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魏武神(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什么”冉明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意外,原本用新钱代替旧钱,主要是为了替代魏国同样混乱不堪的货币。其实制造这种钱,冉明已经赚了不少,十等钱造价仅四钱,而百等钱仅仅造价三十七钱,这是将近三倍的利润。冉明这下是彻底无语了。

    “奶奶的”冉明在心中唏嘘不已,怪不得人们争相开银行,难怪后世说最容易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金融。奶奶的




第322章金融战争
    第322章金融战争

    何焕非常聪明,隐约听出了冉明话里面透露的意思。

    冉明是想借自己的新钱代替现在晋朝流通的汉、魏、吴以及沈郎钱等诸钱,成为晋朝独一无二的货币。

    最重要的是,何焕是一个聪明人,而且务实的人,冉明封他为胶东国仓曹参军,所谓的仓曹参军,就是负责仓曹事物。

    不过,这个时代分工远没有后世明确,仓曹的职责魏国的左民部(既户部的前身)相当于后世一个地级市的财政、税收、民政、金融、公安等局的局长。在胶东国可是仅次于国相王猛的实权职务。

    “知遇之恩,如同雨露,终身难报!”何焕在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这辈子跟定冉明了。有了这个认识,何焕开始盘算开来,冉明到底想干嘛

    用新钱代替旧钱,这其中的利益显而易见,何焕不会肤浅的认为冉明费尽心机只是图一时之利,更重要的是冉明和王凝之的矛盾,他心知肚明。

    突然他想起,魏国早已完成了新钱代替旧钱的工作,魏国换下来的旧钱不算太多,差不多有五六亿钱,这些钱差不多是一千二百多万斤,足足是晋国铜二十年的开采量。

    何焕还知道冉明并没有把这些劣等钱币回炉重铸,而是储存在胶东国不其城。何焕突然在脑袋中闪出一个想法,莫非冉明打算把这五六亿钱投入晋国市场

    这个想法一出现,何焕良久无语。

    如果这五六亿旧钱投入东晋市场,足以把买尽东晋几乎所有的商品,包括粮、油、布帛,买空东晋市面上的货物,造成东晋货币体制的崩溃,冉明到时候就可以为所欲为的给商品进行定价。到时哪怕一斗粮食万钱也会有人去买。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制造旧钱的信任危机,以比较容易的办法,推出新钱!

    只要控制了东晋市场,冉明就可以把借口说出来,这是琅琊王氏得罪他的下场。可以预见,到时哪怕王司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也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到时候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百姓,就会把心中的愤怒,发泄到琅琊王氏身上。

    就算是王导再生,王戎复活,也无法避免琅琊王氏家破人亡的下场。

    何焕想到此处,再看向冉明的目光变得不同了。

    这个胶东王太狠了,这条绝户之计使出来,恐怕琅琊王氏再无容身之处。像琅琊王氏这种高品门阀跟冉明对着干,都会家破人亡,更何况他这种不虾米要整起来也就是动动手指头。

    何焕感觉一身冷汗瞬间流了下来,这个主上恐怕不好侍候啊!何焕现在有两条路,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脚踏实地,跟着冉明,倒不难做出一番作为!

    仓曹参军虽然是官,但是也是冉明的幕僚,何焕绞尽脑汁,匆匆写下关于如何展开新钱兑换以及如何控制东晋的货币市场的章程。这个章程由于是匆忙出炉的,所以非常简陋,同样漏洞百出。何焕的目的并不是如何做好这件事情,而是向冉明表达一个意思,作为幕僚,他何焕还有是有用的。

    仅仅几刻钟的功夫,何焕就把这个章程写好,小心翼翼的请冉明过目。

    冉明接过何焕章程一看,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微笑道:“还不错!”

    冉明其实并没有想那么远,只是想着如何能效仿美联储,自己掌握天下货币,可以尽一切可能,铸钱赚钱!但是看了何焕的章程,冉明脑袋中掀起了滔天骇浪。

    在后世,冉明曾看过一本书叫金融战争。这个作者就是曾担任过著名的洛克菲勒公司投资顾问的美籍华人,廖子光。

    书中以霸权这个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实际上是美国借助各国央行统治全球经济、获取全球资源财富的主要手段。书中的介绍了,美元控制的各国央行在美联储的控制下,如何为美国政府拼命压榨本国国民的事实,无数真实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冉明没有想到这个何焕居然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使用冉明的新钱,用来操纵和控制天下物价的霸权主义。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就是使用魏国换下来的旧钱,先将晋朝市场上的所有货物买光,雪崩式的旧钱涌入,就会瞬间崩溃晋国的旧钱,让晋朝的旧钱变成彻底没有用处的废铜烂铁。然后冉明可以借助从晋朝购买的粮食和各种物资,自由定价,垄断资本,控制物价,疯狂劫掠士族门阀百年积累的财富。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赞许,却是让何焕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的开始,至少冉明没有反感自己,他连忙道:“臣下学识浅薄,只怕多有疏漏,还请殿下指正。”

    冉明沉吟道:“只是还不够深入,尤其是这个粮食购买,晋朝并不缺少粮食,无论如何购买,百姓和士族手中都会留下足够活命的粮食,除非出现天灾,此计才能有可能实施!但是从粮食上控制晋朝货币市场,肯定会因为粮食缺少,饿死很多人。一旦实施此法,定会生灵涂炭,会遭天谴的。所以此法断不可取。”

    “不过,稍加改正就可以完善实施了!”冉明指着粮食控制,拿着笔轻轻一划,改成了布帛。冉明叹了口气道:“对于百姓来讲,最重要的是食。一件衣服,他们可以穿十年,所以短时间内,百姓



第323章摊丁入亩
    第323章摊丁入亩

    冉明其实根本没有注意到,其实皇帝才是天下最大的地主,所有的自耕农,都算是皇帝的佃户。

    自从冉明重生那一刻起,冉明就在身上打上了地主的烙印。

    不管他承不承认,事实俱在。

    冉明苦笑不得,黄世仁可是给冉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可以当地主,但是绝对不当周扒皮、黄世仁那种万恶的地主。

    冉明回到内厅,地契交给刘嫝,笑道:“你看咱家这下成地主了!”

    刘嫝看着这一百倾地的地契,眼中的精光,就比看到了满屋黄金还要明亮。

    刘嫝道:“夫君好厉害啊,晋国的土地比我们魏国更贵,我们魏国上好的良田在十万钱上下,可是晋国不同,他们最便宜的薄地,也要三十万钱以上,上好的良田,突破五十万钱!”

    “这么贵”冉明目瞪口呆,他听说王羲之居然四十多万亩地,他的身家岂不是最少也在几千亿钱

    晋朝的货币由于庞杂,所以贬值,和唐代贞观年间相比,唐代开元通宝五文钱可以买一斗米,一石米才就五十文。

    而东晋的每石米差不多在一千多钱,是唐代铜钱的二十多倍,这比西晋末年的斗米万钱,好多了!

    冉明道:“咱们这一万多亩地也不能自己种,种粮食太不划算,你说说咱们种啥好呢”

    “奴不知道!”

    冉明这下可算是问错人了,刘嫝对于种地,恐怕还不有冉明了解得多!

    刘嫝想了想又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冉明稍稍犹豫的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去问问那些种地的老农”

    冉明记得好像论语中有一句吾不如老农,但是具体出处,已经忘记了。

    刘嫝点头。

    冉明大地主大手一挥:“明天我们去看看我们的地!”

    就这样,冉明回到书房和何焕、杜聪把金融战争的策略逐一推敲一番。最终冉明把制定好的金融战争理念写下来,冉明给了何焕一道赦令,让王猛实授其职权。

    当晚,何焕就带着新鲜出炉的金融战争,正式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

    在著名希腊神话故事中,潘多拉魔盒。冉明并不知道,他无意间同样打开了这样一个魔盒,释放出何焕这个在这个时空,绝对变态的金融投机手,让战争演绎了另外一种不见硝烟的战争。

    次日一早,冉明大地主开始出门了,去燕子矶视察自己的田地。

    冉明出行,杜聪不敢大意,也不再顾忌,赶紧安排了粘杆处成员暗中护卫。为了保证冉明的安全,不给王氏报复的机会,杜聪也通知了会稽王司马昱,并第一次动用了魏国胶东王王驾。

    藩国王的仪仗虽然比不上皇帝威风,但是也不容小视,这个仪仗摆出来,足足需要几百人,加上会稽王司马昱安排的“保护”军队,队伍的人数超过上千。

    五百余精锐晋军举牌鸣锣开道,三十名麒麟卫直接将冉明的坐驾马车团团围起来,马车后面,甚至还有举着各种牌子的人手。

    这上千人马出行,建康城的衙役可是忙坏了,封街清路,清水洒地,还要维护治安,这般张张扬扬的一路出行而去。冉明倒是觉着兴致勃勃,也倒没有注意其他。而在远远的一座酒楼之中相望的太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却恨的几乎把牙齿都给咬碎了。

    堂堂琅琊王氏,连匾额都没有护住,被冉明打了脸不说,还得把打碎的牙齿往肚子里吞,事后王羲之倒也没有怎么惩罚他,只是把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小人得志!”看着冉明得意洋洋的出行,并且大张旗鼓的出城外视察自己从王氏强取豪夺而来的田产,王凝之脸色一下子涨的通红,他把牙齿咬的咯咯作响,恨恨的道:“此人何等狂妄,就是我大晋皇帝向来出门,也很少有这般仪仗。除非是正式场合,否则出行都很是简易。胶东王这个质子胆敢如此,都是皇帝纵容的”

    随从害怕王凝之再次惹事,只得提醒道:“二郎,慎言!”

    王凝之脸如同蒙了一层碳粉,黑得像一块炭头“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冉明不知道王凝之此时产生扭曲的报复心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从自身上找过原因。

    此时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魏晋时期建康的天气比后世要冷得多,进入腊月以来,几乎每天气温都在零下,一阵阵冷风吹来,看起来正是又要下雪的天气。

    此时,冉明来到田间。

    田地里都是一片光秃秃的,还有两个多月,才是春耕的日子。如今这地里,其实和荒地没什么两样。古代没有化肥,土地的肥力只够勉强种一季,也就是春种秋收。

    冉明正在愁着自己明年在地里种些什么的时候,突然远处浩浩荡荡的走来一大群人,目光尽头,冉明隐约的看见有似乎村庄的轮廓。徐满仓上前道:“殿下,这些都是您名下这些田地的佃户,不知殿下是否要见他们!”

    “佃户”冉明今天真正的目的就是来取经的,当然想了解如今种什么最赚钱。如今亩产好年景不过一石多,两三石已经顶天。

    一



第324章祖逖旧部
    第324章祖逖旧部

    看着冉明浮想联翩,彭长河一阵大急,他以为冉明会增加他的田租,特别是看到冉明脸上阴晴不定,有时喜,有时悲,心中更是忐忑。

    冉明回过神来,看着这十几个佃户代表,脸上如丧考妣。特别是彭长河,居然壮着胆子问道:“不知东主郡望何处高姓大名”

    冉明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他们的担忧。

    士族门阀都是不用交税的,小士族的佃户还需要服徭役,但是大士族根本就没有这个负担。冉明道:“诸位不必担心,孤乃胶东王,你们是孤的人,没有人敢为难你们!”

    然而彭长河一听这话,脸上更是急急变色,皇族的田产就是皇庄,皇庄虽然不用向国家缴税,也没有徭役,可是一向都是由宦官打理的,这些宦官身体残缺,又没有后代,也没有大志向,也不能沾女色,唯一的爱好都是相同的,特别贪财。

    宦官管理皇庄,盘剥甚至比一般的自由民更厉害,历史上各朝都有管庄太监倚仗权势﹐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引起农民的不断反抗、甚至上演民变的记载。这种事情尤其以明清最为严重。

    彭长河把这些消息告诉了其他百姓,众人开始激动起来,喝骂声不绝于耳,还有人甚至喊出了“宁为流民,不为皇奴”的口号。

    彭长河冲冉明道:“胶东王殿下,小老儿和众乡亲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了,从今天起,不再租种殿下的田地!”

    冉明道:“你们不租种孤的地,难道这一万亩田,让孤自己种不成”

    “公子,此事还是交给老奴处理吧!”徐满仓一看冉明这样子肯定没有操持过家业,如果任由他胡闹下去,恐怕这点来之不易的家业也会败光!

    冉明败光家业徐满仓原本不必担心,可是他现在将会是谢氏的姑爷,他岂能看着谢道韫将来过门,食衣皆没有着落。闪舞徐满仓本是谢氏精明能干的管事,安抚百姓,收租要债,那是手到擒来。无奈之下,他只好挺身而出。

    冉明处理这事并没有经验,本着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员处理的心思,冉明只好授权给徐满仓,封他是田庄管事。

    徐满仓倒是经验丰富,三言两语倒把这些激愤的佃户安抚了下来。

    冉明感觉无趣,带着麒麟卫四处随便看看。这里是幕府山的东北角,北临长江。冉明自从来到建康还没有好好看过这里的风景。

    就在这个佃户村口,冉明非常奇怪的道:“那里怎么会有一座庙,走过去看看。”

    这座庙能吸引冉明的注意,主要是因这他与众不同,仅有一座大殿,没有偏殿和院墙的庙宇。这座庙宇和寻常佛寺或道观的富丽堂黄不明,显得很寒酸。

    这座庙也没有庙祝,不过庙前的路修得很平整,甚至比官道还要好得多。冉明发现这座孤零零的庙,香火倒也旺盛。远远的,冉明就闻到了檀香的味道。

    进入这孤零零的大殿,冉明首先看到了这大殿里摆放的各种祭品,还有堆满沉厚的香灰的香坛。

    这里面只供着一座神像,似乎是一尊身穿金甲,右手按在腰间宝剑的柄上,左手拿着一本书的大将军,可是这个大将军似乎满脸悲愤。似乎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你们是谁也是来拜祭将军的吗”

    冉明猛然回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殿的角落里居然出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小女孩身上的衣服也是补钉摞补钉,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身上穿的衣服太少,小女孩脸冻得通红!

    冉明回头,蹲下问道:“这是什么庙,供奉的是谁”

    “这里是将军庙,供奉的当然是将军!”小女孩天真的笑道。

    冉明叹息一声,小女孩太小,肯定也问不出什么来。突然,冉明的目光落在神像的案上,沉积的香灰隐约掩盖着许多字。

    冉明轻轻拂去香灰,露出了一首小诗:“二十四载苦蹉跎,闻鸡起舞志复国。同甘共苦驻泗口,戎狄毒流耻怎雪。苟安江南求田舍,故国繁华何人说,将军不愿庸碌死,中流击楫如大河”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冉明脑袋中飞快的搜索这些记忆,很快一个人物就和这庙中的神像对上了号——那就是祖逖。

    永嘉五年洛阳被刘聪、石勒、刘曜王弥等人攻克,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避乱于淮泗。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祖逖上书司马睿,请求北伐。
1...119120121122123...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