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工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和光万物

    “林书记,幸会!幸会!”余庆阳也站起来打招呼。

    “哈哈,余总,你没有参加晚上的酒宴,我一猜你就在你姐这里!

    所以,我就不请自来了!”林书记大笑着点名余庆阳和张华的关系。

    “呵呵!酒店的饭菜再好,也不如我姐的饭菜吃着舒心!”

    “好啊!花生米,糟鱼,黄瓜拌猪头肉,清炒西蓝花,爆炒卷心菜,……你们这都是下酒的好菜啊!

    怪不得,你不愿意去参加酒宴!

    还是这样的菜吃着舒心,喝完酒,再来一碗小米粥,那才叫爽快!”林书记看着桌上的菜,笑着说道。

    “书记,我这手艺不行,您将就着吃点!”蒋丹拿着碗筷走过来,闻言笑道。

    “不错了!弟妹,一看以前就是不沾烟火的仙女,能为了我们张市长下厨房,张市长你可是好福气啊!”

    林书记气场很强,自从进屋,就一直掌控着房间里的节奏。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人不由自主的跟着他转。

    落座后,林书记主动拿起酒瓶给自己倒满酒。

    “余总,虽然我知道,你来济州是为了张市长!

    但我依然要感谢你!”林书记端起酒杯,很耿直的说道。

    这就是水平,可以讲官话套话,也可以直来直去,让你防不胜防。

    “因为,张市长的政绩,就是我的政绩,我们两个是一体的!

    我们两个人的政绩又和济州老百姓的利益是密不可分!

    我代表我自己,代表济州市老百姓敬余总一杯!”

    林书记的耿直,让余庆阳多少有些不习惯。

    “林书记客气了!我是为给华哥捧场没错,但是,我们也不是没有利益!

    我信奉一句话,只有双赢的合作才是长远的合作!”余庆阳举起酒杯笑着回应道。

    林书记喝酒很豪爽,三两三的酒杯,一口干了。

    喝完,接着又给自己满上。

    “余总说的好,双赢的合作才能长远!

    虽然咱们双方的合作是双赢。

    但是,我们不能不知情,不能不感恩!

    一投两百亿,国内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的企业有,但是他们的眼睛都盯着京上广深,要么也是沿海发达城市!

    所以,我第二杯酒要感谢张市长!

    我为有张市长这么一位搭档,同事感到庆幸,感到骄傲!

    是张市长为我们引来了金凤凰!”

    “林书记,您太客气了!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和您一起搭班子!

    您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也是一位好班长!

    在您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张华举起酒杯,和林书记碰了一下,互相吹捧道。

    林书记接着又把酒杯满上。

    “余总,这第三杯酒,我替杨副市长和水利局向你陪个不是!

    我们济州市委市政府绝对不是忘恩负义的地方政府!

    我今天狠狠的批评了杨副市长!

    裴局长那边,我也严厉的批评了他,让他写书面检讨!

    在党委扩大会议上做公开检查!”

    “林书记,您言重了!今天也是我年轻气盛!刚刚华哥还在批评我!

    是我有些冲动了!改天见了杨市长,我为我的冲动,向他道歉!”余庆阳忙站起身来,和林书记碰杯。

    这杯酒的话题,已经不适合坐着喝。

    林书记专程过来,赔礼道歉,连干三杯,算是给足了余庆阳面子。

    这面子必须要接着,不然得罪的不光是林书记,而是整个济州市委市政府的所有领导干部。

    人家林书记五十多岁的人了,作为一个地级市的高官,正儿八经的国家高级干部,为了赔罪,连干三杯,一斤五十二度茅台。

    只要不是政治性的问题,都能遮过去了。

    当然,这也是余庆阳的根基尚浅,三杯酒足矣。

    如果是央企大老总,那就是另外一个说道了。

    当然,换成央企大老总来了,杨副市长这样的,也靠不上边。

    “哈哈,余总,年轻气盛好啊!

    你向杨副市长道歉就不用了!

    要我说骂得好!

    敢拿老百姓的安全当儿戏,换成是我在现场,我也骂人!

    让他们扎围挡怎么了?在荒郊野外就不用扎围挡了?

    拿人钱服人管,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林书记,说到这里,其实我要说一句,今天之所以发火,还是因为水利施工公司太糊弄人了!

    把人当成傻子!

    你没按照要求做封闭施工,做防护,要找个靠谱的借口!

    比如说资金紧张,没钱!这我都不会生气。

    没钱咱们说没钱的事,想办法解决!

    结果呢?

    他们拿彩条旗,用几根木棍一围,就说他们已经做到封闭施工了!

    这彩条旗就是他们的警戒线,给村里下了通知,越过警戒线,发生问题后果自负!

    林书记,您说这说的是人话吗?办的是人事吗?

    我给的可是安装围挡的钱,他们拿一根彩条旗来糊弄我!

    糊弄我不要紧,万一有孩子掉进沉淀池,真能像水利施工公司说的那样,后果自负吗?

    这个责任他水利施工公司担不起,我也担不起,济州市委市政府也担不起!”

    林书记刚才话里带着的意思,也有余庆阳要求封闭施工多此一举。

    所以,余庆阳也不客气,直接把水利施工公司的所作所为说了出来。

    你暗示我矫枉过正,你先了解了解你手下是怎么办事的。

    “书记,您可真是海量!深藏不露啊!平时可没见您喝这么多酒过!”张华岔开话题,笑着说道。

    张华的话刚说完,三个人的手机几乎同时响了起来。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三个人的手机同时响,不是什么好兆头!

    对视一眼后,各自接听电话。

    “喂,李处长……”余庆阳的电话是李林打来的。

    “余总,出事了!”李林在电话里着急的喊道。

    “什么事,慢慢说!”余庆阳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平稳的说道。

    “济州市政工程处下午刚刚挖出来的工作井,一辆轿车掉了进去!两死三伤!”

    “现场没有围挡吗?”

    “没有,只是用彩条旗拉了一道警戒线,安装了一个警示灯!”

    “妈的!又是彩条旗!”余庆阳暗骂一句。

    “伤者送医院了吗?”

    “已经送到医院里去了!其中一名死者就是在去医院的途中死的!”

    “知道了!密切关注事情进展,及时汇报!”余庆阳挂了电话。

    看着同样刚刚挂掉电话的张华和林书记。

    张华和林书记脸上火辣辣的,心情更是五味杂陈。

    刚刚还感觉人家大题小做,现在好了,马上出事了。

    出事的还是他们济州市的本地企业。

    “济州市水利施工公司总经理一行人,酒后驾车经过共青团路的时候,不慎坠入工作井中!

    驾驶员当场死亡,做副驾驶座的总经理张合军在送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张华语气沉重的通报了刚刚得到的消息。

    显然,张华他们的消息更加灵通,李林只知道出事死人,死者身份并不清楚。

    好嘛!

    自己刚刚还在骂施工公司的总经理,结果,人死了。

    还是以这种方式死的。

    这真是一种讽刺!

    裸的打脸,估计两位济州市的一二把手的脸都被打肿了。

    酒是喝不下去了,他们要赶回办公室,等待后续进展汇报。

    不是余庆阳不厚道,但余庆阳心里想的却是,多亏死的是施工公司的总经理,是领导干部。

    这事,不会牵连他们华禹投资,济州市政府自己会处理好。

    “教训啊!血淋淋的教训!

    张市长我建议连夜召开现场会!

    对正在施工的现场进行排查!

    请纪委的同志跟进!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林书记沉默一会,才艰难的开口说道。

    “我同意书记的意见,您在家坐镇,我亲自带队,排查各个施工现场!”

    “好!辛苦了!”林书记也没有和张华挣,这本来就是张华分内的事。

    “余总……不多说了!等这件事过去了,我再向余总赔罪!”最后林书记看着余庆阳说了一句,才转身离开。

    剩下张华和余庆阳两个人,对视一眼,余庆阳耸耸肩,无语的笑了笑。

    “你啊!该说你乌鸦嘴呢?还是该说你有先见之明?”张华看着余庆阳苦笑道。

    “不管我是乌鸦嘴还是先见之明,现在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抓紧行动吧!那一个个工作井,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余庆阳催促道。

    江湖老,胆子小。

    后世,干工程二十年后,回过头看自己以前干过的工程。

    都会惊出一身汗。

    当年自己胆子是真大!

    干了二十年,居然没出太大的事,死的人不超过五个,也算是运气爆棚了。

    自己以前干市政工程,也和他们一样,一根彩条旗拦一下,按一盏警示灯。五六米深,七八米深的工作井,连井壁支护都不做。

    余庆阳打电话通知总包管理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公司的人,一起在运河宾馆门口集合。

    然后大家一块,对正在进行市政管网改造施工的各个地点进行突击检查。

    检查结果更加打脸,市政管网改造一共分了六个标段!

    其中华禹投资旗下施工公司负责的四个标段,完全按照规范,进行的防护,真正做到了封闭施工。

    而济州市地方企业负责的两个全都不合格。

    济州市市政工程处,负责的共青团路标段,五个工作井,全部都没有进行封闭施工。

    好一点的,外面用架管做了一道护栏,人一翻就能过去。

    不好的,就直接是拉了一道彩条旗。

    工程三处,情况也还不到哪儿!全都没拉围挡,做封闭施工,都是用钢管扎了个护栏完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国工程》,“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iishu)是,,,,!




第五百二十九章余庆阳喜得儿媳妇?
    【】(iishu),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搬家穷三年。

    这也是很多老年人抗拒拆迁,不愿意搬家的原因。

    为了提高他们搬迁的积极性,余庆阳特意提出来,一次性给他们一年的过度费。

    比较租房子什么的,也需要一笔不小的钱。

    市政府这边,很快就把钱打到搬迁户的账户里。

    然后街道,居委会开始催促着他们搬家。

    签拆迁补偿协议只是拆迁的一个阶段,只有人搬出去,把房子腾空,拆迁工作这才算是完成。

    几千户的拆迁,造成的后果就是,济州市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倒不是真的租不到房子,主要还是,租金便宜,又方便他们上下班的房子不好找。

    运河东岸这一片拆迁区,住的可都不是什么有钱人家。

    最多的就是工厂破产的下岗职工,还有就是老济州人,呃,也是下岗职工,街道工厂的下岗职工。

    他们的工厂就靠着运河路,现在都已经改成了门面房,或者是仓库什么的。

    这就是过去比较流行的前厂后房布局。

    前面是工厂,后面是职工宿舍或者职工住房。

    不管如何,这里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式。
1...473474475476477...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