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宁芸娘仍是惴惴,陆言安只说自己累了,宁芸娘便抛开那些念头,只服侍着他睡了。
第二天早上请安后,陆言安便离开了,宁芸娘扑通一声跪在屋子中间,陆李氏皱眉道:“这是怎么了”
宁芸娘昨夜没睡好,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低着声音把宁巧娘的事情说了。
陆李氏大感意外道:“那知府夫人我是见过的,看着倒是大家夫人的模样,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宁芸娘泣道:“这事本不该劳烦母亲,只是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二娘不过刚及笄,便遭遇这事,还请母亲可怜一二。”说完便伏倒在地。
陆李氏道:“这事需得从长计议,说到底也是他们自家的事,宁府倒也罢了,若是你我插手,怕是会惹人非议,且事情到底如何,还没有定论,你先起来罢。”
宁芸娘又磕了个头方站起来。
已到了腊月中旬,各府正是开始忙乱的时候,收礼送礼人情来往,又要办置年货,还要安排人员值守,陆李氏并没有腾出时间打探宁巧娘的事,宁芸娘也乖巧的不问,陆言安倒是跟陆知安提了一句,陆知安只一句知道了便打发了他。
楚玉每天也是很忙,年后要休市七天,到初八才会开市,又正是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也是忙得不行,倒是早起买东西时依旧会绕着府衙后门走一圈。
很快就到了除夕,东西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贴了年红,换了桃符,笃笃笃,咕噜噜,刺啦啦,伴随着一阵阵的声音,楚玉开始了一个人的除夕夜。
除夕夜要守岁,灯火也要点通宵,楚玉吃好后就着灯光包了一些汤圆和饺子,然后拿了一本书开始看起来。这书楚玉已经买了有一段时间了,看起来非常晦涩,没有标点,且算是繁体字,好在她曾经特别喜欢看港片,大半的都认识。艰难的咀嚼了一会后,楚玉放弃了,用手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了起来,字是认识但是不会写。
等屋外传来一阵阵爆竹声,楚玉伸了个懒腰,添了些炭,打着呵欠上床睡了。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宁芸娘早早的准备好,和陆言安带着陆栩坐了马车去了刺史府。一众人从上午等到下午,从满怀期待到忐忑不安,眼见快到傍晚了,方有曹家女使来说二少奶奶生病了起不来床,二少爷跟她伉俪情深正照顾着,不便前来,准备了礼物前来赔罪。
宁老太太道:“既她病了,芸娘,也别嫌累着了,跑一趟吧,替老身送一些东西过去。”
宁芸娘正要答话,那女使却道:“正是年节上,各府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况且二少奶奶正病着,过了病气,倒是不美了。”
宁母也有些生气了,道:“我这做母亲的倒也不担心病气什么的,且也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了,或是因着挂念娘家方生病的,我走这一遭还能让她好一些。”
那人回道:“家中太太夫人都归宁了,一时倒也没主子招呼,不若等他们回来后我再禀了。”
不管怎么说,都被那女使软中带硬的顶了回来,众人再不满,想着年节上,只能按下,倒是心里却越发的不安了。
宁家人没见到宁巧娘,楚玉却见着了。
刚过了年,楚玉很闲,她没有什么亲戚要走,又没有手机电脑可以消遣,商铺基本上都关了门。只有在后院里除除草,松松土。要不就看那本难懂的书。如此几次后楚玉有些受不了了,穿上衣服围了披子(围巾)便出门走走。
刚出门就打了个哆嗦,一路上的爆竹碎屑,好在没有雨雪,热闹的爆竹声驱散了楚玉心头那一丝怅惘,小声的哼着歌,慢悠悠的走在青石板上。
府衙的內衙是家属住的,单独开了门,正对着大路,平日里还有一些生意担子,卖卖吃食和小玩意,今日倒是清静了,楚玉找了块石头坐下,从怀里拿出书,一手用木棍在地上划拉着,不一会又觉得枯燥了,手脚也冻得生疼,楚玉站起身跺跺脚,又呵呵手,准备回家了。
这时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从旁边的巷子里传来,楚玉好奇的停了脚步张望着,一个蓬头跣足的小个子先钻了出来,看衣着是个女性,后边十来个手拿扁担、木棍之类的仆人打扮的跟着追了出来,一棍打向那人的头,那人痛呼一声摔倒在地,后面的人对着一阵的拳打脚踢,楚玉见状要躲开,只听那女人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救命,救救我。”
楚玉一听,顿时转头仔细看向那人,有仆从恶狠狠的看过来怒骂道:“瞎了你的招子,再看给你挖了。”说罢示意旁边的把那人拖回了巷子,边走边骂咧咧的。
楚玉一屁.股坐在地上,心里震惊得无以复加,那鼻青脸肿狼狈万状的正是静心庵一别后没再见面的宁巧娘,曾经活泼开朗,性格豪迈,浑身娇骄二气的小姑娘面目全非,被人像破布一般的对待。
楚玉浑浑噩噩的回了家,把门关上,又抵了门,便滑坐在地上。因为她的怯弱旁观,让一个比囡囡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进了地狱。她恨恨的甩了自己一个巴掌,又强打起精神准备想办法。
宁巧娘她是一定要救的,可是她身无一物,便只能借用外力,而她认识的富贵人家,就只有陆言安,陆言安的哥哥官阶似乎不小,而陆言安上次的失踪多多少少也有不正常的地方,别的不说,起码城门守卫为了给陆大人面子,怎么也不会就这么不上心的把陆言安挡在城外,而陆言安也乖乖的就这么妥协了,不说出自己的身份,谁能让他如此忌惮
确认了曹家是敌非友后,楚玉又想着以什么样的理由说服陆知安,思来想去都没有,陆知安不会也没有理由为了宁巧娘直接对上曹知府,那么就必须要有利益的冲突,什么样的利益能让陆知安心动,然后出手
楚玉努力的回想着记忆中宋仁宗在位发生的事情,愤怒羞愧让她的脑子格外清醒,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在整个古代史来说,宋仁宗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是仔细学习了解这个帝王,一般是不会特意去记忆的,楚玉也只在历史书上粗略的瞟过,反倒是电视剧里出现的比较多。
楚玉埋头仔细的梳理着记忆中关于宋仁宗的历史。北宋三冗两积,臣强君弱,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无一子长成,最后皇位是传给了他的侄子;性格宽厚和善,所以谥号为“仁”;好像是有几个皇后来着反正第一个郭皇后是太后选的,不得他的喜爱,太后还在,郭氏应当也还活着。对了,“狸猫换太子!”宋仁宗现在并不知道他的亲生母亲不是刘太后而是李宸妃,但李宸妃现在是死是活她不知道,楚玉如果用这个消息跟陆知安讲条件,估计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杀她灭口!
思来想去,楚玉硬是没有想到任何的办法,可宁巧娘等不及了,她被带回去多半会被打得更惨,反正自己无牵无挂,或许死后还能穿越回去见到父母家人呢,楚玉咬牙,拼了!
等她醒神过来时,天已经黑透了,屋里炭火没点,有一丝的余温也随着时间散去了,楚玉冻得浑身僵硬,艰难的爬起来烧了炭,坐了好久才暖和起来,心里有事又伴着偶尔的爆竹声,睡得并不安稳。
正月初三,被称为赤狗日,是不能寻亲访友的,楚玉也管不了那么多,自我安慰说自己不是访友,待在陆府角门外磨蹭到辰时才做足了心理准备敲了门。
那门子正坐在门房里,里面烧了炭,暖呼呼的,听到敲门声愣了一下,今天怎么会有人上门又是一阵的敲门声,他便拖长了声音应了一声,依依不舍的离开门房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穿着黑色直领对襟的棉衣,脖子上围了同色的披子,头发束了起来扎了根木簪,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
“敲什么敲找谁啊你。”那门子把门开了一溜小缝,伸出半张脸不耐烦的问道。
楚玉道:“小女子楚玉,特来拜访陆少夫人,还请小哥帮忙传一声话。”
当初楚玉被传是陆言安外室,又有宁芸娘不时的提及这个名字,连陆老太太那都挂了名,那门子自是知道,忙道:“那劳烦小娘子稍等,我这便去禀了爷。”说罢关了门匆匆的向陆言安院子
陆府日常
陆李氏听到有个二八女子上门并不以为意,但知道那女子是找陆知安那是一喜,可是盼望已久的大儿媳来了接着又忧心起来,这……大过年的单身上男方家的门,家教上面怕是……又得知这人正是原先与陆言安传“绯闻”的,就有点迷糊了,到底怎么回事,最后又听人禀说楚玉与陆知安单独在书房呆了好长一段时间,又有陆知安亲口吩咐的“好生招待”简直都要气炸了,啊,怎么着,这是讹上他们家了当时就要去找楚玉好好“说道说道”,被李姨娘并几个嬷嬷劝了下来。
楚玉午饭是在陆言安的小院子吃的,小厨房出品,味道不错,吃完后几人在院中石桌旁坐着聊天,宁芸娘道:“这下可好,能有个人能陪着我了,总不用老是找不到你人。”
楚玉抚胸装模作样道:“天地良心,我天天的可就那几处地儿可去,哪里来的总啊~”
宁芸娘被她逗得咯咯笑,暂时忘记了一系烦心的事,陆栩被她抱在怀里,看着母亲笑了,也伸出两只小胖手在那里喜庆的拍着。
几人又逗乐了一会儿,宁芸娘忽然对陆言安道:“思文这是怎么了无精打采的样子,刚才也没吃多少,可是哪里不舒服”
陆言安毫无风度的趴在桌子上拖长着声音道:“没事。”他这辈子都没见到自家大哥那么难看的脸色,不敢问他出了什么事,回院子的路上问楚玉,也只说她惹了个大.麻烦,求了陆大人帮忙,让他心里犹如百爪挠心。
这可不像是没事的样子,宁芸娘心道,楚玉拿了茶掩嘴笑道:“他可能是担心你以后顾着我不管他了,心里醋了呗。”
宁芸娘似信非信,看陆言安没搭腔,便按下了怀疑。
楚玉放下茶盏道:“今日鲁莽,不知府上可有其他人,我能去拜见吗”
宁芸娘笑道:“今日初三,不得待客,晚间请安的时候我与婆母说一道,明日再去吧。”
楚玉点点头,不好意思的笑道:“实在是无理了。”哎,一入候门深似海啊,虽然不知道陆府有没有爵位,可这一溜的规矩,还是让她头大,只盼着这些事能早些了结了,她好回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去~
第二天一早,楚玉还在睡梦中,就有人来敲门道该去给老太太请安了,楚玉模模糊糊的看了一下滴漏,还没到卯时,这大户人家也不能睡懒觉啊。揉了揉眼睛一骨碌爬起来,快速的穿衣洗漱,跟在陆言安和宁芸娘身后去了老太太屋里。
楚玉等在屋外面偷摸着打了几个呵欠,等陆知安和陆言安请安走后,里头老太太发话要楚玉进去,楚玉整整衣服表情,跟在一位嬷嬷的身后进去了。
站定后,楚玉福身——她的福礼并不标准,还是昨天突击跟宁芸娘学的。陆李氏并不喜欢楚玉,总觉得这女子怪里怪气的,长得倒算周正,也没把情绪显在脸上,只问道:“可还住得习惯。”
楚玉又福身回道:“府上管事周到,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这还多谢了陆大人义薄云天。”接着就是一顿的彩虹夸,什么器宇轩昂、才高八斗、出类拔萃……把陆李氏弄得那叫一个皱眉,心想这楚玉跟老大也就相处了那么一会,能知道他那么多优点
楚玉一见老太太皱眉,暗道坏了,她忘了男女大防了,只能补救道:“这次遇到了难处,还是陆大人路见不平收留了我,才让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不至于受人欺负,陆大人真是我辈心中楷模人中君子……”
陆李氏问道:“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楚玉昨天已经跟陆知安对好口了,就把上次曹天成的事拉出来说了,陆家两兄弟都嫌这事腌臜并又想着楚玉的名声,并没有告诉家里人,正好这次拿来做了掩护。
宁芸娘听后也是气愤得拧着手绢道:“二娘自从进了知府家的门,连面都见不着,过年不让她归宁还说守在她身边,这就是他曹家的家规吗”
陆李氏也大感意外道:“还有这等的事这……堂堂衙内,居然敢当街虏人,未免也太胆大了!”
楚玉暗中掐了自己一把,疼倒是疼,就是没眼泪下来,只好用手帕捂住嘴做哽咽状:“望太太恕罪,楚玉实是没了其他的法子,又不愿被人欺辱,只得求了陆大人,陆大人急公好义,又看在二爷和二奶奶的份上让我暂避,我真是铭感五内不忘于怀。”
陆李氏忽然奇怪的看着楚玉,楚玉回想自己地言行,是不是做戏太过了,老太太问道:“我听你说话,是读过书的”
楚玉心底松了口气,面色不显道:“回太太,不过是识得几个字,算不得读书。”
“听着你这说话,倒也算出口成章了,可不是识得几个字啊。”老太太越发怀疑道。
楚玉心想这老太太怎么比自家太后还难忽悠啊,一边从怀里掏出书双手递出去道:“我只是闲着的时候偶尔会看点书,这书酸涩难懂,看了好久还没看完呢。”
旁边一个嬷嬷接了书奉给陆李氏,陆李氏翻开一看,书页有明显的褶皱,显然是经常翻看的,便合拢后让嬷嬷还给楚玉道:“你倒是个有上进心的。”
楚玉道:“也不是什么上进心,总想着,能多点本事它也
宁巧娘获救
上元节点灯,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只正月十五最热闹,日子正,又有官员派红封,府衙门口那条街被人围得水泄不通,都挣着抢着往前面挤,好在有驻州的厢军(常备杂役兵)维持秩序,并没有出什么大的乱子。护城河里放花灯,城外也有人点孔明灯,火树银花不夜城,又因为建筑大多都是土木结构,正是军巡辅(消防队)最大意不得的时候,可今日每家每户都会点灯,大火没有,小火不断,常常是人刚灭了火回来还没歇口气就又发现火灾了,有人嘟囔了一句:“怎么感觉今年火灾比往年多啊”就在这种情况下,有几只孔明灯不知怎么的就飘到了府衙后衙,碰到屋顶,把那一片建筑给烧起来了。上元节是妇人难得光明正大上街游玩的日子,府里只留了一众当值的人,那些人赶紧的拿了桶就要灭火,眼见火越烧越大,军巡辅并厢军马步军赶来了,可府衙前正在派红封,正是拥挤的时候,等绕了路,又顾着前衙是办公放公文的地方,是万万不能有损失的,直接先把前后衙给隔开,再去救火,一大片的房屋都被烧的只剩下灰了,好些人都被烧成了炭,其中就有知府嫡次子曹天成的新妇宁巧娘。
宁芸娘得获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她请好安后又让小厨房煮了些汤圆端上来,正与楚玉在说笑,就听到有人步伐匆匆的闯了进来,宁芸娘还没发怒,那人就噗通跪趴在地上道:“二奶奶,昨夜里府衙內衙走水,宁二娘子,没了!”
宁芸娘一愣,接着哆嗦着站起身指着那人问道:“你,你说谁,谁没了”
楚玉见状忙走到她身边担忧的扶着她,心里也蹦蹦直跳,宁巧娘是真没了还是被陆知安想办法弄出来了
那人头埋得更深道:“宁二娘子没了,这发丧的讣告都送来了。”
宁芸娘眼一翻,整个人都软倒了。楚玉忙扶着她,旁边丫鬟也上来搭着手,把人搀扶到床上去,又是掐人中,又是擦脸的把人弄醒了。
宁芸娘醒后不哭也不闹,就这么睁着眼睛,希翼的望着周围众人,众人都避开了,楚玉也垂着眼轻轻的点了一下头。顿时,宁芸娘整个脸色都灰暗下去了,只无力的摇摇手让众人下去,楚玉担忧的望着她,见她别过脸,也只好叮嘱了一声出门了。
楚玉刚把门关上,就听见里面传来一声压抑的哭声,连她也忍不住红了眼睛,转身对周围的人道:“你们先下去吧,我在这守着,先顾好小少爷,有什么等二爷回来了再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楚玉叹道:“罢了,知道你们忠心,去院子里吧,别扰了她。”说完便率先的走到院子的凳子上坐下。
楚玉闭着眼睛把脑袋放在桌子上,思绪纷乱也没个头绪。不一会儿就听到宁芸娘身边的大丫鬟的应和声,楚玉睁开眼,见那丫鬟匆匆走到她面前道:“二奶奶说让你进去,小娘子你看……”
楚玉点点头,伸直腰背站起来走了进去,宁芸娘半靠在床头,见楚玉进来后勉强的道:“虽说是劳烦你,可有些事我不吐不快,又不知道该跟谁说,思来想去,怕是只有你不会笑话我了。”
楚玉也不说话,直坐在床边的榻上,握着她的手轻轻在她手背上拍了拍。
宁芸娘沉默了一会儿道:“其实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她,明明我比她大,还得任何事情都得让着她,直到后来稍微懂事了,又有婆婆的教导,才稍微好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