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直一见他放松了下来,不由得轻笑,你以为这就完了别着急啊,杨公子,还有呢……




第142章 杨公子,不忙走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杨铦走出河南县衙,忍不住一阵恍惚,真累!

    他本是洛阳城中一个纨绔子弟,习惯了文人饮宴之上的诗词歌赋,沉浸在青楼花酒之中的纸醉金迷,何时真正地参与过公堂问案这种事啊要不是谢直点头、罗县令及时地结束了堂审,他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坚持到审案结束。

    即便如此,当他走出河南县衙的时候,也感觉如同在青楼奋战了多日一般疲惫,欸,不对,不是一个劲儿,身子不累,心累。

    就在他感慨的时候,谢直和李旭也从河南县里面走了出来。

    杨铦一见谢直,神色极为复杂。

    能不复杂吗

    就是因为谢直,杨铦不得不在公堂上承认了杨二姐与杨七通-奸之事,把杨家的声誉败坏了个干干净净,不仅如此,自己费劲心力拉拢的孙县尉,竟然什么作用还都没起呢,就直接被他和罗县令练手掀翻了。

    可是,也正是因为他意外的松口,这才没有在今天正式提审杨七,好歹给杨二姐留下了一条活路。

    这是恩还是仇

    杨铦自己也分不清楚了。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却是刚才在公堂上的几次交手,他全都在谢直的手上一败涂地,要不是最后谢直放了他一马,杨铦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出河南县的二堂。

    谢直却不知道他会有这么多的感慨,一见他还驻足在县衙门口,当时就乐了。

    “杨公子还在啊,正好,不忙走,省的一会儿还得派人去找你……”

    说着,一转头,对李旭说道:

    “去敲鼓,咱们接着告……”

    李旭现在可是被谢直整治得服服帖帖,那真是叫往东不走西、叫打狗不撵鸡,听了之后,想都没想,几步走到伸冤鼓前面,抄起鼓槌就是一顿砸。

    “咚咚咚!”

    伸冤鼓再次响起。

    有文吏赶紧出门探查情况。

    巧了,还是刚才那文吏,他一看,又巧了,还是刚才告状那个人。

    文吏顿时满脸苦笑。

    “李公子,您这是干什么啊有什么事儿您直接在里面说了不就行了,何必出来之后再次敲伸冤鼓啊”

    李旭也纳闷呢,对啊,这是为什么呢

    文吏问道:“行,既然伸冤鼓响,没说的,咱们走流程,您这次,要告什么”

    李旭更纳闷了,对啊,这回告什么啊不由得偏头看向谢直。

    谢三郎正写着呢,经一直等待在县衙门口的谢正提醒,这才漫不经心地说道:

    “这回告杨家依仗权势谋夺你李家祖产!”

    李旭一听,对啊,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文吏一听,长叹一声,都没用李旭再重复一遍,直接转身进了县衙汇报去了。

    杨铦在一边把前前后后看了个正着,一听告杨家,转身就走,他算是看明白了,人家谢直根本不是大发善心,什么放过杨二姐,那是根本不愿意和女流之辈一般见识,可是人家可没打算刚过杨家,还接着告呢!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谢直见了,还在那嚷嚷呢。

    “杨公子,别走啊,你是没听清楚吗,李旭要告你们杨家啊

    现在杨二姐身陷囫囵、杨三爷又在河南府当差,整个杨家能说得上话的,就你一个了,你别走啊……

    你走了,我们告谁去!”

    杨铦理都不理,脚下快步如飞,我不走,等着你告我啊!谁愿意和你对簿公堂谁就去,反正我是不去了,太累!我玩不过你行了吧有事你找我爹去,他是杨家家主!

    谢直一看杨铦真的要跑,也有点无奈,怎么还给吓成这样了谋夺家产又不是杀人,判了也判不了太重,怕个什么啊

    “戴头,戴头,人在哪呢,案犯要跑,你管不管!”

    他倒是不想管呢,行吗

    按理说,伸冤鼓响,会有文吏出来了解案情,了解之后把案情上报给县尉或者县令进行三审。

    但是现在孙县尉是个啥状态

    傻呵呵地楞在二堂之上,要是还有呼吸,都以为孙县尉驾鹤西游了呢。

    再说罗县令不是说了吗,事关杨家的案子,不许他插手了,刚说完的话,自然要践行啊,罗县令也没辙,只能把戴捕头派出来看看怎么回事。

    结果戴捕头刚一出来,就被谢直一句话给糊脸上了。

    他是捕头,专职捉拿人犯,要是让犯人在他的眼前跑了,就是渎职,视情况严重与否进行处罚。

    这事儿,要是别人的,戴捕头嘻嘻哈哈一笑就能糊弄过去,但是面对谢直,他敢糊弄吗人家把大唐律疏背得比县尉都熟,糊弄他找事儿呢!

    戴捕头也是真没办法,给谢直等人留下了一个比哭还难堪的笑脸,追杨铦去了。

    杨铦一见戴捕头追了过来,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你爱说啥说啥,我就是不会去。

    戴捕头又是求又是骗的,最后实在没辙了,竟然开始学着谢直给杨铦进行分析了:

    “杨公子你想,您要是不会去,谢直能干吗肯定逼着小人前往杨府拿人啊!

    小人一个小小的捕头自然是不敢,但是,以他汜水谢三郎的脾气,说不定得跟着小人一起去……

    小人倒不是说别的,您就想想,他谢直要是跑到府上搅闹,还不知道得折腾出多大的动静来呢,到时候咱们杨府一个应对失措,就成了洛阳城的笑话了……

    杨公子,您也不想吧

    依小人愚见,不如就回县衙看看吧,左右不过是谋夺家产,别说没有,就真的有,也没成,还能把您一个官宦子弟怎么着喽”

    杨铦一听,对啊,我怎么办这事忘了,那谢直就是属幺蛾子的,到哪都是一顿扑棱棱乱飞,我要是真回家了,他真敢到我家去折腾!算了吧,咱还是把幺蛾子祸害的范围控制在县衙吧。

    就这样,戴捕头连哄带劝,总算把杨铦不情不愿地给请回来了。

    谢直一见,顿时乐了。

    “杨公子,你看看你,我刚才不就告诉你不忙走不忙走的,你就是不听话,这不,白折腾一趟不是

    行,回来就好。

    走吧,咱一块进去,欸,对了,你准备好挨告了吗”

    杨铦直接翻了个白眼,一言不发。

    谢直却笑得很是鸡贼,想跑,没门!今天我非告怂了你,你不配合都不行!



第143章 二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谢直带着李旭,和杨铦再次回到了河南县的县衙。

    罗县令一看又是他们仨,顿时脑壳疼,你们仨不是刚走吗怎么又回来了有什么事儿不能一次说清楚喽,非得来个二进宫!还有谢直,说你呢,对,就是你,别看别人,刚才我还以为你小子转性了,不会死揪着杨二姐没完没了,现在我才知道,屁的转性,你还是揪着不放,只不过从杨二姐变成了整个杨家。

    说吧,这回又什么事儿

    “启禀县尊,有洛阳李旭,状告弘农杨氏谋夺家中祖产客舍。”

    谢直刚说完,李旭就张开大嘴一路干嚎。

    “哥啊……你死得好惨啊……”

    “闭嘴!”

    他刚一开口,罗县令就没好气地给打断了,你哥死了,你哭,行,你家产被夺,你也哭你哥,你哥是家产啊!

    “到底是何情况,据实说来。”

    谢直一叉手,开口道:

    “李掌柜生前,与兄弟李旭没有分家,在李掌柜死后,杨氏却直接向李旭提出分家,具体的方式,野蛮至极,直接宣扬李家客舍乃是李掌柜的产业,不应分给李旭,而仅将洛阳城中的李氏老宅作为共同财产,与李旭平分。

    那李家客舍乃是李家祖产,被李家上下经营三代,有诸多邻里都可为证。

    我大唐开元七年有令,兄弟分家,应当平分,杨二姐此举,便是谋夺李家的家产。”

    罗县令点头,随后斜着眼看着谢直,这臭小子,这是玩什么呢啊,我怎么有点看不明白了。

    谢直说得对吗

    对,大唐令就是这么规定的。

    但是,他没有说全。

    在同一条大唐开元七年令里面,除了“兄弟平分”这个基本的大原则之外,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特殊的情况,比如兄弟众人之中,有人死了,怎么分再比如,死掉的兄弟有儿子怎么分,没有儿子怎么分再比如分家的兄弟中,有姐妹未曾出嫁,到底有没有资格参与分家,有兄弟未曾成家,这家产又该怎么分——条文就不写了,省得你们老说我水。

    具体到李家客舍的这个具体问题上呢。

    杨二姐死了丈夫,还没有孩子,属于令之中“寡妻无男”的情况,那么怎么分啊简单,直接写明了,“从夫”,啥意思,就是可以代替她的丈夫参与对家产的分配。

    那就简单了,李家的人口少,就俩人,现在死了一个,却把继承权转移到了杨二姐身上,要想分家的话,杨二姐和李旭平分李家的家产也就是了。

    谢直前来上告,告得对!没有杨二姐他们这么办事儿的,能分给你一半的家产,已经算大唐律法照顾弱势人群了,你还不知足,你还想霸占人家李家的客舍,怨不得人家李旭在谢直的怂恿下过来告状。

    这事儿,单纯从案子本身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罗县令能就这么简单地判了吗

    不能!

    为啥

    因为大唐开元七年令里面还说了,你杨二姐要想从李家分出一半的财产来,你就不能改嫁!

    这个跟后世的继承法可不一样,后世你继承了就是你的了,怎么用,只要不违法,没人管你,但是在大唐,可不行,如果杨二姐改嫁,那她从李家继承的那些东西,都得进行重新分配——那还咋分配,老李家就李旭一个的人了,不全都是他的

    ——顺便说一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也大唐的普世价值观,女儿出嫁了,除了陪嫁的那些东西,所有的财产都是人家夫家的,就算女儿死了,这些东西也是人家夫家内部自行分配。

    那么问题就来了,杨二姐会不会改嫁呢

    这个还真不好说。

    倒不是罗县令会傻呵呵地相信杨二姐会为李掌柜矢志守节,而是他知道,杨二姐一定不会守节,很有可能也不会改嫁,为啥这还不是明摆着吗李掌柜在的时候,她就和杨七好上了,现在李掌柜没了,不正是遂了他们的心意——杨二姐就不改嫁,这些财产就是她的,然后关起门来,跟小两口过日子有啥区别

    不过让罗县令真正纳闷的是,这些东西,他能想明白,谢直自然也能想明白啊,以他逮住蛤蟆攥出油来的劲头,他能放任杨二姐过上如此幸福美满的生活吗肯定不能啊!

    但是,他为什么不提这些事呢以杨二姐和杨七通-奸为由头,将李家的家产帮李旭全部争取过来不好吗

    罗县令越想越迷糊,突然,福临心至,明白了,他这是看出来杨二姐恐怕早晚都得栽到通-奸这件事上,弄不好还要身首异处,那些李家的家产,不用争,自然而然地就会回到李旭的手里,所以,他懒得费劲了……

    自以为看透谢直的罗县令,这才勉强松了一口气,没办法,谢直带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一不小心就得让这小子坑得不要不要的,还是留点神的好。

    其实,他还是真误会谢直了。

    谢直想到了吗

    想到了。

    为什么不争杨二姐名下的那一半家产

    他嫌费事!

    他的目的就是给杨家戴上一个“谋夺夫家家产”的大帽子,别的,他根本不在乎!别说杨二姐名下还应该有一半家产,就是全给她又能如何等这件事尘埃落定之后,再帮着李旭运作回来也就是了,现在,不费那事儿。

    这也是为什么谢直只告“谋夺家产”,而没有顺势对杨二姐的继承权提出质疑的原因。

    但是罗县令不知道啊,还问杨铦呢。

    “杨铦,你有什么想说的”

    杨铦也想明白了这些事情,诧异之余又有些不屑,多大点事儿不就一家客舍吗,还至于到公堂上来说,一共才多少钱估计二姐也就是要找个方便地方和杨七长相厮守,要不然的话,以杨家的身家,还真看不上那一间小小的客舍!行了,赶紧完事儿吧,真累了。

    他听了县令的问话,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启禀县尊,此事乃是我家二姐独自所为,在下不知。

    不过在下可以向县尊保证,此间事了,我杨家断然不会侵占李家的一分一毫,这间客舍,一定原封不动地还给李家。”

    罗县令一听,大为满意,好,这事杨家办得大气,连那一半家产都不要了,也省得费事了,他又转头看向谢直。

    “三郎还有什么话说”

    谢直却直接摇头。

    “那不行!”

    罗县令:“……”
1...5354555657...285
猜你喜欢