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武神(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在乌衣巷里,想抱王羲之大腿的士族还有很多。当冉明气打杀时,他们不敢站出来,可是现在,随着司马昱和晋军到来,稳住了局势,他们的胆子开始肥了。
居然还有大言不惭的人道:“胶东王必须道歉!”
更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冉子阳必须以死谢罪!”
望着群情激愤的江东士族,冉明感觉心中一阵悲哀。
就是这些是非不分,满口仁义道德,只会夸夸其谈,清谈误国,又极其贪婪的腐儒,才是晋国亡国灭族的根源!
冉明道:“想要证据,这还不容易。闪舞你看个!”
冉明把口供递给会稽王,又让人去提那个管事。
王羲之道:“一介背主家奴,攀咬之言,何以作为证据!”
冉明冷冷的道:“既然如此,孤就用孤的办法解决。”
说着,冉明冲林黑山使了一个眼色。
林黑山扬起手中的大铁锤。
那名管事吓得魂飞魄散,失声望着王凝之叫道:“二公子,救我,二公子救我”
冉明冷冷的望着王羲之道:“孤的耻辱,只有敌人的血,才能洗净!”
“噗嗤”林黑山毫不犹豫,将手中的铁锤砸向管事的脑袋。随着一声闷响,管事的脑袋就像是一颗被砸烂的西瓜。
冉明望着这颗人头,淡淡的道:“动手之人已死,现在轮到你这个幕后主使了。”
冉明的横刀直指王凝之。
王凝之大骇,急道:“父亲救我!”
王羲之道:“竖子尔敢!”
“你看看我敢不敢!答案马上就揭晓了!”冉明邪笑着。
就在这时,一股骚臭味传来。
众人望云,只见王凝之身下出现一滩水。
司马昱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越众而出劝道:“胶东王冷静!”
“这个口气,孤咽不下去!”冉明正色的道:“士可杀不可辱!大魏只有战死的男儿,没有忍辱偷生的懦夫!”
王羲之语气软了下来:“你这是欲与我们大晋为敌”
“呵呵”冉明道:“为敌如何谁能奈我如何最后再问一次,交出王凝之,此事算罢,不交,刀枪说话不死不休!”
“看来今天这件事情难以善了了!”王羲之心中暗暗大急。
王羲之无论在朝廷,还是在仕林,名气都非常大。当然无庸置疑,王羲之才华横溢,特别是书法一途,自成一家,号称书圣。但是作为有着雄厚背景的王羲之,其实和其他纨绔子弟一样,是一个色厉内荏,欺软怕硬的角色。
如果他光棍一点,服个软,把王凝之大大方方教出去,现在为难的反而是冉明。如果他够狠,也一个以绝后患的主意,命人直接围杀冉明。
哪怕麒麟卫再骁勇,就算麒麟卫是混身是铁,又能捻几颗钉子
冉明能杀了王凝之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所谓的法律公平,向来都是相对的,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做不到所谓的公平。
况且王凝之的罪也不致死,就算放在后世,也仅能制一个侮辱他人罪,行政拘留十五天而已。
在这个时代,更算不上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罪。如果王凝之向一个普通人泼粪,那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过,冉明当然只是在做一个态度,一个强硬的态度。
王羲之乱了方寸,大吼道:“你这是欺人太甚!”
“呵呵,欺人太甚!”冉明冷笑道:“你琅琊王氏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平白无故,命人向孤门前泼粪,这到底是谁欺人太甚若孤真有得罪你王凝之的地方,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来,孤又某人不会不道歉。敢为敢作,这点担当还是有的。身为士人,自然有解决仇怨的办法,或者文斗,或者武打,可是你私底下做那些勾当,是不是更欺人太甚,你心里最清楚!”
“泼粪!”周围的士人,都自喻君子。
整天把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挂在嘴边。得知事情的始末,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望向王羲之。
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众人也感觉王凝之这次做得有点过份了。
要知道杀人不过头点地,士可杀不可辱,这样做太阴损了!
&nbs
第320章破财消灾
第320章破财消灾
冉明知道谢安肯定不高兴,必竟刚刚传出他与谢氏定婚,就遇到王凝之派人上家泼粪,这不仅是打冉明的脸,同样也是不把谢氏放在眼中。
谢安胸怀宽广,但是并不软弱。一个可以在百万大敌面前谈笑风声的人,岂会害怕王氏王氏再强,强得过苻坚的百万大军吗
谢安指着冉明骂,他是因为他是冉明的长辈,必竟冉明将要是谢安的侄女婿。
不过,谢安也高明,他在明骂冉明同时,同样也把王羲之骂进去了,冉明才多大,十六岁而已,他年龄小,不懂事,可是你王逸少难道年龄还小吗
王凝之为何会做出如此卑鄙无耻的事情,还不是你王逸少教有方
冉明道:“安石公有命,不敢不从。”
冉明冲王凝之父子示意了一个经典的割喉礼,用挑衅的眼光,告诉二人,此事还不算完!
冉明走了,带着他那三十名鲜血淋漓,却有杀气腾腾的麒麟卫。
冉明一走,众人感觉心头猛一轻松,必竟,麒麟卫带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安石!”王羲之叹了口气道:“这事情我是真的不清楚,原本我也想息事宁人,可是那冉家子却飞扬跋扈,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江东俊杰放在眼中,刚刚上来就砸烂我家匾额,如果我忍气吞气,以后琅琊王氏在江东如何服众”
“不过此事还需要解决!”谢安笑道:“你不会让我在门口站着吃灰吧!”
王羲之笑道:“安石兄,请!”
穿过三进院子,谢安跟着王羲之进入书房。
茶童送上茶水,躬身而去。谢安低头品茶,丝毫没有提起刚刚的事情。王羲之也没有提,二人就这样默默的喝着茶。
和谢安比耐心,王羲之显然差了点,刚刚添了三回水。
王羲之就坐不住了:“安石,此事如何解决,这冉家子可是让我王氏颜面扫地啊,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谢安悠悠的叹了口气,一个字也没有说,就直接起身拱手道:“逸少,告辞!”
王羲之疑惑的道:“安石,你这是”
谢安道:“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我这是赶着回去变卖家产,回东山隐居!”
“好好的,为何要走况且这是谢氏祖业,岂是让人”王羲之道。
“不让人又有什么办法”谢安没好气的道:“你逸少要报仇,要引发晋魏之战,到时建康定然守不住,一旦城破,即使魏军不纵兵劫掠,难保有混水摸鱼之辈,损失惨重,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趁早还是卖掉田产,离开这险地为上!”
王羲之为之一呆,他这才想起,冉明还有一个身份,那是魏国胶东王。
秦国趁魏国空虚,出兵攻打潼关、函谷关,结果魏国一怒,举兵一个月就消灭了秦国。
古来战争,都讲究师出有名,不管他是和冉明的私仇也好,国家恩怨也罢,只要冉明被杀,或者受伤,魏军之中,将近一半都是冉明曾经的部曲。
这些人或许对冉明不是非常忠心,到时候肯定打着为冉明报仇的旗号,行开疆裂土因功封候之实!
冉闵的大手笔,一下子封了四千多个关内候,这样平民出身的魏军将领,大部分都眼热不已。况且魏国文官都不是什么好鸟,他们都是各大士族的留北支成员,多年受气的小媳妇熬成了婆,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以庶夺嫡。
“冉子阳行伍出身,能威慑十余万骄兵悍将,脾气自然暴烈。”谢安感叹道:“况且他并不是什么大度之人,喜欢睚眦必报,逸少,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你想着如何报复,而是尽量避免与冉明的矛盾无法调和,到时候别人用心的人,如果行栽赃嫁祸,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王羲之心中开始慌了,魏国的情况他多少了解一些,琅琊王氏留北支成员已经有六人入仕魏国。其中他大伯王衍的孙子王介之已经进入魏国同央,官居虞曹郎中。虞曹掌地图、山川远近、园囿田猎、肴膳杂味等事,虽然权力不大,可是却是天子的近臣。品阶也不算低,次九卿之一。
每个人都有奋斗的目标,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现在琅琊王氏留北支,居然也打起了效仿王导的主意,全力辅佐魏国。除了魏国像闻喜裴氏,也从最开始的敌视,到现在的同源流全污了。
北方士族经过数十年的颠沛流离,胡人的劫掠和打压,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一种扭曲的性格,敌视宗祖,特别是敌视南迁支的成员。提起攻打晋国,魏国士族出身的官员,甚至比攻打关中,更为热心!
可以想象,如果晋朝与魏国战争暴发,不用别人动手,他们留北支的成员就会把他们全部杀光,因为这样以来,他们才能名正言顺的承继家族所有的财产!
王羲之道:“此事怎么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谢安道:“吴郡陆氏也曾与冉家子发生冲突,他们不解决得很好吗”
“效仿陆氏!”王羲之一听这话,心里不由得一抽,他叹了口气道:“此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陆氏为平息胶东王的怒火,足足花了十五万金。我王氏虽然家资丰厚,一时之间哪里拿得出来十五万金啊!”
谢安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岂不清楚,王羲之的家资,别说是十五万金,就算五十万金绰绰绰有余。有钱是有钱,但是他的财富大都是不
第321章准备铸币
第321章准备铸币
冉明此时在府中并没有闲着,他忙着做一件大事。闪舞那就是彻掌握晋朝的货币流通。
晋朝政府并没有官方铸造钱币,反而以汉、魏五株钱,以及吴钱,蜀钱作为流通,因为产铜量太低,货币不足,都以布帛或实物交易。
这一个大的漏洞,让冉明惊喜不已。这就像是玩游戏,系统开了一个ug,冉明如果不利用这个漏洞,都对不起他自己了。
作为商贾嫡女,即使放在后世,刘嫝也是商业上的女强人,她听出冉明的计划,赞叹了一句冉明英明,才道:“物价涌贵,如今这建康城之中百物涨价。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啊”
杜聪也道:“谁说不是呢,现在米已经涨了三成,斗米直逼一百八十文,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
冉明一想,这不是通货膨胀么
这在后世完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尤其零八以后,钱是一天一个价,原本一毛钱大肉的包子,现在却就变成了两块。
而且包子还缩水了一大截,根本看不到肉,至于房价更是离谱。老程刚刚参加工作那会,我们市里的房八千块一套,现在后面至少要挂两个零。
通货膨胀其实就是政府滥发货币,引起货币信用度大幅度下降,才引起的自然反应。
这在中国并不罕见,掌握印钞机,就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从百姓身上榨取剩余价值。而晋朝政府却是奇葩,而是因为政府不铸造钱币,引起市场钱币太低而造成的市场。
冉明得到了魏国政府的钱币铸造权,但是魏国是他的母国,他肯定不会杀鸡取卵的事情。
可是想到自己可以控制晋朝这么一个国家的钱币,像美联储一样控制着天下人的钱袋子,想想这事,冉明都感觉热血沸腾。闪舞
冉明的铜钱面值比实际价值高,很自然的就面临一个问题,容易被那些利益诱惑而铤而走险的人山寨。山寨是国人的一大传统,而且在这一领域有着拥雄的实力。冉明的家俱,如今只占据了高端市场,中低档市场已经消失,就是因为山寨货的挤压!
还好,暂时山寨货无法摸到冉明的核心技术,像宣纸、酒还有冶金工艺,暂时还无法仿制,但是马宝三宝,冉明的技术优势已经丧失,高桥马鞍,现在连晋朝都已经普及,更何况代国和燕国
冉明担忧的道:“如何把孤的钱币推行出去,孤倒不担心,孤制作的钱币成色好,铜量足,美观大方,自然不怕百姓和商贾们不使用,只是孤非常担心这个仿制问题,如果大量劣制钱币充斥市场,就会引起百姓们反感孤的新钱,也会引起百姓们的不信任!”
“如何防止仿制,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妾身得到一个大才,或者可以帮助夫君!”刘嫝冲门外喝道:“去账房请何先生过来一下!”
不一会儿,一个青袍书生缓步而入。年轻书生拱手道:“拜见王爷,拜见王妃!”
冉明感觉此人非常面生,根本没有见过,指着年轻书生道:“这位是。”
刘嫝道:“中阳何焕,字子蔚!”
“中阳!”冉明心中暗付,中阳就是在山西西部,山西省是晋,难道是晋商”
何焕躬身道:“王妃再造之恩,请授子蔚一拜!”
冉明道:“这是怎么回事”
何焕恭恭敬敬的道:“学生本是中阳县一小吏之子,十年寒窗苦读,就为子承父业,民曹小吏。闪舞然而家父三年前因病魂魄,子蔚听闻王爷颁布招贤令,欲投奔殿下。然而行至魏郡却花尽盘缠,身无分文,突染恶疾,就在此穷困潦倒之际,多亏王妃让人送来钱粮,可以让子蔚脱离伤病穷困之苦!“
这么一说,冉明明白了。
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科举制度,读书人要想做官,必须依靠当地中正定品,确定出身,然后又有人举荐,这才能有希望成为官员。寒门想做官,这个际遇其实后世的中五百万大奖差不多,机率非常少。
虽然刘嫝是商贾出身,可是她必竟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魏昌刘氏如今出了当朝尚书令,又出了一个王妃,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所以何焕自然就投靠在刘氏门下!
冉明道:“孤听嫝儿所言,你有办法解决孤所制的钱币防伪问题”
“学生狂妄,还请王爷、王妃不要怪罪!”何焕说着自己狂妄,实际上姿态放得极低,冉明很喜欢这样的人。
何焕拿着冉明制造的几种新钱道:“这种铜钱重量仅为一钱,可以在市面上换十旧五株钱,可是这种新钱已经流出,百姓和商贾争相换购!价值已经炒到了百钱,至于这种可以换百钱的,已经炒到了一千三百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