衙门,无事的时候就完全视而不见,除非蒋瓛是有什么要事奏报进宫,不然根本就得不到朱允炆的召见机会。

    也正是因为此情,才使得蒋瓛原本打算一展抱负的忠心越发的被磨灭消除,乃至如今都已经出现了二心,想着怎样才能避免锦衣卫的末日到来。

    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朱允炆掌权固定,那么将来就算锦衣卫不被彻底裁撤掉,那也会慢慢的被抽离削减,直至完全没有用处,干脆变成一个空壳子衙门,那和被裁撤了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直接了当的更爽利一些。

    蒋瓛也正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才想着要暗中做一些动作,尽可能的影响到他所认为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关系。

    不是他想要天下大乱,而是蒋瓛一心都扑在了锦衣卫上面,甚至可以身死牺牲为了锦衣卫,那想出这样在外人看来近乎于疯狂的决定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如今正是有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可以说是朱允炆亲手将蒋瓛梦寐以求的事情交给了锦衣卫去处理,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美事。

    而且,正因为是锦衣卫负责这件事,蒋瓛才更能在这里面做一些手脚,让不该泄露的情况泄露出去,让本该严守的秘密悄悄地散布开来,更方便于刺激大明皇帝和天下各路藩王之间原本就不算牢靠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朱允炆登基这件事,金陵城内的百官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就算有也得看看城外那数十万的大军答不答应。

    而原本在朱允炆眼里是最大阻碍的各路藩王皇亲反倒很安静,就连朱棣也不过是因为朱允炆仓促登基匆匆处理先帝葬礼而有些恼怒,并非有什么发对他这个帝位的意思。

    当然了,这是朱棣在没有经历金陵城门外那一幕之前的情况,至于现在怎么样了,估计朱棣自己的内心也很复杂吧。

    一面是父皇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皇朝,另一面则是对自己暴露杀机且异常坚定的皇侄儿。

    朱棣想不通,为什么同为血亲皇族,按理说朱棣和朱允炆两人之间的血脉关系还算是近的,毕竟朱棣和朱标是一母同胞所出,最起码比后面那些么多亲王在血缘关系上来的更为亲近。

    可世事难料,就算如此亲近的血缘关系,朱允炆还是采纳了齐泰的计划,还是给朱棣经历了一次生死之间的交错。

    这也让朱棣彻底看清楚了自己那个坐在了龙椅上的皇侄儿,那看似温文尔雅其实心狠手辣不比任何人差的天子,到底是怎么看他这个四皇叔的。

    其实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朱棣就算再反应慢也该发现一点眉目了。

    这还是在他回到北平以后,和姚广孝一番深谈才彻底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为什么朱允炆如此针对自己,为什么没有多交集见面的叔侄两人关系居然如此的差,乃至朱棣都没有半点反对他登



第六百三十八章 开封城局(上)
    先不说在北平有些发愁的朱棣,他那里还没有认清自己的现状,还在脑中各种的犹豫不决,这一点就连姚广孝都帮不了他,只能靠朱棣自己坚定信念,而姚广孝也相信他并没有看错朱棣这个人……

    另一面,得了差事的蒋瓛着手派人去处理这件事,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自然就是接触周王朱橚的次子朱有爋。

    而蒋瓛所派出的人手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和他竞争过锦衣卫指挥使之位的另一人,金丹阳是也。

    原本金丹阳和蒋瓛就是继毛骧之后执掌锦衣卫的最佳两个人选。

    不过那时毛骧还有不少的话语权,尤其蒋瓛是自己的徒弟,所以这再给朱元璋的建议上难免有些偏颇,就算金丹阳他明确知道是朱元璋亲自安插的人手也没有改变。

    那这样的结果就是蒋瓛上位,朱元璋还是选择相信了自己毛骧的眼光,也没有强行将锦衣卫交给自己的人,反而打算用最合适的人选作为指挥使,毕竟不管是蒋瓛还是金丹阳,其实都是他手底下的忠犬无疑。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本来隐隐已经执掌锦衣卫半壁江山的金丹阳彻底没落,或者说一直都被蒋瓛压着一头,根本就难以翻身。

    不过金丹阳对此到是没有什么不满的表现,因为他本身就是朱元璋安排进的锦衣卫,他的任务就是听从朱元璋的命令行事。

    如今既然没有什么吩咐,那么锦衣卫指挥使的话就该金丹阳去遵守,这一点毫无疑问。

    就这样,金丹阳从关内调到了关外,又从关外调回了关内,来来去去反反复复,换了其他人可能都会心有怨气,但金丹阳依旧是面无表情的遵行每一次调令和任务,并没有半点违逆抗命的意思。

    渐渐地,蒋瓛也觉得对金丹阳可以放松一些警惕,毕竟在没有威胁的时候,放着这样一个能手去大材小用,这怎么说都有些奢侈过分了。

    要知道能和蒋瓛一争锦衣卫指挥使的人,又岂能是什么阿猫阿狗可以比较的,本身能够被朱元璋推到那个位置上去,便证明了他自身的能力足以担任这些职务,甚至包括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

    其实原本在朱元璋死后,蒋瓛是觉得可以将金丹阳重新启用上来,最起码也给一个锦衣卫同知的位子做一做,替自己分担一些事务难题。

    可谁知道经过蒋瓛的一番调查,居然发现这原本以为是死忠于先帝的金丹阳竟然不是那回事。

    或者说金丹阳有朱元璋的授命,忠于大明皇帝,不管皇帝是谁,只需对龙椅上面的那个人负责就行。

    那这么说来,就现在蒋瓛的立场和金丹阳便隐隐间已经处于对立的局面,如果放任其不管的话,那将来蒋瓛的一些计划很有可能便付诸东流甚至被人搅黄了。

    乃至继续留着金丹阳都很是不稳定,可以说是藏在锦衣卫制度里最大也最明显的危险份子。

    将来如果出现朱允炆裁撤锦衣卫的时候,说不定这里面金丹阳付出的功劳都要占上五六成的意思。

    要知道自大锦衣卫初建之时,金丹阳便已经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他现在被蒋瓛排挤,只是一个锦衣卫千户,那他知道的事情也绝对不少,尤其是锦衣卫内部的一些隐秘情报,不说是了若指掌也是不离十的地步。

    所以在朱允炆暗授计划的时候,蒋瓛脑子里第一反应的人选就是金丹阳了。

    交给他去执行,既能保证这个计划的实施不会出现差错,因为这是天子交代下来的任务,让金丹阳这个忠心耿耿之人去做定能竭尽全力。

    而且在蒋瓛这里看来,也完全方便与事后他所作出的另一些应对,或者说小动作更为恰当一些。



第六百三十九章 开封城局(中)
    一场风云正在开封城上的天空汇聚,由黄子澄建议,朱允炆首肯的一张大网正朝着周王府慢慢的罩来。

    而此时的周王朱橚还在刻苦研读医书,正打算广发名帖延请天下名医于自己的府中宴饮,共同商讨医道学问,也好开拓开拓自己的眼界。

    朱橚很清楚闭门造车根本不是增强医书的办法,就算自己再怎么研究也只有一个人的头脑,而不及天下人的才华。

    虽然医家秉承着法不外传,很多人敝帚自珍除了亲传弟子以外根本就得不到真正的手艺医术,可朱橚正是有着想要打破这方面的陋习,才打算在自己的王府宴请天下名医汇聚,更是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怎么也要商量出来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不然天下医者人人自珍那可不行。

    若有什么意外,万一这定好的医术没有来的及传承下去,那岂不就是愧对先师前辈,简直有违医道仁济天下的宗旨。

    朱橚身为皇族,这眼光自然是不缺,也相信凭着自己的地位能够极大的促成这件事。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他对醉心医术的小小私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医道发展更加完善,乃至能脱出百工行业独成一派才是最好的。

    不得不说,朱橚的想法着实有些胆大,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都差不多。

    千百年来能有他这般想法的,不是被归为疯子就是医道叛徒人人喊打,可现在朱橚占着皇亲贵族的身份,天潢贵胄亲王压阵,相比以往可没有哪个皇族能够如此大力的推崇医道学术。

    再说了,朱橚可不认为前人办不到的事情他这后人也办不到,所有的事都并非难事,正所谓事在人为,尚未做,便言弃,这可不是朱橚的个人风格。

    也正是因为他这段时间忙里忙外的准备宴请名单,四处派人去大明各地寻找真正的名医大家,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话更要去京城请一部分太医院的御医参与到此事当中。

    毕竟这太医院怎么说也是名义上天下医者中最厉害之人汇聚的地方,现在朱橚打算商议解决如此大事,焉能没有太医院的参与

    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朱橚一心醉于医道,王府内大小事务皆由属官署理,内院也有王妃管着,一般情况下还用不着他这个周王出面。

    但是在朱有爋,这位周王府嫡次子的问题上,向来是只有朱橚才能管得了这个纨绔子弟。

    甚至就连他的长兄朱有炖都没有办法管得了他,除了害朱橚意外,朱有爋简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嚣张到了极点,尤其是在这周王封国开封城内,那不是快成为,而是已经成为开封城一霸了。

    甚至很多开封的百姓对周王府是又敬又畏,时常出现很矛盾的情绪,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两面都在一起,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判断。

    而这敬自然是对周王朱橚,这醉心医道的王爷能够在医术上颇有造诣,自然少不得一颗宽仁之心。

    虽然不可能总是白龙鱼服,但却时常关照开封城中的百姓,可大明其他那些藩王倒是有很大的区别。

    比之什么枉顾百姓安危,多行不法之事,那周王朱橚所做的简直就是要多好有多好的行为。

    什么开设医馆增设药铺,虽然这花费上是城中大户解囊相助,但也得是朱橚拿出自己的名义才有人送钱不是吗,光凭这你一句话就想让那些大户人家平白无故的开设医馆,还将诊金顶的价位



第六百四十章 开封城局(下)
    因为自己继承不了亲王大位,因为自己长兄的过于耀眼,也是因为他从小便没有多少来自父王的关怀,还有朱有爋自己天生偏激的性格。

    这也就导致了无论是怎么样的惩戒,只要没有真正让朱有爋感到身心剧痛的程度,都只能起到反效果,转而让他在错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闯下了今日这般大祸。

    而周王朱橚空有一身医术,却只能医身而不能医心,更治不好自己儿子那已经坏到了极点的心。

    朱有爋仗着自己是周王府嫡子的身份,飞扬跋扈嚣张狂纵这都是最平常的事情,甚至想今时这般的人命官司其实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以前的事情朱有爋做的手脚干净,要知道行事作恶目中无人可不代表他没有脑子,对于杀人之后毁尸灭迹乃至抛清己身之罪责的很清楚,再加上这种事情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的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他身边聚集的又是一些三教九流中都上不得台面的人物,甚至还有一些亡命之徒,这些人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朱有爋的一举一动。

    不过话说回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朱有爋不是那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在身边聚集这么一群手下呢,还是他本性如此罢了。

    本来那一日和以往一样,朱有爋在开封城内闲逛,正巧因为日前他有闯下了祸事,将人家的酒楼给砸了个稀巴烂,惹得朱橚好一番说教,正是心情极差的时候。

    好巧不巧的又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惹了他心中不快,起因就是路边上一碗凉凉茶而已。

    一碗凉茶,撑死了不过是两文大钱,就算是再怎么美味香甜,也绝对不是什么富贵之物,纯粹就是百姓口渴之时的润喉之物罢了,对于从小锦衣玉食的朱有爋而言,那是完全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可那卖凉茶的少女却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叫卖的声音又格外的清脆悦耳,在街边上这些嘈杂的叫卖声里那绝对算得上是最好听的一个。

    这什么都怕比较,相对于那些小厮商贩粗着嗓子大声喊叫,这仿若邻家少女一般的声音简直是有如冬日里的一汪温泉让朱有爋好生享受了一下。

    那既然闻得此声,当要见得此人才是。

    习惯了嚣张做派的朱有爋推推搡搡的在人群中挤开了一条路,或者说是所有人都避起如蛇蝎还差不多,以朱有爋为中心,方圆十步之内根本就不敢有人走动,那纯粹就是因为他这些年在开封的做派而产生的恶劣影响。

    一般情况下,这时候知道内情的人应当是匆匆撤了自己的摊位赶紧离开才是,损失一些钱财倒还是小事,万一惹了这个恶少不满,再遭受一顿毒打可就完全犯不上了。

    要知道他这些个青皮手下那都是闲散汉子混混出身,下手没轻没重的,甚至还转往阴损的地方招呼,挨上他们一顿打,那可就是身体和钱财上的双重伤害,一笔巨额的汤药费就能让很多小户人家濒临破败的下场。
1...138139140141142...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